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预测练习(共三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预测练习(共三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由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2024 新高 文言文 文本 阅读 预测 练习 共三大题 参考答案 解析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新高考语文文言文双文本阅读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簧,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节选自论语十二章)【材料二】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字仲尼。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吾闻圣人之后,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孔子年三十五,季平子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孔子年四十二,鲁昭公卒
3、于干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桓子嬖臣曰仲梁怀,与阳虎有隙。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释之。阳虎由此益轻季氏。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因史记作春秋,约其文辞而指博。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
4、卒。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于孔子冢。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注】错,同“措”,放置。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将正确答案标号涂黑。季氏A亦僭于公室B陪臣C执国政D是以E鲁自大夫以下F皆僭离于G正道H故孔子不仕11.下列对两则材料中下列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克己复礼为仁”与“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四章)中两个“复”字意思不相同。B.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
5、,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C.“请事斯语矣”与“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的两个“事”意思相同。D.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用羊、豕做祭品,叫“少牢”。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12.下列对两则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指出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认为诗经,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B.孔子尊崇礼仪。儿童时代,他就经常演习一些礼仪动作;母亲去世,他在得知父亲的墓址后,才将母亲灵柩与之合葬。C.孔子传承文化。他隐退时整理诗书礼乐,教
6、授弟子;力排众议,口根据史官的记载资料删定春秋。D.孔子受弟子尊重。孔子死后,弟子都为孔子守丧三年,并且有些弟子前往移居孔子墓旁居住。13.翻译画线句子。(1)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2)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14.在治国理政方面孔子有怎样的见解?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赞曰:自古书契之而有史官,其载籍博矣。至孔氏撰之,上断唐尧,下讫秦缪。唐、虞以前,虽有遗文,其语不经,故言黄帝、颛顼之事未可明也。及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论辑其本事以为之传,又撰异同为国语。又有世本,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祖世所
7、出。春秋之后,七国并争,秦兼诸侯,有战国策。汉兴伐秦定天下,有楚汉春秋。故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舂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亦其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以勤矣。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而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1)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2)之伦。夫唯大雅
8、“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难矣哉!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材料二】迁、固之悬绝正在于此。夫所谓作者,谓其兴于有感,而志不容己;或情有所激,而词不可缓之谓也。若必其是非尽合于圣人,则圣人既已有是非矣,尚何待于吾也?夫按圣人以为是非,则其所言乃圣人之言也,非吾心之言也。言不出于吾心,词非由于不可遏,则无味矣。有言者不必有德,又何贵于言也?此迁之史所以为继麟经(3)而作,后有作者终不可追也已。春秋者,夫子之史也,笔则笔,削则削,初未尝按古圣人以为是非也。明李贽藏书司马迁传论【注】(1)书:指报任安书。(2)小雅巷伯:诗经小雅有巷伯一篇,西周王朝寺人孟子任巷伯之职,因遭人谗毁而发泄怨愤之诗。(3)麟经:即春
