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记叙文阅读 -2024年安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ppt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任务一 记叙文阅读 -2024年安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ppt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pptx》由用户(QX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任务一 记叙文阅读 -2024年安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ppt课件_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 任务 记叙文 阅读 2024 安徽 中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ppt 课件 _2024 年中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任 务 群 二任务一 记叙文阅读 语语 文文2024中 考 一 轮 复 习 课 件中 考 一 轮 复 习 课 件内 容 索 引必备知识夯基础真题试练悟考法必备知识夯基础必备知识夯基础一、记叙文知识清单1.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这种表达方式为主,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这些表达方式为辅的一种文体。记叙文的特点是“以情动人”。2.记叙文分类 按写作内容分简单记叙文:事件较简单,线索和记叙方法比较单一,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复杂记叙文:事件比较复杂,内容分支较多,采用综合的表达方法,如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按写作对象分 写人类叙事类写景类状物类3.记叙文六要素时
2、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作用:概括文章内容,梳理故事情节)4.记叙的线索以实物为线索,如贾平凹一颗小桃树;以人物为线索,如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以事件为线索,如莫怀戚散步;以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如鲁迅阿长与;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如茨威格伟大的悲剧;以地点转换为线索,如鲁迅藤野先生。5.记叙的人称 第一人称以“我”“我们”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描述。如背影社戏紫藤萝瀑布。作用:亲切自然,真实可信,便于表达思想感情。第二人称以“你”“你们”展开描述。如傅雷家书。作用:缩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便于抒情。用于人,增加亲切感;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第三人称以“他”“他们”展开描述,作者站在旁观
3、者的立场,将人物经历、事件经过告诉读者。如孤独之旅孔乙己。作用:不受时空限制,形式灵活自由,直接、客观地展现生活。6.记叙的顺序 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如散步。倒叙先写结局或其他后发生的情节,再从事件开头按发展顺序写。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插叙叙事时中断叙述,插入另外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如秋天的怀念。7.记叙的结构 总分式叙述人物经历、事件发展或描写景物时,开头用总说性质的句段统领全文,后文从不同角度分别描述,有的最后总束全文。如春。递进式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如范进中举。并列式内容各部分没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是平行式的结构。如从百
4、草园到三味书屋。8.记叙文中常见的表达方式 叙述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做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对描写的对象留下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作用: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意义,生动形象。说明直接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作用:把抽象的事物或道理说得清楚明白,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抒情是文章中抒发感受、表露感情的一种表达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作用:突出感情,增强感染力,引起共鸣。议论穿插在叙述、描写或说明的过程中,直接表达作者的某种感受或观点,或者借以直抒胸臆。作用:揭示所写内容的意义,突出中心
5、。9.记叙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判断依据:一般都包含本体和喻体,一般含有“像”“是”“如”“比如”“比作”等词语。作用: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让读者产生联想;用来阐述道理,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让人易于理解、接受;(记叙文中描写事物)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使人印象深刻。拟人/拟物拟人的判断依据:把物当作人来写。只要描写或叙述的事物中包含只有人才能做出的事,就是拟人。拟人的作用:赋予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具体的物人格化,达到生动形象、表意丰富的效果。拟物的判断依据:把人当作物来写;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拟物的作用:唤起人们的联想,增加语言的形象性、
