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版历史中考复习七八九年级分类知识清单汇编(实用必备!).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7503811
  • 上传时间:2024-02-11
  • 格式:DOCX
  • 页数:52
  • 大小:914.4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历史中考复习七八九年级分类知识清单汇编(实用必备!).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统编 历史 中考 复习 温习 七八 九年级 分类 知识 清单 汇编 实用 必备 下载 _二轮专题_中考专区_历史_初中
    资源描述:

    1、统编版历史中考复习七八九年级分类知识清单汇编目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7(二) 西周7(三) 先秦政治体制的主要特征:君主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9(一) 皇帝制度9(二) 中央行政机构/官僚制度:三公九卿制9(三) 地方:郡县制9五、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七下29页】9六、 元朝的政治制度【七下52页】9(一) 中央:一省二院制9(二) 地方:行省制-行中书省9七、 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七下67页】10(一) 中央;10(二) 地方:10八、清朝【七下101页】10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10一、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有限的民主)10(一) 雅典的民主制度【九上18页】10(二) 斯巴达

    2、的寡头政治10(三)罗马10二、 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10(一) 日耳曼人的封建王国【九上32页】10(二) 王权与教会11(三) 法国的等级君主制【九上89页】11(四) 英国的议会君主制【九上80页】11三、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1(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九上82页】11(三)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九上88页】11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11一、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1(一) 共和制度中华民国的建立【八上46页】11(二) 政党政治【八上50页】11二、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12(一)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的政权建设)【八上77页】12(二) 抗日战争时期(边区

    3、的政权建设)【八上101页】12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12(一)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八下21页】12(二) 基本政治制度12(三) 我国民主政治的新发展12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13一、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13(一)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七上35页】13(二) 两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七上94页】13(三) 北宋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七下31页】13二、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13(一) 戊戌变法【八上30页】13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141、 中共大大(1956年)142、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14官员的选拔和管理制1

    4、7一、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和管理17(一) 官员选拔17二、 监察制度18(一) 秦汉【七上45、58页】18(二) 宋朝【七下】30页】18(三) 元朝【七下52页】18法律与教化18一、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18(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罗马法18(二) 近代西方法律18(三) 中国的法治建设19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19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19(一)秦朝的民族关系【七上48页】19(二)汉朝的民族关系【七上60页】19(二) 唐朝的民族关系【七下14页】19(三) 宋朝的民族关系【七下3340页】有战有和,以和为主19(四) 元朝的民族关系【七下53页】20(五) 明朝的民族关系

    5、【七下79页】20(六) 清朝的民族关系【七下88页】20二、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20(一) 秦汉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逐渐扩大【七上70页】20(二) 唐朝【七下19页】开放的对外政策20(三) 宋朝【七下45页】21(四) 元朝【七下63页】21(五)明朝【七下71页】21(四) 清朝21当代中国的外交21一、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2(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八下81页】22(二)70年代打开外交新局面【八下85页】22二、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八下87页】22(一)对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调整22(二)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23货币制度23一、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进程23(一

    6、) 原始社会末期到夏天然贝壳23(二) 秦朝统一币制:圆形方孔半两钱23(三) 汉朝统一铸造五铢钱23(四) 北宋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23(五) 南宋“会子”23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23一、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23(一)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23(二)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23二、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24(一)美洲物种的外传24(二)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24(三)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粮食安全24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24一、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24(一) 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24(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25(三) 劳作方式的发展25二、 工业革命和工厂制度261、 工业革命促

    7、进了城市化的发展262、交通运输业进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263、 工业革命促进了乡村的转变264、 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265、 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九下24页】266、 消极影响【九下26页】27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时代”27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27一、 古代的商业贸易27(一) 起源原始社会后期27(二) 古代中国27二、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27(一) 世界市场的形成27三、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29(一) 世界经济的发展29u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303、 世界贸易组织(wto)【九下93页】31水陆交通的变迁31一、 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陆交通3

