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教案.docx

  • 上传人(卖家):1207392380yun
  • 文档编号:756125
  • 上传时间:2020-09-22
  • 格式:DOCX
  • 页数:70
  • 大小:374.4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教案.docx》由用户(1207392380yun)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统编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第四 单元 教案 下载 _四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1 12.12.盘古开天地盘古开天地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认识“隆、肢、驱”等 7 个生字,会写“劈、竭、液”等 15 个字,会写 “睁眼、黑乎乎”等 14 个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说盘古创世的过程。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学习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初读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 过、结果。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学习活动一:单元导读单元导读,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1

    2、.初步了解神话的概念,自由分享听过的神话。 (1)激趣,出示单元导读插图。看图思考:几万年前,史前人类在洞窟石壁 上画画记录生活,描摹幻想,畅想未来。从这幅图上,你读到了什么? (2)讨论发现:图上 6 个造型,有世间不存在的龙,有人首蟒尾的,有兽首 人身的, 有执盾持箭的他们的模样很神奇, 每个造型后或许都有故事。 (3)分享交流:你听过、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 2 (4)了解神话的含义: 神话,就是指传说中的神仙和古代神话英雄的故事,常解释世界起源、人 类产生、英雄生活等各类问题,口头讲述,代代相传。 2.出示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之成语,初读,继续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成语: 腾云驾

    3、雾 上天入地 神机妙算 各显神通 三头六臂 神通广大 未卜先知 刀枪不入 (2)联系刚才分享的神话故事,尝试用上一两个成语介绍某个神话人物。 (3)小结:我们的祖先热情地展开想象,不仅让神话中的人物有着超越常人 的本领,各显神通做了很多神奇的事情,还把其中一部分人物做的了不起 的事情创编成了创世神话,广为流传,解释了许多人的疑问。 3.引出好奇之问,学习带着问题读故事 出示快乐读书吧中的导语: 世界是如何起源的?人类是怎样产生的?神和英雄是怎样生活的? 自读,讨论:这些好奇之问你有想过吗? 预设: 学生可能产生共鸣,并且还会发问:古人会遇到灾祸吗?面对天灾人祸, 他们是如何解决的呢? (a)点

    4、拨,小结:我们的祖先对世界的许多问题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尝 试着用神话的方式给出解释,并依靠口头讲述使其流传。 4.整体观照,初步明确单元学习内容 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东西方各地的神话故事。请带着你的好奇之问走进 3 神奇的神话世界,探索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与创想。 学习活动二学习活动二:图文对照图文对照,初识初识“创造”“创造” 1.读故事,扫清字词障碍,了解故事大意。 (1)自读故事,画出生字词,根据文中注音和生字表,自己正音。 (2)分成动词和名词两组学习生词 出示动词,指读:睁,翻、劈、撑、奔、滋。 点拨发现:其中,睁、翻、劈、撑这四个动词都是描写盘占的动作,奔, 指的是盘古的血液成了

    5、奔流的江河;滋,说的是他的汗水成了滋润方物的 雨露。 串起动词,尝试用上一两个连词成句表述。 出示名词,指读:气息、声音、左眼、右眼,四肢,躯干、血液,汗毛、 汗水。 发现名词指的都是盘古的身体各部分。 读熟两列词语 2.检测初读情况。看图,照样子给四幅图各取个名字。 (相机板书: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改天换地) 3.默读课文,理清故事脉络 (1)看插图,说说你心中的故事情节。(相机板书:创世神话、创造) (2)画出故事里重要的时间节点。 (3)根据时间节点, 图文对照, 画思维导图, 明确故事的起因、 经过、 结果。 (4)根据“故事山”,同桌互相初步概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4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6、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的内容。 2.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说说盘古创世的过程。 3.走进中国神话世界,边读边想象画面,描述盘古的形象,把神奇的地方 说生动,学习合理地想象和有条理地叙述。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说说盘古创世的过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走进中国神话世界,边读边想象画面,描述盘古的形象,把神奇 的地方说生动,学习合理地想象和有条理地叙述。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5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三学习活动三:展开想象展开想象

