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 强化练习题2(含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7526833
  • 上传时间:2024-02-23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605.1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 强化练习题2(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 强化练习题2含答案解析 2024 新高 语文 二轮 复习 写作 强化 练习题 答案 解析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 强化练习题2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材料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辨证论治,又称为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它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辩证,就是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等。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两者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辨证论治”的原则,不仅适用于治病,而且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世,乃至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有启示意义,请你结合自己的

    2、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调研文化传承发展,深刻道出中华民族的自信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校团委将组织国旗下“助力文化传承,青年在行动”主题系列演讲活动,请你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思想和认识。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3、不少于800字。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地瓜在成长初期根茎要深深扎入土壤里,然后藤蔓伸向四面八方,吸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发挥更多的光合作用,源源不断地向根茎输送养分。地瓜的成长历程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来说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菜根谭有云:“能脱俗便是奇,做意尚奇者不是奇而为异;不合污便是清,绝俗以求清者,不为清而为激。”“脱俗”与“绝俗”,一字之差,境界却有大异趣。人皆活在世俗中,“脱俗”不代表和世俗绝缘,“绝

    4、俗”也不是保持自我的最佳方式。一个人可以追求个性、追求自我,但没法和社会脱离。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把读书比作“回家”,认为读书能得到如亲情一般的抚慰和回馈;有人把读书比作“串门儿”,认为读书就像拜谒老师或学者,不要怕打搅,并且可以经常去、时时去;也有人把读书比作“下锚”,认为书籍是巨大的锚,而人的一生就如一艘大船,需要巨大的锚来稳定人生的坐标,这样当狂风暴雨来袭时才能更好地保持内心的静谧。以上材料对我们当代青年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请

    5、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恩格斯评价文艺复兴时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人对我们技术封锁,不让我们站在肩膀上,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成为巨人。”巨晓林逐梦永不放弃,创新永无止境,从一名普通工人,一步步成长为知识型工人、全国劳动模范。他只有高中学历,但编撰的接触网施工

    6、经验和方法成为铁路施工一线“宝典”;他身高只有1.62米,却被称为“小巨人”。请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根据你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不临帖就不能学书法。唐代书法大家孙过庭这样形容不临帖的人:“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哉!”大意是说不懂得书法临摹,难写出一手好字。材料二: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不会有艺术。高尔基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7、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团火遇到柴,给寒冬的女孩带来了香甜的梦;一团火遇到烟花,把漆黑的夜空点缀得五彩斑斓。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答案:医道之中有大道,辨证论治道路明“辨证论治”是中医行医的基本原则。一柄杆秤一盏灯,一方小案一团席,中医把脉的情形萦绕在我们的记忆里,而中医之中的人生大道,也在一次次望、闻、问、切中愈发清晰。辩证明察,审慎分析,小心求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中医之

    8、道亦可为人生指南、治世良经!正如中医在“辨证”的过程中讲究望、闻、问、切,调动多种感官和手段分析病症,以求精准查明病因、性质等,我们在学习生活、为人处世中也要洞幽烛微,明察秋毫,审慎地分析问题。唯有细致入微地体察生活,才能捕捉到表象之下隐匿的本质。“幸存者偏差”的概念早已进入大众视野,二战飞机弹痕理论更是让人如醍醐灌顶:人们往往更加关注眼前的人或物,而容易忽视不在视线范围内的人或物。然而,对于个人、国家的发展来说,不在公众视野内的人或物也往往不能忽视。在信息泥沙俱下的当下,我们是否能看破表象、拨云见日?唯有审慎思考,小心求证,才能洞察杂草蔓生的表象,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中医之道中的“论治”是根

