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5(含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7526824
  • 上传时间:2024-02-23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49.4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5(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5含答案解析 2024 新高 语文 二轮 复习 文言文 阅读 练习题 答案 解析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5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五月丙午,王薨,太子政立,生十三年矣,国事皆委于文信侯。始皇帝元年,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凿泾水自仲山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郑国曰:“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乃使卒为之。关中由是益富饶。十年,文信侯免相,出就国。宗室大臣议曰:“诸侯人来仕者,皆为其主游间耳,请一切逐之。”于是大索逐客。客卿楚人李斯亦在逐中,行,且上书曰:“客何负于秦哉?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谓藉

    2、寇兵而赍盗粮者也。”王乃召李斯,复其官,除逐客之令。李斯至骊邑而还。王卒用李斯之谋,数年之中,卒兼天下。十四年,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使韩非来聘。非因上书说王曰:“今秦地方数千里,师名百万,号令赏罚,天下不如。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从之计。大王诚听臣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戒为王谋不忠者也。”王悦之,未任用。李斯嫉之曰:“韩非,韩之公子也。今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法诛之。”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令早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王后悔,

    3、使赦之,非已死矣。臣光曰:臣闻君子亲其亲以及人之亲,爱其国以及人之国,是以功大名美而享有百福也。今非为秦画谋,而首欲覆其宗国以售其言,罪固不容死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凿泾水自仲山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B.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凿泾水自仲山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C.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凿泾水自仲山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D.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凿泾水自仲山为渠

    4、/并北山/东注洛/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事皆委于文信侯”与“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庖丁解牛)中的“委”字含义不同。B.“臣为韩延数年之命”与“为国以礼”(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为”字含义相同。C.“非因上书说王曰”与“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因”字含义不同。D.“诸侯人来仕者”与“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仕”字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始皇刚即位时年仅十三岁,吕不韦大权独揽,十年后,吕不韦被罢免相国职权,秦国讨论逐客这件事。B.李斯

    5、在被驱逐途中向秦王上书,认为客卿没有对不起秦国,逐客就如同借兵器给敌寇,送粮食给强盗。C.韩非出使秦国时向秦王献策,希望采纳他攻破天下合纵联盟的计谋,秦王虽然十分高兴,却没有任用他。D.李斯妒忌韩非,就进谗言让秦王不要留后患,应杀掉韩非。秦王同意让韩非服毒自杀,李斯派人去执行了。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2)大王斩臣以徇国,以戒为王谋不忠者也。5对韩非之死,司马光有怎样的看法?请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诸葛亮,字孔明。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

    6、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戳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不能试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

    7、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亮使马谡

    8、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B.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C.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郡/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D.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那/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7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武,蜀汉先主刘备的年号,古代常用帝王年号纪年,也常用干支纪年。B.曹丕,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谥号“文”,称魏文帝。C.春秋,儒家著作,与论语诗经礼记易经合称“

    9、五经”。D.陛下,宫殿的台阶下,也用于对帝王的尊称,在文中是对后主刘禅的尊称。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陵的崔州平、颍川的徐庶与诸葛亮友好,认为诸葛亮可与管仲、乐毅相比,但当时的人大都对诸葛亮自比为管仲、乐毅的说法不以为然。B.刘备病危时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将后事嘱托给他,刘备认为诸葛亮的才能卓越,一定能安定国家,诸葛亮最终如刘备所愿,完成了统一大业。C.建兴六年春天,诸葛亮亲自率领各路大军攻打祁山,军队阵容整齐。诸葛亮派马谡作为前锋统率各军,马谡违背诸葛亮的部署而失败了。D.诸葛亮曾向后主刘禅上奏表,表明到了自己死的那天,不要让自家内有多余的帛绢,外有多余的钱财,

    10、诸葛亮死后的情况正像他说的那样。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2)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10在马谡于街亭被张郃打得大败之后,诸葛亮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请简要说明。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初,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愠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遗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疾不朝。京师知其以子故,系治验问吴使者。吴王恐,始有反谋。后使人为秋请,文帝复问之,使者对曰:“王实不病。汉系治使者数

    11、辈,吴王恐,以故遂称病。夫察见渊中鱼,不祥。唯上弃前过,与之更始。”于是文帝乃赦吴使者归之,而赐吴王几杖,老,不朝。吴得释其罪,谋亦益解。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辄与平贾;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里;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余年。晁错数上书言吴过,可削。文帝览,不忍罚,以此吴日益横。及景帝即位,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齐七十余城,楚四十余城,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隙,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反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令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

