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信息科学技术导论》课件第1章 专业介绍.pptx

  • 上传人(卖家):momomo
  • 文档编号:7603721
  • 上传时间:2024-04-14
  • 格式:PPTX
  • 页数:172
  • 大小:1.0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息科学技术导论》课件第1章 专业介绍.pptx》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信息科学技术导论 信息科学技术导论课件第1章 专业介绍 信息科学 技术 导论 课件 专业 介绍
    资源描述:

    1、第第1章章 专业介绍专业介绍第1章 随着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推进,世界对信息的需求急剧增长,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对于各个国家、地区、企业、单位、家庭、个人都不可缺少。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撑当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石,代表着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本章概述了信息技术,介绍了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设置和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要求、核心课程、就业方向和前景以及考研方向,探讨了大学学习的特点、方法、问题和解决思路。要求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了解电子信息与电气类相关专业涉及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明确未来学习的方向和目标。第1章第1章1.1 1.1 信息技术概述信息技术概述1.2

    2、 1.2 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1.3 1.3 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设置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设置1.4 1.4 电子信息类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电子信息类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1.5 1.5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1.6 1.6 通信工程专业简介通信工程专业简介1.7 1.7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简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简介1.8 1.8 物联网工程专业简介物联网工程专业简介1.9 1.9 大学学习的特点、方法、问题和解决思路大学学习的特点、方法、问题和解决思路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1.1 1.1 信信 息息 技技 术术 概概

    3、 述述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信息技术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第1章1.1.1 信息技术的概念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如下不同的表述:(1)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可以称作信息技术。(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

    4、3)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5)信息技术是人类通过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将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地结合起来的过程。第1章1.1.1 信息技术的概念 (6)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7)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

    5、术的总称。(8)信息技术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是实现计算机与人、机器的相互作用的技术;信息技术涉及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9)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第1章1.1.1 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及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

    6、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等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第1章1.1.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五次革命,如图1-1所示。图图1-1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1章1.1.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 000年50 000年前。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

    7、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文字的创造使得信息的存储和传递第一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大约在公元1040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欧洲人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第1章1.1.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与普及。实现了用金属导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与普及,进一步突破了信息传递时间与空间的限制。(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及计算机与现代通

    8、信技术的有机结合,将人类社会推到了万物互联的数字化信息时代,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科技成果之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通信卫星发射升空、移动信息技术的无限演进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遍布全球,这些使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递、应用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发达的程度。现在,全球正在成为一个信息共享的网络村。第1章1.1.3 信息技术的分类 信息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可作如下分类:(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硬技术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例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计算机等。软技术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例如,

    9、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第1章 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例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相关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等。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例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第1章 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

    10、、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第一次是从靠人脑进行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第二次是从使用机械设备进行信息加工发展为使用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加工。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以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例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第1章1.1.3 信息技术的分类 (3)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4)按信息的传播模式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

    11、、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第1章1.1.3 信息技术的分类 (5)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主要支柱是通信(Communication)技术、计算机(Computer)技术和控制(Con

    12、trol)技术,即“3C”技术。第1章1.1.4 信息技术的特征 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和功能的高效性等。(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他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与利用的效益。信息的内涵决定了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第1章1.1.5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是当代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核心,信息科学和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先导,是人类进行高效率、高效益、

    13、高速度社会活动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仅仅半个多世纪,信息技术以它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生命力风靡全球,成为科技发展史上业绩最辉煌、发展最迅速、对人类影响最广泛和最深刻的科技领域。可以预见,21世纪将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最活跃、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科技领域。第1章1.1.5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1世纪,信息技术将会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1)微电子与光电子向着高效能方向发展。微电子与光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和运算能力、性能价格比将继续按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支持信息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每片

    14、芯片上包含上亿个元件,构成“片上系统”(SoC),模糊了整机与元器件的界限,极大地提高了信息设备的功能,并促使整机向轻、小、薄和低功耗方向发展。第1章1.1.5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微电子与光电子向着高效能方向发展。集成系统是微电子设计领域的一场革命,21世纪将是其真正快速发展的时期。微电子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将会产生一系列崭新的学科和经济增长点,除了系统级芯片外,量子器件、生物芯片、真空微电子技术、纳米技术、微机电系统等都将成为21世纪的新型技术,预计应用电子自旋、核自旋、光子技术和生物芯片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将问世,它可以模拟人的大脑,用于传感认识和进行思维加工。第1章1.1.5 信