    9、据“辨证”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同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唯有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采取行动,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独上高楼,从生活的蛛丝马迹中寻找佳径。中国女足一度陷入瓶颈,落败与遗憾接踵而至,可她们却并没有气馁,而是针对自身缺点找到一条“翻身”之路,从细节中体悟良机,从试错中预判前路,终绽放为绿茵场上的铿锵玫瑰。础润知雨,前路千里自明朗。徐徐图之,对症下药岂不治?小心求证、及时矫正,才能在“论治”中“自愈”,在“自愈”中成长。其实,人生之道,亦是治世箴言。不仅个人应懂得“辨证论治”的道理,“经国序民”更适用此原则。体察民间疾苦,敢于推究症结所在,大胆迈步尝试,不断探索矫正,唯其如此,国家才能健

    10、康发展、蒸蒸日上。正如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又何尝不是在磕磕绊绊中坚定前行的呢?蜿蜒曲折长征路,次次迂回、折返都是调向矫思,最终,如寻医问药、验证矫正终得以药到病除一般,南湖红船的星星之火终得以燎原。医道之中有大道,辨证论治道路明。让我们从中医之道中得到启示,修己身,立于世,谋盛世!解析:材料解读材料阐述了中医之道,大致可分为四层意思。第一层,提出“辨证论治”这一专业术语。第二层,具体解说“辨证”这一诊断过程,即运用多种感官和手段,全面系统、综合深入地分析病症,查明病因、性质等。第三层,具体解说“论治”这一治疗过程,即根据病情分析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对症下药。第四层,阐述“辨证”

    11、和“论治”的逻辑关系,两者密不可分。再结合导写部分可知,审题立意时,要从中医之道出发,充分延伸拓展开来,体悟“辨证论治”对于学习生活、为人处世,乃至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启示意义。具体来看,由“辨证”过程可以得出以下立意:做任何事情,都要深思熟虑,充分论证,审慎思考,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由“论治”过程可以得出以下立意: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采取行动,付诸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中医之道中的“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分别对应想问题(思)、做事情(行)两个方面。本题实际上引导考生思考“思与行”“知与行”之间的二元思辨关系。立意指导辨证论治,对症下药;谋定而

    12、后动,三思而后行;小心求证,有的放矢;先审慎深入分析问题,而后妥善解决问题;等等。2答案:文化兴国运,我辈谨传承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化兴国运,我辈谨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这句话深刻地提醒着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辉煌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我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基础。因此,面对如此宝贵的文化遗产,我辈要继承,我辈要发扬,我辈要让中华文化在我们的手中继续辉煌,继续闪耀!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不难发现,文化与国运息息相关。强汉盛唐,是我国历史上最璀璨的两个顶点

    13、,如今站在时代的浪潮上回看这两个顶点,汉之强、唐之盛,指的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军事的强大,更是中华文化对外邦的吸引与征服。汉时有西域各国商人纷纷来华,唐时有日本派遣唐使来学习我国先进文化,这都是中华文化领先世界、光耀全球的证据。那时候,每个中国人都会为自己华夏儿女的身份而自豪,而那时的中华文明也将如一条盘踞在东方的巨龙,接受世界各国来使的朝拜与赞美。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史是一帆风顺的,我国的文化也经历过低谷。五千年来,我们曾面临过列强环伺,甚至差点被满盘西化的绝境;有“秋风宝剑孤臣泪”的彷徨,也有“天公不语对枯棋”的无助。但是,中华文明自有中华文明之韧,中华文化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正如

    14、一棵深深扎根于土壤的参天大树,历经风雨依旧挺拔。这,既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也说明了要想国运兴,首先得文化兴,而如果文化不能强盛,那么民族则永无出头之日。文化在我手兴,文化于我辈强!如今,中华文明传承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这代青年人手中,我们又当何为?我认为:担当文化传承的使命,我们责无旁贷!虽然我们还是学生,虽然我们的肩膀还很稚嫩,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己所能,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奉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经典文化著作,参加传统文化活动,或者通过其他各种方式传承文化,将中华文明的精髓传递下去。我们可以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关注身边之事、关注世界之势,创造出有新时代特点的新文化,让世界也

    15、为我们的现代文明而欢呼。同学们!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书写中华文明的新篇章,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繁荣献上我们的微薄之力!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解析:本题作文材料有两段,主要由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构成,既道出了深刻的道理,也指明了作文的核心价值取向。材料第1段开头两句话分别强调了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后半部分则指出传承中华文化是民族自信的源泉,强调了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材料第2段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了创造新时代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性。思考重点:两段材料都强

