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3.9-2[预习导学]桃花源记(第2课时).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3.9-2[预习导学]桃花源记(第2课时).docx》由用户(教师相关)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习导学 语文 人教版八 年级 下册 3.9 预习 桃花源记 课时 下载 _八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第2课时)班级_ 姓名_学习目标1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2反复诵读,感受桃花源的美好意境和淳朴的人情。3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课堂学习任务一、自主学习翻译下列句子。(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5)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6)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二、合作探究1深入分析文本,感受桃花源的美好意境和淳朴的人情。(1)渔人在进入桃花源前,看
2、到了哪些景物?(快速浏览课文的前两段,找出描写的景物。)(2)桃花林的景色是什么样的?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朗读课文第1段,先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再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其作用。)(3)进入桃花源之后,渔人看到了什么画面?(朗读课文第2段,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将自己代入,先找到相关句子,再自行概括,可以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思考。)(4)请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桃花源。(5)朗读课文第3段,说说桃花源人见到渔人后的反应,这些反应表明了什么。(小组合作讨论,抓住描写桃花源人反应的词句分析。如还有疑问,可在全班提出,其他同学和教师协助解答。)(6)为什么桃花源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皆叹惋”?
3、(代入桃花源人的角色,将外界的动乱与桃花源内的和平进行对比。先自己思考,再与小组成员讨论,梳理汇总出答案。)(7)“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这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人的什么态度?这句话与后文再也找不到桃花源这个结果有怎样的关系?)(8)“处处志之”却仍“不复得路”的原因是什么?(结合上题作答。)2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1)后世把“世外桃源”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细读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社会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把桃花源中的生活和当时社会的生活进行比较,可得出结论。)(2)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思考问题。)本课小结课后任务1将本文改编成一个小故事,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出渔人在世外桃源的奇妙经历。2诵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进一步感受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