    15、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现代通信技术向着网络化、高速宽带化、融合化、智能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通信技术属于信息传输技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及计算机技术的日趋完善,通信网络的发展也必将紧随其后。而大容量存储器的使用以及海量数据的传输必然要求网络向高速化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其总趋势是各种数据业务和各种技术的融合。第1章1.1.5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网融合和宽带化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大方向。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是指它们都以数字化为基础,在网络技术上走向一致,在业务内容上相互覆盖。电话网和电视网在技术上都要向互联网技术看齐,其基本特征是采用IP协议和分组交换技术;在业务上要从以话音为主或从

    16、单向传输发展成为以交互式的多媒体数据业务为主。随着互联网上数据流量的迅猛增加,特别是多媒体信息的增加,对网络带宽的要求日益提高。增大带宽,是相当长时期内网络技术发展的主题。在广域网和城域网方面,以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为代表的全光网络技术引人注目,带动了光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和建立在第四代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之上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向着信息智能化和个人化的目标前进。第1章1.1.5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图1-2给出了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第1章1.1.5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互联网将朝着平台化方向发展。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从Web 1.0时代走向Web 2.0时代

    17、,Web 3.0时代,互联网的信息更加开放。Web 1.0的主要特点是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 2.0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目前国际上典型的Web 2.0网站有Twitter、Facebook、维基百科以及著名的Google AdSense系统、个人博客,国内的有新浪微博、豆瓣网以及论坛等。这些网站已经从内容的提供转变成一个供人们分享的平台,因此其信息的来源更加丰富及多元化,也更加实时化。第1章1.1.5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Web 3.0已经悄然兴起。Web 3.0更加凸显网络的三大功能:信息

    18、共享、网络传播和电子商务。Web 3.0网络访问速度非常快,网站更加开放,信息关联通过语义来实现,信息的可搜索性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应用开发也是一个持续的热点。一方面,电视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家用电器和个人信息设备都向网络终端设备的方向发展,形成了网络终端设备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打破了计算机上网一统天下的局面;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电子媒体、网上娱乐技术日趋成熟,不断降低对使用者的专业知识要求和经济投入要求,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网门服务等技术的提出和服务体系的形成,构成了使用互联网日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进入社会生产、

    19、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促进了网络经济的形成。第1章1.1.5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4)物联网的异军突起。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的本质是架起了物与物之间的沟通桥梁,它是多网融合时代的必然产物,它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智能化、网络化的生活将让人们工作、生活更加便捷和人性化。第1章1.1.5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的本质是架起了物与物之间的沟通桥梁,它是多网融合时代的必然产物,它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了人与物、物

    20、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智能化、网络化的生活将让人们工作、生活更加便捷和人性化。物联网技术的重点应用领域包括智能电网、交通运输、物流产业、医疗健康、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精细农牧业、工业与自动控制、金融与服务业、公共安全、国防军事以及智慧城市等。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根据美国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将比互联网大30倍,它将成为下一个万亿元级别的信息产业业务。第1章1.1.5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5)信息处理的智能化。智能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永恒追求,实现这一追求的主要途径是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诞生60多年来,虽历经三起两落,但

    21、还是取得了巨大成就。19591976年是基于人工表示知识和符号处理的阶段,产生了在一些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专家系统;19762007年是基于统计学习和知识自表示的阶段,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神经网络系统;近些年开始的基于环境自适应、自博弈、自进化、自学习的研究,正在形成一个人工智能发展的新阶段元学习或方法论学习阶段,这构成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新一代人工智能主要包括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和类脑智能等。第1章 (5)信息处理的智能化。目前,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热潮已经来临,人工智能学科与认知科学的结合,使得计算机系统处理信息更智能化。一般来说,智能信息处理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基于传

    22、统计算机的智能信息处理,另一类为基于神经计算的智能信息处理。智能信息处理是模拟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处理信息的行为,建立处理复杂系统信息的理论、算法和技术,基础理论包括信息和知识处理的数学理论、复杂系统的算法设计和分析、并行处理理论与算法、量子计算和生物计算等新型计算模式以及机器学习理论和算法、生物信息和神经信息处理等。智能信息处理主要面对的是不确定性系统和不确定性现象的处理问题。智能信息处理在复杂系统建模、系统分析、系统决策、系统控制、系统优化和系统设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第1章1.1.6 信息技术的相关产业 信息技术以其高度的创新性、渗透性、倍增性和带动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