    16、调了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思考重点应落在如下内容:明确中华文化的重要性,要传承中华文化;要担负起责任,在新时代创造新文化。考生在审题时,还要注意这两段材料是一个整体,第1段指出过去的事实,第2段明确了未来奋斗的方向。任务分析:写作任务明确要求考生写演讲稿,所以考生写作时应特别注意文体特征,注意自己演讲者的身份,注意演讲对象是同学。并且,写作任务中也给出了演讲的主题“助力文化传承,青年在行动”,考生在写作时既要点出“传承”,又要写出“行动”。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助力文化传承,青年在行动”是系列演讲活动的主题,而非写作题目,考生可另拟题目,不必受其拘束。【作文立意】文化兴国运兴,我辈谨传承;青春传

    17、承,走文化自信之路;文化薪火相传,青年筑梦未来;文化传承,你行我动。【素材链接】理论素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软实力重要源泉。美约瑟夫奈事实素材:“95后”青年郎佳子彧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21届硕士毕业生,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面塑,成年后在继承爷爷、父亲面塑技术的基础上,多方探索,将老手艺玩出新花样。他在抖音上不断发布融合时下热点的面人作品,践行着自己的签名“用年轻的方式,分享中国非遗文化”。3答案:以基础底蕴,书开放华章山东

    18、考生 赵心齐地瓜要想茁壮成长,除了要深深扎根、打好基础之外,还离不开藤蔓向四方伸展、汲取营养。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何尝不是如此,只有打好基础、放大格局、拓宽视野,才能让个人变得更优秀,让国家变得更强大。个人的成长既要打好基础,又要以开放的姿态丰富自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人的成功既需要日复一日的努力,还需要开阔视野,广泛地吸收知识。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广泛地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精通六艺,这为他将来宣扬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孔子还谦虚好学,向老子问礼,向苌弘、师襄学习音乐,向郯子请教上古官制。这种开放的姿态,让孔子吸取了更多的营养,坚实的基础加上开放

    19、的姿态,成就了“天之木铎”“至圣先师”之美誉。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坚实的基础,更离不开开放的姿态。“墙高基下,虽得必失。”如果没有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打下的坚实基础,就没有汉武帝北击匈奴的光辉历史;如果没有唐太宗贞观之治积攒的国力,就没有后来唐玄宗开元盛世的辉煌。打好基础固然重要,但如果抱残守缺、不思进取,也必将被历史的洪流淹没,只有保持开放的姿态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促进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西汉王朝的繁盛;而清朝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最终导致近代时的中国与世界先进思想、科学技术脱轨,落后于西方国家。由此看来,一个国家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敞开怀抱,才

    20、能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变得更加繁荣昌盛。生逢盛世,我们应当筑牢基础,保持开放的心态。“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生逢盛世的我们,一方面要夯实基础,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保持开放的姿态,向他人学习,见贤思齐,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国家的发展亦是如此,我国一方面要努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强综合国力;另一方面,也要保持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学习他国先进经验,助力中华民族的腾飞。常怀逐日凌云梦,万里山河入眼来。让我们稳扎稳打,不断拓展,用坚实的基础扎根大地,用开放

    21、的姿态吸取养分,像地瓜一样茁壮成长,结出累累硕果,成就非凡事业!解析:【题目解读】【作文立意】打好基础站得稳,开放合作走得远;夯实“稳”的基础,发挥“开”的作用;成功需要夯实基础和开放合作。【素材链接】理论素材:台阶是一层一层筑起的,目前的现实是未来理想的基础。只想将来,不从近处现实着手,就没有基础,就会流于幻想。徐特立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李大钊事实素材:张骞与丝绸之路中国与西域的交通往来很早就开始了,但汉朝以前主要还是民间的商旅往来,直到张骞出使西域才有了彻底的改变。建元三年,汉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出使西域,他从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穿过

