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动技术》课件第3章.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液压与气动技术》课件第3章.pptx》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液压与气动技术 液压 气动 技术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1 3.1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概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概述述3.2 3.2 齿轮齿轮泵泵3.3 3.3 叶片叶片泵泵3.4 3.4 柱塞柱塞泵泵3.5 3.5 液压泵的选液压泵的选用用3.6 3.6 液压马液压马达达3.7 3.7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常见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常见故障及排故障及排除方除方法法3.8 3.8 液压泵的拆装实训液压泵的拆装实训本本章小章小结结思考与练习思考与练习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学习任务学习任务】(1)认识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组成。(2)了解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3)学会正确选用液压泵。(4
2、)了解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5)掌握拆装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方法。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1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概述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概述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能量转换元件。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它将原动机(电动机或内燃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工作液体的压力能,为液压系统提供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体。而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它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输出轴转动的机械能,来驱动工作机构实现旋转运动。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从原理上讲,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是可逆的,当用原动机带动其转动时为液压泵,反之,当通入压力油使其转动时为液压马达。但由于功用不同,它们的实际结构是有差
3、别的。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1.1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理1.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常用的液压泵都是依靠密封容积变化的原理来进行工作的,故一般称为容积式液压泵。图 3.1 所示是一单柱塞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图。图中柱塞 2 装在缸体 3 中形成一个密封容积 V,柱塞在弹簧 4 的作用下始终压紧在偏心轮 1 上。原动机驱动偏心轮 1 旋转使柱塞 2 作往复运动,使密封容积 V 的大小发生周期性的交替变化。当 V 由小变大时就形成部分真空,使油箱中油液在大气压作用下,经吸油管顶开单向阀 6 进入 V 腔而实现吸油;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反之,当
4、V 由大变小时,V 腔中吸满的油液将顶开单向阀 5 流入系统而实现压油。这样液压泵就将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原动机驱动偏心轮不断旋转,液压泵就不断地吸油和压油。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图 3.1 单柱塞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图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由上述泵的工作原理可知容积式液压泵工作的三个必要条件是:(1)液压泵必须具有一个或若干个密封且又可以周期性变化的空间。液压泵输出流量与此空间的容积变化量和单位时间内的变化次数成正比,与其他因素无关。这是容积式液压泵的一个重要特性。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2)在吸油过程中,油箱内液体的绝对压力必须恒等于或大于大气压力。这是容积
5、式液压泵能够吸入油液的外部条件。因此,为保证液压泵正常吸油,油箱必须与大气相通,或采用密闭的充压油箱。在压油过程中,油液的压力取决于油液从单向阀 5 压出时遇到的阻力,即泵的输出压力决定于外界负载。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必须使泵在吸油时工作腔 V 与油箱相通,而与压力管路不相通;在压油时使工作腔 V 与油液流向系统的管道相通而与油箱切断。图 3.1 中的单向阀 5、6 就是用来完成这一任务的,因此单向阀 5、6 又称为配流装置。配流装置是泵不可缺少的,且不同结构形式的泵具有不同形式的配流装置。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2.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容积式液压马达的工作原
