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第1课时(教案,含核心素养目标)-(部编)统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第1课时(教案,含核心素养目标)-(部编)统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doc》由用户(QX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德与法治 第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 第1课时(教案 含核心素养目标)_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11 变废为宝 妙招 课时 (教案 含核心素养目标) 统编 四年级 上册 道德 法治 下载 _四年级上册_统编版/部编版_道法_小学
- 资源描述:
-
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11课 变废为宝有妙招(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垃圾暴增的现状及其对环境产生的危害。2.道德修养: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积极开展“变废为宝”的活动。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家庭、学校、社区垃圾暴增的现状,并尝试分析原因。(重点)2.认识垃圾处置不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难点)3.知道垃圾当中有些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课前准备学生完成“一天会生产多少垃圾”调查表。“一天会生产多少垃圾”调查表调查场所请在相应选项的括号内打“”教室( )校园( )家庭( )产生的垃圾种类一天产生的垃圾总量我的调查感受教学过程一、 我眼中的垃圾
2、1.提问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个词的时候,会想到什么? (板书:垃圾)预设1:又脏又臭,味道难闻死了。点评:看来,在你眼中,垃圾是讨厌的东西,它们会污染我们的生活环境。预设2:垃圾是我们扔掉的、没有用的东西。比如,妈妈做饭时扔掉的烂菜叶、果皮,我用过的草稿纸、铅笔头,老师用剩的粉笔头。点评:看来,在大家眼中,垃圾是我们觉得已经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利用的废弃物品。(板书:废)2.出示出示教材第80页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建筑垃圾的图片。提问:认识它们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垃圾?预设1:我们家的垃圾桶里每天都会有生活垃圾。预设2:我们小区有人装修时,就会运出很多建筑垃圾。预设3:我想医院里每天都
3、会有很多医疗垃圾。预设4:工业垃圾可能是工厂生产时产生的垃圾。小结:生活垃圾是我们最常见的,因为家家户户每天都会产生很多的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垃圾可能不常见,它们来自医院、工厂。课前,同学们围绕“垃圾”,在自己所在的家庭、学校进行了一次调查,在调查中又有哪些发现呢?下面就把你的调查结果和大家分享一下吧。二、垃圾从哪里来1.活动一:调查汇报,初步感知(1)小组交流:学生按课前调查的地点分成教室组、校园组、家庭组,在组内交流调查成果。(2)汇报:每组的代表在班级内进行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教室组。预设1:学生用图片、文字展示垃圾的种类,主要是学生每天产生的草稿纸、餐巾纸、修正带、铅笔头、用完
4、的笔芯。预设2:一个班级每天大约有两大包垃圾,如果当天有手工课,垃圾还会更多。教师随机记录:草稿纸、餐巾纸、修正带、铅笔头、废笔芯,2包以上/班。校园组。预设1:学校有一个垃圾站,班级的垃圾都投放在这里;校园里还有一些 比较漂亮的垃圾桶,有少量的纸屑、树叶等。师对预设2:通过采访学校的校长、后勤主任,汇报学校一天垃圾清运的数量和种类;发现厨余垃圾特别多,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单独进行清运;每天产生厨余垃圾的数量和学生当天倒掉的剩饭剩菜密切相关。预设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还有专门设置投放废弃口罩的垃圾桶。教师随机记录:树叶、厨余垃圾、废弃口罩。i局间处家庭组。预设1:学生用图片、文字展示垃圾的种
5、类,厨房里的垃圾桶投放的主要是厨余垃圾,卫生间的垃圾桶投放的主要是厕纸。预设2:周一至周五,一天扔一次垃圾就可以了。双休日,一天要扔两次垃圾。教师随机记录:厨余垃圾、厕纸。小结:工作日垃圾少点,休息日垃圾多一点。(3)提问:通过调在、交流、汇报,你们有什么发现和感受?预设1: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很多,班级、学校、家庭都有我们留下的垃圾。追问:你们用了“很多”这个词,究竟有多少呢?我们来做一个估算:一个班级每天至少产生2袋垃圾,全校24个班级,会有多少袋垃圾?全区有40所小学,又会有多少袋垃圾?这么多垃圾堆放在一起要占用多大的面积?(可能要用一间教室来装垃圾)如果算上全市所有小学呢?再加上中学、大
6、学呢? (会成为垃圾的海洋)预设2: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的种类很多,有纸张、用完的笔芯、果壳、骨头、塑料袋、快餐盒,还有剩饭剩菜。预设3:学校的仓库里还堆放着已经不能用的旧电脑、旧投影仪。点评:不仅是垃圾桶里有垃圾,那些堆放已久的、不用的物品也成了垃圾。小结:通过调查,同学们都发现我们周围的垃圾数量多,种类也多。(4)思考: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身边的这些垃圾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预设:自己每天写作业时,用过的草稿纸会成为废纸;妈妈做菜时,会产生各种塑料包装袋、厨余垃圾;家里经常买新衣服,旧衣服就会成为垃圾;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电子垃圾也会越来越多。刚才有小组汇报时说家里的垃圾双休日会多一点,工作
7、日会少一点。这是为什么?预设:工作日,我们白天不在家,家里就不会有垃圾了。追问:工作日,家里垃圾不多,哪里垃圾会多?预设:学校、爸爸妈妈单位的垃圾会多。小结:我们聊着聊着,突然发现,我们人到哪里,哪里就会有垃圾。家庭、班级、学校,只要有我们在,就会产生垃圾。(副板书:人)2.活动二:操作体验,强化感受(1)出示:这是老师昨天刚收到的一份快递,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吗?(出示实物)预设:(在学生充满好奇与期待的眼神中,教师和前排学生一起拆开快递包装)一个小小的玻璃花瓶用了多少层包装? (师生一起数)(2)提问:看到这么牢固精致的包装,你们想说什么?预设1:花瓶是易碎物品,用心地包装才能保证花瓶完好无损
8、地寄到用户手中。点评:这家小店的服务非常好,很多人都为如此精心的包装点赞。预设2:网购一个小花瓶需要这么多层的包装,那要产生多少垃圾啊!提问:我们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这个小花瓶的价格是10元,但是它的包装却有这么多,而且这些包装我们通常都会当作垃圾扔了。(再次展示快递的包装,里面有各种纸张、塑料填充物、泡沫塑料)你们有这样的经历吗?学生交流。(3)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只看到这件物品是自己需要的,性价比很高,谁又会注意这件小小的物品竟然带来了这么多垃圾呢!对于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看法?预设1:商品过度包装,制造太多垃圾,不环保。预设2:包装牢固、精美,更能吸引消费者,商家的做法可以理解。(4)小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504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