    22、天山脚下进入中亚,途中实地考察了东西交通要道。这是中原王朝首次向西域诸国派遣官方使节,从此开始了与西域的正式联系。张骞出使西域是丝绸之路开辟的起点,这条大道承担着中国与欧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重要职能,是西汉与西域交往和交流的历史见证,推动了汉朝的经济发展和国力的强盛。4答案:超脱世俗,但莫做隔绝俗世的“桃花源中人”江苏考生 张晓蒙人皆活在世俗中,许多人渴望超脱世俗,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为此我们应该遁入隔绝俗世的世外桃源吗?事实显然并非如此,在我看来,我们可以追求超脱世俗的人生境界,但不应做隔绝俗世的“桃花源中人”。一个人要成为品质高尚的人,的确要有一定的脱俗精神。因为俗世中必有俗气,滚

    23、滚红尘中有香草美人,必然有污浊泥淖。世俗通常带有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色彩,沉迷其中可能使我们迷失自我,动摇个人的信仰和理想。因此一些古人信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当他们被世俗官场中的污浊束缚,自然天性被掩盖之时,他们不愿与其同流合污,毅然选择隐退,去追寻超脱世俗的人生境界。然而,如果为了摆脱污浊,找到梦中的桃花源,就不再与世俗往来,未免因噎废食。为何?马克思曾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处于社会之中,不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我们绝不可能做到完全断绝与世俗的联系。世俗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生活的基础,与世俗保持联系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人性,从而有助于我们的成

    24、长和发展。苏轼高入云端,成为人人望尘莫及的苏学士,然而这并没有让苏轼“绝俗”,脱离底层民众,脱离社会土壤。相反,苏轼的每一次贬谪都是他高处不胜寒的灵魂的一次彻底的自我放逐。因此,苏轼留给后人的不仅有那些震古烁今的诗词,更有那造福于民的水利工程苏堤,还有流传至今的“东坡肉”。我们需要的不正是那腔对世俗的热忱吗?我们需要在超脱世俗和与世俗保持联系之间找到平衡,因为脱俗有时候也是为了入俗。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认为品德高尚的人即便是远离朝堂、避世隐居,也会为了国家的安稳而忧虑。的确如此,我国古代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抗争俗世的污浊而选择归隐,追求超脱世俗的理想境界,但一

    25、旦有了去污锄浊、救治俗世的机会,他们还是会挺身而出。总的来说,人应追求超脱世俗的人生境界,但又不应完全断绝与世俗的联系。身处俗世,我们需要警惕俗气对我们的污染,但千万莫学“桃花源中人”,与俗世隔绝。我们应在脱俗与入俗中找寻一种平衡,以实现自我,亦贡献社会。解析:【题目解读】【作文立意】要超脱世俗但不隔绝世俗。人不必以绝俗而求清。【素材链接】理论素材: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事实素材:苏轼一个隐入烟尘的孤高灵魂苏轼是中国古代顶级文豪,在诗词书画等领域皆有造诣,并兼具儒释道三家思想。他20岁考中进士,深受文坛领袖欧阳修的欣赏,年纪轻轻就进入翰林院编修

    26、文史,甚至受到宋神宗的青睐。然而这样的庙堂经历并没有让苏轼脱离底层民众,脱离社会土壤。相反,苏轼的每一次贬谪都是他高处不胜寒的灵魂的一次彻底的自我放逐。因此,苏轼留给后人的不仅有那些震古烁今的诗词,更有那造福于民的水利工程苏堤,还有流传至今的“东坡肉”。5答案: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河南考生 张溪涧提到读书,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今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从古至今,读书都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而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多读书,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读书能让我们找到“回家”的路,

