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年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训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答案届及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 文档编号:757679
  • 上传时间:2020-09-2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479.3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训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答案届及解析.doc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年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训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含答案届及解析 2021 年高 地理 复习 专题 训练 人类 地理环境 协调发展 答案 解析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地理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1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训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城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包括 PM10(直径10 微米)及细颗粒物 PM2.5(直径2.5 微米)等,汽 车尾气、 工业粉尘的排放均是该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城市某年冬、 春、 秋三个季节 PM10、PM2.5 浓度的空间变化。读图完成 12 题。 1甲、乙、丙分别位于( ) A住宅区、城市主干道旁、风景区 B风景区、住宅区、城市主干道旁 C城市主干道旁、风景区、住宅区 D城市主干道旁、住宅区、风景区 2图中冬季 PM10 污染物浓度较其他季节高的原因有( ) 降水少 风力弱 工业粉尘排放多 燃煤取暖 A

    2、 B C D 答案 1.C 2.D 解析 1.根据材料,汽车尾气、工业粉尘排放是污染物质的主要来源。读图,甲地冬、春、 秋污染浓度都高,应位于城市主干道旁;乙地始终污染浓度最低,应是环境质量最好的风景 区;丙地位于住宅区。 2.该城市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燃煤取暖,污染物排放量大,正确;冬季降水少,不 利于降解大气污染物,正确;冬季风力大,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错误;工业粉尘 排放季节变化很小,错误。 “富碳农业”指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利用光、气、温、水、肥、种等最佳条件组合,创造高效 率的光合作用环境, 将二氧化碳作为气肥大量地使用, 生产出丰富的粮食作物供给人类生活。 下图为“富碳农业”产业

    3、链示意图。据此回答 34 题。 3下列有关“富碳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耕细作、生产规模大 B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 C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低 D集约化程度高,受市场影响小 4发展“富碳农业”,能够( ) A消耗二氧化碳,缓解碳排放压力 B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价格 C减少农药使用量,保证土壤肥力 D增加农产品供给,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答案 3.B 4.A 解析 3.从图文看,富碳农业工厂与排放二氧化碳的工厂紧密联系,几乎不受自然条件的影 响;其生产规模不会很大,集约化程度和商品率应很高,受市场影响大,B 项正确。 4.根据富碳农业的生产原理,主要是将工业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富集起

    4、来,进行农业生产,既 能提高农业产出,又能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压力,A 项正确。 位于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西南角的除霾塔,主体由空气导流塔(高 60 多米,直径达 10 多 米)、玻璃集热棚(夜晚可将储存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对集热棚内加热)。玻璃集热棚内设置过 滤网墙,地面上铺鹅卵石。下图示意除霾装置。据此完成 57 题。 5除霾塔的工作原理是( ) A水汽输送 B海陆风 C热岛效应 D雨岛效应 6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段是( ) A多云微风的白天 B阴雨大风的夜晚 C晴朗无云的白天 D晴朗微风的夜晚 7集热棚内地面上铺鹅卵石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导流塔稳定性 B加大集热棚粗糙度 C加快集热棚

    5、内升温 D吸附大气中的霾尘 答案 5.C 6.D 7.C 解析 5.由材料可知,除霾塔利用玻璃集热棚吸收太阳辐射,使集热棚内形成热中心,大气 受热后膨胀上升,周边地区气温相对集热棚内低,含霾气流从周边向集热棚内运动,形成热 力环流,经过过滤后沿导流塔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降温,起到除霾的作用,所以其工作原 理主要是热岛效应,故 C 项正确。 6.在白天,集热棚和周边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相似,周边道路和建设物比热容小,升温快, 此时集热棚与周边的温度相差不大,因此热力环流不强,除霾效率不高,排除 A、C 两项; 阴雨大风的夜晚,空气的霾大多被沉降或扩散,空气质量较好,该除霾装置工作效率不高, 排除

