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案(8)份(全册打包).rar

收藏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2023新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案(8)份
      • 1.1地球的自转 教案_2023新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点击预览
      • 1.2 地球公转 教案_2023新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点击预览
      • 1.2地球公转 教案_2023新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点击预览
      • 2.1 岩石圈物质循环 教案_2023新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点击预览
      • 2.2 地表形态的变化 教案_2023新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点击预览
      • 2.3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教案_2023新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点击预览
      • 3.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教案_2023新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点击预览
      • 3.3 天气系统 教案_2023新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点击预览
跳过导航链接。
展开 精品新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案8份全册打包.rar精品新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案8份全册打包.rar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747508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0.04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4-01-25
10
文币
资源描述: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首 页授课时间:年 月 日至 月 日 课题1.1 地球的自转课型新授课第几课时13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地球仪演示,说出地球自转方向、周期及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2.学会分析昼夜更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学会计算计算地方时和区时。3.掌握地转偏向力的规律。4.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养成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解读地理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各地线速度和角速度的计算2.不同地方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3.晨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判读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读书指导法、读图分析法,地球仪使用教材的构想“地球的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地球的运动很复杂,教材只着重分析研究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自转和公转。本节内容是选择性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开篇第一节,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是较难的一节内容。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一是介绍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况。这部分内容讲解了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速度。二是讲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也是三个方面,昼夜交替、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和时差的产生。第二部分是难点也是重点,是着重讲解的部分。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导入】北京时间 2021 年 6 月 17 日 9 时 22 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通常来说,在火箭升空后,火箭助推器和部分箭体会被剥离,形成残骸。火箭残骸一般坠落在发射点以东 1000 千米的范围内。想一想:1.火箭残骸坠落在发射点以东的原因是什么?与酒泉、太原、西昌等较高纬度的发射基地相比,从文昌基地发射运载火箭,同型号火箭的推力会增加 10%左右。2.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地球的自转。【自主学习一】自转定义、方向与周期 教师补充:在学生演示地球自转时,提醒学生换个角度,从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1.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2.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北极星附近。方向:即自西向东(请学生拨动地球仪演示)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地球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北逆南顺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绘图讲解侧视图和俯视图(标明赤道,经纬线以及自转方向)3.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讲解】【讲解】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日。在计算自转周期时,选定的参考点不同,一日的时间长度和名称略有差别。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绕太阳公转。以太阳为参考点,地球自转一周叫作一个太阳日;以恒星为参考点则称为一个恒星日。学生根据定义讲解演示恒星日与太阳日。模拟演示:请第一排 1 名同学 A 假设为太阳,另一名同学 B 正对 A 同学,然后自西向东转动身体,在转动同时,自西向东移动自己的位置,转动一周后停顿下来,此时同学 B 并未正对同学 A,只有再转动一个较小的角度后,才会再一次正对同学 A。