    27、为我们构建美好的精神家园。当我们遭遇挫折时,我们可以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习保尔柯察金的刚毅坚强,获得乐观面对逆境的勇气;当我们感到无助时,我们可以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感受孙少安在平凡日子里的不平凡,学习他的不卑不亢、不屈不挠;当我们忧郁孤独时,我们可以读毕淑敏的你要好好爱自己,感受文字给予的温暖和抚慰,跟着毕淑敏一起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挖掘身心的美好。读书,可以让我们窥见他人的精神世界,和无数个心灵交流,获得精神上的鼓励,找到自己“回家”的路!读书能让我们随时到良师益友家里“串门儿”,让我们不断提升自我。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自幼酷爱读书,但家境贫寒,家里无力供养其读书,但这并

    28、没有阻挡他急于求知的脚步。他向别人借书抄录来读,并在约定时间内归还,即使“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也不敢懈怠,他用信誉赢得更多的借书机会,最终得以博览群书,成为一代大家。相声大师侯宝林也以书为师,不断学习各种知识,正是因为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才让自己拥有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最终在相声艺术界站稳脚跟,成为一代大师。读书,可以让我们获得无穷的知识,向相隔千年或相隔万里的人学习,解开心中的无数疑惑,成为更好的自己!读书能让我们稳定人生的方向,为我们人生之船的平稳前行保驾护航。世界文豪高尔基在房间失火时,首先抱起的是书籍,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

    29、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浸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可见,读书对于他来说就是人生的指南针。读书,可以指引我们在黑夜中前行,让我们在充满不确定的人生之路上找到准确的航向,从而获得扬帆远航的底气!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有着更便利的阅读工具,可以轻松获得海量信息,但这并不能替代读书本身的作用和价值。读书,应当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也必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解析:【题目解读】【作文立意】读书,获取“回家”的温暖;读书修正人生,读书滋养正气;读书,让我们做更好的自己;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等等。【素材链接】理论素材: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

    30、书。朱熹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明,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尤袤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杨绛事实素材: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他也的确把书看作自己一生的良药。刘向出身名门,年纪尚幼就被封了官,但居高位掌重权并不是他的志向,读书著述才是他的毕生追求。他借整理皇家藏书的机会,花了许多年工夫,阅读堆积如山的宫廷藏书,将之重新加以整理,留下了战国策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传世典籍。6答案:崛起的中国国际舞台的“新巨人”中国经济今天正面临着“新巨人”闯入“无人区”的双重挑战。我们不仅体量更大,而且从追跑变为并跑,甚至在很多

    31、领域成了领跑;我们的国际地位,从群演变成主角,甚至越来越多地在领舞;我们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3月下旬,随着美国高调宣布将根据301条款对中国出口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中美贸易摩擦骤然升温。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的贸易战将怎样发展、又将影响几何,无疑成为3月最火的世界级经济话题。美国将贸。保护的大棒抡向中国,从表面看,是一场逆差数据“误会”引发的缠斗。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确实看起来不小,但是,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除了服装、鞋袜、玩具等“纯中国血统”外,还有大量全球采购、中国组装的“混血儿”,其中从美国进口再出口的产品不在少数。这些真实情况在统计数字中难以体现,造成了两国贸易“

    32、不平衡”被再三夸大。但这真的是一场误会吗?显然不是。这场贸易战的是非背后,是小个头成长为新巨人后不得不经历的挑战。回溯国际贸易史,作为最具保护主义色彩的贸易报复手段,“301条款”“特别301条款”与“超级301条款”的诞生与滥用,就伴随着二战后新经济体的崛起,以及美国“大萧条”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从弱到强,逐步走向舞台中央的德国、日本甚至巴西、韩国,均遭受过“棒喝”,仅日本就遭遇过16次。再看中国。回想40年前,中国人均GDP只有156美元,甚至不足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人均GDP的1/3。作为弱小的追赶者,当时世界舞台中央的巨人们,或许会因为市场的诱惑,邀请我们观礼,甚至让我们跟在身边学习