    12、不削反迟祸大”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隙。(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七国之叛)文本二: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节选自柳宗元封建论)【注】吴王:刘涛,汉高祖侄子,公元前195年封为吴王,其封地为吴国,后联合楚、赵等七国发动叛乱,失败后,逃到东越被杀。践更:受钱代人服徭役。11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

    13、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B.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C.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D.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1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系治,囚禁审其罪,“系”与过秦论中“俯首系颈”的“系”含义相近。B.几杖、坐几和手杖,皆为老者所用,故常用作敬老之物;也可借指老人。C.存问,问候的意思,“存”与短歌行中“枉用相存”的“存”含义不同。D.陵迟,也作“凌迟”,既是一种残酷刑罚

    14、,也指渐趋衰败,文中意指后者。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国太子侍奉皇太子饮酒、下棋,走棋路时与之发生了争执,态度不恭敬,被皇太子用棋盘打死了,这件事成为吴王谋反叛乱的诱因。B.因吴太子之事,吴王称病不再朝见文帝,此举有违藩臣的礼节,不过文帝在听了使者的解释后,未追究吴王过错,特许吴王不再上朝。C.晁错多次上奏文帝,陈述吴王过失,建议削减他的封地,文帝于心不忍;景帝即位后,晁错仍力主削藩,他认为吴王最终会发动叛乱。D.面对吴国的威胁,削藩已成朝臣共识。柳宗元也认为,西汉时由于谋臣献策,才分散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并由朝廷自己管理诸侯国。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15、汉语。(1)吴得释其罪,谋亦益解。(2)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3)翻译陈情表中的这个句子: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15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严重,请结合文本二分析柳宗元封建论的创作目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三年正月,高祖率甲士三万人、强弩五千张、舟舰二千乘,发自豫章。二月,次桑落洲,遗中记室参军江元礼以事表江陵,承制加高祖鼓吹一部。是时僧辩已发湓城,会高祖于白茅湾,乃登岸结坛,刑牲盟约。进军次筅湖,侯景城主张累弃城走。三月,高祖与诸军进克姑孰,仍次蔡洲。侯景登石头城观望形势,意甚不悦,谓左右曰:此军上有紫气,不易可当。乃以木笼贮石沈塞淮口,缘淮作城,自石头追青溪

    16、十余里中,楼雄相接。诸将未有所决,憎辩遗杜崩问计于高祖,高祖曰:“前柳仲礼数十万兵隔水而坐韦粲之在青溪竟不渡岸贼乃登高望之表里俱尽肆其凶虐覆我王师。今围石头,须渡北岸。诸将若不能当锋,请先往立栅。”高祖印于石头城西横陇筑栅,众军次连八城,直出东北。贼恐西州路断,亦于东北果林作五城以通大路。景率众万余人、铁骑八百余匹,结阵而进。高祖曰:“军志有之,善用兵,如常山之蛇,首尾相应。今我师既众,贼徒甚寡,应分贼兵势,以弱制强,何故聚其锋锐,令必死于我?”乃命诸将分处置兵。贼直冲王僧志,僧志小缩,高祖遣徐度领弩手二千横截其后,贼乃却。高祖与王啉、杜龛等以铁骑悉力乘之,贼退据其栅。景仪同卢辉略开石头北门来

    17、降。荡主戴冕、曹宣等攻拔果林一城,众军又克其四城。贼复还,殊死战,又尽夺所得城橱。高祖大怒,亲率攻之,士卒腾栅而入,晠复散走。景与百余骑弃槊执刀,左右冲阵,阵不动,景众大溃,逐北至西明门。景至阙下,不敢入台,遣腹心取其二子而遁。高祖率众出广陵应接,会景将郭元建奔齐,高祖纳其部曲三千人而还。僧辩启高祖镇京口。(节选自陈书本纪第一高祖上)16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前柳仲礼数十万兵/隔水而坐韦粲之/在青溪竟不渡岸/贼乃登高望之/表里俱尽/肆其凶/虐覆我王师B.前柳仲礼数十万兵隔水而坐/韦粲之在青溪/竞不渡岸/贼乃登高望之/表里俱尽/肆其凶虐/覆我王师C.前柳仲礼数十万兵/隔

