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4单元教案.doc

  • 上传人(卖家):1207392380yun
  • 文档编号:748953
  • 上传时间:2020-09-17
  • 格式:DOC
  • 页数:173
  • 大小:1.7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4单元教案.doc》由用户(1207392380yun)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单元 教案 下载 _四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1 1. .观潮观潮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认识“盐、屹”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潮、据”等 15 个字,会写“奇观、农历”等 14 个词语。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 接、横贯”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积累优美的语 段。 3.抓住关键词,把握文章结构,初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读准多音字,理解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 伟壮观。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初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 伟壮观。 教学准

    2、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学习活动一:归类学词归类学词,初识初识“奇观奇观” 1.出示中国地图, 标注钱塘江的位置。 出示钱塘江潮的图片, 揭示课题。 (板 书:观潮) 2.归类识记本课词语,初步感受钱塘江潮的特点。 词组一:顿时 逐渐 霎时 (1)读正确,教书写:“逐”不要多一点,“要”笔画多。 (2)找共同点,再举例:都跟时间有关。 词组二: 浩浩荡荡 闷雷滚动 横贯江面 山崩地裂 震得颤动 漫天卷地 (1)读正确,教书写。 (2)结合图片及生活中春游的场景,理解“浩浩荡荡”。结合上下文理解 “漫天卷地”。 (3)找共同点:这些词都写出了潮水的气势磅礴。找一找

    3、,文中还有哪些词 也能表现潮水的气势磅礴。读一读这些词语。 词组三:昂首东望 盼着 人声鼎沸 踮着脚 (1)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写人的活动) (2)你从中体会到观潮人怎样的心情?读一读。 3.指导易错字的写法。 (1)指导书写“鼎”。出示“鼎”的实物图片,以及“鼎”字的演变过程。 学生观察,指出“鼎”是象形字。“目”,是“肉(月)”的变形,而不 是放锅里煮的太阳。 (2)指导书写“滚”。推荐歌谣识记:“大公鸡,穿花衣。看不见路,掉水 里。骨碌骨碌滚回去。” 4.检查课文朗读。 学习活动二学习活动二:借助问题借助问题,理清脉络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这天早上 午后一

    4、点左右 霎时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时间顺序 3.结合写作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说自已分段的理由。 第一段为第 1 自然段:总写钱塘江大潮为天下奇观。 第二段为第 2 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景色以及人们翘首等待的情景。 第三段为第 34 自然段: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段为第 5 自然段:写大潮退后的平静。 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学习课文,抓住关键词,说出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把握文章内容, 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2.能够边朗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 的壮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5、 3-4 自然段。 4.朗读诗歌浪淘沙 (其七) ,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住关键词,把握文章内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三学习活动三:想象画面想象画面,感受壮观感受壮观 1.钱塘江大潮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默读第 3、4 自然段,圈画出描 写潮的声音和形态的句子,完成表格。 位置 由远及近 声音 形态 2.哪位同学能结合表格,说一说钱塘江大潮声音和形态的变化呢?这些词 句使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带给你怎样的

    6、感受呢? 预设 1:学生横着一行一行介绍表格 (1)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声音越来越大)。 借机理解“闷雷滚动、山崩地裂”的意思,想象潮的声音,感悟潮的气势。 (2)形态:一条白线一堵水墙千万匹白色战马(大潮气势越来越大) 。 借机理解“水墙、千万匹白色战马”,想象看到的画面,体会大潮的雄伟 壮观。 预设 2:学生一列一列竖着介绍表格。想象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画面,体会 大潮由远及近的声音和形态的变化。 3.观看视频:让我们一起欣赏这壮观的场面吧。(看视频) 4.指导朗读课文第 3、4 自然段:让我们用朗读来表现这伟大的奇观吧! 5.作者是如何写出这磅礴的气势的呢?你有什么发现? 要点

    7、 1:数字具象化,突出壮观 如: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要点 2:想象丰富,运用比喻的手法,突显壮观 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6.结合提示语背诵第 3、4 自然段。 提示内容: 午后一点左右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一条白线再近些水墙浪潮 越来越近白色战马山崩地裂。 学习活动四学习活动四:揣摩写法揣摩写法,领悟奇观领悟奇观 1.自己读一读课文第 3、4 两个自然段,思考: 两者都是写潮水,有什么相似之处? (都是从声音和形态两个方面描写潮水的,都用了比喻的手法) 两者又有什么不同? (一

