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中国近代史核心论点整理(共两部分).doc

  • 上传人(卖家):luzy369
  • 文档编号:7522218
  • 上传时间:2024-02-21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55.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中国近代史核心论点整理(共两部分).doc》由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初中历史 部编版八 年级 中国近代史 核心 论点 整理 部分 下载 _其它_历史_初中
    资源描述:

    1、中国近代史核心论点第一部分18401911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原因、根源、因素、关键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2、鸦片战争中,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芽的直接原因: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3、“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产生的直接原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4、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5、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拜上帝会的组织发动。6、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7、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当时中国不具备实施这种方案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8、列强于1853年提出“

    2、修约”的要求遭到拒绝后,没有立即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英法忙于克里木战争。9、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同外国势力出现暂时“和好”局面的原因: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高涨。10、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只引进西方技术,不彻底改革封建制度。11、中国无产阶级早于资产阶级产生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里诞生中国无产阶级。1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3、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资本主义发展条件成熟。14、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最终各走各路的主要原因:阶级属性不同。15、维新运

    3、动之所以取代洋务运动而在政治上唱主角,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16、维新变法兴起的根源: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17、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的关键: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18、“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该政策不影响列强各自在华主要利益。19、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根本原因: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夺取殖民地。20、黄海之战后,北洋舰队失去战机的主要原因:李鸿章下令不准出海迎敌。2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对中国大量输出资本进行

    4、经济侵略的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22、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侵略势力未能完全瓜分灭亡中国,其主观原因在于:中国人民奋起反抗。23、义和团被清政府先利用后镇压,其根本原因在于:义和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处于感性阶段。24、义和团前期进行反清活动,后又提出“扶清”口号的主要原因:民族矛盾的尖锐。25、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仍然是旧式农民战争。26、封建社会中,中国农民革命都以失败告终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平均主义思想观念决定了农民革命的狭隘性。27、一直到清朝前期,中国始终未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未

    5、能发展为真正的资本主义经济。28、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国内基本因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9、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0、20世纪初,中国许多地区开展收回路权斗争的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31、清王朝的新政企图保存和扩大他们的势力,但却促成了王朝的灭亡,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新政没有触及中国当时的社会矛盾。32、中国人民开展保路运动的最根本原因:清政府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33、武昌起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其关键因素在于:革命士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34、辛亥革命失败的根

    6、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35、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虽然都要求救亡图存,结果两者都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36、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与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国情决定,资本主义得不到充分发展,或者说资本主义力量小。37、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38、清政府实施“预备立宪”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清政府的反动目的已完全暴露。二、目的、目标、意图、用意1、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的直接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主要反映的侵略目标:商品输出。3、最能反映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对华侵略的根本目的:开放通商口

    7、岸。4、清朝设立总理衙门的根本目的:顺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5、辛酉政变后,西方列强放弃“中立”,主动与清政府合作主要目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6、西方列强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根本目的:维护和扩大侵华利益。7、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同时改变军事上的落后面貌,以维护清朝统治。8、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的直接目的:获取利润,配合军事工业。9、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其直接目的在于:适应军事工业的需要。10、19世纪70年代,沙俄支持侵略新疆的阿古柏伪政权的目的:利用阿古柏达到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11、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目的之一:

    8、挽救民族危机。12、戊戌变法的首要目标:救亡图存。13、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争做中国债主的根本目的:控制中国经济命脉。14、19世纪末列强争向清政府贷款的主要目的:扩大在华势力。15、美国提出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意图:进占中国市场。16、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其主要目的在于: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17、清末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直接目的: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18、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三、作用、影响、结局、结果、后果1、拜上帝教起到的主要作用:发动群众参加反清起义。2、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所起

    9、到的客观作用:冲击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兴办的企业对中国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引进大规模机器生产的一种新的生产力。4、中法战争的直接后果:中国放弃了对越南的保护。5、“公车上书”最深刻的社会影响:使维新思潮成为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6、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对中国的直接影响在于: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7、辽东半岛在三国干涉还辽后的实际结局:俄国的势力不断地增大。8、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造成的对华影响: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9、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10、1911年清政府“皇族内阁”

    10、成立的实际后果:宣告君主立宪制的破产。11、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四、特点、特征、表现、标志1、19世纪40、50年代西方列强侵华所表现的特点:以直接的武装侵略为主。2、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征:反封建同时反侵略,资政新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3、中国近代外资企业、洋务派企业、民族资本企业的共同特征:都是使用大机器的近代工业,都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4、19世纪60、70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企业兴起,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官僚、地主、商人等私人投资。5、清政府适应近代化行动的显著特点:缺乏主动性,是被迫的,行动是迟缓的。6、与科举制度下的官学