    8、1(一) 人工道路(陆路)31(二) 运河(水路)31二、 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31(一) 中国古代已形成了联通中国与东亚、西亚、南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31(二) 近代全球航路的建立31二、 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工业革命引发了交通的变革32(一) 欧美【九上96页】32(二) 中国近代的铁路交通32医疗与公共卫生32一、 历史上的疫病32(一) 历史上的疫病32(二) 历史上疫病的影响32二、 中医药的成就32(一) 古代的中医成就32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32一、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32(一) 原始社会:起源【七上2页】33(二) 春秋战国:奠基时期【七上38页】33二、 四大

    9、发明的外传【七下59页】33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34一、 古代亚非文化34(一) 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九上6页】34(二) 古代埃及文化34(三) 阿拉伯文化【九上55页】34二、欧洲文化的形成34(一) 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34(二) 中古西欧文化35(三) 拜占庭文化35三、 南亚、东亚文化35(一) 古代印度文化35(二) 古代日本【九上52页】35四、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35(一) 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35(二) 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35(三) 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35战争与文化交锋36一、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36(1)

    10、背景:马其顿的崛起。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军开始东征36(2) 性质: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掠夺性战争,连续作战10年36(3) 影响:36二、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36(一)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36(二) 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文化36(三) 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36三、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37(一)两次世界大战【九下34、67页】37(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37(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38第 52 页 共 52 页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夏商周奴隶制国家)【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准确来说,秦建立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

    11、中君主专制与民主政体相对,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指国家的政权的结构形式,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的命令。【简单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就是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一) 夏 最早的奴隶制王朝。 王位世袭制。(二) 西周 分封制(封邦建国):【七上23页】u 目的:稳固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u 根据:血缘关系和功劳大小u 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u 贵族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三) 先秦政治体制的

    12、主要特征:君主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二、 秦朝的政治制度【七上45页】(一) 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二) 中央行政机构/官僚制度: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城乡掌管行政、太尉掌管军事事务、御史大夫掌管监察事务(三) 地方:郡县制三、汉朝的政治制度:【七上57页】地方制度:“推恩令;刺史制度四、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七下8页】 五、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七下29页】二府三司制(三司即分化事权,削弱相权)“收其精兵”控制军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杯酒释兵权) 统调分离;军队将领,定期换防“稍夺其权”中央相权: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地方行

    13、政权:派文臣担任知州;知州三年一换;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制其钱谷”地方财政权: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六、 元朝的政治制度【七下52页】(一) 中央:一省二院制 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掌管全国行政,下设吏、户、礼、工、刑、兵六部;同时还直辖“腹里” 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二) 地方:行省制-行中书省 十个行省,下设路、府、州、县七、 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七下67页】(一) 中央; 废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军事上设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明成祖设立内阁(辅助政务) 特务机构(厂卫

    14、机构-耳目爪牙):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二) 地方: 废行省,设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八、清朝【七下101页】 雍正设军机处-“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上传下达,没有决策权;其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强化到顶峰。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有限的民主)(一) 雅典的民主制度【九上18页】 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主权在民; 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开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构)轮番而治; 主席团经抽签产生直接民主; 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民主范围局限,

    15、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陶片放逐法”片面性,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梭伦奠基克里斯提尼确立伯里克利达到顶峰(二) 斯巴达的寡头政治(三)罗马1、罗马共和国【九上22页】罗马共和国的权力由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元老院(决策权)、公民大会(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掌握。2、罗马帝国【九上23页】 元首制的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标志着罗马进入帝国 皇帝独裁二、 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一) 日耳曼人的封建王国【九上32页】1、封君封臣制度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臣必须保护封臣;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契约性2、 法兰克王国

    16、(二) 王权与教会(三) 法国的等级君主制【九上89页】三级会议(四) 英国的议会君主制【九上80页】形成过程:1215年大宪章,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13世纪,基本确立议会制度14世纪,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三、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九上82页】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议会:此后,英国的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收新稅和招募常备军。 内阁制:18世纪,英国逐渐形成议会内阁制度。(二) 美国的联邦制、共和制【九上85页】 确立:1775年,英国在北美的13个殖民地