    8、个写远处的潮,一个写近处的潮;一个先声后形,一个先形后声;一个 既写潮又写人,一个只写潮) 2.默读第 3 自然段,画出写人的句子,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聚焦“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一句。 (1)初步理解“人声鼎沸”的意思。(查阅词典或近义词替换) (2)想象场景,准确理解词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人声鼎沸的场景,请用几 句话描述一下。 (3)聚焦“踮着脚”一词,做一做这个动作。 (4)通过写观潮人的表现,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大家既兴奋又急切,侧面烘托出大潮巨大的魅力) (5)链接话题:有一次考试我考了 65 分,回到家妈妈问我成绩。描写一下 妈妈情绪的变化。 要求:有

    9、序描写。“一开始顿时(立刻)最后”分三部分写。 展开想象,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情绪写具体。 3.课文的哪一部分也用了侧面烘托的写法?(第 2、5 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 2 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文字描述的情境。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象到的画面呢? 提示:平静的江面、笼罩的雾气、神秘的小山、昂首东望的人群。仿佛听 到他们议论纷纷:潮怎么还没来?到底啥时候来?从中感受到人们急切的 心情。 (2)第 5 自然段又是怎样体现大潮的壮观呢? 提示:结合“余波还在漫天卷地”“风号浪吼”“过了好久”“两丈来 高”来谈,这也是对大潮的壮观的侧面烘托。 4.分别用文中一句话和自己的话来赞美钱塘江

    10、大潮 板书:天下奇观 5.你能结合板书,说说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作天下奇观吗? 提示: 潮来前,人们急切地盼望,看出大潮魅力巨大。 潮来时,声音和形态都奇异而壮观。 潮退后, 余波汹涌, 江水陡涨, 也从侧面烘托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学习活动五学习活动五:拓展延伸拓展延伸,了解成因了解成因 1.思考: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是怎样形成的呢? 2.看课文第 4 页的资料及插图,说说钱塘江大潮的成因。 3.阅读文后刘禹锡的浪淘沙 ,理解大意、想象画面,朗读背诵。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 1 观潮观潮 精彩片段精彩片段 师:同学们,课文第 3、4 自然段写了潮来时的情境,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字,

    11、 开始“观潮”。请同学们默读这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想,画一画描写潮的 声音和形态的句子,并试着完成下列表格。 位置 由远及近 声音 形态 (学生读、画、填写表格) 师:谁愿意结合自己填写的表格和大家交流? 生: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 出现了一条白线。再近些,看起来像一堵水墙。越来越近时,那声音如同 山崩地裂;看起来就像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附表格内容) 位置 远处 再近些 越来越近 声音 好像闷雷滚动 响声越来越大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形态 一条白线 一堵水墙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师:这个同学是带着我们一列一列来观潮的。这样,我们很清楚地了解到 了

    12、大潮是由远及近而来的,并且在不同的位置,有着不同的声音和形态。 那么,其余的同学,有没有不同的交流思路? 生:我可以一行一行来讲。声音从远处传来时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 响声越来越。 大;当越来越近时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师:说得真好啊!同学们,你们从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声音越来越响了。 师:是呀,作者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大潮的声音之响。哪位同学能够 像刚才的同学那样,讲一讲形态的变化? 生:在远处时,看起来是一条白线:再近些,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随着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师:这位同学讲得又清楚又生动。两丈多高是多高呢?我们用数学知识算 一算。一丈等于十尺,一

    13、米等于三尺,所以两丈多高就约等于 6.7 米,相 当于我们两层楼的高度呢 生:哇! 师:作者还把浪潮比作了什么? 生:作者把浪潮比作了千万匹白色战马。 师:你们又从中体会到什么呢? 生:大潮气势越来越庞大,非常壮观。 师:同学们,你们想亲眼看一看这浪潮吗?我们一起来看视频。(播放钱塘 江大潮的视频) 师: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生:钱塘江大潮实在是太壮观了! 师:用文中的一句话赞叹,那就是 生: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师:那么,让我们一起用声音传递情感,赞叹这伟大的奇观吧!我们一起读 读第 3、4 两个自然段。 (学生声情并茂地齐读) 点评点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想

