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4(含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7526843
  • 上传时间:2024-02-2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54.6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4(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4含答案解析 2024 新高 语文 二轮 复习 文言文 阅读 练习题 答案 解析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4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文本一: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怫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崔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选自五代史伶官传序)文本二: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

    2、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孯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有何劳于我”武侯超然不对。少焉,徐无鬼曰:“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质,若视日;上之质,若亡其一。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马也。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武侯大悦而笑。徐无鬼出,女商曰:“先生独何以说吾君乎?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则以金板、六韬,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而吾君未尝启齿。今先生何以说吾君?使吾君说若此乎?”徐无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马耳。”女商曰:“若是

    3、乎?”曰:“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良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久矣夫,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选自庄子杂篇徐无鬼,有删改)【注】女(r)商:魏国大臣,姓女名商,春秋时期晋大夫女叔齐之后。孯(qin):引申为除去。恤:忧思。藜藋(l dio):杂草。謦欬(qn ki):音容笑貌。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孯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

    4、劳君/君有何劳于我/B.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孯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C.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孯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D.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孯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抑本其成败之迹”与“其本欲舒”(种树郭橐驼传)两句中“本”字的含义不同。B.“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与“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两句中“因”字的含义

    5、相同。C.“武侯大悦而笑”与“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十二章)两句中“而”字的含义不同。D.亲戚,文中指父母,现在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人,不包括父母。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大仇得报时意气风发,报仇后却一朝败落、狼狈不堪,作者借此得出结论。B.徐无鬼去拜见魏武侯,魏武侯认为徐无鬼是迫于生活的劳累才来拜见自己的。C.徐无鬼认为,离开故人越久,思念故人的情意就越深,对故友旧亲就越依赖。D.两则文本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即人们只有减少自己的欲望和享乐,才能真正受益。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2)若是者,超轶绝尘,

    6、不知其所。5女商和徐无鬼分别用什么办法来使魏武侯高兴的呢?请简要说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秦攻赵于长平,大破之,引兵而归。因使人索六城于赵而讲。赵计未定。楼缓新从秦来,赵王与楼缓计之曰:“与秦城何如?不与何如?”楼缓辞让曰:“此非臣之所能知也。”王曰:“虽然,试言公之私。”楼缓曰:“今臣新从秦来,而言勿与,则非计也;言与之,则恐王以臣之为秦也。故不敢对。使臣得为王计之,不如予之。”王曰:“诺。”虞卿闻之,入见王,王以楼缓言告之。虞卿曰:“此饰说也。”王曰:“何谓也?”虞卿曰:“秦之攻赵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不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

    7、“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攻以资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以救矣。”王又以虞卿之言告楼缓。楼缓曰:“虞卿能尽知秦力之所至乎?诚不知秦力之所至,此弹丸之地,犹不予也,令秦来年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王曰:“诚听子割矣,子能必来年秦之不复攻我乎?”楼缓对曰:“此非臣之所敢任也。”王以楼缓之言告。虞卿曰:“来年秦复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功而挑秦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今坐而听秦,秦兵不敝而多得地,是强秦而弱赵也。以益愈强之秦,而割愈弱之赵,其计固不止矣。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王必勿予。”王曰:“

    8、诺。”因发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虞卿未反,秦之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逃去。(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三)【注】楼缓:赵人,仕于秦。6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B.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C.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D.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7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9、A.诺,在文中表示同意对方的观点。成语“唯唯诺诺”中的“诺”字就是沿用这个意思。B.爱,文中指怜恤,与孟子梁惠王上中“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的“爱”意思不同。C.是助秦自攻也,运用了倒装句式,与屈原列传中的“举贤以自佐”属于同一类型。D.诚,文中指确实、的确,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诚能见可欲”的“诚”意思不同。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国在攻破赵国城邑长平后,派使者索要城池作为讲和条件,赵王拿不定主张,先后征询楼缓、虞卿的意见。B.赵王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秦国一定是会不遗余力攻打赵国的,秦国攻破赵国城池却主动撤兵应该另有原因。C.楼缓告诉赵王,如果不清楚敌人的实力,又不肯舍弃不