    7、,感受英雄形象感受英雄形象 1.精读第 2 自然段。(相机板书:条理清晰) (1)自读,填表,梳理课文,理解盘古创世的第一步。 盘古的行为 天地的模样 醒来睁眼一看 (2)讨论,发现一连串的动词:醒、睁眼一看、拿起、劈过去。 (3)练说。学习用一连串的动词叙述某件事的经过。 (4)小结:人物一步步的行动带来天地逐步的变化,故事说起来就有条有理 了。 2.精读第 5 自然段 (1)填表 身体各部位 变成的事物 (2)思考交流:先人们为何会这样想象盘古的幻化?他们是抱着怎样的情感 去想象的? (相机板书:想象神奇) 6 预设:人体的四肢百骸和山川景物各自的特点有相融合的地方。比如:血 液流动就像河

    8、流一样奔腾不息;呼出的气息清而轻就像天上的云轻轻飘动, 吹过的风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受到 提示: 对大自然的感激:人类生存于大自然中,万物给人类提供了生活空间,给 予人类能量来源,人类的生息繁衍和大自然息息相关。 对盘古的感激:没有盘古自我牺牲化身万物,哪来这些欣欣向荣的山川景 物? (3)指导读好饱含赞美之情的形容词: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 万物的雨露;阳照耀大地,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 (4)小结:这个神话故事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人类对大自然的感激、赞美和热 爱之情。 (5)拓展想象,仿说仿写 出示句式: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 )变成了 ( );他的( )变成了

    9、( );他的( )变 成了( ) (6)交流点评。评判标准:相关性和合理性。 3.入情朗读,生动讲述 (1)点拨提问:这个故事,我们读一遍就明白内容了;读两遍,就能说说故 事大意了;读三遍,自然而然地会用故事里的语言讲故事内容了。为什么 会这么神奇呢? 7 (2)读一读,找一找,聚焦发现故事所用句式的对称美。 (3)出示句子,比一比,指导朗读,读出对称美的节奏。(相机板书:语句 对称)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头顶天 脚踏地 天每天升高一丈 地每天加厚一丈 天升得高极了 地变得厚极了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10、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 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 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4.小结:好的故事不仅语言通俗易懂,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5.合作诵读,加深印象。 6.用上对称的句式说一说,练一练,有条理地把整个故事讲述得更生动。 8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212 盘古开天地盘古开天地( (创世神话创世神话) ) 创造 开天辟地 条理清晰 顶天立地 想象神奇 改天换地 语句对称 猜彩片段猜彩片段 (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 师:天和地分开之后,盘古又可以安心睡会儿了。 生:不

    11、能!万一天地又合在一起了呢? 师追问:到时候再说呗! 生:不行!那前面开天地那么费劲不白千了吗? 师引读:于是 生齐读: “天和地分开后, 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 就头顶天, 脚踏地” (师生看书上插图,出示“顶天立地”的图片和句子) 生:“头顶天,脚踏地。”就是一个成语一一一顶天立地。 师:咱们一起来学学盘古顶天立地的样子。(师生学做顶天立地的动作) 师引读:盘古站在天地中间,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 地每天加厚一丈” 生齐读:“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 师继续引读:“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 生齐读:“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9 师:就这样,长啊长啊,盘古长成

    12、了 生:一个巍峨的巨人。 生:一根撑天的柱子。 师(见有学生踮起脚尖表示长高)问:巨人,这么撑着,累吗? 生:累!胳膊酸了。 生:“擎天柱”的腿也都酸了。 师:那就倒下休息,睡会儿吧! 生齐:不行!万一天地又合在一起了呢? 师:那还要撑多久啊? 生:不知道要撑多少年。 师:一百年过去了,盘古就这样 生:头顶天,脚踏地。 师:一千年过去了,盘古还是 生:头顶天,脚踏地。 师:一-万年过去了,盘古依然 生:头顶天,脚踏地。 狮:不知道撑了多少年,盘古总是 生:头顶天,脚踏地。 师:天还在升高,盘古的身体还在往上长 (许多学生都端起脚尖,个别都爬到椅于上去了) 师:太神奇了!来,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神