    23、作用,给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形成了微电子、互联网、计算机、软件、通信等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加速了生物工程与生命科学、新材料与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促进了光电子、汽车电子等产业的兴起。同时信息技术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日趋信息化和知识化。第1章1.1.6 信息技术的相关产业 信息技术涉及的产业如图1-3所示。第1章图1-3 信息技术涉及的产业1.1.6 信息技术的相关产业 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未来重点扶持的对象,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被确立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被重点推进。新一代信

    24、息技术分为六个方面,分别是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主要内容是: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第1章1.1.6 信息技术的相关产业 “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25、,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构建万物互联、融合创新、智能协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建议: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十四五”仍然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十四五”期间,5G与IPv6、光纤通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并与产业技术深度融合,腾云驾雾融智赋能;而互联网作为通用技术也将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于其他高新技术及产业的发展,

    26、互联网将从面向消费应用深化拓展到面向产业应用,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渗透,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第1章 1.2 1.2 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 信息技术代表着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的作用得以发挥,使人们能更高效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运行效率。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撑当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石。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竞相投资、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随着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进展,世界对信息的需求快速增长,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对于各个国家、地区、企业、单位、家庭、个人都不可缺

    27、少。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且比其他任何一种社会技术的影响都更加巨大和深刻。第1章1.2.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1.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科学技术的前沿,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它已经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信息资源成为继物质、能源之后推动经济发展的新资源,知识创新形成的知识产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信息产业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如今人们能够及时分享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缩小地域差别和经济发展造成

    28、的差异,这样不仅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学习,还使各种文化更加开放和大众化。第1章1.2.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1.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各级政府部门不断深入开发电子政务工程。政务信息的公开增加了行政的透明度,加强了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各政府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增强了各部门的协调能力,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政府通过其电子政务平台开展的各种信息服务,为广大人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提高了政治的透明度,推进了政治民主化进程。信息化社会流通的网络结构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必逐层分级进行,人们由于信息流通时间的缩短和消失而达到了享用社会信息的地位平等。政治家们重要的演讲和决策越来越多

    29、地通过电视和信息网络直达社会公众。第1章1.2.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1.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推出了一个新兴的行业互联网行业。通过互联网,任何个人、团体和组织都可以获得大量的生产经营以及研发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使生产力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传统行业为了适应互联网发展的要求,纷纷在网上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模式使得企业产品的营销、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企业与上游供货商、零部件生产商以及分销商之间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各种交互。这不仅仅是一种速度方面的突飞猛进,更是一种无地域界限、无时间约束的崭新形式。第1章1.2.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1.对社会发展的

    30、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造就了多元文化并存的状态。网络媒体开始形成并逐渐成为“第四媒体”,由于互联网同时具备有利于文字传播和有利于图像传播的特点,因此能够促成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并存的局面。互联网与其他传播媒体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传播权利的普及,因此有“平民兴办媒体”之说。互联网更造就了一种新的文化模式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已经逐渐拥有了一些专门的语言符号和文字符号,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第1章1.2.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2.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信息技术促进了新技术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使得人们的生产、科研能力获得了极大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帮助人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

    31、难题,使得原本用人工需要花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解决的复杂计算,用计算机可能几分钟就能完成。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便于验证各种科学的假设。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带动了空间开发、新能源开发、生物工程等一批尖端技术的发展。此外,随着信息技术在基础学科中的应用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促进了新兴学科(如计算物理、计算化学等)和交叉学科(如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的产生和发展。第1章1.2.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3.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随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人们的就业结构正在从以从事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为主向从事与信息相关工作为主转变。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们生

    32、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正发生转变,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人不离家照样能办事。一部分人由原来的按时定点上班变为可以在家上班,网上看病、网上授课、网上学习、网上会议、网上购物、网上洽谈生意、网上娱乐等成为人们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育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交互式、图形显示、音频视频等功能在教学中的广泛使用,使在线教学迅速开展,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使得人们的学习内容更丰富,学习方式更灵活。第1章1.2.2 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对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必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并设法消除其不利影响。(1)信息泛