    14、象画面,然后再把想象到的画面 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后,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而且感悟到文字的魅力、大自然的魅力。再通过补充视频资料,提供更加 直观的画面冲击,完善学生想象的内容,带给学生强烈的震撼。学生此时 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有感情的朗读就不再是“无病呻吟”,而是一种情 感的宣泄和表达。 2.2.走月亮走月亮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鹅、卵、俗、跃”等 8 个生字,会写“淘、牵、卵”等 15 个字,会 写“柔和、鹅卵石”等 14 个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在朗读的同时想象画面,初步感受月光 下美丽的景象。 3.练习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5、,读顺句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月光下美丽 的景象。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能在朗读的同时想象画面,初步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习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月夜美景图,初步感受月夜的静谧诗意。 2.谈话:你在月光下散过步吗?和谁一起?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3.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散文走月亮(板书课题)。 根据对课文的预习,你知道什么是“走月亮吗”? 教师可补充“走月亮”的相关知识。 4.这节课,我们跟着作者吴然一起走月亮。简介吴然。 学习活动二:字词学习,丰富

    16、积累学习活动二:字词学习,丰富积累 1.出示词组一: 鹅卵石 坑坑洼洼 庄稼 稻穗 葡萄 要点 (1)坑坑洼洼,叠词,放在一起指道路特别高低不平。 (2)把课文当中出现的庄稼找出来(水稻)。 出示水稻图片,指图(师:这就是稻穗。和“稻穗”一词联系起来),注意 “稻”的写法, “穗”的读音。 (3)葡萄是果园里的水果,找出果园里其他的水果(雪梨、火把梨)。 2.出示词组二: 淘洗 牵着 填上 跃出 要点: (1)淘洗是一遍又一遍地洗,除去杂质和污垢。用淘洗一词修饰月亮,把动 词用活了,可以想象月光有多么皎洁和明亮。 (2)两处“牵” :阿妈喜欢牵着“我”走;月亮牵着小星星,像母女一样,把 动词用

    17、活了。 (3)找出课文中其他用得很神奇的动词,看谁找得多 3.分辨:俗、熟 (注意不同的读音,并组词。俗:习俗、风俗;熟:成熟)。 学习活动三:朗读课文,梳理结构学习活动三:朗读课文,梳理结构 1.范读第 1 自然段,如果直接写成“月亮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有什么不 同? 提示:运用复沓(重复)这种语言形式,情感表达更加强烈。 2.读第 2 自然段 提示: (1)读好“三个照亮” :注意节奏,声音逐渐变大,读出山的高、树的大, 把“大道和小路”读扎实,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 (2)变换句式朗读: “月光是那样明亮、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村头 的大青树、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体会

    18、原句情感表达的从容、优雅。 3.读第 3 自然段,理解:什么是“走月亮”? 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什么是“走月亮” 要点 (1)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板书:小路上) (2)“走”的意思是什么?(散步) (3)怎样走月亮?(自由地、悠闲地、愉快地) 4.自读第 4-9 自然段,找一找作者走过哪里? 句式填空:走过( ),走过( ),走过( ),走过 ( ),还走过( ) 。 要点:第 8 自然段作者走过什么地方?是第 4、6 自然段他们走过的地方。 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小溪边、大道上、田埂上、果园、许多地方。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聚焦活用的动词“流着” “抱着”

    19、等,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能在朗读的同时想象画面,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 “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4 自然段。 4.调动多种感官观察,仿照课文第 6 自然段,描述自己月下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在朗读的同时想象画面,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 “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 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四:想象画面,入境悟情学

