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5导学案(18套).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物理选修3-5导学案(18套).doc》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选修 导学案 18 doc 下载 _人教版_物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5 高中物理选修高中物理选修 3 3- -5 5 导学案(导学案(1818 套)套)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 16.2 动量和动量定理动量和动量定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结合已掌握的知识探索碰撞前后的不变量。 2通过实验找到碰撞前后的不变量。 重点:重点: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难点:难点: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自主预习自主预习】 1.两个物体_沿同一直线运动,_仍沿这一直线运动,这种碰撞叫做一维 碰撞。 2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_,即如何保证 两个物体在碰撞之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之后还沿这条直线运动。此外,
2、还要考虑怎样测 量物体的_和怎样测量物体的_。 3关于实验数据的处理,应用_的形式记录,填表时注意思考:如果小球碰撞后 运动的速度与原来的方向_,应该怎样记录? 4对于每一种碰撞的情况(例如两个物体碰后分开或粘在一起的两种情况),都要填写一 个表格,然后根据表中的数据寻找碰撞前后的_。 5.实验的基本思路 1)一维碰撞 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这条直线运动。这种碰撞叫做一维碰撞。 2)怎样找出不变量? (1)质量:质量是不变的,但质量与运动状态无关,不是要寻找的量。 (2)mv:物体质量与各自速度平方的乘积之和是否为不变量,即是否有 m1v1m2v2m2v1 m2v2? (3)
3、mv2:物体质量与各自速度平方的乘积之和是否为不变量,即是否有 m1v21m2v22m2v21 m2v22? (4)v m:物体速度与其质量之比的和是否为不变量,即是否有 v1 m1 v2 m2 v1 m1 v2 m2 ? 说明:说明:碰撞是在物体之间进行的,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一般要发生变化,因此要找出碰撞中 的不变量,应考虑到质量与速度的各种组合。 6.需要考虑的问题 怎样才能保证碰撞是一维的? 可以利用凹槽或气垫导轨限定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也可以利用长木板限定物体在 同一直线上运动,或使两物体重心连线与速度方向共线。 怎样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选修 3-5 6 参考案例一: vx t,
4、式中 x 为滑块上挡光片的宽度,t 为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参考案例二: v 2gl(1cos ),其中 l 为单摆摆长, 为小球被拉起或被撞小球摆起的角度。 参考案例三: vx t,式中 x 为小车匀速运动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距离,t 为通过 x 所用的时间。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例【例 1 1】在如同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挂两球的细绳长度要适当,且等长 B由静止释放小球以便较准确地计算小球碰前的速度 C两小球必须都是钢性球,且质量相同 D两小球碰后可以粘合在一起共同运动 【例【例 2 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中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的
5、前端粘有 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 B 相碰并粘合成一体, 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 1611 所示。在小车 A 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 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 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 1612 所示, 并测得各计数 点间的距离标在图上,A 为运动起点的第一点,则应选 _段来计算 A 碰撞前的速度,应选_段来计算 A 和 B 碰后的共同速度。 (2)已测得小车 A 的质量m10.40 kg,小车 B 的质量m20.20 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 碰前m1v1m2v2_kgm/s。 碰后m1v1
6、m2v2_kgm/s。 (3)结论_。 【课后练习课后练习】 1在利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 A秒表、天平、刻度尺 7 B弹簧秤、秒表、天平 C天平、刻度尺 D秒表、刻度尺 2在利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下列哪些因素可导致实验误差( ) A导轨安放不水平 B小车上挡光片倾斜 C两小车质量不相等 D两小车碰后连在一起 3用如图 11 所示的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A 先测出滑块 A、 B 的质量 M、 m 及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查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 B用细线将滑块 A、B 连接,使 A、B 间的弹簧压缩,滑块 B 紧靠 在桌边 C剪断细线,测出滑块