6、生动性。排比判断依据: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的字词或句式,即可判断为排比。作用: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言气势,常用于抒情,加强表达效果。夸张判断依据:只要含有夸大现实的词就可以判断为夸张,一般会体现在数字、动作等词语中。作用:突出特征,揭示事物本质,给人留下鲜明而强烈的印象;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引起联想,创造意境。对比判断依据:叙述事物的两个方面或将两个事物相对着记叙,常有关键词“比”“好”“多”等表示对比的词。反复判断依据:某个词或某个句式重复出现。作用: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富有感染力。对偶判断依据:整齐匀称、词性相对、节奏感强的句子即为对偶。作用:整齐匀称,音调和谐,相互
7、映衬,节奏感强,有音乐美。设问和反问判断依据:有问有答是设问;有问无答,但是答案已经在词句中的是反问。设问的作用:提醒注意,突出内容,引发思考。反问的作用: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经确定的思想表达得更加突出,感情色彩更加鲜明。反语判断依据:判断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语意表示赞扬,但违背事实的赞扬即为反语。作用:有时表示讽刺揭露,有时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10.记叙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伏笔特点:伏笔是“隐性”的。埋下的伏笔,通常比较隐蔽。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应笔”之前,貌似“闲笔”。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作用: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进行隐性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前有伏笔,
8、后有应笔。铺垫特点:铺垫是“显性”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以引起读者注意。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作用:铺垫是为了衬托。借描绘次要人物或次要事件来衬托主要人物或事件。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特点:开头和结尾在内容上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对同一情况做出解释、说明、交代。作用:使文章浑然一体,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托物言志(象征)特点: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征,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作用:使所要表达的感情更为含蓄、深刻,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衬托(正衬、反衬)特点:为了突出
9、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做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有差别的事物做陪衬,叫反衬。作用:特点鲜明,矛盾突出,形成强烈的反差;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对比特点:对比分为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两种形式。横向对比,就是将几个不同的人、事、物进行对比。纵向对比,就是将一个(类)人、物在不同时间点所呈现出来的物象、特征、行为等进行对比。作用:突出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揭示本质;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衬托、突出主体事物的特点,强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增强语气,使意义更明显。烘托渲染特点:用衬托或夸张的艺术手法使事物形象鲜明。作用:浓墨重彩,营造氛围
10、,情景相生,深化主题。抑扬欲扬先抑特点: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形成对比。作用:突出重点,行文跌宕,曲折含蓄,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欲抑先扬特点:本要批评指责的对象,却在开头以赞美颂扬的口气来写。作用:使情节多变、波澜起伏,形成鲜明的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设置悬念特点:设置疑团,不做解答。作用:唤起读者“穷根究底”的欲望和急切期待的心理。以小见大特点:以平凡细微的事物反映重大主题。作用: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11.记叙文中常见的描写方式 根据描写内容分类人物描写动作描写(典型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又称行动描写,是对人物个性化
11、行为、动作的描写。神态描写(典型课文再塑生命的人):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外貌(肖像)描写(典型课文列夫托尔斯泰):描述人的身材、容貌、衣着、打扮以及仪态等。心理描写(典型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对处在一定环境下的人物心理的活动(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的描写。语言描写(典型课文刘姥姥进大观园):对人物的独白、对话或几个人物谈话的具体描写。作用:反映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答题规范:运用了(动作、神态、外貌、心理、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刻画了人物的性格或形象。根据描写内容分类环境描写自然环境(