9、秋10.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将正确答案标号涂黑。至于采经A摭B传C分散D数家之事E甚多F疏略G或有H抵梧11.下列对材料中相关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指评论、阐述,论语中“论”意思是“编纂”,二者不相同。B.迹,推究、考察,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意思相同用法也一样。C.圣人,指儒家先哲,文中具体指孔子,与“黄老”“奸雄”“势利”者相对。D.驰骋,是自由往来,随意穿越,熟练驾驭意思。与现在所说的“驰骋千里”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自古就有以文记事的史官,司马迁是在参照众多历史文献的
10、基础上有所取舍才写出史记的,他的史记所记历史与先前史书有不一致的地方。B.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天汉年间的历史,由于史料的局限,黄帝时事情记录较疏略而秦汉之间历史记述非常详尽。C.刘向、扬雄和班固都称赞司马迁有良史之才,史记文辞质朴叙事真实,有“实录”之美誉,也为司马迁遭受极刑感到惋惜。D.李贽认为司马迁能够以自己的感受写出他眼中的历史,而不被前人所束缚,正是他高出班固的地方,后世难以企及。13.把材料中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唐、虞以前,虽有遗文,其语不经,故言黄帝、颛顼之事未可明也。(2)春秋者,夫子之史也,笔则笔,削则削,初未尝按古圣人以为是非也。14.李贽不认同班固对司马迁“是
11、非颇缪于圣人”的指责,他的理由是什么?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韩魏公以元勋旧德,夷夏具瞻。熙宁初,公在咸秦,平凉经略使蔡挺建议,欲城白塔,公许之。及本路兵马夫丁既兴,而虏骋亦至塞下,挺恐兵败而事不济,且已任其罪,乃走使京师,具事势如此,及其可忧之状,请命于朝廷。朝廷惟责公以不当增修保障,致一路沟城惧于奔冲,而不知始建谋者挺也。公亦不自辨明,洎城成,无事,公复奏挺之功,而乞加奖谕焉。公镇大名,魏之牒诉甚剧,而事无大小,公亲视之。虽在疾病不出,亦许通问请命,而就决于卧内。人或以公任劳事过多勉其略于总劾委于佐属而少自便安。公曰:“两词在官,人之大事,或生或死,或予或夺,至此一言
12、而决,吾何敢略也?吾恐有所不尽,而未尝辄敢有以略也,况其可以妄之人乎?”公当政十有余年,赞辅三朝,黜陟群材,其入践台省,外总方镇,出于门下者过半矣。然其知恩感义于公者几稀,人或以此为说,公曰:“吾以至公之道荐人,而不求人知;以至公之道责人,而不避人怨。但无愧于天地,岂复要于人心也?”熙宁中,留守北都,辽使每过境,必先戒其下曰:“此韩侍中境内,慎勿乱需索,以辱我也。”辽使与京兆尹书,故事,纸尾止押字,至是,悉书名,其为辽人尊畏如此。每使至其国,必问侍中安否。其后,公子忠彦奉使辽,辽主问尝使中国者曰:“国使类丞相否?”或曰:“类。”即命工图之。(节选自宋朝事实类苑名臣事迹)【材料二】韩公当国时,最
13、被司马温公激恼,然韩公包容听受,无几微见于颜面。常朝一不押班,王陶至便指为跋扈,而公亦无愠色。盖己为侍从台谏,则能攻宰相之失;己为宰相,则能受付从台谏之攻。此正无意无我、人己一视之道,实贤人君子之盛德,亦国家之美事也。(节选自鹤林玉露)【注】韩魏公,韩琦,封爵魏国公。魏,即大名。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人或以公任劳A事过B多C勉其略D于总劾E委于佐属F而少G自便H安A.ADF B.CEG C.BEF D.CEF11.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路”,是宋元时期的行政区域名。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望中犹记,烽火
14、扬州路”中的“路”与此意思相同。B.“走”,使动用法,“走使”在文中指让使者赶赴京城。我们平常所说的“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中的“走”与此意思相同。C.“委”在文中是“交付”的意思,与过秦论中“委命下吏”的“委”字意思相同。D.“类”在文中是“像”的意思,与项脊轩志中“大类女郎也”的“类”字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蔡挺先向韩公建议在白塔建城,后派使进京奏报以推责免罪。朝廷只责备韩公修城时机不当,而韩公对此未加分辩。B.韩魏公主政大名,事无巨细,务必躬亲,即便卧病在床,依然亲自断案,不敢随意处事,唯恐用心不尽,有负百姓。C.韩魏公作为三朝重臣,提携众多才
15、俊,受提拔的那些人虽身居台阁高位,把持地方军政,却很少有人对他感恩戴德。D.韩魏公赢得了辽国的尊重:他镇守北都时,辽国使者不敢在他的辖区肆意妄为;后来辽主还让人为他画像以示纪念。13.把文中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洎城成,无事,公复奏挺之功,而乞加奖谕焉。(2)盖己为侍从台谏,则能攻宰相之失。14.韩琦被称道有“贤人君子之盛悠”,试简括两则材料用什么艺术手法来塑造其光辉形象。附:参考答案和解析一、【答案】10.BDH 11.C 12.C 13.(1)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2)孔子任职审理案件时,有可以与人一起商量的文辞,不独自决断。 14.治国
16、理政关键在于选用正直贤能的大臣;任用正直的人,摒弃邪曲的人,从而感化邪曲之人;执政者要以身作则。【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季氏自己也超越礼法凌驾于公室之上,大夫的家臣执掌国政,因此鲁国从大夫以下全都僭越礼法,背离正道。所以孔子不做官了。“陪臣执国政”是主谓句,主语前断句,所以B处断句。“国政”作“执”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是以”用在句首,引出下句的结果,所以D处断句。“故”是因果关系的连词,要放在下一句的句首,与前文断开,所以H处断句。故选BD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及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恢复;/弥补
17、、补救。句意:克制自己,一切都恢复到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就是仁。/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B.正确。C.错误。意思不同。实践;/侍奉,赡养。句意:请允许我遵从您的话去做。/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不足以赡养父母。D.正确。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力排众议”错误。原文是说“因史记作春秋,约其文辞而指博”“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可见,“力排众议”无中生有。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平地”,填平洼地;“覆”,倾倒;“一篑”,一筐土。(2)“听讼”,审理案件;“共”,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