(太阳为参照)请最后一排 1 名同学 C 假设为一颗遥远的恒星,同学 B 正对 C 同学,然后自西向东原地转动身体,转动一周后停下来,此时 B 同学再次正对 C 同学。(由于恒星距离非常遥远,从恒星上看,一日内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几乎不变,其移动距离可忽略不计)15/时60N15/时 45N15/时 30N15/时0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思考:为什么说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探究二】地球自转速度【讲解定义】自转线速度:地球表面的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转动的弧线长。自转角速度:地球表面的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转动的角度。思考:1.在地球表面选取一点,根据定义其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如何计算?2.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3.试总结角速度与线速度的规律。恒星日:地球自转 360,时间 23 小时 56分 4 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地球自转 36059,时间 24 小时。太阳日是昼夜更替周期。旋转 3601.角速度=360/24h线速度=纬线弧长/24h2.极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为 0。3.角速度规律:都相等 15/h。(极点为零)线速度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零)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假设地球是正球体(R=6371km),完成下表。【补充提问】在同一纬度,如果海拔不同,其线速度有什么规律?【答疑解惑】利用本节课所学解释课堂导入。1.火箭残骸坠落在发射点以东的原因是什么?2.从文昌基地发射运载火箭,同型号火箭的推力会增加 10%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拓展 1】文昌发射基地东面是茫茫大海,即使有残骸坠落,也大可不必担心安全问题,它砸中船只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拓展 2】在地球上的人们感觉不到地球的自转,在北半球观察,恒星似乎围绕北极星附近的某点(地轴北端指向的星空位置)作圆周运动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赤道线速度=1670Km/h线速度=1670 cosKm/h(纬度)60 度纬线为赤道线速度的一半。同一纬度,海拔越高,所走弧长越长,其线速度越大。结合所学回答:1.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火箭随地球向东自转,有向东的初速度。发射后的火箭速度很大,火箭残骸的角速度、线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速度,会坠落在发射点以东。2.文昌发射基地距离赤道近、纬度低,发射卫星时就可以尽可能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因此所需要的能耗较低,使用同样燃料可以达到的速度也更快。课时达标检测设计项目检测内容当堂达标检测1下面图中,表示自转方向正确的是()2行驶的帆船,线速度最大的地方是()A船的最前端B船的最末端C船的底部 D桅杆的顶端3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A23 小时 56 分 B24 小时零 4 分C24 小时 56 分 D24 小时4与“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相吻合的地点是()A1S,50E B60N,60EC40N,1E D30N,120E5某中学天文观测台,一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于 9 月 20 日晚 9 点看织女星正好位于天顶,当第二天织女星再次位于天顶时,应在何时观测()A21 点 B9 点C20 时 56 分 D21 时 04 分6下列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地球上不同地点自转线速度都相同B地球上任何地点每 24 小时昼夜都更替一次C受惯性离心力影响,地球成为两极稍鼓的旋转椭球体D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自西向东流的河段,南岸受河水冲刷作用较强二、综合题1读“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2)在 A、B、C、D 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_,线速度相同的是_,角速度相同的是_。(3)图中,A 在 B 的_方向,C 在 B 的_方向。(4)若 C 点所在经线为 60W,则 A 点所在经线的度数为_。地球由 C 点所在经线转到 A 点所在经线需要_小时。答案:(1)略(逆时针)(2)AB、DA、B、C、D(3)正南西北(4)15W3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尾 页板 书 设 计概念自转轴心地轴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转动周期恒星日:23 时 56 分秒太阳日 24 小时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都一样。15小时速度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作 业 设 计应用地球自转相关知识解释“傅科摆”原理,并向同学介绍。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教 学 后 记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本部分内容教材主文较少,在教学中结合了人教版、教材活动和网络的资源,使教材不在是干涩的而是丰富多彩的。在方法上不再是教师主宰的课堂,通过两个探究性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课 时 教 学 设 计 首 页授课时间:年 月 日至 月 日课题1.2 地球的公转课型新授课第 几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地球公转的视频,分析地球公转的三要素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地理意义,形成空间想象能力。2.通过绘制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3.结合现实中与地球公转相关的真实问题,能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地球公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具备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1.地球公转的特征2.