12、典型课文孤独之旅):指对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的描写,还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等。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和环境等特点;渲染环境,营造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感情);衬托人物形象;为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社会环境(典型课文范进中举):指对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的描写。作用: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作品主题。根据描写角度分类正面描写(直接描写):直接描写人物或事物本身呈现的特征。作用:写出(或表现)人物特点(如性格、
13、心理、情感等),给人直接、真实、具体的感受。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作用:使人物或事件更加突出;使主题更加深刻或含蓄。二、散文、小说知识清单 散文定义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真实自然、情文并茂的文学体裁。它能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现实。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神聚)形散: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叙可议,可描写人物,可托物抒情。组织材料、结构成篇比较自由。神聚:主题(立意)明确而集中。分类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如散步藤野先生。抒情散文通过对景物或事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如春济南的冬天。哲理散文以发表议论
14、为主的散文,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是其主要特点。如精神的三间小屋。小说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是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四大文学样式。分类按篇幅及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的。小说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来刻画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一般都具有典型性格。如故乡中善良麻木的闰土、我的叔叔于勒中自私、冷漠的菲利普夫妇等。情节情节是小说矛盾冲突的演变过程,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作品还有序幕和尾声,完整的故事是由生动的情节构
15、成的。环境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自然环境是环绕在人物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真题试练悟考法真题试练悟考法(2023安徽,48题)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3分)中国地图侯发山爷爷曾是地图绘制工程师,绘了一辈子地图,对地图有着特殊的感情。退休后,每天对着地图默默地看,有时还自言自语,嘀嘀咕咕不知说些什么。家里有人的时候,总要给人家讲述地图上地名背后的故事。其实,这些在别人听来都是故事,发生在爷爷身上就是事故。那时候,技术条件差,别说是卫星,航空测量都还是空白,需要带上平板仪、经纬仪,实地走访,
16、测量,标记。爷爷在河南嵩山测量的时候,被三只饿狼盯上了。爷爷当时还是小青年,被吓得哆哆嗦嗦,准备给狼当干粮的时候,附近几个 砍柴的山民及时赶来,凭借手里的镰刀和棍子吓退野狼。在陕西榆林,正在工作的时候,天气突变,一时间飞沙走石,爷爷赶紧把衣服脱下来,打算盖到平板仪上,结果晚了一步,望远镜的一个镜片被石头打烂了。几乎同一瞬间,爷爷下意识地扑到仪器上保护仪器,结果额头也被飞溅的镜片给划伤了。他到当地医院治疗的时候,认识了那里的一名护士,后来与她结为伉俪。奶奶曾感激地对爷爷说,若不是爷爷把她带进城里,她早被风沙给“吃”了她的家乡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二百多天都是风沙爷爷九十多岁了
17、,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特别是奶奶去世后,免不了唠叨他的“想当年”。后来,孙子小兵考上了武汉大学,学的就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干的正是地图测绘。比起爷爷,小兵这一代的测量技术有了飞速的提升,除了航空测量,还利用人造卫星拍摄地貌代替测量资料,换言之,足不出户,坐在计算机前就可以测绘地图。这天,小兵拿回来一张最新的中国地图。爷爷两眼放光,戴着老花镜,趴在地图上瞅起来,边看边念叨:“黑龙江,黄河,长江小兵,伶仃洋上咋有一座桥?新建的?”“爷爷,这就是港珠澳大桥,连接珠海、香港和澳门的。”“这个桥建得好,建得好!”爷爷感慨不已,然后继续一点一点地瞅,“小兵,丹江口水库咋新增一条支流?我看
18、看,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不对吧,若是支流,到天津这里应该入海啊。是不是搞错了?”小兵扑哧笑了,说:“爷爷,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就是当年毛主席提出的那个计划?”爷爷扑闪着昏花的眼睛,似乎有点明白了。“对!”小兵忙不迭地点头。爷爷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又趴在地图上瞄起来。忽然,他叫道:“小兵,榆林毛乌素沙漠咋没有了?是不是忘记标了?”“是啊,毛乌素沙漠呢?”小兵认真地瞅了瞅地图,皱着眉头说,“爷爷,要不,咱到榆林看一看?”“好!古人绘制地图就是实地测绘,后人常常把地图命名为禹迹图,顾名思义,大禹的足迹。绘制地图就得眼见为实。哪像你们,唉!”爷爷说罢,又说,“只是我的腿不当家,怕是