    17、发起独立战争1776年,确立了美利坚合众国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 内容:联邦制; 三权分立:(三)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九上88页】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长期的过程。1792年(法国大革命),法国首次建立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但共和制度最初并不稳固。1870年,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通过新宪法。经过数年动荡,法国确立了共和制。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一) 共和制度中华民国的建立【八上46页】 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 1912年3月11日,颁

    18、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和维护民主共和制。(二) 政党政治【八上50页】v 辛亥革命后,宋教仁组织国民党,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多数党的领袖,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这威胁到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宋教仁案”)。v 此后,引发二次革命。v 二次革命被镇压后,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二、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一)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的政权建设)【八上77页】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10月,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此后全国各地建立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华苏

    19、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定都瑞金(二) 抗日战争时期(边区的政权建设)【八上101页】 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逐步扩大。 陕甘宁边区: 首府、中共中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主要措施: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一)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八下21页】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

    20、国家根本法的行使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 基本政治制度v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八下2页】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正式确立了该制度。v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八下60页】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统一多民族国家)和现实情况(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含义:在国家统一的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对维护民

    21、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v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三) 我国民主政治的新发展n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八下54页】n 我所民主政治的特色:(了解)1)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在百余年的奋斗中,相继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思想理论成果。2)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做主。3) 以共产党为领

    22、导力量。4) 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5)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一、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一)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七上35页】v 性质:一场比较彻底的封建性质的改革v 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v 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v 内容及其影响:政治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参政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傜役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

    23、展统一度量衡军事奖励军功。军功爵制壮大了军事力量v 作用/意义/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促使秦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二) 两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七上94页】 性质:一场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 目的:用文治移风易俗,加强对北方地区的管理。 措施:迁都洛阳、移风易俗(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通婚姻) 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顺应了民族大交融的趋势,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三) 北宋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七下31页】v 背景/原因:官僚机构和军队不断膨胀,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

    24、出,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v 时间:1069年(宋神宗统治期间)v 性质: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v 目的:富国强兵v 措施:领域措施内容(了解)目的经济募役法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缴纳限制官僚等的特权,增加政府收入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军事保甲法把农村人户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政治秩序,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v 影响:使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但是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

    25、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新法几乎全部被废。二、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一) 戊戌变法【八上30页】l 时间:1898.6.119.21l 序幕:公车上书l 开始标志:1898.6.11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l 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思想启蒙运动l 方式: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l 内容: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最能体现改革性质),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教育上,废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军事上,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l 结局(戊戌政变):改革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26、,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大部分变法措施(只留下京师大学堂),“戊戌六君子”被杀于北京菜市口l 意义: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性质l 失败原因:顽固派势力强大,维新派弱小;缺乏坚强的领导袁世凯的出卖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光绪)无群众基础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l 认识/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一) 过渡时期(19491956年)1、 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八下13页】 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的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法律依据:195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结果:到

    27、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意义: 政治上,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土地占有方式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依旧是私有制) 经济上,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2、 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八下23页】 时间:19531956年 方式: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改造创举赎买政策 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

    28、基本上完成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 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缺点:在改革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二)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1966年)【八下27页】1、 中共大大(1956年) 以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良好开端2、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u 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u 大跃进:快(速度)、多u 人民公社化运

    29、动:一大二公u 评价: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挫折(三) 改革开放后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八下35页】n 背景: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进行平反,要求纠正错误; “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奠定了思想基础(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使人民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n 地点:北京n 内容:思想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政治上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的思想路线、政

    30、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决策 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n 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2、 深化改革【八下54页】 2012年,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2012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 2020年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

    31、党,全面依法治国” 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全面总结成就和经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3、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后40年的重大改革(1) 经济体制改革 【八下38页】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目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改革 时间:19781983年 开始标志: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结果: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

    32、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道路。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开始标志:1984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内容:所有制形式上,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经营管理体制上,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意义:大大调动了企

    33、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2)对外开放【八下42页】v 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v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1980,建立深圳(“窗口”;代表)、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85,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建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开放沿江城市,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01年)【八下44页】走出去的尝试,为我国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4) 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