    20、习活动四:想象画面,入境悟情 1.走月亮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这样的夜晚很美妙,他很幸福) 2.但是作者没有直接写美妙和幸福,而是把美妙的画面和幸福的情感藏起 来了,请读第 4-9 自然段,看看作者把情感藏到哪些词句当中了? (1)第 4 自然段,藏在“流” “抱”等活用的动词里,藏在“哟、哦、哦” 等感叹词里,也藏在省略号里。 结合“流” “抱”所在的语句,说说想象到的画面。 去掉三个感叹词朗读,与原段比较,体会作者的情感: “哟”表现了作者 的惊喜、赞叹。两个“哦” ,第一个表示回忆起白天做的事,很开心;第二 个表示自然而然地想起要去的地方,充满向往。 聚焦省略号,想象“我”还在小溪边做

    21、什么? 同学们,如果换一下排版,第 4 自然段还能变成一首小诗呢,我们再来 读一读,想一想,你还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呢? (把第 4 自然段变成诗歌形式,韵脚:光、床、塘、亮、裳、塘、亮、方, 再一次朗读,体会画面之美,感情之深) (2)第 6 自然段,藏在想象的生活画面里:想象修路后的村庄的美,想象果 园飘香的美,想象稻田劳作的美。 默读第 6 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 语言说一说你最感兴趣的画面,并给这幅画取个题目。 提示:比如,我仿佛看到月光下的道路平整又宽阔,那些坑坑洼洼的地方 被填上了新土和碎石,这样,路就好走多了,乡亲们很勤劳、很细心,也 很团结。我可以

    22、把这幅画面叫做“旧路翻新图” ,此外,还可以有“果园飘 香图” “稻田丰收图” “辛勤劳作图” “田间嬉戏图”等。 教学过程中,聚焦典型句子。 A“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它对什么满意?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说一说, B 又如 “稻穗低垂着头, 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一句, 体会其中拟人、 比喻的妙用。 (3)第 8 自然段,藏在一个“牵”字里。 读第 8 自然段,看插图,说说由“牵”字想象到的画面。 有感情地朗读。 (4)藏在反复出现的句式里。 (“我和阿妈走月亮”) (相机板书:景美、情浓) 学习活动五:探讨写法,迁移练笔学习活动五:探讨写法,迁移练笔 1.出示吴然接受采访的情境。 记

    23、者:吴老师,这篇文章读起来字字皆美,入选了全球经典美文 ,请问, 您是否还记得当初是怎么写出这篇文章的呢? 吴然:人到中年,身处异乡,童年不再,母亲远离。再去回忆月光下和母 亲一起散步的情境,便觉得分外美好和温馨。于是,就很想表达这份感情。 记者:那么,您有什么秘诀和大家分享吗? 吴然: 2.吴然老师的秘诀有哪些呢?你能否代他答记者问?看看谁眼睛亮,又能 说会道,(出示第 6 自然段内容)请同学们寻找写作的秘密吧。 提示 (1)作者用多种感官观察,写了自己在月光下散步时看到的、听到的、闻到 的,还有想到的。 (2)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3.仿写练笔。 提示: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景吗?比如中秋

    24、月下吃月饼,月下赏花,月 下游戏、散步仿照第 6 自然段,把你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还有 想到的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2 2 走月亮走月亮 精彩片段精彩片段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 4 自然段,看看那份美好和温馨藏在哪里。 生:我觉得“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这句话很 美。 师: “流着”挺有意思,香味和月光怎么流呢? 生:月光照在小溪里,就可以和溪水一起流了。 生:这令我感觉到月光特别皎洁,特别明亮。 师:那山草和野花的香味也是融在溪水中一起流吗? 生:山草和野花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到处都是,所以溪水里也会有香味。 师:赶快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呀? 生:我闻到了山草

    25、和野花的香味。 师:有多香? 生:很香很香,到处都香。 师:看啊,同学们,我们抓住了特别新颖的词语再次想象品味,理解就更 深了。课文中还有这样的词语吗? 生:还有“抱着” , “抱”用了拟人的手法,使我们感到亲切。 师:你很会抓关键词。那么,还能具体说说吗? 生:(面有难色,说不好)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体会。首先看第一句: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 床。大家请看老师的演示:河水从这儿流到那儿去,那么这一部分就叫河 床,明白了吗?听我读读这句话,你们听出了什么? 生:鹅卵石很多。 师:再比如你们坐的这个位置就是河床,你们每一个人就是一块卵石,你 们现在是不是布满了河床?但是卵石不可能一个紧挨一个