    11、相比,洋务运动中所办新学堂的特点:不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7、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8、与维新思想相比,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特点: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9、辛丑条约签定,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中国半殖民地化最显著的经济特征: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中国自然经济虽然解体,但仍然存在。10、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11、19世纪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标志: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新式工业,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出现了。12、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开始的事件:兴中会的建

    12、立。13、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14、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各国间的主要矛盾,在中国则具体表现为:先后强租胶州湾和威海卫。15、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全国性统一政党的建立。16、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皇族内阁”成立(1911年)17、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国制确立的标志: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18、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的诞生。19、北洋军阀政权建立的标志:临时政府迁都北京。20、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相对峙的农民政权的事件:定都天京。五、实质、本质、性质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实质:

    13、强国御侮,救亡图存。2、天京事变说明的本质性问题:农民阶级自身具有严重的小农经济的局限性。3、以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的实质: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4、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突出表现的实质问题: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5、戊戌变法的实质: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6、“门户开放”的实质:美国要凭借经济实力最终独霸中国。7、清末新政的实质:挽救统治危机。8、清末“预备立宪”的实质:摆脱政治危机,加强专制集权。9、洋务运动的实质:主观上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客观上是一场近代化运动。10、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的实质:在自由资本主义的外壳下将中国

    14、变成帝国主义共同宰割的对象。第二部分 19122001 半殖半封-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一、原因、根源、因素、关键、前提、条件、背景01、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根本原因: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02、辛亥革命后,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和真理,其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力量壮大03、造成袁世凯夺辛亥革命果实的主要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和妥协04、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张勋复辟帝制很快失败的主要的原因;违背社会发展趋势(或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05、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卖国和复辟不得人心06、中国资

    15、产阶级领导的变法和民主革命相继失败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足07、清朝统治结束不久,出现北洋军阀割据局面的直接原因:中央政权的严重削弱(或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08、张勋复辟的根本原因: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09、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客观原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0、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11、新文化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统治者掀起尊孔复古逆流12、新文化运动把反对矛头指向儒家思想传统道德的根本原因: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13、一战期间,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观原因: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一

    16、股思潮14、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的根本原因:当时的政权是封建性的15、护法运动失败的直接原因:西南军阀的破坏16、推动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根本因素:民族工业发展和工人阶段队伍的扩大(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7、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根本原因: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18、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政治主张的根本原因: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19、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最主要原因:孙中山等人对革命的对象、革命的依靠力量有了新认识20、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成为国共两党共同的斗争目标21、二次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

    17、国民党力量涣散22、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原则区别的根本原因:阶级立场不同23、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1925年5月,上海发生日本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的暴行24、省港大罢工爆发的直接原因:支持上海的反帝爱国斗争25、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出现的直接原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26、国民革命时期的革命形势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统一战线的可靠保证27、北伐胜利进军的根本原因: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28、北伐战争基本打倒了北洋军阀统治,但民主政治再次可望而不可及的原因: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背叛了革命29、促进孙中山在思想上从学西方到联合苏俄的主要因素: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

    18、一再破坏30、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边区红旗始终不倒”的最主要原因:坚持“工农武装割据”31、1927-1937年间,中共得到农民阶级拥护的主要原因:开展了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32、1928年底,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其不能真正统一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33、我国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南方的主要原因:北伐战争的影响34、1930-1931年,红军粉碎国民党三次“围剿”的主要原因:军事方针正确35、中央根据地红军前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的最重要原因:贯彻执行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的军事路线和作战方针36、“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19、的根本原因:集中力量“围剿”红军37、蒋介石在20世纪30年代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根本原因:认为中共代表的工农大众更是心腹之患38、“一二?九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华北事变39、西安事变爆发的历史根源:中日民族矛盾己上升为主要矛盾40、蒋介石同意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地位41、抗战期间中共所建根据地从长江以南转向华北地区的直接原因:红军主力战略转移42、“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起而自卫抗战的根本原因:日本的侵略从根本上威胁到国民党统治4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然存在着斗争的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44、抗日战争相

    20、持阶段,造成蒋介石政治态度两面性的主要原因: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作用45、抗战相持阶段,蒋介石不敢与中共彻底破裂的主要原因: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并没有改变46、蒋介石集团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既不放弃抗日,又要反共的主要原因: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力量日益壮大4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持续到抗战胜利的客观因素:日本侵华目的不变4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持续到抗战胜利的基本因素:中共对国民党既团结又斗争49、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民族的英勇抗战50、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从全面进攻转入重点进攻的主要原因:全面进攻失利,战线过长51、解放战争时期