黄赤交角概念及其影响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读书指导法、读图分析法,地球仪演示使用教材的构想本节教材内容先介绍了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公转轨道、方向、速度、周期等,要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关键在于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而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又在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之后教材再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该节教材设置了两个活动探究题,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自己动手,学会绘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回归运动图”,加深其理解。在教学时要以帮助学生理解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为主,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由于公转的地理意义基本与黄赤交角有关,因此教学时可结合图,把黄赤交角的大小变化及影响做深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要结合生活实际,抓好应用,不可过深。光照图的判读是一项基本能力,应着重训练。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导入】阿布辛拜勒神庙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 1304公元前 1237)建造的大型岩窟神庙。3 000 多年前的神庙设计者精确地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把神庙设计成为一年中只有拉美西斯二世生日(2 月 21 日)和登基日(10 月 21 日)的清晨,太阳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 60 多米长的庙廊,照到神庙尽头拉美西斯二世的石像上。人们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称为“太阳节”。思考:1.计算拉美西斯二世生日至春分日、秋分日至登基日的天数,你有何发现?2.太阳节奇观的出现,与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入射角度密切相关。想一想,在每年的 2 月 21 日和 10 月 21 日这两天内,太阳照耀石像的时间是否会持续很久?【承转】如此奇观的产生是自然原因还是人类的奇迹,带着疑问让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自主学习一】地球公转基本特征【自主学习一】地球公转基本特征概念:地球绕太阳运行。1.公转方向:2.公转周期:3.公转速度4.公转轨道:【讲解】近日点与远日点地球公转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点叫作近日点,距太阳 1.471 亿千米;离太阳最远的点叫作远日点,距太阳 1.521 亿千米。每年 1 月初,地球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每年 7 月初,地球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1.与自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2.周期:恒星年: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3.()平均角速度360/365 天 6 时 9分 10 秒59/天。(2)平均线速度约为 30 千米/秒4.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开普勒第二定律与地球公转速度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也称等面积定律,指的是太阳系中太阳和运动中的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活动】春分点和秋分点把地球公转轨道等分为两部分;通常年份,北半球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的日数是 186 天,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的日数是179 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设问】地球经过近日点时,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值隆冬,天气偏冷;而地球经过远日点时,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当盛夏,骄阳似火。这是真的吗?逻辑上似乎说不通,正如寒冬向火,靠的近才会暖和嘛!除距离因素外,是不是还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结合所学回答问题:北半球每年夏半年距离远日点较近,公转速度较慢,冬半年距近日点较近,公转速度快。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探究二】黄赤交角【探究二】黄赤交角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作黄赤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 23 26。黄赤交角与人们那笔书写时笔杆与桌面的倾斜相仿。人们形象地称地球“斜着身体”绕太阳公转。【总结】一轴、两面、三角度一轴:地轴两面: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 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90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探究三】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探究三】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定义讲解】【定义讲解】太阳直射点: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为 90 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注意: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讲解】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返,太阳直射赤道。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纬 23 26北半球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南纬 23 26【总结】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 23 26之间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北纬 2326称为北回归线,南纬 2326称为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就是一个回归年。