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及知识点归纳(pdf版).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及知识点归纳(pdf版).pdf》由用户(QX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粤教版 三年级 下册 教学 设计 知识点 归纳 pdf 下载 _三年级下册_粤教粤科版(2024)_科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设计及及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归纳第第 1 1 单元单元 土壤土壤1 身边的土壤2 土壤的组成3 土壤与植物4 百变的土壤5 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第第 2 2 单元单元 消化和呼吸消化和呼吸6 我们需要食物7 食物的消化8 我们离不开呼吸9 设计与制作:简易肺活量计10 健康生活第第 3 3 单元单元 植物的植物的“身体身体”11 一株番茄12 植物的叶13 植物的茎14 植物的根15 植物的花16 果实和种子17 专题研究:脂肪贮藏在哪里第第 4 4 单元单元 天气、气候和我们天气、气候和我们18 关心天气19 风的观测20 小小气象员21 天气
2、与生活22 洪涝与干旱23 台风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课题题第第 1 课课身边的土壤身边的土壤总授时数总授时数(3 3)节节 第第(1 1)课时课时参考教案增 减教教学学目目标标1.知道土壤在身边普遍存在。2.知道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3.通过寻找并记录身边的土壤,学习收集、记录信息的方法。4.通过寻找身边土壤的活动,培养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意识。重重点点难难点点知道土壤分布广泛,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动物和人能否离开土壤生存。教教(学学)具准备具准备土壤样本、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教教学学过过(一)任务驱动(一)任务驱动情境:学生想在花盆里种植花卉,但不知道去哪里找土壤。问题:哪里
3、有土壤?(二)活动探究(二)活动探究1.1.活动活动 1 1哪里有土壤哪里有土壤问题:在我们身边土壤还是很常见的。我们在课前都观察了身边的土壤。大家在哪里发现了土壤?交流: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如花园里、山坡上有土壤;在建筑物和庄稼下面也有土壤任务:了解土壤的分布特点。讲述:为了让大家能更加全面地了解我们身边土壤的分布,请大家根据课前的观察填写“寻找土壤记录卡”。指导:出示记录卡,指导学生填写。强调填写自己真实见过的有土壤的地方。活动:学生填写记录卡。程程交流:请学生代表与大家交流自己的记录表。指导:教师进行点评,和学生一起对发现土壤的地点进行小结,并板书(可以将不同的地点由近及远板书排列)。讨
4、论:从大家的发现中,能不能归纳出土壤的分布特点?小结:土壤在我们身边分布很广泛。课课题题第第 1 课课身边的土壤身边的土壤总授时数总授时数(3 3)节节 第第(2 2)课时课时参考教案增 减教教学学目目标标1.知道土壤在身边普遍存在。2.知道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3.通过寻找并记录身边的土壤,学习收集、记录信息的方法。4.通过寻找身边土壤的活动,培养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意识。重重点点难难点点知道土壤分布广泛,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动物和人能否离开土壤生存。教教(学学)具准备具准备土壤样本、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教教学学过过(一)任务驱动(一)任务驱动情境:学生想在花盆里种植花卉,但不知道去哪里找
5、土壤。问题:哪里有土壤?(二)活动探究(二)活动探究土壤资源土壤资源视频:土壤资源的视频问题:在地球表面,特别是陆地表面覆盖着一层土壤,这一层土壤虽然很薄,但对我们人类及其他各种生物都非常重要,这是为什么呢?讨论:土壤对动植物生存有着重要意义。交流:小组汇报,教师点评。问题:庄稼、树木等都需要土壤。除了它们以外,其他动植物的生长、生活也需要土壤吗?交流: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程程课课题题第第 1 课课身边的土壤身边的土壤总授时数总授时数(3 3)节节 第第(3 3)课时课时参考教案增 减教教学学目目标标1.知道土壤在身边普遍存在。2.知道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3.通过寻找并记录身边的土壤,学习收
6、集、记录信息的方法。4.通过寻找身边土壤的活动,培养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意识。重重点点难难点点知道土壤分布广泛,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动物和人能否离开土壤生存。课课前前准准备备土壤样本、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教教学学过过(二)活动探究(二)活动探究2.2.活动活动 3 3任务:观察土壤中动植物生活过的痕迹。活动:在校园里分组观察,寻找土壤中动植物生活过的痕迹。交流:各小组汇报观察到的“痕迹”。媒体:出示土壤里生活着动物和植物的图片。任务:在图片中找出各种动植物。你还能添加上哪些自己了解的动植物吗?交流:各小组进行交流、质疑答疑。小结:很多动植物生活在土壤里。讨论:土壤对动植物生存有怎样的意义,为
