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中数学讲义微专题69《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讲义.doc

  •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 文档编号:763634
  • 上传时间:2020-09-26
  • 格式:DOC
  • 页数:16
  • 大小:1.3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数学讲义微专题69《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讲义.doc》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高中数学 讲义 专题 69 直线 圆锥曲线 位置 关系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数学_高中
    资源描述:

    1、 微专题 69 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 一、基础知识: (一)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 1、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相交(两个公共点) ,相切(一个公共点) ,相离(无公共点) 2、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步骤:通过方程根的个数进行判定, 下面以直线ykxm和椭圆: 22 22 10 xy ab ab 为例 (1)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 222222 ykxm b xa ya b (2)确定主变量x(或y)并通过直线方程消去另一变量y(或x) ,代入椭圆方程得到关 于主变量的一元二次方程: 2 22222 b xakxma b,整理可得: 222222222 20a kbxa kxma ma b (3)通

    2、过计算判别式的符号判断方程根的个数,从而判定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0 方程有两个不同实根直线与椭圆相交 0 方程有两个相同实根直线与椭圆相切 0方程没有实根直线与椭圆相离 3、若直线上的某点位于椭圆内部,则该直线一定与椭圆相交 (二)直线与双曲线位置关系 1、直线与双曲线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 2、直线与双曲线位置关系的判定:与椭圆相同,可通过方程根的个数进行判定 以直线ykxm和椭圆: 22 22 10 xy ab ab 为例: (1)联立直线与双曲线方程: 222222 ykxm b xa ya b ,消元代入后可得: 222222222 20ba kxa kxma ma b (2)与

    3、椭圆不同,在椭圆中,因为 222 0a kb,所以消元后的方程一定是二次方程,但双 曲线中,消元后的方程二次项系数为 222 ba k,有可能为零。所以要分情况进行讨论 当 222 0 b ba kk a 且0m时,方程变为一次方程,有一个根。此时直线与双曲线 相交,只有一个公共点 当 222 0 bb ba kk aa 时,常数项为 2222 0a ma b,所以0 恒成立,此 时直线与双曲线相交 当 222 0 b ba kk a 或 b k a 时,直线与双曲线的公共点个数需要用判断: 0 方程有两个不同实根直线与双曲线相交 0 方程有两个相同实根直线与双曲线相切 0方程没有实根直线与双

    4、曲线相离 注:对于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不能简单的凭公共点的个数来判定位置。尤其是直线与 双曲线有一个公共点时,如果是通过一次方程解出,则为相交;如果是通过二次方程解出相 同的根,则为相切 (3)直线与双曲线交点的位置判定:因为双曲线上的点横坐标的范围为 ,aa , 所以通过横坐标的符号即可判断交点位于哪一支上:当xa时,点位于双曲线的右支;当 xa时,点位于双曲线的左支。对于方程: 222222222 20ba kxa kxma ma b,设两个根为 12 ,x x 当 222 0 bb ba kk aa 时,则 2222 12 222 0 a ma b x x ba k ,所以 12 ,

    5、x x异号,即交 点分别位于双曲线的左,右支 当 222 0 b ba kk a 或 b k a , 且0 时, 2222 12 222 0 a ma b x x ba k , 所以 12 ,x x 同号,即交点位于同一支上 (4)直线与双曲线位置关系的几何解释:通过(2)可发现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与直线 的斜率相关, 其分界点 b a 刚好与双曲线的渐近线斜率相同。 所以可通过数形结合得到位置关 系的判定 b k a 且0m时,此时直线与渐近线平行,可视为渐近线进行平移,则在平移过程中 与双曲线的一支相交的同时,也在远离双曲线的另一支,所以只有一个交点 bb k aa 时,直线的斜率介于两

    6、条渐近线斜率之中,通过图像可得无论如何平移直线, 直线均与双曲线有两个交点,且两个交点分别位于双曲线的左,右支上。 222 0 b ba kk a 或 b k a 时,此时直线比渐近线“更陡” ,通过平移观察可得: 直线不一定与双曲线有公共点(与的符号对应) ,可能相离,相切,相交,如果相交则交点 位于双曲线同一支上。 (三)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 1、位置关系的判定:以直线ykxm和抛物线: 2 20ypx p为例 联立方程: 2 2 2 2 ykxm kxmpx ypx ,整理后可得: 222 220k xkmp xm (1)当0k 时,此时方程为关于x的一次方程,所以有一