    13、奇! (老师请一位学生观察谁撑得特别直,再请他上前夸奖:盘古,你真是一位 10 顶天立地的实雄啊!其他同学也纷纷点赞:盘古,你真伟大!) 生:盘古,你真是厉害的神仙呀! 生:盘古,幸好你分开了天地啊!谢谢你做的一切! 师小结: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 去。(学生们下休息) (发现句式的对称美,仿说) 教师引导发现:为什么咱们合作朗读这么愉快呢? 生: “头顶天,脚踏地”读起来很响亮,很顺口。 生: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像对联一样。 生:还有“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 。 师小结;对称的句式,简洁明了,读起来朗朗上口。讲故事的时候就会给 人留下深

    14、刻的印象,一下子就记住了。来,自己试着把这部分内容连起来 讲一讲吧! (学生练习复述第 3、4 自然段内容) 点评:点评: 朗读是学习的基本方法,采用对话式引读、合读推进对文本的理解,课堂 教学时效紧奏。第 3、4 自然段文本不难理解,但作为故事的重点段落,需 要学生加深印象以便复述故事情节时准流畅。在逐步朗读句子时加上动作, 加上拓展的相似句式以理解人物形象,从而在反复朗读的训练后引导学生 发现句式的对称美,达到体会故事内容与行文精炼、易懂的文体特点的目 的。 11 13.13.精卫填海精卫填海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认识“帝、曰、溺、返”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 ,会

    15、写“帝、曰、 溺、返、衔”5 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切实掌握正确的停顿与节奏,熟读 成诵。 3.能借助注释,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神奇。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读准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切实掌握正确 的停顿与节奏,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切实掌握正确的停顿与节奏,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一:一:大声朗读,读出节奏大声朗读,读出节奏 1.指读,正音 这是一篇文言文。古人只用了两句话,35 个字,就讲清了一个故事。谁愿 意来读给大家听? 出示课文: 炎帝之少女,名曰

    16、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 12 之木,以堙于东海。 预设:读对了,再请两位学生读。读错了,教师范读。 2.指导朗读 读古文是有方法的。比如先读好短语。出示短语归类,指名朗读: 炎帝之 少女 名曰 女娃 游于 东海 西山之 木石 故为 精卫 堙于 东海 3.齐读,读出正确的停顿与节奏。 炎帝/之 少女 名曰 /女娃 游于 /东海 西山/之 木石 故为 /精卫 堙于 /东海 (1)串连短语成文,再次自读。 (2)大声朗读,读出节奏。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 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学习活动二学习活动二:借助注释,读懂意思

    17、借助注释,读懂意思 1.借助注释,理清人物及主要事件。 人物:女娃,死后成精卫鸟。主人公就一人。 事情:女娃溺水化成精卫鸟后填海。 2.借助注释,尝试解释加点字,说说短语的大概意思。 板书: 女娃游于东海溺 精卫衔西山木石 炎帝之 少女(的) 名曰 女娃(叫) 游于 东海(在) 13 西山之 木石(的) 故为 精卫(成为) 堙于 东海(到) 3.借助注释,理解生字新词。 (1)少女:小女儿。古今义不同。 (2)溺:溺水,淹没。 (3)故:因此。 (4)堙:填塞。 4.根据注释提供的字词意,猜猜句意。 (1)了解常用词的意思。 返:返回。 衔:指含着,用嘴叼。 (2)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故事大意

    18、: 炎帝有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被海水淹死了, 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一只精卫鸟。精卫鸟经常用嘴衔来西山上的树枝 和石块去填塞东海。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切实掌握正确的停顿与节奏,熟读 成诵。 2.能借助注释,理解故事内容, 感受故事的神奇,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能够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讲述故事,体会精卫鸟坚持不懈、坚韧执着 的精神品质。 14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神奇,体会精卫鸟坚持不懈、坚韧 执着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神奇,培养阅读文言

    19、文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三学习活动三:聚焦形象,读懂道理聚焦形象,读懂道理 1.导入 同学们,故事意思读懂了,精卫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观察插图,初步了解精卫鸟的外形。 (1)交流,相机出示: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2)指导大概理解句意: 它的身形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 3.讨论开放式结尾 这一篇古文,共两句话,35 个字,讲了一个小故事,留给我们许多想象的 空间。你想象的故事结果是怎样的? (1)交流结果: 只要坚持填,肯定会填满。 怎么填也填不满。 (2)追问:故事可以有结果,为什么这个故事没有写结果? 15 预