    10、算大的土地,那么最终只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D.虞卿主动请求去见齐王,商讨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在虞卿回到赵国之前,秦国已经又派使者来到赵国了。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令秦来年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2)今坐而听秦,秦兵不敝而多得地,是强秦而弱赵也。10司马迁曾评价虞卿对事情的判断非常精准(“虞卿料事揣情,何其工也”),请根据本文内容分析司马迁这样评价的原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子曰:

    1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节选自论语十二章)材料二: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字仲尼。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孔

    12、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吾闻圣人之后,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孔子年三十五,季平子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孔子年四十二,鲁昭公卒于乾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桓子嬖臣曰仲梁怀,与阳虎有隙。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释之阳虎由此益轻季氏。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

    13、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因史记作春秋,约其文辞而指博。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弟子及鲁人往从家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于孔子冢。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注错,同“措”,矫治。11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

    14、笔在答题卡上勾选相应位置。桓子A怒B阳虎C因D囚E桓子F与G盟H而I释J之K阳虎L由M此N益O轻P季氏12下列对两则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克己复礼为仁”与“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老子四章)中的两个“复”字意思相同。B.“请事斯语矣”与“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的两个“事”意思不同。C.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编年史的通称,后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孔子修订春秋,一字寓褒贬,后世称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D.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用羊、豕做祭品,叫“少牢”。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

    15、,诸侯祭祀用少牢。13下列对两则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尊崇礼仪。儿童时代,他就经常演习一些礼仪动作;母亲去世,他在得知父亲的墓址后,才将母亲灵柩与之合葬。B.孔子秉持正道。季桓子执政鲁国时,阳虎轻视他,季桓子僭越礼法。鲁国从大夫以下皆不守礼分,违背常道,孔子因此不愿意做官。C.孔子传承文化。他隐退时整理诗书礼乐,教授弟子;他力排众议,根据史官的记载资料删定春秋。D.孔子指出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认为诗经,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16、。(2)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15在治国理政方面孔子有怎样的见解?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

    17、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

    18、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选自庄子逍遥游,有删改)注爝(ju)火:小火、火炬。息,通“熄”。庖人,泛指厨师。藐,通“邈”,远。瞽(g):盲人。女,通“汝”。16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B.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C.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

    19、庭/不近人情焉D.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17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于泽也”与“大破楚师于丹、淅”(屈原列传)两句中的“于”字含义不同。B.五谷,指五种谷物,古书中有不同说法,通常指稻、黍、稷、麦、豆,泛指粮食作物。C.“吾以是狂而不信也”与“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并序)两句中的“信”字含义相同。D.“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与“秦孝公据殽函之固”(过秦论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部分尧和许由的对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尧通过比喻

    20、形象地说明了自己能力不够、要把君位让给许由的原因。B.文章第二段中的“神人”其中的两个特点是:美貌,“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生活上超凡脱俗,“不食五谷,吸风饮露”。C.文章第三段,惠子使用比喻的手法,用葫芦大而无用形容自己的理论虽然宏大,但实际上毫无用处,从而对庄子的学说加以肯定。D.文章第三段借助寓言,增强说理的趣味和效果。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了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的道理。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2)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20许由拒绝尧禅让天下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句意

    21、:我是来慰劳你的,你对于我有什么可慰劳的!你想要满足自己的嗜好和欲望,增多喜好和憎恶,那么性命攸关的心灵就会弄得疲惫不堪;你想要废弃嗜好和欲望,减少喜好和憎恶,那么耳目的享用就会困顿乏厄。我正打算来慰劳你,你对于我有什么可慰劳的!“盈耆欲”“长好恶”句子结构一致,“盈耆欲”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君将黜”是主谓结构,“耆欲”是“孥”的状语,因此“黜”后断开,排除D。故选A。2答案:B解析:A.正确。第一个“本”译为“考察,探究”;第二个“本”译为“根”。含义不同。句意:或者推究他成功和失败的过程。/它的根想要舒展。B.错误。第一个“因”译为“通过”;第二个“因”译为“趁机”。含义不同。句意:

    22、徐无鬼通过女商的引荐见到了魏武侯。/趁机把沛公击杀在座位上。C.正确。第一个而“表修饰”;第二个“而”译为“如果”,表假设。含义不同。句意:魏武侯听了高兴得笑了起来。/人如果不讲仁德,他怎么对待礼呢?D.正确。故选B。3答案:C解析:C.“对故友旧亲就越依赖”错误,由“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可知应该是“对故友旧亲就越感到亲切”。故选C。4答案:(1)下等材质的狗,只求填饱肚子也就算了,这是跟野猫一样的禀性。(2)像这样的马,能够超越马群,奔跑得极快,不知所终。解析:(1)“质”,品质、质地;“执饱”,吃饱、填饱肚子;“狸德”,山猫的德性

    23、。(2)“超轶”,超越;“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奔跑得极快;“所”,地方、去向。5答案:女商向魏武侯介绍诗书礼乐,跟他谈论太公兵法。徐无鬼跟魏武侯说相狗、相马的事,用真诚的语言委婉劝谏魏武侯治国要像上等狗、最好的马一样,忘掉自身的存在,无为而治。解析:由“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则以金板、六韬”可知,女商向魏武侯介绍诗书礼乐,跟他谈论太公兵法。由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质,若视日;上之质,若亡其一。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马也。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轶绝尘,

    24、不知其所“久矣夫,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可知,徐无鬼跟魏武侯说相狗、相马的事,用真诚的语言委婉劝谏魏武侯治国要像上等狗、最好的马一样,忘掉自身的存在,无为而治。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再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没有一点礼仪之心。它的欲求没有止境,可是大王的土地有限。把有限的土地割让给贪欲没有尽头的秦国,那形势发展的结果必然是赵国灭亡了。“也”句末语气词,放在“且秦虎狼之国”之后表判断,所以在“也”后面断开,排除AC。“无已”与“有尽”相对,“其求无已”与“王之地有尽”句式结构相似,中间断开,排除D。故选B。7答案:D解析:文中的“诚”指假如。与“诚能见可欲”的

    25、“诚”意思相同。8答案:D解析:不是虞卿主动请求会见齐王。9答案:(1)假如秦国明年再来攻打大王,大王恐怕要割让赵国内地的城邑去讲和吧?(2)如今束手听任秦国的摆布,秦兵不受损耗就得到大量土地,这是在使秦国强大而使赵国衰弱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令”假如;“得无乎”,恐怕吧;“媾”,讲和。(2)“听”,听任;“敝”,损耗;“强”“弱”,使动用法,使强大,使衰弱;“是强秦而弱赵也”,判断句,“也”表判断。【参考译文】秦军在长平进攻赵军,把赵军打得大败,随即率兵回国。秦王就派使者到赵国索要六座城邑作为讲和条件。赵王还未拿定主意。楼缓刚从秦国前来,赵王和楼缓商量道:

    26、“把城割给秦国好呢,还是不割的好?”楼缓推辞说:“这不是我所能知道的。”赵王说:“虽然是这样,但是你还是谈谈个人的看法吧。”楼缓说:“如今我刚从秦国来,要是说不割城吧,那不是好办法;要是说割城吧,恐怕大王又认为我是在替秦国说话。所以不敢回答。如果我可以为大王考虑的话,不如给秦国。”赵王说:“好。”虞卿听说这件事,入宫拜见赵王,赵王把楼缓的话告诉虞卿。虞卿说:“这是伪装的游说之辞。”赵王说:“为什么这样说呢?”虞卿说:“秦国攻打赵国,是因为疲惫而退兵呢?还是大王认为他们还有力量进攻,只是因为怜恤大王才停止进攻呢?”赵王说:“秦国攻打我们,已经不遗余力了,一定是因为疲惫不堪才撤军的。”虞卿说:“秦