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活动】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1)在图上绘制三条平行且等距的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3)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答疑解惑】1.计算拉美西斯二世生日至春分日、秋分日至登基日的天数,你有何发现?2.太阳节奇观的出现,与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入射角度密切相关。想一想,在每年的 2 月 21 日和 10 月 21 日这两天内,太阳照耀石像的时间是否会持续很久?【拓展延伸】授时历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公元 1276 年,郭守敬主持编制新的历法。为完成这项划时代的任务,郭守敬发明、创制许多当时十分先进的测量仪器其中,在古代浑天仪基础上简化、制造的简仪,是郭守敬发明的最重要的天文观测仪器,其刻度精细,比西方国家类似仪器早了 300 多年利用这些仪器,郭守敬在全国设置 27 个观测台站,开展大规模的观测活动他主要进行了日影、北极星高度、春分秋分日出日落时间等的测定;观测台站分布范围广,北至64.5N,南至 15N,东至 128E,西至 102 E在掌握大量一手测量数据的基础上,郭守敬结合历史记录中部分比较准确的数据,计算出一年的长度是 365.2425 日这个值与回归年 365.2422 日相差甚小1.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至春分日的天数为 28 天,秋分日至登基日的天数为 28 天。表明在一年中,这两天日出的方位是一致的。2.不会课 时 达 标 检 测 设 计项 目检 测 内 容当堂达标检测 读地球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完成下题。1.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是()A.B.C.D.2.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A.2334B.2326 C.3626 D.6634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78 题。3.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 D 位置时,北半球将迎来的节气是()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4.2020 年 10 月 1 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应该在图中的()A.A 和 B 之间 B.B 和 C 之间 C.C 和 D 之间 D.D 和 A之间5.读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 a、b、c、d 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a ,b ,c,d 。(2)国庆节前后,地球公转到和 之间(填字母),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半球,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 。(3)a、b、c、d 四个位置中,地球位于 位置时公转速度最慢,位于 位置时公转速度最快。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尾 页板 书 设 计作 业 设 计1.设计实验演示地球运动(自转+公转),说明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2.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3.导学案相关习题。教 学 后 记课 时 教 学 设 计 首 页授课时间:年 月 日至 月 日课题1.2 地球的公转(二)课型新授课第 几课 时2课时教学目标1.说出太阳高度角与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能够在二分日或二至日光照图上正确绘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2.结合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能够说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3.运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教学重点与难点1.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2.运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教学方法与手段合作探究、绘图、多媒体演示使用教材的构想本节课是选择性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节教材的学习重点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学习难点为运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教材详细介绍了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并且通过三个探究活动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本课在教学时,可以利用教材给出的“二分二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分布”图,引导学生绘制、观察和分析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从而找出其变化规律。另外,本节课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可以引入“楼间距的确定”“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等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复习导入】家住太原的小明一家计划买房,全家人的梦想是住入一年四季均可被阳光照射的“阳光房”,应选择在哪天看房最合适?带着疑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正午太阳高度角”。一、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特点: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 90;在晨昏线(圈)上,太阳高度为 0。