    20、设: 故事采用开放式的结尾,作者的用意不重结果,重经过。故事主要为了 赞美精卫鸟坚持不懈、坚韧执着的精神品质。 4.顺势聚焦核心问题。 故事里,精卫的这种坚持、坚韧的品质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1)自由交流 (2)当有学生说到“常”时,相机出示: “常衔西山之木石”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一般、普通、平常;经常、时常;不变的、固定的;伦常;姓。 (3)学生选择,并说说理由。 预设: 学生选“经常、时常”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将释义放到句子中也说得通。 但是需要引导学生理解:经常、时常,并非天天、时时,中间会不定期地 间隔,持续的时间也不一定很长很长。但是用“常”来修饰精卫“衔西山 之木石

    21、,以堙于东海”这件事,说明精卫填海并非时兴起,而是有决心、 有毅力、有恒常心地去实践。既与事情有关,也与人物品质有关,故在此 选择“不变的、固定的” 。理解为“恒常”更符合精卫的决心与毅力。 (4)小结: “常”就是坚持不懈,执着的意思。虽然是一个普通的、不起眼 的副词,却为理解精卫填海助力。(板书:常) (5)指导朗读,凸显“常” ,体会精卫的精神品质。 (6)追问:衔西山之木石填东海,距离有多远?精卫的决心是什么?这心愿 能实现吗? 16 畅所欲言,鼓励不同的声音。 (7)创设情境,模拟采访:同学们想得有道理!考虑得很细致。一只小鸟, 凭一已之力填海,路途远,任务重,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2、。咱们不妨 来采访一下精卫。有谁想演精卫的? 预设问题 1:精卫,你为什么要填海呢? 预设问题 2:大海无边无际,你要填到什么时候呢? 点拨要点(以精卫的口吻): 我下定了决心就会一直那么做,我一个人填不平,还有我的子子孙孙,还 有其他小鸟,只要我们努力,一定会填平的! (8)机动:拓展简介愚公移山 。 5.融赞美、敬佩于朗读中,熟读成诵。 6.小结:古人没有写结局,让我们自己去想象。每当我们读到精卫填海的 故事,就会想到那些有勇气、有决心的人;反过来,每当我们读到有志向 的、勇敢地冲锋陷阵、努力奋斗的人的英雄事迹,也会想到精卫填海的故 事。那古人把这个美丽的神话流传下来的目的就达到了! 板书

    23、设计板书设计 1313 精卫填海精卫填海 女娃 游于东海 溺 精卫 衔木石堙 常 精彩片段精彩片段 师:同学们,故事读懂了,精卫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生:精卫鸟是一只美丽的鸟。你看,插图上的这只鸟,它的羽毛可真美。 17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古人对这只鸟的外形还真有描写呢! (相机出示“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指导理解句意:它的身形像 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指导朗读) 生:我觉得精卫的想法很勇敢。大海那么大,它居然想填海! 师追问:你觉得精卫的想法能实现吗? 生:能!它已经在填了。它每天衔来树枝、小石头扔到海里。 生:我觉得不能。大海无边无际,深不见底,怎么可能

    24、填得满呢? 生:它不是每天在填吗?天天坚持,总会填满的。 生:有个地方我觉得很奇怪。你瞧,衔西山之木石,堙于东海。从西到东, 路这么远,还要衔木石,半路掉了怎么办?这么填海,太难了! 生:我觉得精卫太辛苦了!海还没填满,自己倒要先累死了。 生:老师,东海边没有木石吗?为什么要衔西山的呢? 生:我也觉得不可能。精卫是只小鸟,它只能衔小树枝、小石头。用大树、 大山填海都难,用小树枝、小石头填大海,要填多久啊? 师:同学们想得有道理,考虑得很细致。一只小鸟,凭一已之力填海,路 途远,任务重,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咱们不妨来采访一下精卫。有 谁想演精卫? 生:精卫,你为什么要填海呢? 生:我在海里游

    25、泳淹死了。要是别人游泳也淹死了怎么办?为了以后游泳 的人不像我这样淹死,我才下决心填海的。 生:大海无边无际,你要填到什么时候呢? 生:我下定了决心就会一直那么做, 我一个人填不平, 还有我的子子孙孙, 18 还有其他小鸟,只要我们努力,一定会填平的! 师:老师要把掌声送给这些有决心、有行动的小鸟!你们知道吗?古时候 还有个故事叫 愚公移山 , 愚公和精卫的想法差不多呢! 看他们这么坚持, 我们忍不住要说“有志者事竟成” 。 生:课文里没有说精卫把海填满了呀! 师:古人没有写结局,却留给我们去想象。 每当我们读到精卫填海的故事, 就会想到那些有勇气、有决心的人;反过来,每当我们读到有志向的、勇