    26、,卵石间有空隙, 每个空隙间都有水,存水的地方就是一个小水塘,也许这么大,也许这么 大(用手比画着),所以卵石间这里有水塘,这里有水塘,这里也有水塘(用 手指点着), 卵石布满了河床, 也就是小水塘布满了河床。 再联系下一句 “每 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你现在看到什么情景了? 生:我看到了很多很多的月亮。 生:天上有一轮圆圆的月亮,地下有无数个明亮的月亮!太神奇了! 师:同学们用一双慧眼,发现了如此神奇美妙的情境,继续找找看,还能 发现什么? 生:白天妈妈在溪边洗衣裳,而“我”在小溪边玩要。我“用树叶做小船, 运载许多花。这里让我感受到了快乐和美好。 师:此处有个省略号,想一想, “我”

    27、还在溪边干什么? 生: “我”还会舀起溪水撒向天空,喊着: “下雨喽,下雨喽! 生: “我”还会把脚丫伸进小水塘,踩水呢! 师:一个省略号,藏着“我”许多故事、许多调皮,许多快乐!此外,本段 当中还有几个叹词, “哟” “哦” ,去掉感叹词读一读,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 “哟”表现出作者发现了很多水塘中的很多月亮,充满了惊喜、赞叹。 生: “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 ,作者想起白天的事情很愉快。 “哦, 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由于回忆起了白天的事,所以产生了再去溪边的 念头,充满了向往师:这一段包含了这么多的美好,同学们,如果换一下 排版,第 4 自然段还能变成一首小诗呢,我们再来读一

    28、读,想一想,你还 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呢?(把第 4 自然段变成诗歌形式,韵脚:光、床、塘、 亮、裳、塘、亮、方。再一次朗读,体会画面之美,感情之深) 点评:点评: 执教者围绕核心问题,聚焦文本与众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激发学生探索 的欲望。在品读语言的过程中,扎实落实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 ,使 学生体会到美丽的意境中包含的美好情愫。 3.3.现代诗二首现代诗二首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认识“巢、苇、罗、眠、霸、占 6 个生字,掌握“霸占、偷渡”等词语 的意思。 2.练习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诗歌字里行间表现的美好意 境和情趣,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朗读诗歌,练习

    29、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诗歌字里行间表现 的美好意境和情趣,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朗读诗歌,练习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诗歌字里行间表现 的美好意境和情趣,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谈话导课,交流自学收获学习活动一:谈话导课,交流自学收获 1.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情有独钟,他们笔下的秋是怎样的呢?现在 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关于秋的诗。 2 在诗人笔下,秋是多姿多彩的,现在正是秋天,你眼中的秋是什么样子的 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

    30、 摩的(花牛歌) (板书诗题) 问题导入: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4.组内读诗,读准确,读流利 5.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刘大白和徐志摩(代表作、新月派的 “三美”主张) 学习活动二:运用方法,对话“秋晚”学习活动二:运用方法,对话“秋晚” 1.请反复诵读诗歌,圈出诗中描绘的景物,边读边想象看到的画面。 提示 景物有鸟儿、斜阳、江面、芦苇,相机出示“芦苇”的图片,识记字形, 理解“头白” “妆成红颜”的意思,感悟画面的美丽。 (板书:倦鸟、斜阳、江面、芦苇) 2.四种看似毫无关系的事物,组合起来就有一幅无比美好的画面,那是怎 样的画面呢? 要点: 画面 1:鸟儿斜着飞,夕阳刚刚映照,在

    31、鸟儿翅膀上面时定格,像鸟儿背着 夕阳。 画面 2:鸟儿飞过江面,水面在夕阳的映照下散发着光彩。 画面 3:鸟儿飞过芦苇丛,夕阳映红了白色的芦花。 3.三幅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4.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教师相机追问和补充,深度理解“驮” “翻” 妆成“ “红颜”的神奇效果。 5.妆成红颜的,还有什么呀?学生继续想象,丰富画面(江面、大树、白云、 枫叶)并仿写句子。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热爱自然) 7.看到平常的景物,进行丰富大胆的想象,然后把它写下来,就成了有趣 的诗歌,多好玩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歌吧。 学习活动三:对话“花牛” ,体会意趣学习活动三:对话“花牛”