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当地地方时)(2)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3)变化规律:观察不同节气光照图,学生探究得出规律:时间变化:时间变化: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结合课文中关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描述,依据图 1-16、图 1-17 中的相关数据,在图 1-18 中分别绘出夏至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纬度(空间)变化:纬度(空间)变化: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总结】【总结】近大远小近大远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二、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如图 1-20,图中 A 点为太阳直射点,其纬度为,B 点的纬度为,H 为 B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相关任务。(1)B 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用下列公式来计算:H 90 。式中 取正值;当地夏半年 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据图 1-20,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个几何知识点,理解上述公式。(2)利用上述公式,完成表格内容。【总结】公式:举例:1.夏至日,太原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2.冬至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三、正午太阳高度应用1.日影长短问题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思考课前的问题应选择在冬至日看房。学生尝试说明理由。1.夏至日:=2326N;为太原的纬度=38N;此时是夏半年 H=90-38+2326=77262.冬至日:H=90-40-2326=2634理由:对太原而言,一年中冬至日离太阳直射点最远,影子最长,如冬至可受阳光照射,一年中的其他时间都可受阳光照射。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2.确定热水器安装倾角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尽可能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如图,代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夹角,H 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如果是在太原,不同的季节,如何调整角,热水器效果最佳?【师生共同总结】其安装倾角 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H90,先计算冬至和夏至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当太原冬季时,H 小则 大。当太原夏季时,H 大则 小。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点评并给予鼓励任务要求:1.小组讨论,在太原,若某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楼顶平面夹角为,在不同的季节,如何调整角的大小,才能使热水器的效果最佳?2.小组代表上讲台画图说明。学生:讨论后,上讲台讲解课 时 达 标 检 测 设 计项 目检 测 内 容当堂达标检测下图为昼半球俯视图,E 为圆心,F、G、K、H 四点平分最外的圆圈,其中 E 点与 F 点在同一条经线上,K 点是我国南极科考站中山站(69.5S,76.5E)。完成下面小题。1该日,G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A0 B41 C69.5D90 上海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立竿测影法测量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测得某月 14 日与 30 日的最短影长完全相等,据此回答下列小题。2有关该月 14 日到 30 日这段时间,说法正确的是()A上海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早B太阳直射点可能先向南再向北移C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D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3当该兴趣小组测某日正午影长为一年中最长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地的昼最长,夜最短B我国经常遭受寒潮侵袭C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D南半球的人们准备迎接圣诞节(12 月 25 日)的到来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尾 页板 书 设 计作 业 设 计 1.计算秋分日太原正午太阳高度角2.设计实验,测量太原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说明实验器材与实验步骤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提示:注意思考应在几点测量太原正午太阳高度)教 学 后 记课 时 教 学 设 计 首 页 授课时间:年 月 日至 月 日 课题2.1 岩石圈物质循环课型新授课第几课时12课时教学目标1.综合思维:(1)通过阅读图文材料,说出矿物与岩石的关系,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2)通过绘制地质循环示意图,能准确表述地质循环及三类岩石的转化过程。2.地理实践力:通过学习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常见岩石,在野外看到某类岩石时能够说出其成因。3.人地协调观:了解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节约资源。教学重点与难点地壳的物质循环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多媒体演示,自主学习,读图绘图手段:多媒体,岩石、矿物标本使用教材的构想选 择 性 必 修 第 二 章 岩 石 圈 与 地 表 形 态 ,在 岩 石 转 化 与 岩 石圈 物 质 循 环 中,教 材 以“三 大 类 岩 石 转 化 示 意”为 依 托,说 明 各 类 岩 石之 间 的 转 化 关 系 及 引 起 转 化 的 地 质 作 用。图 像 形 象 直 观,将 长 期 复 杂 的岩 石 转 化 过 程,简 单 扼 要 显 示,给 学 生 形 成 一 定 的 整 体 感 知,并 培 养 学生 的 地 理 综 合 思 维 和 地 理 时 空 观 念,理 解 组 成 岩 石 圈 的 岩 石 不 是 一 成 不变 的,而 各 类 岩 石 与 岩 浆 的 关 系 进 一 步 说 明 了 岩 石 圈 物 质 循 环 的 客 观 存在。岩 石 圈 物 质 循 环 需 要 经 历 漫 长 的 地 质 历 史,且 与 复 杂 的 地 质 作 用 相关,由 于 高 中 学 生 缺 乏 这 方 面 的 感 性 知 识,因 而 教 材 只 扼 要 地 讲 述 了 岩石 圈 物 质 循 环 的 概 念,能 量 来 源 与 转 化,而 对 其 地 理 意 义 没 有 加 以 展 开讲 述,最 后 教 材 以 两 个 活 动 作 为 总 结,由 知 识 模 型 到 现 实 案 例,将 岩 石圈 物 质 循 环 的 理 论 知 识 应 用 到 解 决 具 体 实 际 问 题 之 中。