    26、 敢地冲锋陷阵、努力奋斗的人的英雄事迹,也会想到精卫填海的故事。那 古人把这个美丽的神话流传下来目的就达到了 点评:点评: 精卫填海,决心、精神可嘉。但过程非常人能想象,结果又不可知,学生 不理解很正常。质疑问难,聊课聊出真实想法;角色演绎,体会精卫心理, 感悟神话故事传承的本意,方法是巧妙的,效果是上佳的。 14.14.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认识“盗、恕、遭”等 11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脏” ,会写“惨、 愤、获”等 14 个字,会写“人间、悲惨”等 15 个词语。 2.初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

    27、脉络,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感受神奇 的想象。 19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读准多音字,理解词语,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学习活动一:认识众神,理清脉络认识众神,理清脉络 1.自读故事,初识众神 (1)课文里出现了许多神的名字,自己读一读,写一写,理清他们的身份 师生合作板书: 众神领袖宙斯 天神普罗米修斯 火神赫淮斯托斯 大力士赫拉克勒斯 (2)以人物为线索,带出一串词组。 老师这里有四组词语,大家看看,分别是描写谁的?

    28、(先出示词语,讨论后 再对应人物) 众神领袖宙斯 气急败坏严厉惩罚狠心 火神赫淮斯托斯 敬佩不敢违抗 天神普罗米修斯 戴着铁环锁在风吹雨淋 大力士赫拉克勒斯 愤愤不平挽弓搭箭射死 20 朗读巩固,明确人物、身份、词语的对应关系,加深印象。 2.朗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完成“故事山”思维导图 (2)讨论交流,概述故事脉络。 板书: 取火受罚解救 起因:天神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造福人间。 经过:普罗米修斯遭受众神领袖宙斯的残酷惩罚 结果:普罗米修斯获得大力士赫拉克勒斯的解救。 (3)分情节自读组内轮读,师生合作补充板书,继续熟悉故事情节。 点拨:在熟悉故事情节时,指导学生用上生字

    29、词“盗取、气急败坏、惩罚、 饶恕、遭受、凶恶”等,说好故事的主要内容。 (4)小结:这个故事的经过部分比前两篇课文要复杂一点,多了配角,也多 了波折,要按故事发展的顺序一一说清楚。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21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会讲一讲这个故事。 2.学习课文, 感受神奇的想象。 抓住最触动人心的情节,边读边想象画面, 通过文字感受每个角色的立场和想法。 3.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等形式深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鲜明的人 物形象,学会与其他同学分享读书感悟。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住最触动人心的情节,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鲜明的人物形 象。

    30、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等形式深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鲜明的人物 形象,学会与其他同学分享读书感悟。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二学习活动二:质疑问难,理解人物质疑问难,理解人物 1.小组讨论:课文以主人公“普罗米修斯”为课题,他做了哪些事?又说 了什么话?(板书:言行) (1)看见人间黑暗、寒冷,人们吃生冷的东西,普罗米修斯冒险取火种。 (2)听见火神劝他认错求饶,普罗米修斯表示宁愿受罚。 句子辨析: “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 22 不会归还火种! ” “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

    31、归还火种,更 不会承认错误! ” 提示: “不会承认错误”是信念, “不会归还火种”是行动。普罗米修斯 坚信自己的信念正确, 所以 “决不会承认错误” ; 坚定自己的行动果敢有理, 所以“更不会归还火种” ,理解这两处,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就光辉起来了。 (3)面对鹫鹰每天啄食肝脏,普罗米修斯承受着没有尽头的痛苦,却从未屈 服。 2.质疑问难。 (1)出示练说:普罗米修斯 受罚。(填上一个形容词,并结合故事 说理由) (2)交流小结:甘心、无奈思考合适的形容词,也是思考人物行动背后 的心理原因和精神品质,是感受人物形象的手段。 (3)出示选词填空 承受 忍受 遭受 天神普罗米修斯冒险取走火种,给人