    34、贸易试验区、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知识补充改革的一般原因1、 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如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等2、 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缓和民族关系等)。如雅典梭伦改革、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3、 吸收其他民族的特长。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如北魏孝文帝改革。4、 达到特定目的的改革。如欧洲宗教改革(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

    35、的需要)【注:如果改革成功,改革目的往往可以作为意义或影响】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1、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遵循社会发展规律2、 改革措施是否实行3、 改革派和反对派力量对比4、 最高统治者的态度和改革者的素质5、 用人是否得当6、 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增加人民负担7、 是否讲究改革的策略和技巧等改革影响的万能金句1、 经济上:促进/阻碍了商品经济/对外贸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货币金融业的发展;减轻/加重了农民的赋税徭役负担;提高/打击了生产积极性;增加了税收,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扩大/降低了政府财政支出;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化潮流,相互依存,连带经济风险2、 政治方面

    36、:整顿吏治,抵制贪污腐败,政治清明;稳定了社会秩序,缓解了社会矛盾;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公平。3、 综合层面:加强了政府对的管理,加强了政府对经济/地方的控制力;为的出现奠定基础,为后世创造条件;开创制度,对后世及其他国家影响深远;终止了(坏阶段/过时的),开始了(新阶段);移风易俗,接受了先进的汉族/西方/某某文明官员的选拔和管理制一、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和管理(一) 官员选拔1、 世官制/世卿世禄制(西周至春秋)2、 军功爵制(战国)3、 察举制(两汉)标准:德行(举孝廉)4、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标准:门第5、 科举制(隋唐至明清)标准:才能;通过

    37、科举考试选拔人才(1) 创立:【七下3页】l 标志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l 影响: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管理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可以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2) 完善【七下8页】 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时把诗词歌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重要内容;(3) 发展【七下31页】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

    38、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4) 走向极端【七下68页】v 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解释依据,以八股文为文章格式,不能随意发挥。v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5) 废除1905废科举,开办近代新式教育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1、 选拔范围由贵族扩大到平民2、 选拔标准(依据)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演变为以才能、学识为选拔标准3、 选拔地方也由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考试4、 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公开、公正、客观的原则5、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二、

    39、 监察制度(一) 秦汉【七上45、58页】l 中央监察体系: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l 地方监察制度:汉武帝时-刺史制度(二) 宋朝【七下】30页】通判的设立监督知州,以分知州的权力(三) 元朝【七下52页】中央设有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法律与教化一、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罗马法1、十二铜表法【九上22页】n 目的: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n 颁布:公元前450年,罗马共和国颁布2、 罗马民法大全【九上47页】u 6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查士丁尼民法大全u 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u 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律概要新法典u 作

    40、用和影响:对罗马: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维系古罗马的政治经济统治对后世:罗马法是世界史上最丰富、体系最完善的古代法律,是近现代法学的渊源,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二) 近代西方法律1、 大宪章英格兰1215年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成为资产阶级争取权利的法律依据。2、 权利法案英国,1688年【九上82页】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从此,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3、 独立宣言美国1776年7月,杰斐逊起草【九上85页】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

    41、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4、1787年宪法美国,华盛顿主持【九上87页】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步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5、 人权宣言法国1789年8月【九上90页】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6、1791年宪法法国7、 拿破仑法典法国,1804年【九上91页】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8、 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林肯【九下12页】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三) 中国的

    42、法治建设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八下2页】作用:起临时宪法的作用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八下13页】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九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八下21页】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到践踏最大冤案刘少奇冤案5、全面依法治国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一、

    43、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一)秦朝的民族关系【七上48页】l 地位:秦朝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l 政策:秦朝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 (二)汉朝的民族关系【七上60页】v 与匈奴:汉初,朝廷对北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三次攻打匈奴v 与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七上68页】目的:公元前138年,第一次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19年,第二次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与西域的交流沟通 地位及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二) 唐朝的民族关系【七下14页】1、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称为“天可汗”2、 与吐蕃:l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l 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l 唐蕃会盟3、 与南诏:封其首领为云南王4、 与回纥: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5、 天山南北地区(今新疆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版历史中考复习七八九年级分类知识清单汇编(实用必备!).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503811.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