    18、水而坐/韦粲之在青溪竟不渡岸/贼乃登高望之/表里俱尽/肆其凶/虐覆我王师D.前柳仲礼数十万兵隔水而坐/韦粲之在青溪竟不渡岸/贼乃登高望之/表里俱尽/肆其凶/虐覆我王师17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指陈高祖陈霸先,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曾率兵平定侯景之乱。高祖是他的尊号。B.表,给皇帝上的奏章,如出师表陈情表等。文中用作动词,指启奏,上表章给皇。C.阙下,宫阙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宫廷,又可指京城。和“城阙”意思相近,文中指石头城建康。D.部曲,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大将军营五部,部有曲。借指军队或私人军队,也值部属、部下。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19、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高祖善于因敌制宜。侯景利用秦淮河设防,防范周密,官军无计可施,问计高祖,高祖能够相机行事,谋划得当。B.陈高祖善于调动敌人。根据敌众我寡的形势,高祖分散部署,迫使叛军分散防守,从而取得战役的主动权。C.陈高祖善于出奇制胜。高祖派兵从后路拦截叛军,又亲率骑兵乘胜追击,击退了叛军的进攻。D.陈高祖作战勇猛。当叛军得势之时,陈高祖怒不可遏,亲自率兵攻击敌人,重新夺回城栅。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时僧辩已发湓城,会高祖于白茅湾,乃登岸结坛,刑牲盟约。(2)乃以木笼贮石沈塞淮口,缘淮作城,自石头迄青溪十余里中,楼雉相接。20文中讲述了关于高祖的哪几件事情?

    20、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韩国想要使秦国疲惫,使他们暂时停止向东方发动进攻,便派遣水利专家郑国进入秦国做奸细,游说秦国人开凿灌溉渠道,从仲山开始,穿过泾水,沿北山一直向东注入洛水。在工程进展的过程中,秦国人很快就发觉了郑国的阴谋,准备把他杀死。“秦人”指秦国,是一个合成词,作“疲”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为间于秦”是状语后置句,中间不断开,应在状语“于秦”后断开,排除AD。故选B。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实词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委,委托,句意:国家大事都委托给文信侯吕不韦;委,散落,句意:謋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

    21、在地上一样。B.“含义相同”错误。为,为了,句意:我为给韩国延长几年寿命才来开渠;为,治理,句意:治国要用礼。C.因,趁机,句意:韩非乘着出使的机会上书秦王说;因,依靠、凭借,句意: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后伤害他,这是不仁义。D.仕,做官,句意:(东方)各国在秦国做官的人;仕,做官,句意:使得天下当官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故选B。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D.“秦王同意让韩非服毒自杀,李斯派人去执行了”错误,文中是说,李斯让秦王依法杀韩非,秦王认为对,就命令官吏治韩非的罪,并不是让李斯派人送毒药让韩非自杀,派人送毒药让韩非自杀是李斯自作主张。故选D。4答案:(1)现在大

    22、王竟然抛弃民众去资助敌国,驱逐宾客让他们去让诸侯建功立业。(2)就请大王杀我传示国人,以此来警诫那些为大王谋划而不尽忠的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乃”,竟然;“资”,资助;“业”,使动用法,使建功立业。(2)“徇”,示众,向众宣示;“以”,来;“戒”,警诫。5答案:司马光认为正人君子亲亲爱国,推己及人,才能建立卓越的功勋;而韩非资敌叛国,不是正人君子,死有余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由“臣闻君子亲其亲以及人之亲,爱其国以及人之国,是以功大名美而享有百福也”可知,司马光认为君子需要做到亲近自己的亲人推广到亲近别人的亲人,热爱自己的祖国推广到热爱

    23、别人的祖国,即推己及人,这样才能建功立业。由“今非为秦画谋,而首欲覆其宗国以售其言,罪固不容死矣”可知,司马光认为韩非替秦国出谋献策,他的罪过确实不可饶恕,真是死有余辜!6答案:A解析:“亮身率诸军”不能停顿,他率领各路大军做了什么没有交代,应是“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排除BD;“督”的对象是“诸军”,要连在一起,排除C。译文:建兴六年春天,诸葛亮扬言要从斜谷道去攻打耶县。诸葛亮亲自率领各路大军攻打祁山,军队阵容整齐,赏罚严肃而号令严明。诸葛亮派马谡作为前锋统率各军,在街亭与张邵大战。故选:A。7答案:C解析:C.”春秋,儒家著作,与论语诗经礼记易经合称五经”错。论语属于“四书”,“五经”还包括