    32、 ,体会意趣 1.先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再师生合作朗读。 提示:教师读每节第一句,学生读第二句一同桌合作朗读一自主朗读,发 现诗歌节奏和结构上的特点:全诗四节,每节两行,其中每节第一行是重 复的句式,每小节押韵。 2.以上体现了徐志摩诗歌的特点:建筑的美、音乐的美。那么,诗歌当中 有没有体现“绘画的美”呢?自己读诗,看看作者写了哪几幅画面?(花牛 坐、花牛眠、花牛走、花牛做梦) (相机板书) 3.想象画面,说说你的感受。 提示:抓住“坐” “压扁” “眠” “走” “甩得滴溜溜” “做梦” “霸占” “偷渡” 等词语,谈感受到花牛的憋态可掬、活泼可爱、自由自在,以及白云、太 阳对花牛的呵护。

    33、相机出示“剪秋罗”图片。结合语境识记“眠”字。 4.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样一头花牛呢?(相机完成板书:向往自由) 5.师生再次合作朗读, 顺势引导仿创一读完第 4 小节, 教师接着往下读:“花 牛在草地里玩,” 6.激发学生想象,尝试再仿写一两节。 学习活动四:对比朗读,体会异同学习活动四:对比朗读,体会异同 1.试着比较这两首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示: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第二首诗更讲究句式的整齐、押韵 2.补充阅读白居易的暮江吟 ,初步比较与秋晚的江上的异同。 相同点:都写了秋天傍晚江边的景物 不同点:所写的景物不同, 秋晚的江上)写了倦鸟、斜阳、芦苇, 暮江吟 写了残

    34、阳、江水、露珠、月亮。诗歌的语言形式也不同, 秋晚的江上是 自由体诗, 暮江吟是七言绝句。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3.3.现代诗二首现代诗二首 精彩片段精彩片段 1 1秋晚的江上秋晚的江上 师:诗中的三幅画,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呢?你对哪幅画面最感兴趣?能结 合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吗? 生:我觉得“鸟儿驮着斜阳”这幅画很新奇很有意思,鸟儿怎么能够驮得 动夕阳呢? 师:况且,鸟儿为什么要“驮着斜阳回去”呢? 生:也许是怕黑吧,把太阳驮回家当灯。 生:鸟儿和太阳是好朋友,回家一起玩。 生:太阳工作了一天,也很累了,回不了家了,所以鸟儿把它送回家。 师:同学们真会想象!那么,在你心中,这是怎样的鸟儿? 生:我

    35、觉得鸟几力气很大,也能吃苦,明明累了,却还不休息。 生:我觉得它热爱光明,所以把太阳驮回家。 师:倦鸟驮着斜阳,你最担心什么? 生:我最担心斜阳掉下来。 生:我最担心太阳把鸟压垮,然后一起掉下来。(众笑) 师:可就在我们刚刚要担心的时候,鸟儿双翅一翻,翻出了另一番奇妙的 景象,你能结合诗句说说吗? 生:斜阳照在江面上,江面被染红了,本来这样的画面就很好看了,可是, 作者说,斜阳是从鸟背上掉下来的,我觉得特别新奇。我仿佛看到了鸟儿 在翻翅膀,我仿佛听到了太阳“研”的一下掉水里,鸟儿救不了它,自己 飞走了。 师:是呀,这一“翻”一“掉” ,可真令人惊艳! 生:芦苇妆成红颜写得特别妙,用拟人的手法,

    36、写出了芦苇在夕阳照射下 的神奇变化。 师:妆成红颜的,还有什么呀? 生:还有江面、大树。 生:还有白云、枫叶。 师:(出示句子“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你能照诗中的样子说一说吗? 生:天上的白云,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生:清激的江面,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师:说到江面和枫叶的变化,我们不由想起了古人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 飞, ( ) 。停车坐爱枫林晚, ( ) 。 师:鸟儿把夕阳翻掉了,它会后悔吗? 生:不会吧,因为翻掉了夕阳,一切变得多美呀。 生:我想鸟儿不会后悔,因为它本来就驮不动了,再说,夕阳又不是它家 的。 师:作者借这一系列景物寄托了怎样的感情呢?(热爱大自然) 师:看看,多么丰富