    6、B 项; 晴朗的夜晚地面降温快, 集热棚内与周边地区的温差更大, 微风有利于大气运动, 更有利于周边地区的气流流向集热棚内,此时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D 项符合题意。 7.集热棚内地面上铺鹅卵石,鹅卵石比热容小,升温快,有利于集热棚内气温的升高,可以 增强热岛效应,热力环流强度增加,促进周边气流流向集热棚内,C 项符合题意;松散的鹅 卵石不会增强导流塔稳定性,排除 A 项;加大集热棚的粗糙度,不利于空气流动,排除 B 项;鹅卵石不会吸附大气中的霾尘,排除 D 项。 伊拉克是世界石油大国。下列两图为不同时期的两河流域图,甲图示意公元前 18 世纪时的 古巴比伦,乙图示意当代伊拉克。读图,完成 89

    7、 题。 8几千年以来,两河流域的植被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气候的变化 海陆的变迁 植被的人为破坏 河流的动态变化 A B C D 9下列符合当代伊拉克可持续发展途径的是( ) A大力修建水库水坝 B积极实施退沙还林 C波斯湾畔填海造陆 D着力打造绿色油田 答案 8.C 9.D 解析 8.两河流域的植被从几千年前的热带季雨林变为现在的热带荒漠, 主要是因为气候的 变化以及植被的人为破坏。 9.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上游来水量不足,在两河上修建水库水坝效 果不佳,排除 A 项;水源缺乏,环境恶劣,退沙还林难以实施,排除 B 项;波斯湾畔填海 造陆会破坏海洋生态环

    8、境,排除 C 项;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着力打造绿色油田符合可持续 发展途径,D 项正确。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下图为复合型循环经济基本模式图,读图回答 1011 题。 10图示循环经济模式适合大面积推广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桂 B粤 C苏 D新 11关于图示循环经济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有( ) 所有的废弃物都进入了新的生产环节 生物质发电可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改 变了农田施肥结构,保护土地资源 第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A B C D 答案 10.C11.D 解析 10.从图中产业结构上可以看出,该经济模式中既有棉花、花卉等种植,又有水产养 殖,江苏省符合;广东、

    9、广西棉花种植条件差,新疆水产养殖条件差。 11.并非所有的废弃物都进入了新的生产环节,生物质发电也只是满足生产生活部分用电需 求,因此说法错误。 绿肥作物是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多在稻田、 棉田、麦田、果园、茶园等地种植,除用以改良土壤以外,也可作为饲草,或作为覆盖作物 栽培以改善环境、抑制杂草等。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有间种、套种、混种、插 种等多种种植方式,群众对种植绿肥作物深有体会地说:“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 开沟”。据此完成 1213 题。 12.我国南方的茶园中,常利用茶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以提高茶叶品质,其原理是( ) A增加空

    10、气湿度,改变茶园小气候 B抑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 C调整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的威胁 D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13.“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说明威胁绿肥作物种植的自然灾害是( ) A旱涝 B冻害 C高温 D大风 14.在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常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 ) A降低风速,改善农田的小气候 B保持水土,增加地表粗糙度 C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产增收 D减少蒸发,减轻表土盐碱化 答案 12.B 13.A 14.D 解析 12.据材料信息“作为覆盖作物栽培以改善环境,抑制杂草”可知,茶园行间种植绿肥 作物可抑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进而减

    11、少农药的使用,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故 B 项正确。 13.开沟有利于田间的供排水,可减轻旱涝灾害的威胁,故 A 项正确。 14.华北地区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可以增大地表植被覆盖率,从而减少 蒸发,减轻表土盐碱化,故 D 项正确。 读某地制糖工业清洁生产流程示意图,完成 1516 题。 15.清洁生产的主要优势是( ) A提高了蔗糖的产量 B提高了蔗糖的质量 C减少了废弃物排放 D提高蔗糖生产速度 16.该清洁生产模式最可能分布在( ) A东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北地区 答案 15.C 16.B 解析 15.清洁生产的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 16.图