6、理,从原理上讲就是把容积式泵倒过来使用,即向马达输入液压油,输出的是转速与转矩。但是由于功用的不同,在具体结构上是有差异的。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1.2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分类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分类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类型很多。常用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齿轮式、叶片式和柱塞式三大类,每一类还有多种不同形式。按输出、输入流量是否可调而分为定量泵、定量马达和变量泵、变量马达两大类。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图形符号如图 3.2 所示。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图 3.2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图形符号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1.3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压力、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压力、
7、排量与流量排量与流量1.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压力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压力(1)工作压力 p。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指泵工作时输出油液的实际压力,其值取决于外负载的大小和排油管路上的压力损失,而与液压泵的流量无关;液压马达的工作压力是指输入马达的油液压力,它也是由负载决定的。(2)额定压力 p n。液压泵(液压马达)的额定压力是指泵(马达)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超过此值就是过载。过载运行,泵(马达)(3)最高允许压力 p m。液压泵的最高允许压力是指根据试验标准规定,允许泵短暂运行的最高压力值。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2.排量和流量排量和流量(1)排量 V。液压泵(液压马
8、达)的排量是指泵(马达)轴每转一转,由其密封油腔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出的输出(输入)液体的体积。对泵来说就是指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泵轴每转一转所输出的液体体积;对马达来说就是指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马达轴每转一转所需输入的液体体积。排量可调节的液压泵(液压马达)称为变量泵(变量马达);排量为常数的液压泵(液压马达)则称为定量泵(定量马达)。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2)理论流量 q t。液压泵(液压马达)的理论流量是指在不考虑液压泵(马达)的泄漏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所输出(所需输入)的液体体积。如果泵(马达)的排量为 V,泵(马达)的转速为 n,则该泵(马达)的理论流量 q t 为第 3 章
9、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实际流量 q。液压泵(液压马达)的实际流量是指在某一具体工况下,单位时间内所输出(所需输入)的液体体积,对于液压泵来说实际流量 q 等于理论流量 qt 减去泄漏流量 q,即对于液压马达来说,实际流量 q 等于理论流量 q t 加上泄漏流量 q,即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4)额定流量 q n。液压泵(液压马达)的额定流量是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如在额定压力和额定转速下)必须保证的流量。因泵和马达存在内漏,所以额定流量和理论流量是不同的。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1.4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功率和效率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功率和效率1.液压泵的功率和效率
10、液压泵的功率和效率(1)液压泵的输入功率 P i。液压泵的输入功率是指作用在液压泵主轴上的机械功率,当输入转矩为 T i,转速为 n 时,有P i=T i 2 n(3.4)由于电动机与油泵通常是用联轴节或花键直接连接的,所以可以认为液压泵的输入功率就是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2)液压泵的输出功率 P o。液压泵的输出功率是指液压泵实际输出液体的压力 p 与实际流量 q 的乘积,即(3)液压泵的效率。如果不考虑泵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液压泵的输出功率P o 应该等于输入功率 P i。但实际上,液压泵在能量交换过程中是有损失的,因此输出功率P o总是小于输入功率 P
11、i。两者的差值即功率损失,功率损失可分为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它们的大小分别用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来表示。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容积效率 V。由于液压泵存在吸油时不能完全充满密封工作腔以及泄漏,会造成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 q 总是小于其理论流量 q t。泵的容积效率 V 为 机械效率 m。由于液压泵内有各种摩擦损失(机械摩擦、液体摩擦),泵的实际输入转矩 T i 总是大于其理论转矩 T t。泵的机械效率 m 为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泵的总效率 。泵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称为泵的总效率,即式(3.8)说明,液压泵的总效率等于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的乘积。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12、例例 3.1】某 液 压 泵 的 输 出 压 力 p=10 MPa,转 速 n=1450r/min,排 量 V=46.2mL/r,容积效率 V=0.95,总效率 =0.9。求液压泵的输出功率和驱动泵的电动机的功率各为多少。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解解(1)求液压泵的输出功率。液压泵输出的实际流量为液压泵的输出功率为(2)电动机的功率为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2.液压马达的功率和效率液压马达的功率和效率(1)液压马达的输入功率 P Mi。液压马达的输入功率是指输入液压马达的液压功率,当输入压力为 P M,流量为 q M 时,有(2)液压马达的输出功率 P Mo。液压马达的输出功率是指液