7、什么说土壤是重要的资源?交流:各小组进行交流。总结:土壤为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基础。土壤为植物扎根提供了条程程件,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营养。土壤也是众多动物的栖息地,为动物提供藏身之所。土壤间接地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人类的衣食住行也同样离不开土壤。所以,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我们应该保护好土壤资源。课课题题第第 2 课课土壤的组成土壤的组成总授时数总授时数(2 2)节节 第第(1 1)课时课时参考教案增 减教教学学目目标标1.知道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了解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2.能够根据土壤不同组成成分的特征,运用沉淀等方法进行分离。3.能观察并描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特点。
8、4.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重重点点难难点点能通过实验观察,知道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组成的不同。课课前前准准备备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烧杯、培养皿、搅拌棒、放大镜。教教学学过过(一)任务驱动(一)任务驱动情境:延续上节课的观察活动,波波和琪琪在实验室观察土壤。问题:能不能把土壤里大小不同的颗粒分开呢?交流:分离土壤里大小不同颗粒的方法。任务:分离土壤里大小不同的颗粒,探究土壤的组成。(二)活动探究(二)活动探究1.1.活动活动 1 1土壤的主要成分土壤的主要成分问题:从上节课的观察中,我们发现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9、。那么,土壤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我们能否将这些不同的成分分离开?交流:分组交流自己的观点,并想办法分离土壤的不同成分。任务:根据学生活动手册的指导,按步骤完成土壤组成成分的分离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程程步骤 1:将土壤放入烧杯中(土壤约占烧杯容积的四分之一),把培养皿盖在烧杯上,然后把烧杯放在室外的阳光下。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步骤 2:把半杯清水缓缓注入烧杯中,观察现象。步骤 3:充分搅拌水和土壤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活动:分组实验,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做记录。交流:进行步骤 1 时,可以观察到盖在烧杯上的培养皿内壁附着许多小水珠,说明土壤里含有水分。进行步骤 2 时,可以观
10、察到土壤中冒出许多气泡,说明土壤里有空气。进行步骤 3 时,可以发现水面上漂浮着一些植物残体,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静置一段时间后,土壤沉淀物在水中逐渐分层,颗粒较细的位于上层,颗粒较大的位于下层,说明土壤里有大小不同的颗粒。小结:土壤主要是由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另外还含有水、空气和腐殖质等。课课题题第第 2 课课土壤的组成土壤的组成总授时数总授时数(2 2)节节 第第(2 2)课时课时参考教案增 减教教学学目目标标1.知道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了解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2.能够根据土壤不同组成成分的特征,运用沉淀等方法进行分离。3.能观察并描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特点。4.体验科学
11、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重重点点难难点点能通过实验观察,知道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组成的不同。课课前前准准备备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烧杯、培养皿、搅拌棒、放大镜。教教学学过过程程2.2.活动活动 2 2 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讲述: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类。问题:这三类土壤中大小颗粒的含量有什么不同?任务:观察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组成示意图,描述它们组成的差异。再用沉淀法分离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的颗粒,观察它们大小颗粒含量的差异。活动:分组实验,观察现象。交流:全班交流观察发
12、现。小结: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类土壤中,沙质土大颗粒含量较多,黏质土细小颗粒含量较多,壤土大小颗粒含量比较均衡。(二)活动探究(二)活动探究3.3.实践实践做个土壤标本盒做个土壤标本盒任务:观察土壤标本。把自己收集的不同种类的土壤装到小瓶子里,贴上标签,再放到盒子里做成土壤标本盒。课课题题第第 3 3 课课土壤与植物土壤与植物总授时数总授时数(2 2)节节 第第(1 1)课时课时参考教案增 减教教学学目目标标1.知道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适宜不同植物的生长。2.能通过实验探究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保水性的差异。3.体验运用科学方法发现事物特征的乐趣。4.知道不同土壤适合不同植物的生长。重重点点难
13、难点点知道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适宜不同植物的生长。通过实验观察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保水性差异。课课前前准准备备沙质土、黏质土、壤土、小棒、烧杯、塑料杯(有小孔)、水壶、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教教(一)任务驱动(一)任务驱动设置情境:琪琪和妍妍在拔花生,琪琪发现结了好多的花生(花生长得好)。问题:这些花生长得好,和这里的土壤有关吗?交流:植物生长的好坏与土壤有关系吗?任务:不同种类的土壤对植物生长会有什么影响?不同种类的土壤是否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二)活动探究(二)活动探究1.1.活动活动 1 1:哪种土壤更疏松:哪种土壤更疏松学学过过程程介绍: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花落后