    32、间带去了光明和温暖。面对宙斯的惩 罚,他宁愿( )各种痛苦,也不求饶。起先他日夜( )着风吹 雨淋的痛苦,后来反复( )若被啄食肝脏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填空并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填。你能从中感受到普罗米修斯是个什么 样的神吗? 要点: “忍受各种痛苦”是惩罚还没执行时表决心;被锁在悬崖上“日夜遭 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是指宙斯的惩罚很严厉,采用的方法是人类难以想 23 象的酷刑;鹫鹰反复啄食肝脏、 “承受”没有尽头的痛苦,说的是受苦的程 度层层加码,连神都会觉得残暴至极。 小结:作者精准使用三个意思相近但表达程度不同的词语,不仅体现了 普罗米修斯受苦的程度不断加深、时间不断延长,还让人深刻

    33、地明白了普 罗米修斯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以及为了造福人类甘愿自我牺牲的精神。 同时,可引导学生明白写作时,遣词造句要注意用词丰富,不重复。这样, 从人物的语言到行动,全面了解普罗米修斯的形象,这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就深入人心了。 学法迁移: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像这样的写法课文中还有一 处,找一找。 交流出示: 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到天上去“盗”取火种。 有一天,普罗米修斯跑到太阳车那里拿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 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众神的领袖宙斯气急败坏 思考:用三个动词加上引号的“盗” 、拿、取,来修饰普罗米修斯取火 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小

    34、结:普罗米修斯取火种,在众神领袖宙斯看来,是“盗”火,大逆 不道,触犯天条;在火神看来是情有可原,然而人微言轻又无能为力;在 大力士看来是英雄壮举,值得正义解救;在凡人看来,是造福人类,需感 恩戴德。(初步渗透以群像凸显主要人物形象的写法) (4)作者为什么不详写盗火的过程,而详写受罚的过程?作者要表达什么? (相机板书:英雄) 24 要点:作为天神,取火凭的是勇气,甚至有可能在下决心取火时,普罗米 修斯就预料到会因此受罚,然而他义无反顾。普罗米修斯是一位伟大的英 雄,他不仅敢于从天上拿取火种,还愿意为了百姓忍受痛苦。 他坚持正义, 不畏强权,令人佩服。人类永远赞美他,感激他。 3.分小组、分

    35、场景、分角色排练课本剧。 4.交流展示,合成完整的课本剧。 5.点评,继续补充、丰富。 学习活动三:比较阅读学习活动三:比较阅读,理解中西文化不同理解中西文化不同 1.比较阅读。 (1)自读课后阅读链接燧人钻木取火 。 (2)思考,填表。 中西神话“取火”方式辨析 取火者 取火原因 取火方式 取火结果 故事点评 古希腊 古中国 2.讨论交流,分享感想。 (1)小结万物创造起源的故事叙述规律。 点拨:中国神话的三个母题:人神遇合、异类幻化、死而复生。古希腊神 话的母题:诸神的权威、等级。 (2)初步启蒙中西神话对于人、神的不同认识,对于英雄的不同理解。 比如:中国神话产生早,西方神话产生晚;中国

    36、神话中每个部族都有自己 的始祖神,西方神话有完整统一的神界体系。 25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414 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 (英雄英雄) ) 冒险取火 言 甘愿受罚 行 喜获解救 精彩片段精彩片段 师:古希腊有天神普罗米修斯“盗”火,中华有“燧人钻木取火” ,对比阅 读,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西方的火种由太阳神阿波罗掌管,东方的火种在一棵巨大的火树里。 生: 同样是为了造福人类, 西方的普罗米修斯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拿取火种; 而东方的圣人通过观察猫头鹰一样的鸟类,发现钻木能取火。 师:明明是造福人类,为什么宙斯却认为是“盗”火呢? 生:因为众神领袖不许人间拥有火,那样他才能统治天上,统治人间。

    37、生:我发现没有火种的人间,两个故事描写的情况差不多。有了火后,普 罗米修斯的故事写得详细些。 生:我发现,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后被惩罚了,虽然后来被解救了, 但是中间受了很多苦; 而东方的故事里, 圣人因为发现了钻木取火的方法, 有了新的名字“燧人” 。 生: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写得更详细更感人。 生:这两个故事都在告诉我们火是怎么来的。一个一波三折,来之不易; 一个合乎情理,顺理成章。 师:的确,有一种神话专门用来解释万物是怎么起源的,这两个故事都是 26 先民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创编出来的。各有各的合理性,也各有各的想象空 间,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去搜集相关的故事。 点评点评: 比较阅读有助于对