    27、国用他们的兵力攻打他们不能攻取的地方,因疲惫而撤军。大王却拿他们用兵力攻不下来的地方去资助他们,这是帮助秦国攻打我们自己啊。明年秦国再进攻大王,大王就没有办法自救了。”赵王又把虞卿的话告诉楼缓。楼缓说:“虞卿完全了解秦国兵力能打到哪里吗?如果他不知道秦军能打到哪里,这点弹丸之地又不肯给,假如秦国明年再来攻打大王,大王恐怕要割让赵国内地的城邑去讲和吧?”赵王说:“假如听了你的意见割地,你能保证明年秦国不再来攻打我们吗?”楼缓说:“这不是我敢担保的事情。”赵王又把楼缓的话告诉虞卿。虞卿说:“明年秦国再要求割地,大王准备给它吗?如果不给,就会前功尽弃而挑起秦国进攻的祸端;如果给它,那么却没有土地供给

    28、了。如今束手听任秦国的摆布,秦兵不受损耗就得到大量土地,这是在使秦国强大而使赵国衰弱啊。以更加强大的秦国,来宰割愈加弱小的赵国,秦国侵夺赵国的计谋一定不会停止了。再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没有一点礼仪之心。它的欲求没有止境,可是大王的土地有限。把有限的土地割让给贪欲没有尽头的秦国,那形势发展的结果必然是赵国灭亡了。大王一定不要割地给秦。”赵王说:“好。”于是派虞卿到东方去见齐王,和他商量对付秦国的策略。虞卿还没有从齐国返回,秦国派来的使者就已到了赵国。楼缓听到这个消息,就连忙逃走了。10答案:对楼缓的话是虚饰之辞的准确判断;对割地赂秦后果的合理揣测;对秦国贪得无厌的深刻认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

    29、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根据“虞卿闻之,入见王,王以楼缓言告之。虞卿曰:此饰说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攻以资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以救矣。”可知,虞卿分析了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情况,得出楼缓的话是虚饰之辞,可见其判断非常精准。根据“虞卿曰:来年秦复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功而挑秦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今坐而听秦,秦兵不敝而多得地,是强秦而弱赵也。以益愈强之秦,而割愈弱之赵,其计固不止矣。”可知,虞卿合理揣测了割地贿赂秦国的后果,可见其判断非常精准。根据“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

    30、必无赵矣王必勿予。”可知,虞卿对秦国贪得无厌的本性认识深刻,可见其判断非常精准。11答案:BFK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季桓子发怒,阳虎乘机囚禁了季桓子,和他订立盟约才释放了他。阳虎从此越发看不起季氏。“桓子”作主语,“怒”作谓语,结构完整,故应在B处停顿;“阳虎”作主语,“囚”作谓语,“桓子”作宾语,结构完整,故应在F处停顿;“阳虎”作主语,“益轻”作谓语,“季氏”作宾语,故应在主语前,即K处停顿。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及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错误。“复”,恢复;/补救。句意:克制自己,一切都恢复到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

    31、仁。/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B.正确。“事”,实践;/侍奉。句意:请允许我遵从您的话去做。/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1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力排众议”错,无中生有。原文的表述是“因史记作春秋,约其文辞而指博”“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可见,“力排众议”在原文中没有说。14答案:(1)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2)到了写春秋的时候,应该写的一定写上去,应当删的一定删掉,就连子夏这一类弟子,也不能给他增添一句话。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32、。(1)“平地”,填平洼地;“覆”,倾倒;“篑”,盛土的竹筐。(2)“笔”,书写、记载;“削”,删除;“赞”,增添、加入。参考译文:材料一: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泰伯)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子罕)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义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子罕)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

    33、,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颜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大概是恕(道)吧!自己不愿意做的,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卫灵公)孔子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团结群众,可以抒发不满。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多知道些鸟兽草木的名字。”(阳货)(节选自论语十二章)材料二: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字仲尼。孔子孩童时做游

    34、戏,经常摆设各种礼器,学习模仿祭祀时的各种礼仪动作。孔子的母亲去世,他先将灵柩停放在五父之衢,是出于谨慎从事的考虑。陬邑人挽父的母亲告诉孔子父亲的墓址,这之后孔子才将母亲灵柩送往防山合葬。孔子十七岁时,鲁国大夫孟釐子病危,告诫他的儿子懿子说:“孔丘是圣人的后代。我听说圣人的后代,一定有才德显达的人。如今孔子年少而好礼,难道他不是才德显达的人吗?我如果死了,你一定要拜他为师。”等到孟釐子死后,孟懿子和鲁国人南宫敬叔便前往孔子处学习礼仪。孔子三十五岁时,季平子得罪了鲁昭公,鲁昭公率领军队攻击季平子,季平子和孟氏、叔孙氏三家联合攻打鲁昭公,昭公的军队战败,鲁国大乱。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