    33、舞步。但是,随着我们长高、变壮,舞台上出现了一位不容忽视的“新巨人”,这个巨人的体量相当于第五至第十名巨人的总和,舞台格局势必发生变化。共舞时的摩擦在所难免,甚至会有人希望将新人挤出侧幕,撞下舞台。我们不能寄望于其他巨人不撞过来,却可以站得稳,不怕撞,乃至舞姿更美,赢得的掌声更响。站得稳,不怕撞,就得强筋骨,不虚胖。这次美国发起的贸易调查,既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传统制造业和相关就业,也是在延缓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抑制一个制造强国的崛起。不让别人“卡脖子”,就得自己“挺腰板”。3月两会上,高质量发展成为热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发展壮大新动能,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随着重大

    34、短板装备专项工程实施、“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创建,补短板、强基础、上档次,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心如磐石,势不可挡。咱不惹事,也绝不怕事。站得稳,不怕撞,还得讲格局,求共赢。舞台就那么大,如果有人不讲规矩、不守秩序,只想扩大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不是群舞,反而会导致群殴,造成群体性伤害。中国人历来讲究“一个好汉三个帮”,汇智聚力才能众志成城,共商共建共享才能共赢。就像3月26日,我国原油期货正式上线,就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风险管理和投资的新机会。换种思维看舞台,把对手变舞伴,重塑全球价值链,人人都能舞得美。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推进的新一轮经济转型,这不仅将增强中国经济的活力、韧性和可

    35、持续性,也将为全球经济创造新机遇、注入新动力。实际上,中国经济今天正面临着“新巨人”闯入“无人区”的双重挑战。我们不仅体量更大,而且从追跑变为并跑,甚至在很多领城成为领跑;我们的国际地位,从群演变成主角,甚至越来越多地在领舞。某种程度上,我们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探路者,闯关夺隘、引领航程,唯有依靠创新精神与改革勇毅。就像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所说:“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所以,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历史转折点上,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挺立吧,奔跑吧,新巨人!解析:这是一道复合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共有三则,但是共性话题是“巨人”。三则材料

    36、从不同的角度对“巨人”进行分析阐释。第一则是恩格斯的评价,他认为这是一个需要巨人、产生巨人的时代;第二则是是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针对我国科技发展所说的,巨人不让我们站在肩膀上,我们就要自己成为巨人;第三则是关于巨晓林的事迹,因为他坚持梦想,不断创新,成为了“小个子”的“巨人”。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材料的共同话题“巨人”,我们可以结合材料及话题,从中提取相关的立意。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巨人,也都能产生巨人,不仅仅文艺复兴时期这样,我们这个社会也是这样的。从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出,依靠别人,依靠巨人是不行的,必须自己成为巨人,因此说,我们可以从让自己成为巨人这个角度立意。从材料三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

    37、只要努力,谁都可以成为巨人。综合三则材料可知,时代需要巨人,努力让自己成为巨人。所谓的“巨人”就是指在某一个或某此方面有成就,有建树的人。写作时,我们可以把作文安排成层进式的结构:第一部分写什么是巨人;第二部分写我们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巨人,我们的社会有什么样的巨人;最后一部分写怎样才能成为巨人。当然,如果安排成并列式也可,但要注意论述的深入。立意:1.不要依靠别人,自己成为巨人。2.只要努力,我们都可以成为巨人。3.顺应时代发展成为巨人。7答案: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一,注意抓材料中的关键句“不懂得书法临药,难写出一手好字”,强调学习书法开始总得有

    38、个模仿的过程,从模仿中去领悟技巧。材料二,引用高尔基的名言,强调学习过程中,不能只限于模仿,实则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综合两则材料立意为:模仿是学习的一个初始阶段,由模仿到创新,才是学习和实践的最终路线。文中只谈模仿或只谈创新,都视为立意不全面。模仿,即学着别人的样子重复地做。但“模仿”并非机械重复,而应是“敏于模仿”“善于模仿”。也就是通过“模仿”得到相应的知识、技能、方法等之后,就需要突破“模仿”,进行创新,否则就永远突破不了被模仿对象,没有自己的生命。通过模仿,我们可以借鉴,取长补短,为己所用;为创新做好准备、注入活力。模仿不是目的,而是阶段和手段,模仿最终还是应该创新。考生可结合社会实际