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导入】图片展示:在山西省地质博物馆的门口陈列着两个大宝贝,一个是在山西赫赫有名的煤炭。另一个是我们有些许陌生的磁铁矿。初此之外,山西各类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多达 128 种有用矿产,占到全国已发现矿种的74%,大自然的偏爱和眷顾为三晋留下了遍地宝藏,那么这些宝藏中蕴藏着怎样的奥秘呢?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讨石头记,开始发现山西岩石之旅。探秘一探秘一 前世的你地壳物质组成前世的你地壳物质组成阅读材料一和课本 30 页思考:化学元素、矿物、矿产、岩石、地壳之间有什么关系?材料一 磁铁矿,矿物名,其化学式为 Fe3O4,在自然界中,纯磁铁矿矿石很少遇到。磁铁矿具有强磁性,晶体常成八面体,集合体常成致密的块状,颜色条痕为铁黑色,半金属光泽,相对密度 4.95.2,硬度 5.56,无解理,脉石主要是石英及硅酸盐。山西省地质博物馆门口的巨型磁铁矿由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采集并赠予,形成于 25 亿年前的新太古代。【知识补充】矿物1.概念: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一般为结晶态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2.特点: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3.识别: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结晶形态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密度磁性等。观察图片,感受山西丰富的矿产资源,形成直观认识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探秘二 今生的你岩石概况探秘二 今生的你岩石概况开启“发现山西岩石之旅”,探索奥秘第一站 大同火山群是我国第四纪六大著名火山群之一,有 40 余座火山锥,其数量在全国火山群中名列前茅,此处火山属于地幔岩浆直接喷出地表,主要以玄武岩为主,形成了独特的地质遗迹,被誉为“东亚大陆稀有自然遗产”。第二站 山西黑是世界上最纯最黑的花岗石,其结构均匀,光泽度高,纯黑发亮、质感温润雍容,被公认为世界石材极品。第三站 王莽岭,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峰丛地貌,境内奇峰林立,曾任毛主席生前秘书,当代诗坛领袖李锐老先生题诗:“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须五岳攀。”而造就这一美景的功臣当属石灰岩。思考:1、根据图片,从外观和质量对比玄武岩和花岗岩的不同。2、玄武岩、花岗岩按照成因划分属于哪类岩石?形成其的“原料”是什么?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还是外部?3、观察下图,说出花岗岩和玄武岩分别形成在图中所示何处(B 或 C)?4、简述岩浆岩的形成过程,并说出形成其的地质作用是什么。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第四站 太原市西部山地为吕梁山东翼,统称西山,主要由砂页岩及灰岩构成。砂岩-泥岩相是富煤带形成的最佳岩相组合类型,此岩相组合类型分布区是富煤带形成分布的主要地区。【讲解】思考:1、阅读课本 32-33 页,思考石灰岩、砂岩、页岩按照成因划分属于哪类岩石?2、观察沉积岩形成过程图,思考沉积岩的形成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还是外部?3、观察沉积岩形成过程图,说出其形成过程中的地质作用和沉积岩两个突出特点。4、倘若太原西山爆发一次火山喷发,与岩浆接触带的石灰岩在高温高压接触下可能变为什么岩石?按照成因划分属于哪类岩石?此地质作用是什么?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认识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由直径在 2 毫米以上的碎屑(含量大于 50%)胶结而成的岩石。根据碎屑的磨圆程度,可分为砾岩和角砾岩。砾岩多由次圆状或圆状的砾组成,角砾岩由带有棱角的砾组成。砂岩由直径 0.052 毫米的碎屑(含量大于 50%)胶结而成的岩石。其中,石英颗粒含量在 90%以上者称为石英砂岩。页岩由直径小于 0.005 毫米的微细颗粒(含量大于 50%)胶结而成的岩石,称为黏土岩。其中,具有薄层状页理构造的称为页岩。页理主要是鳞片状黏土矿物层层累积、平行排列并压紧而成。页岩致密而不透水,往往成为地下水的隔水层。但是,页岩性质柔软,抵抗风化能力较弱。石灰岩由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岩石,主要成分是 CaCO3。探秘三 来世的你地壳物质循环探秘三 来世的你地壳物质循环小组合作绘制一副“三大类岩石形成及转化示意图”。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放射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推动岩石圈和软流层物质运动的机械能。循环过程:地壳物质循环起源于岩浆,终止于岩浆,三大类岩石都可以在地下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所以有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其箭头指向为三进一出)。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其箭头指向为一进三出)。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其箭头指向为二进二出)。课 时 达 标 检 测 设 计项 目检 测 内 容当堂达标检测 1.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A.矿产 B.矿物 C.岩石 D.地壳2.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 A.石英 B.长石 C.云母 D.方解石3.花岗岩在外部温度、压力等条件变化后,可能形成 A.板岩 B.石英岩 C.大理岩 D.片麻岩4.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生成于下列哪类岩中?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都不是5花岗岩的主要组成矿物是()A大理石、长石、石英 B长石、石英、云母C方解石、石英、云母 D石灰石、长石、石英6就岩石类型而言,大理石(岩)属于()A变质岩 B岩浆岩 C侵入岩 D沉积岩7下列各组岩石中,都属于沉积岩的是()A大理石、板岩、石灰岩 B石灰岩、砾岩、页岩C砂岩、石灰岩、花岗岩 D玄武岩、砾岩、片岩8、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物质循环是()A.水循环 B.大气循环 C.地质循环 D.生物循环9、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A.太阳辐射能 B.地球内部的放射能 C.天体间的潮汐能 D.生物能10、地质循环发生的范围是()A.岩石圈和它以下的软流层之间 B.水圈和地幔之间C.地壳和地核之间 D 岩石圈内部11 试在下面图框内填上恰当事物的名称,使之成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简单图式。(1)甲_,乙_,丙_,丁_。