    33、滥。一方面是信息急剧增长;另一方面是人们消耗大量的时间却找不到有用的信息,信息的增长速度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导致信息泛滥。(2)信息污染。一些错误信息、虚假信息、污秽信息等混杂在各种信息中,使人们对错难分,真假难辨;人们如果不加分析,便容易上当受骗,受其毒害。(3)信息犯罪。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人们对信息体系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信息安全已成为日趋突出的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及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漏洞,进行犯罪活动,如信息窃取、信息欺诈、信息攻击和破坏等,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危害。第1章1.2.2 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4)知识产权侵权。网络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使传统著作权的主

    34、体、客体以及邻接权主体都有了一些新的变化。通过网络媒体进行的知识产权侵权,尤其是著作权侵权现象非常严重。网络传播中所需要的专业技术、计算机程序等可能涉及技术秘密或专利技术,网络域名和商标权可能与不正当竞争有关。(5)就业压力增加。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原来传统的人工技术和操作多由智能信息化设备取代,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虽然现代信息技术也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但尚不能满足人口发展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导致某些行业的结构性失业,给城市就业增加了压力。第1章1.2.2 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6)对人们身心健康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人们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信息识别能力,就容易受到一

    35、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和毒害,从而导致一些行为偏差。如果过多依赖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媒体,那么人们阅读书本、亲身实践、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容易被弱化。网络环境中的虚拟世界,网络中的匿名化活动,给人们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容易使人产生双重人格,现实生活中是一种身份,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又扮演另外一种身份。有少数同学长期沉溺于上网,以致诱发实际生活中的社交恐惧症。有少数同学沉迷电脑游戏或网络游戏,引发厌学、逃课、自卑、自闭、抑郁、焦虑等问题。长期使用电脑,如果不注意自我调节,容易引起视力下降、颈椎疼痛等疾病。第1章1.2.3 信息技术从业者职业道德 大学生终将走向社会,步入职场。每个从业人员,不论从事哪种职业,在

    36、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除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外,还要恪守所从事具体行业和工作的职业道德。第1章1.2.3 信息技术从业者职业道德 我国工业与信息化部对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如下:(1)通信科技人员要有全程全网的观念,不能搞本位主义。(2)通信科技人员要发扬协作精神,协调好人际关系,发扬科学技术的民主精神。(3)通信科技人员要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4)通信科技人员要遵守通信法律和有关规章制度

    37、。(5)通信科技人员要服从社会利益,不图谋技术垄断。(6)通信科技人员要树立服务保障观念,不图名利地位。第1章1.2.3 信息技术从业者职业道德 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总结、归纳了以下计算机伦理十戒:(1)不应该用计算机去伤害他人。(2)不应该影响他人的计算机工作。(3)不应该到他人的计算机里去窥探。(4)不应该用计算机去偷窃。(5)不应该用计算机去做假证明。(6)不应该复制或利用没有购买的软件。(7)不应该在未经他人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8)不应该剽窃他人的精神作品。(9)应该注意你正在编写的程序和你正在设计系统的社会效应。(10)应该始终注意,你使用计算机时是在进一步加强你对你的

    38、同胞的理解和尊敬。第1章 1.3 1.3 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设置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设置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社会环境和高等教育自身发生的巨大变化都对本科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要求,2010年3月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并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这次修改的最大特点是

    39、将1998版的0806电气信息类进一步细分成0806电气类、0807电子信息类、0808自动化类和0809计算机类。第1章 1.3 1.3 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设置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设置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与多学科、多领域深度融合。全国各地各高校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面向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向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面向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大力发展新工科专业。从2012年到2021年,在电气类专业设置上,教育部审批新增了电机电器智能化、电缆工程和能源互联网工程三个专业;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设置上,教育部审批新增了人工智能、海洋信息

    40、工程、柔性电子学和智能测控工程四个专业;在自动化类专业设置上,教育部审批新增了机器人工程、邮政工程、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智能装备与系统、工业智能、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六个专业;在计算机类专业设置上,教育部审批新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新媒体技术、电影制作、保密技术、服务科学与工程、虚拟现实技术、区块链工程、密码科学与技术九个专业。第1章1.3.1 电气类专业设置 在2021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电气类专业设置和旧版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对比如表1-1所示。新版专业目录中,将涉及电力电子和电力系统的学科单独划分为电气类专业。电气类专业涉及强电类和弱电类,强电类涉及高压发电、输电