    7、个实根。此时直线为水平线,与 抛物线相交 (2)当0k 时,则方程为关于x的二次方程,可通过判别式进行判定 0 方程有两个不同实根直线与抛物线相交 0 方程有两个相同实根直线与抛物线相切 0方程没有实根直线与抛物线相离 2、焦点弦问题:设抛物线方程: 2 2ypx, 过焦点的直线: 2 p lykx (斜率存在且0k ) ,对应倾斜角为,与抛物线交于 1122 ,A x yB x y 联立方程: 2 2 2 2 2 2 2 ypx p kxpx p yk x ,整理可得: 22 222 20 4 k p k xk pp x (1) 2 12 4 p xx 2 12 y yp (2) 22 12

    8、 222 2221 21 k ppk pp ABxxppp kkk 2 222 1cos2 2121 tansinsin p pp (3) 2 2 1112 sinsin 222 2sin2sin AOBO l ppp SdABOFAB (四)圆锥曲线问题的解决思路与常用公式: 1、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的特点: (1)题目贯穿一至两个核心变量(其余变量均为配角,早晚利用条件消掉) , (2)条件与直线和曲线的交点相关,所以可设 1122 ,A x yB x y,至于,A B坐标是否需要 解出,则看题目中的条件,以及坐标的形式是否复杂 (3)通过联立方程消元,可得到关于x(或y)的二次方程,如果所

    9、求的问题与两根的和或 乘积有关,则可利用韦达定理进行整体代入,从而不需求出 1212 ,x x y y(所谓“设而不求” ) (4)有些题目会涉及到几何条件向解析语言的转换,注重数形几何,注重整体代入。则可简 化运算的过程 这几点归纳起来就是“以一个(或两个)核心变量为中心,以交点 1122 ,A x yB x y为 两个基本点,坚持韦达定理四个基本公式( 121 21212 ,xx x x yy y y,坚持数形结合,坚持 整体代入。直至解决解析几何问题“ 2、韦达定理:是用二次方程的系数运算来表示两个根的和与乘积,在解析几何中得到广泛使 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联立方程消元后的二次方程通常

    10、含有参数,进而导致直接利用求 根公式计算出来的实根形式非常复杂,难以参与后面的运算;二是解析几何的一些问题或是 步骤经常与两个根的和与差产生联系。进而在思路上就想利用韦达定理,绕开繁杂的求根结 果,通过整体代入的方式得到答案。所以说,解析几何中韦达定理的应用本质上是整体代入 的思想,并不是每一道解析题必备的良方。如果二次方程的根易于表示(优先求点,以应对 更复杂的运算) ,或者所求的问题与两根和,乘积无关,则韦达定理毫无用武之地。 3、直线方程的形式:直线的方程可设为两种形式: (1)斜截式:ykxm,此直线不能表示竖直线。联立方程如果消去y则此形式比较好用, 且斜率在直线方程中能够体现,在用

    11、斜截式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检验斜率不存在的直线是否符 合条件 (2)xmyb,此直线不能表示水平线,但可以表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经常在联立方程 后消去x时使用,多用于抛物线 2 2ypx(消元后的二次方程形式简单) 。此直线不能直接体 现斜率,当0m时,斜率 1 k m 4、 弦长公式: (已知直线上的两点距离) 设直线: l ykxm,l上两点 1122 ,A x yB x y, 所以 2 12 1ABkxx或 2 12 1 1AByy k (1)证明:因为 1122 ,A x yB x y在直线l上,所以 11 22 ykxm ykxm 22 1212 ABxxyy,代入 11 22 ykxm