    35、通过(高昭子)与齐景公交往。孔子四十二岁时,鲁昭公死在干侯,鲁定公即位。鲁定公在位的第五年夏天,季平子去世,季桓子继位。季桓子的宠臣叫仲梁怀,和阳虎有矛盾。阳虎打算驱逐仲梁怀,公山不狃阻止了他。那年秋季,仲梁怀越来越骄横,阳虎拘捕了仲梁怀。季桓子发怒,阳虎乘机囚禁了季桓子,和他订立盟约才释放了他。阳虎从此越发看不起季氏。季氏自己也超越礼法凌驾于公室之上,大夫的家臣执掌国政,因此鲁国从大夫以下全都僭越礼法,背离正道。所以孔子不做官了,退居整理诗书礼乐,弟子众多,从远方而来,都来接受孔子传授的学业。孔子离开鲁国一共十四年才返回鲁国。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治理国政,孔子回答说:“治理国政最主要的是选择贤能

    36、的大臣。”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治理国政,孔子说:“举用正直的人,摒弃邪曲的人,那么就使邪曲的人变成正直的人了。”季康子担心盗贼,孔子说:“如果您(在上面)没有贪心,那么即使鼓励下面的人去偷盗,他们也不会行窃。”孔子根据鲁国史官的记载资料编写了春秋,春秋的文辞简练而义旨博大。孔子为官时,审理诉讼案件,有应该和别人共同商议的文辞,从不独断判决。到他撰写春秋时,当写的就写,当删的就删,就连子夏等这些(擅长文学的)弟子也不能增删一个字词。孔子享年七十三岁,在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这天去世。孔子死后埋葬在鲁城北的泗水边,弟子们都服丧三年。三年过去了,弟子们为老师心里守丧已毕,互相诀别而离去,就哭了起来,各又表

    37、达哀痛之情;有的弟子又留了下来。孔子的弟子和鲁国人前往移居孔子墓旁安家居住的有一百多家,因此命名这里为孔里。鲁国世世代代相传每年按时节祭祀孔子坟墓,儒生们也在孔子墓前讲演礼仪。汉高祖刘邦经过鲁地,用牛羊猪三牲祭祀孔子。诸侯、卿大夫、宰相一到任,常常先去拜谒孔子庙,然后才去处理政务。(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15答案:治国理政关键在于选用正直贤能的大臣。任用正直的人矫治邪曲的人,使邪曲的人也变得正直。执政者要以身作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政在选臣”概括为:治国理政关键在于选用正直贤能的大臣。根据“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概括为:任用正直的人,摒弃邪曲的人,从而感化邪曲之人

    38、,使邪曲的人也变得正直。根据“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概括为:执政者要以身作则。1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听接舆谈话,他的话很大却不适用,说开去就收不回来。我为他的话感到惊讶、震惊,他的话就像天河一样没有边际,跟人之常情差得太远,太不近人情了。“于接舆”作后置状语,修饰“闻言”,故应在“接舆”后停顿,排除AD。“吾”作主语,“惊怖”作谓语,“其言”作宾语,中间不应停顿,排除C。故选B。1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A.正确。“其于泽也”,句意:这对润泽庄稼来说。“于”,介词,对。/“大破楚师于丹、淅”,句意:(秦

    39、军)在丹水和淅水一带打败了楚军。“于”,介词,在。B.正确。C.错误,两句中“信”含义不同。“吾以是狂而不信也”,句意:我认为这些话骗人,不真实。“信”,真实。/“低眉信手续续弹”,句意: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信”,随意。D.正确。“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句意:先生您本来就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固”,副词,本来。/“秦孝公据殽函之固”,句意: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固”,险固。故选C。1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C.“形容自己的理论虽然宏大”“从而对庄子的学说加以肯定”错。原文是“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