13、压马达对外作功的机械功率,当马达的实际输出转矩为 T M,马达的转速为 n M 时,有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液压马达的效率。如果不考虑马达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马达的理论输入功率(液压功率)应无损耗地全部变换为泵的理论输出功率(机械功率),则有于是式中,p M 为马达的输入压力;V M 为马达的排量;n M 为马达的实际转速;T Mt 为马达的理论转矩。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和转速。由于液压马达存在泄漏而造成流量上的损失,马达的理论流量 q Mt 总是小于马达的输入流量 q M。泵的容积效率 MV 为由式(3.1)和式(3.12)可导出液压马达的转速
14、公式为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衡量液压马达转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最低稳定转速,它是指液压马达在额定负载下不出现爬行(抖动可时转时停)现象的最低转速。液压马达的结构形式不同,最低稳定转速也不同。实际工作中,一般都希望最低转速越小越好,这样就可以扩大马达的变速范围。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液压马达的机械效率和转矩。由于液压马达内有各种摩擦损失,马达的实际输出转矩 T Mo 总是小于其理论转矩 T Mt。液压马达的机械效率为由式(3.11)和式(3.13)可导出液压马达的转矩公式为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液压马达的总效率。液压马达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称为液压马达的总效率,即式
15、(3.16)说明,液压马达的总效率等于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的乘积。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例例 3.2】某液压马达的进油压力 p=10 MPa,排量 V M=200mL/r,总效率 M=0.75,机械效率 Mm=0.9,试计算:(1)该液压马达能输出的理论转矩为多少?(2)若液压马达的转速为 n M=500r/min,则输入液压马达的实际流量应为多少?(3)若外负载为200N m 时,该液压马达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各为多少?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解解(1)液压马达的理论转矩为(2)液压马达的理论流量为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为液压马达的实际流量为第 3 章 液压
16、泵和液压马达(3)液压马达的输出功率为液压马达的输入功率为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2 齿轮泵齿轮泵齿轮泵是液压系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液压泵,其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体积小、重量轻、自吸性能好、对油液污染不敏感、工作可靠;其主要缺点是流量和压力脉动大、噪声大、排量不可调。齿轮泵在结构上采取一定措施后,也可以达到较高的工作压力,目前高压齿轮泵的工作压力可达 14MPa25MPa。齿轮泵一般做成定量泵,按结构不同,齿轮泵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而外啮合齿轮泵应用最广。本节主要介绍外啮合齿轮泵。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2.1 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外啮合齿轮泵的
17、工作原理图 3.3(a)所示为外啮合齿轮泵的实物图,图 3.3(b)所示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在泵的壳体内有一对外啮合齿轮,齿轮两侧有端盖盖住(图中未示出)。壳体、端盖和齿轮齿间槽组成左右两个密封工作腔。当齿轮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右侧吸油腔由于上下两齿轮的齿间槽顺次带走液压油,形成部分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吸进吸油腔。随着齿轮旋转,上下两齿轮的齿间槽顺次把油液带到左侧压油腔中。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左侧压油腔的液压油会因多出来而被挤出压油腔。吸油腔和压油腔是由相互啮合轮齿以及泵体分隔开的。在齿轮泵的工作过程中,轮齿啮合点处的齿面接触线一直分隔吸油腔和压油腔,起着配油作用
18、,因此在齿轮泵中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配油机构,这是齿轮泵和其他容积式泵的不同之处。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图 3.3 外啮合齿轮泵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2.2 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和流量计算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和流量计算1.齿轮泵的排量齿轮泵的排量齿轮泵的排量的计算公式为式中,z 为齿轮的齿数,m 为齿轮的模数,B 为齿轮的宽度。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2.齿轮泵的理论流量齿轮泵的理论流量齿轮泵的理论流量的计算公式为式中,n 为齿轮泵的转速。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齿轮泵的实际流量齿轮泵的实际流量齿轮泵的实际流量的计算公式为式中,V 为齿轮泵的容积效率。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