    12、 ykxm 可得: 22 22 12121212 ABxxkxmkxmxxk xx 2 22 1212 11kxxkxx 同理可证得 2 12 1 1AByy k (2)弦长公式的适用范围为直线上的任意两点,但如果,A B为直线与曲线的交点(即AB为 曲线上的弦) ,则 12 xx(或 12 yy)可进行变形: 22 1212121 2 4xxxxxxx x,从而可用方程的韦达定理进行整体代入。 5、点差法:这是处理圆锥曲线问题的一种特殊方法,适用于所有圆锥曲线。不妨以椭圆方程 22 22 10 xy ab ab 为例,设直线ykxm与椭圆交于 1122 ,A x yB x y两点,则该 两点

    13、满足椭圆方程,有: 22 11 22 22 22 22 1 1 xy ab xy ab 考虑两个方程左右分别作差,并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则可得到两个量之间的联系: 2222 1212 22 11 0 xxyy ab 12121212 22 11 0 xxxxyyyy ab 1212 1212 22 11 0 22 xxyy xxyy ab 由等式可知:其中直线AB的斜率 12 12 yy k xx ,AB中点的坐标为 1212 , 22 xxyy , 这些要素均在式中有所体现。所以通过“点差法”可得到关于直线AB的斜率与AB中点的 联系,从而能够处理涉及到弦与中点问题时。同时由可得在涉及,

    14、A B坐标的平方差问题中 也可使用点差法。 二、典型例题 例 1:不论k为何值,直线1ykx与椭圆 22 1 7 xy m 有公共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 A. 0,1 B. 1, C. 1,77, D. 0,7 思路一:可通过联立方程,消去变量(如消去y) ,得到关于x的二次方程,因为直线与椭圆 有公共点,所以0 在xR恒成立,从而将问题转化为恒成立问题,解出m即可 解: 2 2 22 1 717 77 ykx mxkxm mxym ,整理可得: 22 714770mkxkxm 2 2 1447770kmkm 即 22 17071mkmk 2 max 711mk 7m 1, 77 ,

    15、m 思路二:从所给含参直线1ykx入手可知直线过定点0,1,所以若过定点的直线均与椭 圆有公共点,则该点位于椭圆的内部或椭圆上,所以代入0,1后 22 1 7 xy m ,即 2 1 11m m ,因为是椭圆,所以7m,故m的取值范围是1,77, 答案:C 小炼有话说: (1)比较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比较传统,通过根的个数来确定直线与椭圆位 置关系,进而将问题转化为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求解;第二种思路是抓住点与椭圆位置关系的 特点,即若点在封闭曲线内,则过该点的直线必与椭圆相交,从而以定点为突破口巧妙解决 问题。在思路二中,从含参直线能发现定点是关键 (2)本题还要注意细节,椭圆方程中 22 ,x

    16、y的系数不同,所以7m 例 2:已知双曲线 22 1 124 xy 的右焦点为F,若过点F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 交点,则此直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33 , 33 B. 3, 3 C. 33 , 33 D. 3, 3 思路:由 22 1 124 xy 可得渐近线方程为: 3 3 yx ,若过右焦点的直线与右支只有一个交 点,则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渐近线斜率的绝对值,即 333 333 kk 答案:C 小炼有话说:本题是利用“基础知识”的结论直接得到的答案,代数的推理如下: 由 22 1 124 xy 可知4,0F,设直线:4l yk x,联立方程可得: 22 2 2

    17、2 312 3412 4 xy xkx yk x ,整理后可得: 2222 132448120kxk xk 当 2 3 130 3 kk 时, 7 8280 2 xx,即位于双曲线右支,符合题意 当 2 130k时, 2 2222 244 1348124810kkkk 直线与双曲线必有两个交点,设为 1122 ,x yx y 因为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12 0 x x ,即 2 2 4812 0 13 k k 2 33 310 33 kk 综上所述: 33 33 k 例 3:已知抛物线C的方程为 2 1 2 xy,过点0, 1A和点,3B t的直线与抛物线C没有公 共点,则实数t