(2)图中对应地质作用分别是:A_,B_,C_,D_。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尾 页板 书 设 计作 业 设 计1.领取任务卡片,小组寻找岩石,并 帮 助 岩 石 完 成 哲 学 思 考:“我 是 谁、我 从 哪里 来?要 到 哪 里 去?”将 本 节 所 学 内 容 以 表 演 的 方 式 呈 现。2.导 学 案 相 关 习 题。教 学 后 记课 时 教 学 设 计 首 页授课时间:年 月 日至 月 日课题2.2 地表形态的变化(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型新授课第 几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板块模型的研究能说出各板块的范围、两种运动方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通过学生实验、老师演示等,能对比分析背斜与向斜的差异性。3.通过分组活动、实践操作,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4.通过对地质规律的初步探讨,能够学以致用,在实际工作中按客观规律办事。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教学难点:地表形态形成过程的分析。背斜与向斜的差异性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读书指导法、读图分析法手段:多媒体 使用教材的构想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以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即传统意义上的地貌),以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变化。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本节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以使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形成高山、盆地等大地形),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同时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学时没有必要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或各种类型的地貌作全面系统的介绍,而应举例加以分析。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导入】播放视频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岩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地球表面是千姿百态,地形多种多样,主要有崎岖不平的山地、起伏各缓的丘陵、海拔较低的平原,还有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内部平坦四周陡峻的高原,这些我们总称为是地球表面形态。那么这种形态是怎样形成的呢?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指导阅读,出示表格:地质作用分类地质作用分类能量来源能量来源表现形式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高低起伏,形成高山和盆地外力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我们所见到的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两种作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设问: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和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地壳的运动引导了地表形态的变化。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其运动的呢?近几十年来对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的解释很多,其中最为盛行的一种学说是板块学说。(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出示六大板块示意图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自什么?”并完成表格。自主学习1、找出你所在板块的范围2、分析你所在板块的主要地表形态特征学生代表回答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巡视指点更正。强调:(1)印度洋板块向东北移动、亚欧板块向西南方向移动。(2)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将其挤压、抬升,形成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3)板块的这种相对运动使地形发生了很大变化,本地区由海洋变成了陆地。(预设):可能提出的问题:板块为什么会运动?板块运动有什么规律?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有何作用?【讲解】【情况一】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大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或海岸山脉。【情况二】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大陆板块相撞处,往往形成巨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情况三】大陆板块之间的张裂处如果板块张裂的地方在大陆上,由于陆壳较厚,会形成狭长的裂谷,如东非大裂谷。合作探究:用箭头标示你所在板块的运动方向和板块边界受力情况(以非洲板块为参照)。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注:东非大裂谷不是六大板块间的交界,是六大板块中的非洲板块内部次板块间张裂形成。【情况四】大洋板块之间的张裂处如果板块张裂的地方在大洋上,由于洋壳较薄,岩浆会从海底涌出,冷却后形成海岭,又称“海底山脉”或“大洋中脊”。(二)地质构造
展开阅读全文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4新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案(8)份(全册打包).rar》由用户(QX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关 键 词:
精品 高中地理 新湘教版 选择性 必修 一册 教案 打包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4新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案(8)份(全册打包).rar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475088.html
QXX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