19、压马达实际上,外啮合齿轮泵的输出流量是有脉动的,式(3.19)所表示的是外啮合齿轮泵的平均流量。设 q max、q min 分别表示最大、最小流量,则流量脉动率 为理论研究表明,外啮合齿轮泵齿数愈少,脉动率就愈大,其值最高可达 20%以上,内啮合齿轮泵的流量脉动率要小得多。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2.3 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1.外啮合齿轮泵的典型结构外啮合齿轮泵的典型结构CB B 齿轮泵是一种使用较多的中低压外啮合齿轮泵。其额定压力为 2.5MPa,排量为 2.5125mL/r,转速为 450r/min,主要用于机床作动力源以及各种补油、润滑和冷却系统。CB B 齿轮泵
20、的结构图如图 3.4 所示。一对齿轮 6 装在泵体 7 中,由主动轴 12 带动回转。前端盖 8 与后端盖 4 装在泵体 7 的两侧,用六个螺钉 9 连接,并用定位销 17 定位。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带有保持架的滚针轴承 3 分别装在前后端盖中,支承主动轴 12 和从动轴 15。泄漏到轴承的油,通过泄漏通道 14 流回吸油腔。由侧面泄漏的油液经卸荷槽 16 流回吸油腔,这样可降低泵体与端盖接合面间泄漏油的压力,以减小螺钉的拉力。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图 3.4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2.外啮合齿轮泵在结构上存在的几个问题外啮合齿轮泵在结构上存在的几个问题1)困油现象齿轮泵要
21、能连续地供油,就要求齿轮啮合的重叠系数 大于 1,也就是当一对齿轮尚未脱开啮合时,另一对齿轮已进入啮合,这样就出现同时有两对齿轮啮合的瞬间,在两对齿轮的啮合线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容积,一部分油液也就被困在这一封闭容积中,如图3.5(a)所示。齿轮连续旋转时,这一封闭容积便逐渐减小,到两啮合点处于节点两侧的对称位置时,如图 3.5(b)所示,封闭容积最小。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齿轮再继续转动时,封闭容积又逐渐增大,直到图 3.5(c)所示位置时,容积又变为最大。在封闭容积减小时,被困油液受到挤压从一切可能泄漏的缝隙中挤出,从而产生很高的压力,油液发热,并使轴承上受到很大的冲击载荷。当封闭容积
22、增大时,又会形成局部真空,使原来溶解于油液中的空气分离出来,产生气穴现象。这些都将使泵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噪声,这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图 3.5 齿轮泵的困油现象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为了消除困油现象,一般采用在齿轮泵的端盖上开卸荷槽的方法,如图 3.6 所示。卸荷槽的位置应该使困油腔由大变小时,能通过卸荷槽与压油腔相通,而当困油腔由小变大时,能通过另一卸荷槽与吸油腔相通。两卸荷槽之间的距离 a 必须保证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使压油腔和吸油腔互通。在很多齿轮泵中,两槽并不对称于齿轮中心线分布,而是向吸油腔平移一段距离,实践证明,这样布置能取得更好的卸荷效果。第 3 章
23、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图 3.6 齿轮泵的困油卸荷槽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2)径向不平衡力齿轮泵工作时,作用在齿轮外圆的压力是不均匀的,压油腔和吸油腔齿轮外圆分别承受着系统的工作压力和吸油压力;在齿轮齿顶圆与泵体内孔的径向间隙中,可以认为油液压力由高压腔压力逐级下降到吸油腔压力,如图 3.7 所示。因此齿轮和轴受到径向不平衡力的作用。工作压力越高,径向不平衡力也越大。径向不平衡力很大时能使泵轴弯曲,导致齿顶接触泵体,产生摩擦;同时也加速轴承磨损,降低轴承使用寿命。为了减小径向不平衡力的影响,常采取缩小压油口的办法,使高压油仅作用在一个到两个齿的范围内。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图 3.7
24、齿轮泵的径向不平衡力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泄漏在液压泵中,运动件间是靠微小间隙密封的,这些微小间隙从运动学上形成摩擦副,而高压腔的油液通过间隙向低压腔泄漏是不可避免的。齿轮泵压油腔的压力油可通过三条途径泄漏到吸油腔中,一是通过齿轮啮合线处的间隙;二是通过泵体内表面和齿顶圆间的径向间隙;三是通过齿轮两端面和端盖间的间隙。在这三类间隙中,端面间隙的泄漏量最大,约占总泄漏量的 70%80%。压力越高,间隙泄漏就愈大。端面间隙是目前影响齿轮泵压力提高的主要原因。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中高压齿轮泵端面间隙的自动补偿装置中高压齿轮泵端面间隙的自动补偿装置为了实现齿轮泵的高压化,提高齿轮
25、泵的工作压力和容积效率,就需要从结构上来采取措施,如尽量减小径向不平衡力和提高轴与轴承的刚度;对泄漏量最大处的端面间隙采用自动补偿装置等。下面对端面间隙的补偿装置作简单介绍。1)浮动轴套式图 3.8(a)是浮动轴套式的间隙补偿装置。它利用特制的通道把泵内压油腔的压力油引到齿轮轴上的浮动轴套 1 的外侧 A 腔,产生液压作用力,使轴套紧贴齿轮 3 的侧面。因而可以消除间隙并可补偿齿轮侧面和轴套间的磨损量。在泵起动时,靠弹簧 4 来产生预紧力,保证了轴向间隙的密封。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图 3.8 端面间隙补偿装置示意图第 3 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2)浮动侧板式浮动侧板式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