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生物 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 2.1 微生物 实验室 培养 教案 新人 选修
- 资源描述:
-
1、专题专题 2 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课题 2.1 2.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一、 【课题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掌握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汽灭菌和平板划线法等基本操作技术 (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分析实验思路的确定和形成的原因,分析实验流程,对比前面的实验设计,归纳共性,分析差异,增 加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 【课题重点】课题重点】 无菌技术的操作 三、 【课题难点】课题难点】 无菌技术的操作 四、 【教学方法】教学方
2、法】 启发式教学 五、 【教教学工具】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六、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一)引入新课 在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中, 都利用了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其中的微生物来自于制作过程中的自然感染。 而在工业化生产中,为了提高发酵的质量,需要获得优良菌种,并保持发酵菌种的纯度。这就要涉及到微 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别等基本技术。现在我们开始学习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专题。 (二)进行新课(二)进行新课 1 1基础知识基础知识 11 培养基的种类包括 固体 培养基和 液体 培养基等。 思考 1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 多糖 ,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为 凝固剂 。 【补充】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3、 12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 水 、 无机盐 、 碳源 、 氮源 四类营养成分。 思考 2从细胞的化学元素组成来看,培养基中为什么都含有这些营养成分? C、H、O、N、P、S 是构成细胞原生质的基本元素,约占原生质总量的 97以上。 【补充】碳源:如 CO2、糖类、脂肪酸等有机物,构成微生物的结构物质和分泌物,并提供能量。 氮源:如 N2、氨盐、硝酸盐、牛肉膏、蛋白胨等,主要用来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代谢物等。含有 C、H、O、N 的化合物既可以作为碳源,又可以作为氮源,如氨基酸等。 13 培养基除满足微生物生长的 pH 、 特殊营养物质 和 氧气 等要求。 【补充】生长因子:某些微生物正常生
4、长代谢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的微量有机小分子,如某些 标准 培养基类型 配制特点 主要应用 物理性质 固体培养基 加入琼脂较多 菌种分离,鉴定,计数 半固体培养基 加入琼脂较少 菌种保存 液体培养基 不加入琼脂 工业生产,连续培养 化学组成 合成培养基 由已知成分配制而成,培养基成分明确 菌种分类、鉴定 天然培养基 由天然成分配制而成,培养基成分不明确 工业生,产降低成本 目的用途 鉴别培养基 添加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剂 菌种的鉴别 选择培养基 添加(或缺少)某种化学成分 菌种的分离 氨基酸、碱基、维生素等。 思考 3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微生物提供 糖 、 维生素 和 有机氮 等营养物质。 思
5、考 4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添加 维生素 ,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 pH 调节为 酸性 ,培养细菌 时需要将 pH 调节为 中性或微碱性 。 活动 2:阅读“无菌技术” ,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4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 15 无菌技术包括: (1)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 清洁和消毒 ; (2)将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 灭菌 ; (3)为避免周围微生物污染,实验操作应在 酒精灯火焰附近 旁进行; (4)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 周围物品 相接触。 16 比较消毒和灭菌(填表) 思考 5无菌技术除了防止培养物被污染外,还具有的目的是 防止感染实验
6、操作者 。 17 消毒方法: (1)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是 煮沸 消毒法; (2)对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则使用 巴氏 消毒法(作简要介绍) ; (3) 对接种室、 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首先喷洒 石炭酸或煤酚皂 等溶液以增强消毒效果, 然后使用 紫 外线 进行物理消毒。 (4)实验操作者的双手使用 酒精 进行消毒; (5)饮水水源用 氯气 进行消毒。 18 灭菌方法: (1)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使用 灼烧 灭菌法; (2)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使用 干热 灭菌法,所用器械是 干热灭菌箱 ; (3)培养基、无菌水等使用 高压蒸汽 灭菌法,所用器械是 高压蒸汽灭菌锅 。 (4)表面灭菌和空气灭菌等使用