    38、文本内容的理解,是深度解读常用的学习方法。课后拓 展的相关故事,用意明显一对比东西方文化,对比神话的“各有说头” , 对比不同版本的表达重点与特征。充分、有效地利用教材,激发学生深入 思考,既是学法指导,又增加旁征博引的阅读举例,两全其美。 15.15.女娲补天女娲补天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措、混、熄”等 9 个生字,理解“惊慌失措、喷涌、坍塌”等难 理解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故事的脉络。 3.能根据课文描述想象女娲炼石补天的过程,并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分享给 周围的伙伴、家人听。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故事的脉络,根据课文描述想象女娲炼石补 天的

    39、过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能根据课文描述想象女娲炼石补天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27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自读课文学习活动一:自读课文,理清脉络理清脉络 1.扫除生字词障碍,读通课文。 (1)相机出示生字词,指读,正音 惊慌失措 混乱 一项工作 熄灭 倒塌 传颂 功绩 (2)把生字词和文中难理解的词分类逐一出示, 正音、 读准, 大致分类识记。 天灾人祸: 窟窿 喷涌 坍塌 流窜 残害 惊慌失措 四处奔逃 陷入混乱 惨败 治理整顿: 熔炼 熄灭 斩杀 优美的词语: 恢复平静 获得新生 传颂功绩 欢声笑语 五彩的云霞 世世代代 (3)选用并串连合适的词语说说故事的大意。

    40、 (4)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女娲造人,人间幸福。 第二部分(第 2 自然段),叙述起因: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崩地裂。 第三部分(第 3-4 自然段),叙述经过:女娲炼石补天。 第四部分(第 5 自然段),叙述结果:天地补好,人们感激怀念女娲。 2.画“故事山” ,引导学生感受故事的波澜起伏。 28 3.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故事的来龙去脉。 学习活动二:紧扣动词学习活动二:紧扣动词,复述经过复述经过 1.读一读,找一找。 思考:女娲做了几件事情?分别是哪些语句? 交流,相机板书:捡五彩石、炼石补天、杀龟斩龙、填堵地缝。 主要把握三件事情:炼石补天、杀死恶龙、填堵地缝。

    41、 圈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来区分这几件事情:先接着最后 2.圈画关键动作,分别说清三件事。 描写补天的两组动词: 捡来燃起炼成修补 杀死斩下竖立撑起 表示行为与结果相关的词: 杀死恶龙:杀死(因)逃回(果) 填堵地缝:烧撒(因)积堵(果) 3.抓住动词,用上“先接着最后”有序地讲一讲女娲补天的经 过。 29 4.质疑问难。 (1)思考:女娲补天,难在哪里?女娲凭一人之力是如何解决困难的? (2)理解“工程” 。 本义: 用较大而复杂的设备来进行的工作。 在文中的含义:补天工程浩大, 不是一般的劳动生产,事务繁多,程序复杂。女娲独自一人竟能做得有条 有理,周全细致: 捡拾五彩石熔炼成石浆用石浆补天

    42、裂,创生彩霞斩龟腿成撑天柱杀 恶龙威慑群兽烧芦苇、撒芦灰,堵地缝、止洪水。 (相机板书:艰巨的工程) (3)关注“终于” ,发现妙处。 呼应开头女娲造人后人间幸福的景象,表明女娲补天后人类重获新生, 将故事说圆满了。 照应第 4 自然段的总起句: “这可是一项巨大而又艰难的工作。 ” 回顾总结了女娲补天的一系列工作难度高、任务重、 耗时久, 克服万难, 终使人间太平。 体现了女娲的伟大。 (4)小结: “工程” “终于” ,看似普通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走进人物的言 行与心理,就能领悟到深刻的含义。 (5)指导朗读整段话。 5.换视角,创设想象情境。 从天崩地裂到彩霞满天,人类在旁观时会有怎样的