    21、,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最主要原因: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52、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主要依据在于: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3、国家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重要的原因:小农经济从根本上束缚生产力发展54、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最主要根源: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理论55、1957年,整风运动转入反右派斗争的主要原因:党中央对当时阶级斗争形势的估计过于严重56、中共前进历程中出现“文革”失误的根源:“左”倾错误的发展57、1959-1961年是建国以来经济最困难时期,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中“左”倾错误

    22、严重泛滥58、中共十三大将我国现阶段定位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依据:物质文明不够发达59、决定中国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所走道路不同的主要原因:两国的经济基础不相同二、特征、特点、表现、标志类01、国共合作前,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特点:主要方式:武装斗争;依靠对象:军阀武装02、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斗争比较,北伐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03、与以前的资产阶级思想运动相比,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新特征:彻底批判封建主义思想04、与维新思想相比,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特点: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05、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最大特点:由民族革命战争转变

    23、为国内战争06、1953年,我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体现的基本特征: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07、1956年至1966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呈现的特点:初期、后期较好,中期问题严重08、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09、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五四”运动中的工人罢工10、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达到顶点的标志: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1、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的标志:东北易帜12、标志中国革命进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八一南昌起义13、国共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14、从“九一八”事变到中国共产党为公布

    24、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从反蒋抗日到全民族抗战1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开始,中国现代史开始17、人民解放军向国民党军队发动全面反攻的主要标志:晋冀鲁豫解放军强渡黄河,跃进大别山18、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20、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片面追求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21、1959年“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的主要

    25、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强迫命令风22、建国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形成的标志:1959年反右倾斗争23、新中国成立后到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最主要标志: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目的、目标、任务、意图、用意01、袁世凯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的主要目的:镇压国民党02、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目的:捍卫辛亥革命的成果,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03、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反对思想领域里的尊孔复古逆流04、近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打破封建束缚05、段祺瑞主张参加第一

    26、次世界大战的根本目的:借款练兵,以壮大皖系实力06、在护法运动中,西南军阀的真实目的:借孙中山的威望,与北方军阀抗衡07、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的直接目的:建立像“满洲国”一样的傀儡政权08、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的主要目要:振奋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09、抗战相持阶段,中共坚决回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其根本用意在于:以阶级斗争方式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0、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的根本目的:巩固美国在华侵略权益11、45年重庆谈判49年北平谈判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其主要目的是:以和谈换取部署内战的时间12、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的主要目的: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3

    27、、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根本目的:纠正文革以来“左”的错误1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15、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四、意义、作用、影响、结果、结局01、新文化运动的意义:起了思想解放作用,尤其是后期的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共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02、五四运动的意义:这次运动是人民大众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运动,是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03、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意义显示了中国无产阶级的组织力量的政治觉悟,提高了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共的

    28、政治威信、04、“五卅”运动的意义:这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掀起全国人民反帝斗争高潮05、八一南昌起义最重要的意义:中共独立领导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开始0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最主要的历史意义:点燃“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探索了一条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07、“一二九”运动的意义: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08、1947年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互为犄角,形成鼎足之势,其最大意义在于:人民革命战争的大转折09、五四运动最主要的作用:促成中国人民的新觉醒10、一二九学生运动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11、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由旧民主

    29、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的决定作用: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12、1924年发生的“北京政变”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最重要影响:扩大了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的影响13、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给当时的军事斗争造成的直接影响: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4、建国初期三大运动的共同历史作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15、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产生的最重要影响: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论断16、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的直接后果:导致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17、1927年南昌起义的最大意义:开始与国民党反动派武装对抗18、20世纪初期,中国民族

    30、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级基础五、实质、本质、性质类01、九国公约的实质: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02、段祺瑞赶走张勋重掌实权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其斗争的实质:真共和与假共和的斗争03、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失败”实质上是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未能完成04、1928年张学良改旗易帜实质上反映了: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05、国共第一次合作后,中国国民党的性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06、毛泽东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实质:中国革命必须以农村包围城市07、1936年,张杨发动西安事变

    31、,最终逼蒋抗日,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08、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实质上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09、1953年开始实行的三大改造,其实质在于: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10、新中国成立后,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1、1953年中共公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改革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14、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实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5、五四运动的性质: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6、南京国民政府(1927.4.18)的性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1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性质: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18、南京伪国民政府的性质:为日本侵略服务的汉奸政权19、“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0、关于1949-1956年我国社会的性质: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8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中国近代史核心论点整理(共两部分).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52221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