7、 紫外线 灭菌法,所用器械是 紫外灯 。 思考 6对接种环灭菌时要用酒精灯的 充分燃烧 层火焰灼烧可能伸入试管或培养皿的部位。 思考 7利用干热灭菌箱对玻璃器皿灭菌时物品不能摆得太挤,目的是避免妨碍热空气流通。 思考 8 物品装入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后, 要首先打开排气阀, 煮沸并排除锅内冷空气, 其目的是 有 利于锅内温度升高 ;随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气压升至 100k Pa,温度为 121 ,并维持 1530 min; 最后切断热源,使温度自然降温,气压务必降至 零 时打开锅盖,其目的是防止 容器中的液体暴沸 。 【补充】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目的要明确:根据培养的微生物种类、培养的目的等确
8、定培养基的类型和配制量。 营养要协调: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要适宜。例如:碳氮比 41 时,谷氨酸棒状杆 菌大量繁殖而产生谷氨酸少;碳氮比为 31 时,菌体繁殖受抑制而谷氨酸合成量大增。 pH 要适宜:细菌培养基 pH 中性或偏碱性,霉菌培养基呈酸性。 2 2实验操作实验操作 21 计算:根据配方比例,计算 100mL 培养基各成分用量。 22 称量:准确称取各成分。称取牛肉膏和蛋白胨时动作要迅速,目的是防止牛肉膏吸收空气中水 分。 比较项 理化因素的作用强度 消灭微生物的数量 芽孢和孢子能否被消灭 消毒 较为温和 部分生活状态的微生物 不能 灭菌 强烈 全部微生物 能 23 溶化:
9、加水加热熔化牛肉膏;加入蛋白胨和氯化钠继续加热;加入琼脂;用蒸馏水定 容到 100mL。整个过程不断用玻棒搅拌,目的是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 24 调 pH:用 1mol/LNaOH 溶液调节 pH 至偏碱性。 25 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塞包扎后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所用培养皿用 报纸包扎后用干热灭菌箱灭菌。 26 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 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进行。 其过程是: 在火焰旁右手拿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 右手拿锥形瓶,使锥形瓶的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立刻盖上皿盖。 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10、。 思考 1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的目的是消灭瓶口的杂菌,防止杂菌感染培养基。 思考 2倒平板的目的是防止培养基冷却过程中形成的水滴落到培养基表面。 思考 3若皿盖和皿底之间粘有培养基,则该平板能否培养微生物?为什么? 不能。空气中杂菌会在这些粘附培养基上繁殖,并污染皿内培养基。 思考 4配制斜面培养基中,试管要加塞棉塞的目的是保持通气并防止杂菌感染。 思考 5试管培养基形成斜面的作用是增大接种面积。 27 接种 271 微生物接种的最常用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另外还有穿刺接种和斜面接种等。 272 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 散到培
11、养基表面。其操作步骤是: 将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至烧红。 在酒精灯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大肠杆菌的菌种试管的棉塞。 将菌种试管口通过火焰达到消灭试管口杂菌的目的。 将冷却的接种环伸入到菌液中取出一环菌种。 将菌种试管口再次通过火焰后塞上棉塞。 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把接种环伸入平板内划 35 条平行线,盖上皿盖,不要划破培养基。 灼烧接种环,冷却后从第一区划线末端开始向第二区域内划线。重复上述过程,完成三、四、五区 域内划线。注意不要将第五区的划线与第一区划线相连。 将平板倒置放在培养箱中培养。 思考 6取菌种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消灭接种环上的微生物;除第一次划线外,其余划线前都要 灼烧
12、接种环的目的是消灭接种环上残留菌种;取菌种和划线前都要求接种环冷却后进行,其目的是防止高 温杀死菌种;最后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防止细菌污染环境和操作者。 思考 7在第 1 次划线后都从上次划线末端开始的目的是获得由单个细菌形成的标准菌落。 273 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并将不同稀释度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 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当稀释倍数足够高时,即可获得单个细菌形成的标准菌落。 274 系列稀释操作: 取盛有 9mL 水的无菌试管 6 支,编号 101、102、103、104、105、106。 用灼烧冷却的移液管吸取 1mL 菌液注入编号为 101 试管中,并吹打 3 次,使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