    43、表现? 要点:鼓励不同的表达,鼓励真情流露,比如对女娲的感激等;感受侧面 30 烘托的好处。 6.集体交流,积极报名故事接龙。 (1)指导倾听:听出可以补充细节之处。 (2)指导表达:一步一步慢慢说,说清过程;精彩之处多说点,添加课文中 没写的情景。 7.讲述故事,互相补充、提点。 学习活动三:学以致用、想象创编学习活动三:学以致用、想象创编 1.出示阅读提示,思考: 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的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女娲捡石 头的部分课文中写得简单,其实,它和炼石的过程一样也是异常艰巨的工 程。对此,你有什么问题想吗? 2.交流讨论 话题一:女娲从哪里找来的五彩石? 点拨:五彩石, “

    44、五”提示我们:五个地方、五个部落、五座山、五条河 话题二:五彩石异常珍贵,平常看不见,找不到,不能轻易获得,女娲在 寻找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麻烦? 话题三:面对麻烦,女娲会如何应对? 交流,小结板书:想象神奇;形象伟大 3.想象写话 (1)提示:运用盘古开天地中学到的对称的语言来描写。 运用准确的动词来描写人物的具体动作,介绍清楚捡五彩石的经过。 按照顺序,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有条理地说。 31 (2)同桌互说,互相启发,推荐代表讲述。交流,评价创想的合理性和创新 性。 4.拓展对比不同版本的女娲补天 ,发现想象内容根据需要详略安排有所 不同。 5.总结:这是篇略读课文,故事较长, 但依然有

    45、需要我们补充想象的空间。 带着好奇,带着思考,乘着想象的翅膀,让女娲补天的故事更丰满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5.15.女娲补天女娲补天( (创世神话创世神话) ) 艰巨的工程 捡五彩石 炼石补天 杀龟斩龙 填堵地缝 想象神奇 形象伟大 精彩片段精彩片段 (出示句子, 指读:“这可是一项巨大而又艰难的工作。 ” 出示阅读提示:“这” 指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这项工作巨大而又艰难呢?) (学生自读后讨论) 生:这项工作指的是女娲炼石补天。 生:炼石补天肯定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因为首先天是无边无际的,撑天的 柱子不周山也一定很高大,所以那个大窟窿肯定比不周山还大,补起来一 定很困难。 生:女娲要从各地

    46、捡来五种颜色的石头,各地就是东西南北都要去,但不 是每个地方都有五种颜色的石头的,要把它们找齐了很难,中间还会走过 千山万水,吃遍千辛万苦。 32 生:而且窟窿那么大,一定要找许多许多石头才能补好天。 师追问:那女娲为什么不去一个地方,就用一种石头呢?补窟窿,补上就 好了,为什么还要五种颜色呢? 生:可能补之前天只有一种颜色,是灰蒙蒙的,这回女娲想把天变得更美 呢! 生:对呀!否则,我们现在到哪里去看彩云呢? 生:我认为这项工程实在太难了。不能直接把捡来的石头贴到天上去,还 要先熔炼成石浆。石头那么硬,变成石浆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呢! 生:用石浆补天,女娲还要担心补得不牢,还要等石浆变干了,不知要

    47、等 多久。万一遇上下雨怎么办呢? 生:女娲是女的,她要一个人杀一只巨大的乌龟和一条凶恶的龙,想想都 难。 生:女娲做了这么多,会不会像盘古一样累得倒下了呢? 生:本来我以为女娲补天,只要补天。结果课文里说她还要补地。 生:补地也不容易,又不像精卫填海那样,捡树枝石子扔下去就行了,还 要烧芦苇,补地缝。 生:不知要多少芦苇才能把地缝补好?万一一个地方的芦苇不够,还要去 别的地方运过来。 生:女娲就一个人,又补天又补地,还赶跑了野兽,堵住了洪水。世界才 终于太平了。女娲太伟大了! 师:怪不得这段话开头说“这可是一项巨大而又艰难的工作。 ”现在明白 了吗?讲故事的人先概括介绍,后具体说明,这段话采用总分结构写了女 33 娲炼石补天的经过。现在,谁能不看书,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呢? (同桌互说,互相补充) 师点拨并引发新话题:女娲是如何从各地捡来石头的呢?在刚才复述完整 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加上合理的想象,把捡五彩石的过程讲生动。 想想, 女娲会遇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教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5612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