14、长出的果针要伸入土壤中才能形成果实。问题:疏松程度不同的土壤,哪种更适合花生的生长?讨论:学生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花生适合种植在通透性好,比较疏松的土壤中。任务:观察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疏松程度,找出更适合花生生长的土壤。活动:分组活动,用小棒戳一戳三种不同的土壤。交流:各组分享自己的发现。小结:沙质土疏松程度较高,比较适合花生生长。课课题题第第 3 3 课课土壤与植物土壤与植物总授时数总授时数(2 2)节节 第第(2 2)课时课时参考教案增 减教教学学目目标标1.知道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适宜不同植物的生长。2.能通过实验探究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保水性的差异。3.体验运用科学方法发现事
15、物特征的乐趣。4.知道不同土壤适合不同植物的生长。重重点点难难点点知道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适宜不同植物的生长。通过实验观察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保水性差异。课课前前准准备备沙质土、黏质土、壤土、小棒、烧杯、塑料杯(有小孔)、水壶、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教教2.2.活动活动 2 2:植物生长与土壤的特性:植物生长与土壤的特性讨论:不同土壤的疏松程度不同。那么它们在其他方面是否也有不同的特性呢?这些差异是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问题:我们可以比较不同土壤的哪种特征的差异?如何进行比较(实验)?交流: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设计方案。任务:分组进行实验,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保水性。指导:装土
16、壤的纸杯的钻孔要一样,要装一样多的土、同时淋水。实验的结果就是比较三种土壤渗水的情况,渗水多的说明保水性学学过过程程差。交流:分组汇报实验现象和自己的结论。小结:沙质土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蓄水和保肥性能差,易干旱。黏质土质地粘重,结构致密,保水保肥能力强,但孔隙小,通气透水性能差,湿时粘、干时硬。壤土质地比较均匀,既不松又不粘,通气透水性能好,具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问题: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分别适宜哪些植物生长?指导:可从植物耐旱、耐涝等方面进行考虑。例如,水稻更适合生长在哪种土壤中?交流: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小结:不同土壤适宜不同植物的生长。沙质土适合耐旱的植物生长;黏质土适合耐涝的植物生
17、长;一般来说,大多数的植物适合在壤土中生长。(二)活动探究(二)活动探究3.3.实践:种仙人掌实践:种仙人掌任务:仙人掌是耐旱植物,而且往往会因为土壤积水过多而烂根。请为种植仙人掌选择合适的土壤。要求:学生选定土壤种类后,在课后进行实践。种植一段时间后,观察仙人掌的生长情况。课课题题第第 4 4 课课百变的土壤百变的土壤总授时数总授时数(2 2)节节 第第(1 1)课时课时参考教案增 减教教学学目目标标1.知道土是常见的天然材料,用途广泛。2.了解土壤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3.通过制作陶艺作品,加深对土壤特质的了解。4.认识到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能体验动手制作
18、的乐趣。重重点点难难点点知道土是用途广泛的天然材料,认识到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分析禁用红砖的原因。课课前前准准备备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盘子、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一)任务驱动(一)任务驱动设置情境:妍妍、琪琪和彬彬在参观陶瓷展览会,琪琪感叹这些工艺品太漂亮了。问题:这些工艺品都是用土做的吗?教教学学过过程程交流:其貌不扬的泥土可以变成美丽的陶瓷吗?任务:了解土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二)活动探究(二)活动探究1.1.活动活动 1 1做泥碗做泥碗交流:做过陶艺或者玩过泥巴的同学,请讲一讲制作陶艺作品的过程。(制作陶艺作品的过程一般包括:揉泥,主要是把泥中的空气排掉;成型,有拉坯成型、泥板
19、成型、泥条盘筑等不同的方法;晾干,成型后的作品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修坯、上色;烧制等步骤。)问题:制作陶艺作品,先要揉泥,那么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都可以加水后做成陶艺作品吗?交流: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任务:分别用三种不同的土壤加水后进行和泥,然后再各捏一个小碗。根据结果,说说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活动:分组活动。活动完毕要学生先洗净手。交流:分组汇报。(学生的发现:有的土壤容易被捏成型,有的土壤则不容易被捏成型。)小结:黏质土更加适合捏制小碗。阅读:阅读我国古代陶瓷,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结: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