    37、的想象,多么有趣的意境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歌。 点评点评: 教师对略读课文的定位非常准确,给学生提供了边读边想象画面的实践空 间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和深度追问,学生通过描述看到画面,把静止的 文字变成了有声有色的、生动有趣的场景,学生也在这样的讨论中丰富了 认知,陶冶了性情,达到了人诗相融的境界。 精彩片段精彩片段 2 2花牛歌花牛歌 师:让我们合作读读这首诗。我读每小节的第一句,你们读第二句。 (学生和老师合作读) 师:读着读着,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诗歌每小节是押韵的。 生:我发现每节第一行的句子差不多。 师:同学们很会思考。以上两点正好体现了新月派诗歌的特点一诗歌讲究 建筑

    38、的美,句式整齐;讲究音乐的美,读起来朗朗上口。那么,诗歌当中 有没有体现“绘画的美” 呢?自己再用心读读,看看作者写了哪几个画面? 生:诗中写了四个画面,分别是花牛坐、花牛眠、花牛走、花牛做梦。 师:具体说说你看到的画面和自己的感受吗? 生:我仿佛看到花牛一屁股坐下去,把剪秋萝压扁了。 (老师相机出示“剪秋罗”的图片,学生感受它鲜艳的色彩) 生:我觉得剪秋罗把花牛的屁股染红了,可是花牛毫不在意,它想坐就坐。 生:我仿佛看到花牛在睡大觉呢,花牛太懒了,大白天就睡了。 师:睡觉,在文中的词是“眠”(相机出示),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吗?花牛是够懒的,我们都在上课,它大白天就睡觉了。那么,对待这

    39、么 懒的花牛,有人打骂它吗? 生:没有。 师:白云霸占了半边天,目的是什么? 生:遮住太阳,让花牛睡觉。 生:白云对花牛很温柔。 师:不仅仅白云对花牛很温柔,还有谁也对花牛很温柔? 生:太阳。当花牛做梦时,太阳就偷偷下山了。 师:太阳“偷渡” ,就是不想让花牛知道,为什么? 生:它怕惊扰花牛的好梦。 生:它想让花牛睡得更香甜一些。 师:正是有了白云、太阳对花牛的关爱与呵护,所以花牛很开心,它想走 就走。 生: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师:多么有趣的小诗啊。我们把自己体会到的,用心读出来吧。 (指名读) (齐读) 师: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样一头花牛呢? 生:表达诗人渴望自由。 师:对呀。花牛的自由自在的生

    40、活,是诗人无比渴望的。学了这首小诗, 你会仿写一个小节吗? 出示:花牛在草地里玩, 。 生:花牛在草地里玩,大树为它撑起伞。 师:你们评一评,他写得怎么样? 生:他写得很好,写出了大树对花牛的关爱。 生:他还写出了花牛的自由和快乐,想玩就玩。 师:是呀,同学们,原来写诗一点都不难。以后的生活中,你们也试着勤 动笔,写一写吧。 点评点评: 在讨论诗歌的特点时,把“绘画的美”作为重点,是基于对语文核心要素 的清晰把握,此举助推学生深度理解诗歌的意境及情感,提高“边读边想 象画面”的能力。在学生迁移练笔之后,教师有这样一个要求:“你们评 一评,他写得怎么样?”这个问题设计得颇为巧妙,一是考查了学生对

    41、诗 歌内容的理解,关注花牛的自由以及自然景物对花牛的呵护;二是考查音 韵的使用,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4.4.繁星繁星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认识“睐,坠、怀”3 个生字,特别注意“昧”的读音及写法。理解并积 累“密密麻麻、半明半昧、摇摇欲坠”等描写繁星的词语。 2.能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画面,并感受作者在不同时期看星星时的不同 情感。 3.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妙用,感悟实景、想象相结合的写法的亮 点,并尝试用这样的写法来写自己观察到的事物。 4.感悟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看星星的情景,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画面,并感受 作者在不同时