    41、、配电等,其中包括继电保护、高压绝缘、发电机、电动汽车、新能源等,弱电类涉及电子和控制等。电气类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在电能的发、送、配、用四个阶段的设计、安装和维护人才。简单地说,就是培养电气工程师的专业,如发电机的维护、变压器的安装检测、输电线路的设计、安装后的调试等。电气类专业的毕业生皆授予工学学位。第1章1.3.1 电气类专业设置 第1章表1-1 电气类专业设置和对比专业代码专业代码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名称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名称原专业代码原专业代码原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名称原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名称0806电气类电气类0806电气信息类电气信息类0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

    42、程及其自动化0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8Y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080618W电气信息工程电气信息工程080620W电力工程与管理电力工程与管理040316W电气技术教育电气技术教育080639S电机电器智能化电机电器智能化080602T T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080645S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080603T T光源与照明光源与照明080610W光源与照明光源与照明080604T080604T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080633H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080605T080605T电机电器智能化电机电器智

    43、能化20162016年教育部审批新增设专业年教育部审批新增设专业080606T080606T电缆工程电缆工程20162016年教育部审批新增设专业年教育部审批新增设专业080607T080607T能源互联网工程能源互联网工程20202020年教育部审批新增设专业年教育部审批新增设专业1.3.2 电子信息类专业设置 在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电子信息类专业设置和旧版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对比如表1-2所示。第1章1.3.2 电子信息类专业设置 第1章1.3.2 电子信息类专业设置 在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五

    44、个专业的毕业生可授予工学或理学学位,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皆授予工学学位。电子信息类专业更多地涉及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以及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第1章1.3.3 自动化类专业设置 在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自动化类专业设置和旧版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对比如表1-3所示。第1章1.3.3 自动化类专业设置 自动化类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它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自动化类专业的毕业生皆授予

    45、工学学位。第1章 1.3.4 计算机类专业设置 在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计算机类专业设置和旧版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对比如表1-4所示。在计算机类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三个专业的毕业生可授予工学或理学学位,信息安全专业的毕业生可授予管理学、工学或理学学位,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皆授予工学学位。计算机类专业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宽口径专业,以计算机基本理论为基础,突出计算机和网络的实际应用。第1章 1.3.4 计算机类专业设置 第1章 1.3.4 计算机类专业设置 第1章 1.4 1.4 电子信息类专业知识体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知

    46、识体系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在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指导性专业规范的研究和制定。其总体目标是: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制定一套科学的、适应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专业规范,对办学思想、专业定位、专业特色、办学条件、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等内容提出规范和要求。第1章 1.4 1.4 电子信息类专业知识体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 2010年8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发布了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试行)(后简称规范)。

    47、规范中给出了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教学条件和专业规范的主要参数指标;而其附录给出了两个专业的核心知识单元的知识点描述、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描述和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规范。第1章 1.4 1.4 电子信息类专业知识体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 2016年6月,我国正式加入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之一华盛顿协议,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认证的工科专业毕业生学位可以得到华盛顿协议其他成员组织的认可。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要求全国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扎实推动一流专业建设,增强“质量意识”,

    48、推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打造高等教育“质量中国”品牌。第1章 1.4 1.4 电子信息类专业知识体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高等教育最大关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质量为王,标准先行”,教育标准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工程。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落实教育部党组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行动,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提高质量这个“纲”,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后简称国标),涵盖普通高校本科专

    49、业目录中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专业,涉及全国高校5.6万多个专业点,这是我国发布的第一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第1章 1.4 1.4 电子信息类专业知识体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 电子信息类各专业内涵相互交融,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相同。因此,依据规范和国标的核心内容,此节统一阐述电子信息类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本章后续内容将结合当前教育部实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重点介绍烟台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和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类)四个专业的2020版培养方案的相关内容。第1章1.4.1 知识体系 规范中规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必须满足三个方面

    50、的要求,即:素质结构要求、能力结构要求和知识结构要求。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能力结构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结构包括工具性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工程技术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第1章1.4.1 知识体系 1知识结构 根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求创新”的教育理念,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设计主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因素:(1)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3)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4)适应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趋势。(5)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信息科学技术导论》课件第1章 专业介绍.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60372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