20、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器是以黏质土为主要原料烧制而成。陶器致密度较差,吸水性强。瓷器是以高岭土为主要原料烧制而成。瓷器的烧制温度相对陶器要高。瓷器比较结实,不吸水或吸水性小。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瓷器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瓷器的故乡”。课课题题第第 4 4 课课百变的土壤百变的土壤总授时数总授时数(2 2)节节 第第(2 2)课时课时参考教案增 减教教学学目目标标1.知道土是常见的天然材料,用途广泛。2.了解土壤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3.通过制作陶艺作品,加深对土壤特质的了解。4.认识到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能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
21、重重点点难难点点知道土是用途广泛的天然材料,认识到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分析禁用红砖的原因。课课前前准准备备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盘子、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教教学学过过程程2.2.活动活动 2 2用土还能做什么用土还能做什么任务: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材料,例如制作砖、陶瓷、泥塑、水泥等物品,总之土的用途有很多,举例说明土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交流:学生交流,教师归纳补充。讨论:红砖是传统的建筑材料,为什么现在很多地方都禁止使用红砖?活动:阅读资料并进行讨论、记录。资料:红砖是指以黏质土为主原料加工制作成型,用煤作燃料烧成的实心砖。2010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
22、能建筑的通知规定:2010 年底,所有城市都要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红砖原料主要来自耕地,要损耗大量的宝贵耕地资源。2005 年国家文件显示,一年生产黏土砖使用黏质土 10 亿立方米,相当于毁田 50 万亩;烧制黏土砖还消耗大量能源,每烧 1 立方米的实心黏土砖需要耗费 120 千克的煤;烧制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粉尘,严重污染环境。小结:土壤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人们应该保护土壤资源。课课题题第第 5 5 课课 网上学习:土壤的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颜色总授时数总授时数(2 2)节节 第第(1 1)课时课时参考教案增 减教教学学目目标标1.能把土壤的照片上传至网络,并通过网络与他人交流。2
23、.观察不同地区土壤的照片,发现土壤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3.体会善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4.观察不同地区土壤的照片,发现土壤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重重点点难难点点观察不同地区土壤的照片,发现土壤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利用网络搜集、分享资料。课课前前准准备备可以上网的电脑或平板电脑、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教教学学过过程程(一)任务驱动(一)任务驱动设置情境:主题人物在参观北京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时,发现坛上铺有黄、青、红、白、黑的五色土。问题:各地土壤的颜色真的不同吗?交流:祖国各地的土壤分别是什么颜色的?任务:如何了解各地土壤颜色的分布?(二)活动探究(二)活动探究1.1.环节环节
24、1 1明确任务明确任务任务:搜集并交流不同地区土壤颜色的信息,归纳信息并形成结论。问题:如何搜集各地土壤颜色的信息?如何利用网络交流这些信息?交流:学生讨论并交流。网络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方便的操作性等独特优势。通过搜索引擎可以搜索到很多有关资料,在班级、学校学习群及其他主题学习交流网站,可以分享交流资源。2.2.环节环节 2 2搜集信息搜集信息演示:展示使用正确关键词搜索有关土壤颜色的信息的方法;用手机、相机拍摄不同颜色的土壤的照片。任务:(课前或课后)选定适当的观察地点。到了选定的地点后,可以直接拍照记录,也可以取土作为标本,带回家或实验室后拍照。介绍: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
25、拍照过程中,可以在土壤标本下垫上一张白纸以便衬托土壤颜色,要选择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拍照。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拍摄效果,以便更准确地记录土壤标本的特点。拍摄土壤照片后,应经过挑选和整理后再上传。另外,最好用“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土壤标本”的形式对照片加以命名,以防遗忘土壤标本信息、混淆照片资料。上网学习时,要注意网络安全,使用正规网站,自觉过滤不健康或有害的信息。活动:分组使用教师提供的土壤标本,练习记录的方法(使用文字描述或拍照等方法);分组使用网络搜集我国某一地区的土壤颜色信息。课课题题第第 5 5 课课 网上学习:土壤的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颜色总授时数总授时数(2 2)节节 第第(2 2)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