    42、期看星星时的不同情感。 教学教学难点难点 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画面,并感受作者在不同时期看星星时 的不同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学习活动一:情境导课,了解作者情境导课,了解作者 1.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夜空中的星星吗?它们是夜晚的精灵,它们在无边 的夜空闪烁着光芒。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巴金的繁星 。 (板书课题) 2.了解作家巴金。学生交流课前预习。 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代表作有新生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 春天里的秋天等。 学习活动二学习活动二:理清脉络,想象理清脉络,想象画画面面 1.自由读

    43、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想一想:巴金分别是在什么时 候,在哪里,看到了什么样的星星,当时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填写下表 时间 地点 看到的 感受 2.你能把表格中的每一行连起来,变成一句话吗? 时间 地点 看到的 感受 从前 家乡庭院 密密麻麻 最爱看 三年前 南京 星群密布 光明无处不在 如今 海上 摇摇欲坠半明半味 像母亲的怀抱 (如:从前看星星,是在家乡的庭院里,星星密密麻麻,我最爱看)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完成板书) 3.我们把表格的每一行连起来说,就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果一 列一列地看, 又可以知道什么?(不同时间、 不同地点、 看星空的不同感受) 4.表格的第四列,都是

    44、描写星星的词语,请结合语句理解它们的意思,并 把想象到的画面说一说 (1)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天空很高远,星星很多很多,数也数不清) (2)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 (夜很黑,很静,星星布满天空,眨着眼睛) (3)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 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漫天星星闪闪烁烁,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陪伴着“我”一起前行, 船摇摇晃晃,星也摇摇晃晃,好像一伸手就能摘到它们) 5.(出示繁星满天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繁星满天的美景,并用我们的 朗读表达这美丽的画面吧。 (出示写繁星的相关句子) 学习活动三学习活动三:走进联

    45、想,入境悟情走进联想,入境悟情 1.刚才的句子,都是写作者的亲眼所见,在课文的第 3 自然段,还写了作 者的联想。请同学们默读第 3 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2.这些句子,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提示:结合自己对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第 3 自然段。 4.在作者的笔下,繁星点点,如梦似幻。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 是作者既有对星空的真实描写,又有自己丰富的联想。请你模仿课文的写 法,按照下面的句式也来写一段话。 看着布满天空的繁星,渐渐地, ,我仿佛看见了 ,我仿佛听见了 ,我感觉到 。 5.小组内朗读交流自己写的句子。 6.补充写作背景,学生自

    46、学体会:为什么作者在不同时期看繁星,会有不 同的感受呢?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4 4 繁星繁星 巴金巴金 从前 家乡庭院 密密麻麻 最爱看 三年前 南京 星群密布 光明无处不在 如今 海上 摇摇欲坠半明半味 像母亲的怀抱 精彩片段精彩片段 (教师出示写作背景等材料,学生自学) 师:能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你们的想法吗? 生:巴金小时候喜欢看星星,是因为觉得好玩。 生:他在南京的时候看星星,是因为他在研究星空,觉得亲切。 师:除了亲切,还有什么? 生:星星还是他心中的希望。 师:后来,他要出国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这时候离开家乡、离开祖国, 只有星星陪在他身旁。这时候,他是什么样的心情啊? 生:孤独、

    47、迷茫。 师:作者仿佛看到星星在向他眨眼,听见星星在说话。作者听到星星说什 么呢? 生:星星说:“不管你走到哪里,我们总会陪着你的。 ” 生:“我们会是你永远的朋友。” 师:是呀,星星是朋友,是光明,所以作者在海上看到星星的时候,尽管 想到了童年、母亲和家乡,有些淡淡的忧愁,但想想星空还是那片星空, 星空水远与“我”同在,心情就安宁了。不再孤独、不再迷茫,对未来充 满了信心。正是因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作者的经历、心境不同, 所以看到的星空也不一样。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点评点评 这个教学片段让我们感悟到: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和灵魂。阅读散文, 不仅可以通过晶读语言文字、想象画面来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还要关注 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境,这样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汲取对人生有意义的启示。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围绕“我们与环境”这一话题展开交流,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够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跑题。 3.能够结合实际的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围绕“我们与环境”这一话题展开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切实可行 的保护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在交流中能够判断别人的发言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4单元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4895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