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数学7上说课稿(DOC 91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苏科版初中数学7上说课稿(DOC 91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科版初中数学7上说课稿DOC 91页 苏科版 初中 数学 上说课稿 DOC 91 下载 _七年级上册(旧)_苏科版(2024)_数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第一章 数学与我们同行1.1 生活 数学【学习目标】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数字的观察和思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重点】利用数学的内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够读取一些图、表信息 【学习过程】 问题情境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数学无处不在。这是我国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说明了数学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下面给大家看看雅典奥运会开幕式数字:体育场中央的大水池共盛水2162000升;水面总面积为9645平方米;耗时常6个小时才将水池充满,但是10台直径为0.5米的抽水车在3分钟内就能将水全部抽干;水池抽水口的直径
2、为41米;为了营造立体移动效果,主体育场的上空密密麻麻地编织了一个线网:空中线网距离地面高度为36.5米;共使用了总长37公里的钢制电缆来铺设空中线网;空中线网共由24条独立的轨道组成;72条由电脑控制的钢制电缆绞股负责移动由雕塑分解而成的18个部分;每个由电脑控制的钢制电缆绞股又可以控制72条钢缆,而这72条钢缆可以轻松吊起22.5吨的重物;空中线网的自身总重量为180吨。在开幕式的第一幕中,燃烧的五环从水中升起的情景激动人心,而这五环同样也是庞然大物:每个环的直径为17.5米,周长为58米;五个圆环的制做共用去290米长的钢管线;而为五环提供燃气的管线长达1公理;五环燃烧共耗去了450立方
3、米的天然气;五环的燃烧点设定在水下30厘米。共有2428名志愿者参加了开幕式的演出;除希腊本国外还有其它14个国家的志愿者也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上参加表演的自愿者最大70岁最小的只有7岁;报名参加开幕式演出的自愿者一共打来了51443个申请电话; 例题讲评例1、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了,2003年8月3日,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正式公布,会徽由印形部分、“Bei jing 2008”字样和奥林匹克五环组成,奥林匹克五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体现“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宗旨。你能说出印形的意义吗?中间是什么字?这个字象什么?时间地点是什么?是什么运动会?例
4、2、下面的车票给我们什么信息?开车时间是 ;出发地是 ;目的地是 ; 车次是 ;座位号是 ;检票口是 做一做:书P7页的试一试1.1 生活 数学随堂练习评价_1观察下列数的规律:2、4、8、16、32、?,则第6个数是( ) A56 B64 C80 D128 2一只长满羽毛的鸭子大约重( )A50克 B2千克 C20千克 D50千克 3如图是一个9级台阶的侧面示意图,在台阶上铺地毯至少需( ) A45米 B5米 C6米 D7米 4一个正方形切去一个角后,剩余的图形有角( ) A3个 B4个 C5个 D3个或4个或5个5一只青蛙在水井底,每天向上跃4米,又滑下3米,若井深9米,则它跃上这口井一共
5、需( )A3天 B4天 C6天 D7天6把一根木棒锯成3段需12分钟,那么把它锯成10段需( ) A48分钟 B54分钟 C60分钟 D66分钟 7如图,共有_个长方形。8用3、4、6、10四个数通过加、减、乘、除算24点,可列式子为_。 9某洗发水的原价如图,则现价为_。10写一句含有数字的对联或诗词:_。 1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12已知1=12,1+3=22,1+3+5=32,1+3+5+7=42,?,按此规律1+3+5+?+19=_。 132008年5月8日是星期四,则7月26日是星期_。 14右图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数,例如8排在第四行第2个,则第6行第5个数
6、是_。15把如图所示的长方形切一刀,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画出切割线与拼接图。1 第一行2 3 第二行 4 5 6 第三行 7 8 9 10 第四行1.2 活动 思考【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实验、操作、猜想和归纳等数学活动,引发学生的思考; 2、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3、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想【学习重点】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感受“做数学”的乐趣与收获,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学习过程】问题情境观察思考书P8页的三个活动,回答书上的问题 例题讲评例1、操作:把一个长方形纸片,如图折叠,裁剪、展开三个步骤,就能得到一个
7、正方形做一做:(1)将一个长方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如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得到两个部分,将展开后能得到什么图形?画在后面例2、下面是某月的月历:仔细观察这个月历,你能找出其中的若干规律吗? 探究过程:横排、竖排相邻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若在这个月历中任意框出22的4个日期,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若在日历中任意框出33的9个日期,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2 活动 思考随堂练习评价_1若干个偶数按每行8个数排成下图 (1)图中方框中的9个数的和与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2)小亮所画的方框内9个数的和为360,求方框右下角的那个数。(3)小丽也圈了斜框的9个数,已知这9个数的和为198,则斜框的中间
8、一个数是 。 2填表: 变式问题:在桌数相同时哪一种摆法容纳的人更多?2.1 比0小的数(1)【学习目标】通过生活实例认识负数;会识别理解正负数并用它们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学习重点】会识别理解正负数并用它们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学习过程】 问题情境小学里,我们学过的数中,最小的数是什么?还有比它更小的数吗? 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例子:1、电视上播放天气预报的时候,画面显示“3”; 2、温度计上面在0的下面还有许多刻度,比如“1,2”; 3、银行存折在取钱以后会打印出“2000”。大家知道这些数都代表什么意思吗?这些数都叫做负数。 问题探讨1、正数都是比0大的数,负数都是比0小的数; 0既不是正数,
9、也不是负数。2、在正数前加“”(负号)的数是负数。带“”的不一定是负数。 3、两个负数,谁更小呢? 例题讲评例1、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与负数。3,2.3,正数: 负数:例2、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水下3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例3、甲、乙两人同时从某地出发,如果甲向南走100m记作100m,则乙向北走70m记为什么?这时甲、乙两人相距多少米?14113,50%,0,2009第二章有理数正数与负数的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2.1正数与负数(板书)。我将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阐述:一、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正数与负数是苏科版七年级数学第二
10、章第一节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课是学生学过的自然数与分数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面研究有理数的基础,因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初中阶段的第一节课,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区分正、负数以及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正、负数的概念;难点确定为负数的概念。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概念,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会列举出周围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归纳与概括的能
11、力2、过程与方法:探索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建立正数与负数的数感3、情感、态度:实际例子的引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四、说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在教法上采用了引导启发法和讲解传授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这是因为初一的学生个性活泼,学习积极性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和分析与学生自己归纳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在学法上,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个过程,对