    40、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可见,“自己的理论”应是“庄子的理论”,“肯定”应是“否定”。故选C。19答案:(1)先生立为天子天下就会治理得好,可我还占着这个位置,我自觉心里不安。(2)难道只是形体方面有聋、盲等缺陷吗?那智慧方面也有这些缺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治”,治理得好,太平;“尸”,占着;“缺然”,不安的样子。(2)“岂”,难道;“形骸”,形体;“知”,通“智”,智慧。参考译文: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月亮出来了,可火把却不熄灭,它要想发光,不也太难了吗!合时宜的雨下来了,却

    41、还要灌溉,这对润泽庄稼来说,不也太辛劳了吗!先生立为天子天下就会治理得好,可我还占着这个位置,我自觉心里不安。请让我把天下交还给您。”许由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治理得很好了。可我还来代替你,难道我将为了名声这样做吗?名声居宾位,事实居主位。我将为了居宾位的名声这样做吗?鹪鹩在深林里筑巢,所需要的不超过一个树枝(尽管深林里的树枝很多);田鼠到河里喝水,所需要的不超过喝满肚子(尽管河里的水很多)。回去歇着吧天子,我用不着天下啊!庖人即便不下厨,主祭的人也不会越过自己的职守来代替他的。”肩吾问连叔说:“我听接舆谈话,他的话很大却不适用,说开去就收不回来。我为他的话感到惊讶、震惊,他的话就像天河一

    42、样没有边际,跟人之常情差得太远,太不近人情了。”连叔说:“他的话说的是什么呢?”肩吾回答:“他说:遥远的姑射山,有神人住在那里,神人的肌肤像冰雪一样白皙,神人的体态像处女一样美好;他们不吃五谷杂粮,吸清风喝甘露;乘着云气,驾着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他们的精神专注,使人或物不生灾害疾病,而谷物丰熟。我认为这些话骗人,不真实。”连叔说:“对啊!瞎子没法参与欣赏错综华美的色彩以及花纹等景象,聋子没法参与欣赏钟和鼓等乐器演奏的音乐。难道只是形体方面有聋、盲等缺陷吗?那智慧方面也有这些缺陷。这话它说的,好比就是你啊。”惠子对庄子说:“魏惠王赠给我一种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上它,长成了瓠子,大小可以填塞五石的

    43、东西。掏空它用来盛水,它的硬度太小不能胜任。把这个大瓠子剖开做成两个瓢子,宽大而没有什么可盛受的东西。不是这葫芦不内空且大,我因为它没有用处把它击破了。”庄子说:“先生您本来就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宋国有一个善于制造防止手冻裂的药物的人,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一个外地人听说了这件事,要求用百金来买他制药的方子。这个宋人聚合族人,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从事漂洗丝絮的事业,所得到的金很少。现在一下子卖制药的技术能卖一百金,让我们卖给他吧。那个外地人得到了制造防止手裂药物的技术,凭它去游说吴王。越人发兵侵吴,吴王让他带兵。那时候是冬天,他率领军队跟越人在水上进行战斗,靠着防止手裂的药物使越人遭受了惨重

    44、的失败,吴王分割了一块土地来封赏他。这药物能够防止手裂是一样的,有的靠着它得分封土地,有的拥有它却不能免除艰苦的漂洗丝絮的劳动,那么就是使用它的地方有不同啊。现在您有大小可以填塞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结在腰间充当大腰舟,而漂浮于江湖之上,却担忧它太大无处可容呢?那么先生还是有浅陋、遭受蒙蔽的识见啊!”20答案:尧把天下治理得很好,自己不会为了虚名去治理天下;天下很大,但大多对于自己没有意义;自己不会代替尧去干本不属于自己该干的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1)根据“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概括:尧把天下治理得很好,自己不会为了虚名去治理天下;(2)根据“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概括:天下很大,但大多对于自己没有意义;(3)根据“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概括:自己不会代替尧去干本不属于自己该干的事。第 17 页 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4(含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52684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