    18、的取值范围是( ) A. , 11, B. 22 , 22 C. , 2 22 2, D. ,22, 思路:由,A B两点可确定直线AB的方程(含t) ,再通过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利用0 即 可得到关于t的不等式,从而解得t的范围 解:若0t ,则直线:0AB x 与抛物线有公共点,不符题意 若0t ,则 4 AB k t 4 :1AB yx t ,与椭圆联立方程: 2 2 1 21 2 42 1 xy xx t yx t 2 240txxt 直线与抛物线无公共点 2 16802tt 或2t 答案:D 例 4:过双曲线 2 2 1 2 y x 的右焦点F作直线l交双曲线于,A B两点,若实数使得

    19、 AB的直线恰有 3 条,则_ 思路:由双曲线方程可知 3,0F,当l斜率不存在时,可知AB为通径,计算可得: 4AB ,当l斜率存在时,设直线 :3l yk x,与椭圆方程联立,利用弦长公式可得 2 2 4 1 2 k AB k 为 关 于k的 表 达 式 , 即 2 2 4 1 2 k k 。 可 解 得 : 2 24 4 k 或 2 24 4 k 。若 24 0 4 或 24 0 4 ,即2 时,可得0k ,仅有一解,不符题 意。若 24 0 4 且 24 0 4 ,则每个方程只能无解或两解。所以可知当4时,方程 有两解,再结合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共有 3 解。符合题意,所以4 解:由双曲

    20、线 2 2 1 2 y x 可得1,2,3abc 3,0F, 当AB斜率不存在时,l的方程为3x AB为通径,即 2 2 4 b AB a 若直线l斜率存在,不妨设为k 则设 :3l yk x, 1122 ,A x yB x y 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 22 22 3 xy yk x 消去y可得: 2 22 232xkx,整理可得: 2222 22 3320kxk xk 2 2222 2 34 2321616kkkk 2 22 12 22 4 1 11 22 k ABkxxk kk 可得: 2 24 4 k 或 2 24 4 k 当 24 0 4 时,即2,则方程的解为0k ,只有一解,不符题意

    21、 同理,当 24 0 4 ,即2 ,则方程的解为0k ,只有一解,不符题意 当 24 0 4 且 24 0 4 时,则每个方程的解为 0 个或两个,总和无法达到 3 个,不符题 意 所以若AB的直线恰有 3 条,只能4,方程解得: 2 2 k 满足条件的直线AB的方程为:3x , 2 3 2 yx, 2 3 2 yx 答案:4 例 5:已知椭圆 22 1 43 xy ,则当在此椭圆上存在不同两点关于直线4yxm对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313 1313 m B. 2 132 13 1313 m C. 1313 1313 m D. 2 132 13 1313 m 思路:设椭圆上两点

    22、 1122 ,A x yB x y,中点坐标为 00 ,x y,则有 012 012 2 2 xxx yyy ,由中 点问题想到点差法,则有 22 112222 1212 22 22 3412 340 3412 xy xxyy xy ,变形可得: 12121212 340 xxxxyyyy 由对称关系和对称轴方程可得,直线AB 的斜率 12 12 1 4 yy k xx ,所以方程转化为: 0000 1 6803 4 xyyx ,由对称 性可知AB中点 00 ,x y在对称轴上,所以有 00 4yxm,所以解得: 0 0 3 xm ym ,依题 意 可 得 : 点 00 ,x y必 在 椭 圆

    23、 内 , 所 以 有 22 00 3412xy, 代 入 可 得 : 22 34312mm ,解得: 2 132 13 1313 m 答案:D 例 6:过点2,0M 的直线m与椭圆 2 2 1 2 x y交于 12 ,P P两点,线段 1 2 PP的中点为P,设 直线m的斜率为 11 0k k ,直线OP的斜率为 2 k,则 1 2 k k的值为( ) A. 2 B. 2 C. 1 2 D. 1 2 思路一:已知m与椭圆交于 12 ,P P两个基本点,从而设 111222 ,P xyPxy,可知 1212 , 22 xxyy P ,即 12 2 12 yy k xx ,从结构上可联想到韦达定理

    24、,设 1 :2m ykx, 联 立 椭 圆 方 程 : 2 2 2222 111 1 1 2188202 2 x y kxk xk ykx , 可 得 : 2 1 12 2 1 8 21 k xx k , 所 以 1 121121 2 1 4 4 21 k yykxxk k , 则 2 1 1 2 k k , 即 12 1 2 k k 思路二:线段 12 PP为椭圆的弦,且问题围绕着弦中点P展开,在圆锥曲线中处理弦中点问题 可用“点差法” ,设 111222 ,P x yP x y,则有 2 2 1 1 2 2 2 2 1 2 1 2 x y x y ,两式作差,可得: 2222 121212