    24、尚书。故选:C。8答案:B解析:B.“诸葛亮最终如刘备所愿,完成了统一大业”于文无据。原文相关表述为“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没有完成统一大业。故选:B。9答案:(1)先主刘备又写下诏书告诫后主刘禅说:“你和丞相共同处理国事,要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他!”(2)诸葛亮常常担心军粮供应不上,使自己的志向不能伸展,因此分出部分士兵(在驻地)开荒种田。解析:“敕”,告诫;“从事”,处理国事;“事”,侍奉。译文:先主刘备又写下诏书告诫后主刘禅说:“你和丞相共同处理国事,要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他!”“患”,担心,担忧;“申”,通“伸”,伸展;“是以”,因此。译文:诸葛亮常常

    25、担心军粮供应不上,使自己的志向不能伸展,因此分出部分士兵(在驻地)开荒种田。10答案:诸葛亮迁移西县一千多户人家,退回到汉中;斩杀马谡向大家谢罪;诸葛亮给后主刘禅上奏表,承担责任,请求允许他降职三级。解析:据原文“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可知,诸葛亮迁移西县一千多户人家,退回到汉中;据原文“戮谡以谢众”可知,斩杀马谡向大家谢罪;据原文“上疏曰: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可知,诸葛亮给后主刘禅上奏表,承担责任,请求允许他降职三级。1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招诱天下逃亡人,阴谋叛乱。现在,削减他的封地会反叛,不削封地,他也会反叛。如果现在削减他的封地,反得快,祸

    26、害还小;不削减他的地,反得慢,祸害会更大。“诱天下亡人”中,“天下亡人”是动词“诱”的宾语,其中“天下”修饰“亡人”,因此应在“人”后断开;“谋作乱”省略了主语“吴王”是完整的句子,前后断开;故排除CD;“削之”和“不削”是假设的两种情况,各自断开;“其反亟”“祸小”与“反迟”“祸大”分别是“削之”和“不削”的结果,各自断开,排除BD。故选A。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一词多义,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系”含义相近。“系”:系上,囚禁。句意:因吴国几批使者被朝廷拘留又被治罪/低下头,用绳子拴着脖子。B.正确。C.错误,“存”相同。“存”:都是问候的意思。句意:每

    27、年按时慰问茂才/(宾客)屈驾前来探望我。D.正确。故选C。1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削藩已成朝臣共识”错误。据文本一“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可知,削藩一事仍有人反对。故选D。14答案:(1)吴王能够被赦免他的罪名,他谋反的意图也渐渐消解了。(2)纠正秦朝偏颇的做法,遵循周朝的制度,分割天下来确立、分封宗族子弟和功臣。(3)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不被允许。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释”,赦免;“益”渐渐;“释其罪”,被动句式,被赦免他的罪名。(2)“矫”,纠正;“徇”,遵循;“剖”,分割。(3)“苟”,

    28、姑且;“告诉”,申诉;“不许”,不被允许。参考译文:文本一:当初,在孝文帝时,吴国太子入宫朝见皇上,侍候皇太子饮酒、下棋。吴太子走棋时与皇太子发生争执,态度不恭敬;皇太子拿起棋盘猛打吴太子,吴太子被打死,灵柩送回安葬。到了吴国,吴王怨恨地说:“天下都同是一家,死在长安就埋在长安,为什么要送回来呢!”吴王又把吴太子的灵柩送回长安。吴王从此渐渐违背藩臣的礼节,声称有病,不再朝见皇上。京师知道吴王是因儿子的缘故,便拘留、审理、查问吴国的使者。吴王害怕,开始有了反叛的想法。后来,在长安行秋季朝见礼时,吴王派人参加,文帝再次问起吴王不来朝见的原因,使者说:“吴王其实没病,因吴国几批使者被朝廷拘留又被治罪

    29、,吴王害怕,所以才借口生病。前人说查看深渊中的鱼,是不吉祥的。希望皇上不再追究他以前的过失,让他悔改自新。”于是文帝释放了使者,让他们回国,并特意赏给吴王坐几和手杖,表示照顾他年老多病,特许不必进京朝见。吴王能够被赦免他的罪名,他谋反的意图也渐渐消解了。可是,因吴国内能冶铜、制盐,百姓不缴纳赋税,服兵役时,吴王发给代役金,雇人服役;每年按时慰问茂才,赏赐百姓;其它封国的官吏来吴国搜捕逃犯,吴王都阻止保护。这样持续了四十多年。晁错多次上奏陈述吴王的过失,认为应削减他的封地。文帝宽厚,不忍心惩罚他,所以吴王更加骄纵。到景帝即位,晁错对景帝说:“以前高帝刚平定天下,兄弟少,诸子年幼,大封同姓诸侯王,