19、走不动。”“爷爷,我开车带您去。”“中。”爷爷爽快地答应了。爷爷退休后,几乎就没外出过。家人多次说要带他去旅游,他都拒绝了,说:“全中国我都跑遍了,山山水水都在我的心里。”小兵开车带着爷爷,到了榆林,到了毛乌素,望着茫茫无际的林海,爷爷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小兵忍不住说道:“爷爷,是真的,这是绿洲,不是沙漠!”爷爷回过神来,说:“小兵,是不是你早就知道,故意骗爷爷来的?”小兵憋住笑,说:“爷爷,我是知道,但还真没来过现在都是通过遥感技术来测量和绘制的。”爷爷:“今天的技术就这么神奇?”小兵点点头,用自豪的语气说:“当然啦,通过采用人工智能进行地图数据收集和分析,目前已经能够高度自动化地生成要素
20、丰富的高精地图,甚至道路上的虚线都能显示出来”好半天,爷爷都没说话。末了,他感慨了一句:“我也想再活五百年,在福窝里还没扑腾够呢。”(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2年第23期,有删节)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兵“皱着眉头”,可见他对新地图没有标出毛乌素沙漠感到疑惑。B.爷爷对“禹迹图”命名的解释,表明他对传统测绘精神的重视。C.爷爷重回榆林的情节与上文他在榆林的工作经历形成了呼应。D.小说以爷孙二人对话的形式推动故事发展,使叙事更加紧凑。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小兵“皱着眉头”这一细节出现在选文第 段,结合第 和 段内容来看,小兵知道毛
21、乌素沙漠已经变成了绿洲,但没实地见证过。所以“他对新地图没有标出毛乌素沙漠感到疑惑”说法有误。故选A项。2.爷爷“对地图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回答。(4分)参考答案 退休后还经常查看地图,喜欢讲述地图上地名背后的故事,对新地图兴趣浓厚,敏锐地发现新地图中的细微变化。3.小说第段中,加点词语“故事”与“事故”能否互换?为什么?(5分)答案示例(1)不能。“故事”侧重传奇色彩,而“事故”侧重意外,原句突出了爷爷当年测绘工作的艰辛和危险。(2)能。“事故”侧重意外,而“故事”侧重传奇色彩,互换后突出了爷爷对事业的热爱,对付出的无悔。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5分
22、)我也想再活五百年,在福窝里还没扑腾够呢。参考答案 运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充满感情色彩,表现了爷爷对时代、对事业、对生活的热爱。5.小说标题“中国地图”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参考答案“中国地图”既指文中的中国地图实物,又指装在爷爷心中的中国地图;新旧地图的变化折射出祖国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国地图”承载着地图测绘人对中国地图测绘事业的热爱与追求;“中国地图”蕴含了对祖国发展的骄傲与自豪之情。第一节整体感知内容第一节整体感知内容考点1概括事件(情节)(2015/2012考)安徽常考形式安徽常考形式1.(2015安徽,第10题)文章段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
23、别加以概括。(6分)2.2012安徽,第10(3)题阅读全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6分)(3)橘子成熟后,父亲的做法:。从教材寻思路从教材寻思路(统编八上藤野先生“思考探究”)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看看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解题思路通读全文,理清地点变换顺序,抓关键词概括成小标题。参考答案离开东京之缘由,仙台求学受优待,初识藤野先生,添改讲义,先生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女人裹小脚,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离别先生。角度衍生(统编七上春“思考探究”改编)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满分解构考点2
24、理清行文思路(2019/2017/2016/2014考)安徽常考形式安徽常考形式1.(2019安徽,第5题)请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4分)听说舅爷来家,我们高兴地盼望跟随舅爷并看他作画,我们觉得画作单调 听舅爷讲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后,我们惭愧起来 2.(2017安徽,第11题)阅读文章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每空不超过5个字)(4分)上好的木材渐弯的扁担 3.(2016安徽,第5题)“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4分)五岁时七岁时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九岁时十一岁时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从教材寻思
25、路从教材寻思路(统编八下社戏“思考探究”)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解题思路按时间顺序理清情节的,从所给的事件入手,向前后依次寻找比较重要的故事情节并仿照已给出的示例加以概括。参考答案平桥概况伙伴游玩无船出行赵庄看戏停船吃豆深夜返回再谈吃豆角度衍生1.(统编九上故乡“思考探究”)这篇小说写故乡,主要是写故乡的变化。通读课文,梳理这些变化,并用一张示意图表示出来。2.(统编九下变色龙“思考探究”节选)小说中,随着“狗的主人是谁”的猜测不断改变,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和裁断也左右摇摆。阅读课文,梳理小说情节,完成下面的图表。满分解构 考点3筛选提取信息(2023/2022/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