    25、121212 11 00 22 xxyyxxxxyyyy,发现等式中 出现与中点和 12 PP斜率相关的要素,其中 1212 , 22 xxyy P ,所以 12 2 12 yy k xx ,且 12 1 12 yy k xx ,所以等式化为 1212 1212 1 0 2 yyyy xxxx 即 12 1 0 2 k k,所以 12 1 2 k k 答案:D 小炼有话说:两类问题适用于点差法,都是围绕着点差后式子出现平方差的特点。 (1)涉及弦中点的问题,此时点差之后利用平方差进行因式分解可得到中点坐标与直线斜率 的联系 (2)涉及到运用两点对应坐标平方差的条件,也可使用点差法 例 7:已知

    26、点1,2A在抛物线 2 :4C yx上,过点A作两条直线分别交抛物线于点,D E, 直线,AD AE的斜率分别为, ADAE kk,若直线DE过点1, 2P ,则 ADAE kk( ) A. 4 B. 3 C. 2 D. 1 思路:设 1122 ,D x yE x y,进而所求 1212 1212 24 1 ADAE y yyy kk x xxx ,所以可从直线 DE入手,设直线:21DE yk x,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即可化简 2 ADAE kk 解:设 1122 ,D x yE x y 12 12 22 , 11 ADAE yy kk xx 1212 12 121212 2422

    27、 111 ADAE y yyyyy kk xxx xxx 设1, 2P ,则:21DE yk x 联立方程: 2 4 21 yx yk x ,消去x可得: 2 4480kyyk 1212 448 , k yyy y kk 2 12 12 2 42442yykkk xx kk 2 2 12 12 2 44 16 y ykk x x k 代入可得: 22 22 484 24 2 44442 1 ADAE k kk kk kkkk kk 答案:C 例 8:已知抛物线 2 :4C yx的焦点为F,过点F的直线l交抛物线于,M N两点,且 2MFNF,则直线l的斜率为( ) A. 2 B. 2 2 C.

    28、 2 2 D. 2 4 思路一:从点的坐标出发,因为,M F N三点共线,从而2MFNF可转化为 2MFNF , 考 虑 将 向 量 坐 标 化 ,1,0F, 设 1122 ,MxyNxy, 有 1122 1,1,M FxyN Fxy,所以 12 2yy ,设直线:1l xmy,联立抛物线 方程消元后可得: 2 440ymy, 利用韦达定理可得: 12 12 4 4 yym y y , 再结合 12 2yy , 消去 12 ,y y即可得 2 4 m ,直线 2 :1 4 l xy ,即可得到斜率为2 2 思路二: 从所给线段关系2MFNF恰好为焦半径出发, 联系抛物线的定义, 可考虑,M N

    29、 向准线引垂线,垂足分别为,P Q,便可得到直角梯形PMNQ,由抛物线定义可知: ,MPMFNQNF,将所求斜率转化为直线的倾斜角,即为PMF。不妨设M在第 一象限。考虑将角放入直角三角形,从而可过N作NTMP于T,则tan TN NMT TM , 因 为2M FN F而TMPMPTPMQNMFNFNF, 且 3M NM FN FN F,利用勾股定理可得: 22 2 2TNMNMTNF, 从而tan2 2 TN NMT TM ,即2 2k ,当M在第四象限时,同理,可得2 2k 综上所述:2 2k 答案:B 例 9: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椭圆 2 2 1 2 x y的左、 右焦

    30、点分别为 12 ,F F, 设,A B 是椭圆上位于x轴上方的两点,且直线 1 AF与直线 2 BF平行, 2 AF与 1 BF交于点P, 12 2 3 3 AFBF,则直线 1 AF的斜率是( ) A. 3 B. 2 C. 2 2 D. 1 思路:先设出直线 12 :1,:1AFxmyBFxmy,只需一个等量条件即可求出m,进而 求出斜率。考虑与椭圆联立方程,分别解出,A B的纵坐标,然后利用弦长公式即可用m表示 12 ,AF BF: 2222 12 22 211211 , 22 mm mmm m AFBF mm , 可将已知等 式转化为关于m的方程,从而解出1m ,所以斜率为 1 1 m