    30、封给齐国七十多个城、楚国四十多个城、吴国五十多个城。这三个非嫡亲诸侯王的封地,占去天下的一半。现在,吴王因先前太子死亡而生出嫌隙,谎称有病不来朝见,依古法应处死。文帝不忍心,赏赐他几案和手杖,对他的恩德深厚,本该悔改自新才对,但他却更加骄横放肆。利用矿山采铜铸钱,煮海水制盐,招诱天下逃亡人,阴谋叛乱。现在,削减他的封地会反叛,不削封地,他也会反叛。如果现在削减他的封地,反得快,祸害还小;不削减他的地,反得慢,祸害会更大。”景帝下令公卿、列侯、宗室共同讨论这件事,没人敢和晁错争辩,唯独窦婴有争议,从此窦婴与晁错有了矛盾。(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七国之叛)文本二:汉朝统一了全国之后,纠正秦朝偏颇的做法

    31、,遵循周朝的制度,分割天下来确立、分封宗族子弟和功臣。但没有几年,为了平息诸侯国的叛乱便闻命奔赴镇压,以至连救死扶伤都来不及,汉高祖刘邦被围困在平城,被飞箭射伤,如此衰落不振达三代之久。后来由于谋臣献策,才分散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并由朝廷命官管理诸侯国。但是汉朝开始恢复封建制的时候,诸侯国和郡县各占一半疆域,那时只有反叛的诸侯国而没有反叛的郡县,秦朝郡县制的正确性也已经明白清楚了。继汉朝而称帝的,就是再过一百代,郡县制比封建制优越,也是可以知道的。(节选自柳宗元封建论)15答案:以西汉削藩的史实,论证了郡县制的优越性,讽谏唐王朝要削弱藩镇势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材

    32、料二中柳宗元说“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说明汉朝开始恢复封建制的时候,诸侯国和郡县各占一半疆域,那时只有反叛的诸侯国而没有反叛的郡县,秦朝郡县制的正确性也已经明白清楚了。继汉朝而称帝的,就是再过一百代,郡县制比封建制优越,也是可以知道的。而结合唐王朝因安史之乱及藩镇割据而由盛转衰的史实可知,柳宗元运用西汉削藩的史实,是为了充分论证郡县制的优越性,从而讽谏唐王朝要削弱藩镇势力。16答案:B解析:B.“隔水而坐”是“柳仲礼数十万兵”的谓语,其前不停顿,排除AC;“凶虐”是一个词,中间不断开,排除D.译文:以前柳仲礼的几十万人马隔水坐

    33、守,韦粲来青溪察看,却不敢渡河登岸,叛军于是爬到高处察看,里里外外尽收眼底,恣意残杀,消灭了我皇的军队。17答案:A解析:A.高祖是庙号。18答案:B解析:B.“根据敌众我寡的形势”错,原文“今我师既众,贼徒甚寡”,应是我众敌寡。19答案:(1)这时王僧辩已经从湓城出发,和高祖在白茅湾会师,于是上岸筑起高台,宰杀牲畜订立盟约。(2)于是用木笼装上石头,沉在水底堵住秦淮河口,沿着河岸筑城,从石头城到青溪的十多里地段,望楼与城墙相连接。解析:结坛,筑起高台;刑,宰杀。译文:这时王僧辩已经从湓城出发,和高祖在白茅湾会师,于是上岸筑起高台,宰杀牲畜订立盟约。缘,沿着;雉,城墙。译文:于是用木笼装上石头,沉在水底堵住秦淮河口,沿着河岸筑城,从石头城到青溪的十多里地段,望楼与城墙相连接。20答案:(1)552年正月,高祖领兵从豫章出发;(2)二月,高祖驻扎桑落洲并上奏,随后和王僧辩会师并订立盟约,进发驻扎芜湖;(3)三月,高祖和各路人马攻克姑孰,驻扎蔡洲,高祖亲自率军作战,最后收降侯景部将郭元建的部下,镇守京口。解析: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5(含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52682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