    39、展开论述,如中国科技发展,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这是模仿;但是中国发展要崛起,单纯的模仿明显是行不通的,我们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在高新尖领域,要有自主的技术创新。如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未来的事业发展中,可以开创出自己的新天地。立意:1.始于模仿,终于独创。2.在模仿中成长,在成长中创新。3.敏于模仿,高效创新。8答案:例文:擎温暖之火炬 曜世间万物柴火相遇,微光现祖母面庞,使小女孩在温暖中

    40、进入梦乡;烟火交融,黑夜缀绚烂星火,使人们在审美中光风霁月。赫拉克利特笔下流水不腐,火焰变幻,而我们也正如这跳动的、变幻着的火,唯有从自我之境走向群我之境,发挥自我的价值,方能曜世间万物。火,象征着温暖,亦代表着危险。若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则可推动社会进步,催生文明;但若应用不当,则会吞噬森林,毁坏房屋,形成一个深不见底的死亡漩涡。因而,如何正确地把握好人生的火炬至关重要。我们应当持温暖火炬,照亮自己,照亮他人,照亮社会。且看残疾人陆鸿开办自己的印刷厂,吸纳更多的残疾人就业;且看林占熺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研究菌草,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的脱贫攻坚事业发展;且看沈忠芳院士隐姓埋名数十载,终教瀚海腾核云。

    41、他们正如一把把火炬,将自我融入群我,从个体的河泽中脱身,走向集体的汪洋大海。正因如此,他们才能与世界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创造出巨大的价值。是他们寿比南山不懂得及时行乐吗?是他们腰缠万贯不需要一点名利吗?非也。正是因为他们懂得年寿难永,才更辛勤地付出;正是因为他们懂得富强的重要性,才更坚定地燃烧自己,照亮经济发展、国防进步之路。再反观当下,多少人拿着火炬肆意中伤他人,当火炬不再别用来传递温暖,而被当作武器,那么整个社会就会陷入无序与混乱,人们便会变得如骑桶者中的老板娘一样冷漠,如同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一样无情,如同反抗“平庸之恶”中的艾希曼一样无知与罪恶。我们不做萨特口中精神迟钝之人,亦不做周

    42、国平笔下灵魂缺失之人。“认识一个人,要看他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民国才女张爱玲如是说。人间的事自己品,人生的路自己走,唯有恰当运用自己的火炬,才能正确实现自我的价值。作为“有如扶桑初日升”的新时代青年,我们应擎温暖火炬照亮缄默灵魂,方能走过世间坦途并声震人间,冀文明大道历万祀而永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关键词“火”和“遇到”,借物喻人,其指向是“火”的可塑性和个体对他人、社会的积极贡献,从而成全怒放的生命。一团火遇到柴,暗喻温暖和温馨,它会带给寒冬里的女孩甜美而梦幻般的温暖感受,让她们充满希望;一团火遇到烟花,可以绽放生命的光华。从这

    43、个角度来看,都是肯定其意义价值。但是题设既然提出了“火”,也必然暗示了“火”的破坏性,“火”的破坏性与“火”的建设性同理,或大或小,具有不同可能性的指归。同时我们更需意识到“火”在成全与毁灭的过程中也必然伴随着自身的消亡,“香甜的梦”终有尽时,“绚烂烟火”昙花一现,如何看待“燃烧”的瞬时性更是深化写作立意的一个角度。对此,写作时,可以将抽象化的“一团火”的具象意义加以阐述,然后借此说明我们作为个体,可以对他人、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并在对比思辨中说明我们是应该努力产生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并在褒贬评判中说明我们应该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同时,还可针对“同时我们更需意识到火在成全与毁灭的过程中也必然伴随着自身的消亡”这一角度,说明也可以像“火”一样,争当一颗默默燃烧自己,奉献社会。立意:1.做一团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火。2.做雪中送炭之火,弃釜底抽薪之火。3.即使转瞬即逝,火之生命亦有意义。第 18 页 共 1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 强化练习题2(含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52683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