12、学生的回答与表现给予肯定、表扬,由此保护并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积极性。六、说教学过程在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引领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个部分:(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3)巩固练习,熟练技能;(4)总结反思,发展情意;(5)布置作业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5分钟)首先我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通过设置问题串,为学生复习小学学过的自然数、零和分数,让学生了解到数是因为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同时增加一个新的问题:某市某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3,最低气温是零下3,要表示这两个温度,那么都记作3,这样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所以学生很容易就发现,用以前学过的数不能简
13、洁清楚地表示这两个数,由此需要产生一种新数,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这样的引入,既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又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20分钟)接着,我根据学生已经产生的认知冲突及时地给出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入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的环节,给出4个例子: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例1:气温有零上3和零下3;例2:高于海平面8848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例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例4:汽车向东行驶4千米和向西行驶3千米;学生对以上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进行讨论,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容易就发现: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一对反义词
14、。于是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然后我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学生在阅读课本后很容易就会回答:足球比赛中的净赢球和净输球;花生产量的增长和减少;体重的增加和减少等这些例子。这样的举例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为新知的展开铺平了道路。帮助学生理解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后,我带领学生回到创设情境中产生的问题:零上3和零下3应该如何表示?我将一边引导学生一边归纳总结: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负数表示。通常地,我们规定盈利
15、、存入、增加、上升为正。如零上3和零下3可以表示成+3和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可以表示成+50元和32元。这里建立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时,我会特别强调,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同时指出,0不仅仅是表示“没有”的意义,比如0就是一个确定的温度。3、巩固练习,熟练技能(10分钟)为了使学生实现由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化,教师将通过形式不同的练习,让美好学生把知识转化成技能,如课本上的练习:判断正、负数以及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判断正、负数的时候,我将再一次强调学生的易错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其中一道练习:如果水位升高3m时水位变化记作+3m,那么水位下降
16、3m时水位变化就可以记作3m,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可以记作0m。这里也要特别强调0表示的意义。由此让学生加深对正、负数概念以及零的意义的理解,同时这种课内及时练习,反馈调整,又符合心理学特征,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4、而在总结反思,发展情意的环节(3-5分钟)教师将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归纳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是用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从而起到了对本节课巩固深化的作用,这样不但可以梳理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记忆,而且可以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更完善,更有所侧重。5、布置作业最后,针对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
17、布置作业,并将作业进行分层,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适应了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板书设计: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掌握理解。各位老师,以上说课只是我在短时间内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指导思想设计出来的一种方案,一定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果准备时间充分的话,我会在教学过程这一模块进行更多细节的探讨,让本节课的内容讲授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好了,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有理数与无理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有理数与无理数位于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它是学生学习关于数
18、系的新知识,是在已经学习整数分数的概念基础上进一步扩充的数系。它的作用体现如下:首先,学生对有理数与无理数概念的认识,需要通过联系生活来对具体的数系感受和理解;其次,对有理数与无理数的研究方法也将为以后对数系的进一步延伸提供了完整的模式,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第三,通过有理数与无理数的相互联系的充分展开,培养学生直观的数学思维。2.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学习时间不长,刚刚接触数系,又要对新的数系扩充以后进一步进行延伸,加之对数学思维方法认识尚未形成。因此,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有理数与无理数的的特征,感受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意义;难点是感受夹逼法,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二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
19、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概念和区别;能够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或无理数,并能加以说明。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学习过程,感受数系的扩充;通过练习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进一步体会分类和逼近思想,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3.情感与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取成功体验,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努力解决数学问题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合作交流与严谨求实的态度及习惯。三教材与学法分析初中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情绪波动较大,也容易被
20、学生调动;同时思想上还依赖与直观形象,抽象概括能力还比较欠缺。而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法来形成学生对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数学思维。四教学过程分析1,创设问题,建构概念情境1-“苹果问题”:8个苹果,4个朋友分,平均每人分几个;8个苹果,5个朋友分,平均每人分几个;8个苹果,6个朋友分,平均每人分几个;8个苹果,7个朋友分,平均每人分几个;用分数表示?化成整数小数形式如何?那反过来呢,可以根据题意将小数和整数化成分数吗?【设计意图】为突出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列式左右的特点,从左至右,从右至左,
21、提出问题,从而获得发现共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求的欲望,从而引入课题。2.探索交流,发现问题情境2-拼图:将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沿图中的红线剪开重新拼成一个大正方形,问: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教学设计】请大家将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裁开,互相合作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在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后,观察思考,请学生表示边长,运用面积公式的a2=2。思考问题:a是整数?a是分数?a是小数?【设计意图】在这里我采用逼近法用excel分别展示a取分数小数时a2的变化值,例如3/2,3/4,3/5,5/4,6/4,6/5.;1.5,1.4,1.44,1.43,1.42,1.41,1.415,1.4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