    31、解:由椭圆方程可得: 1 1,0F , 2 1,0F 设 12 :1,:1AFxmyBFxmy, 1122 ,A x yB x y,依图可知: 12 0,0yy 联立 1 AF与椭圆方程可得: 22 2 2 21 121 1 xy myy xmy ,整理可得: 22 2210mymy 22 22 22 2121 222 mmmm y mm 2 1 2 21 2 mm y m 1 22 22 111 2 211 11 2 F mm m AFmyymy m 同理可得: 22 2 2 211 2 mm m BF m 2222 12 22 211211 2 32 3 3223 mm mmm m AFB

    32、F mm 即 2 2 212 2 23 m m m ,解得:1m 直线 1 AF的斜率 1 1k m 答案:D 小炼有话说: (1)在运用弦长公式计算 12 ,AFBF时,抓住焦点的纵坐标为 0 的特点,使用 纵坐标计算线段长度更为简便,因此在直线的选择上,本题采用xmyb的形式以便于消 去x得到关于y的方程 (2)直线方程xmyb,当0m时,可知斜率k与m的关系为: 1 k m 例 10:过椭圆 22 1 43 xy 的右焦点F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分别交椭圆于, ,A B C D四点, 则 11 ABCD 的值为( ) A. 1 8 B. 1 6 C. 1 D. 7 12 思路:首先先考虑特

    33、殊情况,即AB斜率不存在。则AB为通径,3AB ;CD为长轴, 所以4CD ,从而 117 12ABCD 。再考虑一般情况,所求,AB CD为焦点弦,所以 考虑拆成两个焦半径的和,如设 1122 ,A x yB x y,则 12 2ABae xx,从而想到 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并使用韦达定理整体代入,同理CD也为焦半径。设AB的斜率为k, 则CD的斜率为 1 k ,所以,AB CD均可用k进行表示,再求出 11 ABCD 的值即可 解:若,AB CD分别与坐标轴平行,不妨设ABx轴, 则AB为椭圆的通径, 2 2b AB a 由 22 1 43 xy 可得:2,3,1abc 2 23 23 2

    34、b AB a 因为CDAB CD为长轴长,即24CDa 117 12ABCD 当,AB CD斜率均存在时,设AB斜率为k,由CDAB可得CD斜率为 1 k 由椭圆方程可得:1,0F 设:1AB yk x, 1122 ,A x yB x y 联立方程可得: 22 1 3412 yk x xy 消去y可得: 2 22 34112xkx,整理后为: 2222 4384120kxk xk 2 12 2 8 43 k xx k 1212 2ABAFBFaexaexae xx 22 12 22 1181212 44 22 4343 kk xx kk 设 3344 ,C x yD x y, 1 :1CD y

    35、x k ,与椭圆联立方程: 22 1 1 3412 yx k xy ,则同理,求CD只需用 1 k 替换AB中的k即可 2 2 22 1 1212 1212 34 1 43 kk CD k k 222 222 114334777 12121212121212 kkk ABCDkkk 综上所述: 117 12ABCD 答案:D 小炼有话说: (1)本题的亮点在于处理CD,因为发现CD与AB的直线方程结构基本相同 (只有斜率不同) ,并且用的是相同的步骤(联立方程,消元,韦达定理,代入焦半径公式) , 所以在解决CD的问题时就可参照AB的结果,进行对应字母的替换,即可得到答案。所以 在处理两条直线与同一曲线的问题时,可观察两直线处理过程的异同,进而简化运算步骤 (2)本题是选择题,通过题意可发现尽管过焦点相互垂直的直线有无数多对,但从选项中暗 示结果是个常数,所以就可以利用特殊情况(通径与长轴长)求出结果,从而选择正确的选 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数学讲义微专题69《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讲义.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63634.html
    副主任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