    12、中制糖的主要原料为甘蔗。我国甘蔗主要分布在北纬 24以南的地区,其中以广东、广 西、台湾、福建、海南、云南、四川等省区种植面积最大,广西是大陆上种植甘蔗最多的省 份。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汤孙湖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是国内最大的城中湖,是武汉市的备用水源地。汤孙湖流域属于 中囯长江中下游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区。 汤孙湖湖泊群周边人口密度不断增加、 产业园与开发 区的快速建设以及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 使汤孙湖湖泊群出现了严重的水环境问题, 武汉市 提出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完善汤孙湖水系与大东湖水系、梁子湖水系的水力联系,通过 引江济湖和湖湖连通,将“死水”变“活水”,恢复汤

    13、孙湖湖泊群的水生态环境。下图为汤孙湖 水系连通工程示意图。 (1)简述汤孙湖对武汉的作用。 (2)分析汤孙湖水污染严重的原因。 (3)连通工程完成后,汤孙湖生物多样性明显好转,分析其原因。 (4)除连通工程外,还可采取哪些措施恢复汤孙湖生态环境。 答案 (1)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维持生态平衡;提供城市用水。 (2)城市发展,用地面积增加,围湖造田使得湖泊面积缩小,水系割裂,水体自净能力降低; 位于城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过多;水产养殖业发展,湖泊营养物质过剩。 (3)连通工程完成后,汤孙湖与外界水体交换增加,流动性增强,水质变好,适宜生物生存; 连通工程增强了汤孙湖与其他湖体的联

    14、系, 使得原来碎片化的栖息地联系起来, 更适宜生物 繁衍生息。 (4)限制水产养殖业的规模;对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等处理后再排放;加强对湖水水质、污 水排放等的监测;完善法律法规,扩大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解析 第(1)题,汤孙湖流域具有抵御洪水,调节径流的作用;湿地能够改善气候,维持生 态平衡;是武汉市的备用水源地,能够提供城市用水。第(2)题,汤孙湖湖泊群周边人口密 度不断增加、 产业园与开发区的快速建设以及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 汤孙湖湖泊群出现了严 重的水环境问题。第(3)题,汤孙湖与外界水体交换增加,流动性增强,水质变好,适宜生 物生存。连通工程增强了汤孙湖与其他湖体的联系,使得原来

    15、碎片化的栖息地联系起来,更 适宜生物繁衍生息,所以生物多样性明显好转。第(4)题,除连通工程外,还可以限制水产 养殖业的规模,防止营养物质过盛;对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等处理后再排放;加强对湖水水 质、污水排放等的监测,保证湖泊水质;完善法律法规,扩大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距今 5.6 亿年前, 柴达木盆地曾是一片浅海环境, 此后, 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抬升, 海水消退,柴达木盆地隆起为陆地。受海陆变迁和气候变干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多种 矿床(化石燃料、金属矿、盐湖及盐类矿床),且储量丰富。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 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活动。柴达木

    16、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资源丰富、唯一布局 在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试验区”重点构建了盐湖化工、油气化 工、 有色金属、 煤化工等七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 根据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 , 到 2020 年,“试验区”将发展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图一为柴达木盆地资源分布图,图 二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耦合发展模式图。 (1)简析柴达木盆地矿产类型众多的形成条件。 (2)说明图中干盐湖开发利用盐类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要评价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 (4)根据材料判断,制约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 答案 (1)随海

    17、陆变迁,大量掩埋在地下的海洋生物遗体、森林,逐渐转化为石油、天然气 和煤;地壳运动造就了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岩石风化后,经过长期的流水作用,在盆地 低洼处,大量盐类物质汇集,随着气候变干,湖水蒸发,浓度变大,在内陆湖盆形成盐湖和 盐类矿床。 (2)盐湖资源裸露地表,便于开采和加工;盆地气候干燥,可通过自然日晒工艺加工盐产品。 (3)环境效益: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经济效益:实现盐湖资源、油气资源等 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4)生态环境脆弱(或植被稀少,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发。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受海陆变迁和气候变干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多种矿床”分析 其成因。第(2)题,食盐、钾盐等易溶于水,气候干燥利于加工盐产品。因此本题应从资源 分布状况和气候等角度去分析。第(3)题,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三方面作答。第(4)题,主要从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等角度综合考 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训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答案届及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57679.html
    春光无限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