7、 B 做平抛运动落地点到重锤线的水平距离 x1和滑块 A 沿桌面滑行的距离 x2 (1) 为 探 究 碰 撞 中 的 不 变 量 , 写 出 还 需 测 量 的 物 理 量 及 表 示 它 们 的 字 母 : _。 (2)若 mv 为不变量,需验证的关系式为:_。 4在用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左侧滑块质量 m1170 g,右侧滑块质 量 m2110 g,挡光片宽度为 3.00 cm,两滑块之间有一压缩的弹簧片,并用细线连在一起,如图 12 所示。开始时两滑块静止,烧断细线后,两滑块分别向左、右方向运动。挡光片通过光电 门的时间分别为 t10.32 s,t20.21 s。则两滑
8、块的速度分别为 v1_ m/s,v2 _ m/s。烧断细线前 m1v1m2v2_ kg m/s,烧断细线后 m1v1m2v2 _ kg m/s。 可得到的结论是_。 5如图 13 甲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 A、B 两辆实 验小车,A 车上系有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当 A 车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时,随即启动打点计 时器,A 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与静止的 B 车发生正碰并连在一起运动,纸带记录下碰撞前 A 车 8 和碰撞后两车的运动情况,如图 13 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 Hz,则碰撞前 A 车速 度大小为_ m/s,碰撞后的共同速度大小为_ m/s。如果已知碰撞过程中 mv 是不
9、变量,则可求得 mAmB_。 6 6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 中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 A 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 动小车 A 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 的小车 B 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 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 A 后连着纸带, 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将测得的各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上,A 点是运动起始的第 一点, 则应选_段来计算 A 的碰前速度, 应选_段来计算 A 和 B 碰后的共同速度(以 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 (2)已测得小车 A 的质
10、量 m1=040kg,小车 B 的质量 m2=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 mAvA+mBvB=_kgms;碰后 mAvA+mBvB=_kgms并比较碰撞前后两个小车质量与 速度的乘积之和是否相等 7.如图所示, 在实验室用两端带竖直挡板 C、 D 的气垫导轨和有固定挡板的质量都是 M 的滑块 A、B,做探究碰撞中不变量的实验: (1)把两滑块 A 和 B 紧贴在一起,在 A 上放质量为 m 的砝码,置于导轨上,用电动卡销卡住 A 和 B,在与 A 和 B 的固定挡板间放一弹簧,使 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上的压缩状态。 (2)按下电钮使电动卡销放开,同时起动两个 记录两滑块运动时间的电子计时
11、器,当 A 和 B 与 挡板 C 和 D 碰撞同时,电子计时器自动停表,记 下 A 至 C 运动时间 t1,B 至 D 运动时间 t2。 (3)重复几次取 t1,t2的平均值。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在调整气垫导轨时应注意 ; 应测量的数据还有 ; 作用前 A、B 两滑块速度与质量乘积之和为 ,作用后 A、B 两滑块 9 速度与质量乘积之和为 。 例题答案:例题答案: 1. 答案 ABD 两绳等长能保证两球正碰,以减小实验误差,所以 A 正确。由于计算碰撞前速度时用到了 mgh=mv2/20,即初速度为 0,B 正确。本实验中对小球的性能无要求,C 错误。 两球正碰后,有各种运动情况,所以 D
12、 正确。 2 【答案】(1)BC DE (2)0.420 0.417 (3)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碰前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等于碰后的质量与速度乘积 之和,即碰撞过程中不变量为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 【解析】【解析】 (1)从分析纸带上打点的情况看,从分析纸带上打点的情况看, BC 段既表示小车做匀速运动, 又表示小车有较大速度,段既表示小车做匀速运动, 又表示小车有较大速度, 而而 AB 段相同时间内间隔不一样, 说明刚开始不稳定, 因此段相同时间内间隔不一样, 说明刚开始不稳定, 因此 BC 段较准确描段较准确描述小车述小车 A 碰前的运动碰前的运动 情况,应选用情况,应选用 BC 段计算段计算
13、 A 碰前的速度,从碰前的速度,从 CD 段打点情况看,小车的运动情况还没稳定,而在段打点情况看,小车的运动情况还没稳定,而在 DE 段小车运动稳定,故应选段小车运动稳定,故应选 DE 段计算小车碰后段计算小车碰后 A 和和 B 的共同速度。的共同速度。 (2)小车 A 碰前速度 v1 BC 5 1 50 10.5010 2 50.02 m/s1.050 m/s 小车 A 碰前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为 m1v10.401.050 kg m/s0.420 kg m/s 碰后 A、B 共同速度 v DE 5 1 50 6.9510 2 50.02 m/s0.695 m/s 两车碰后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
14、 (m1m2)v1(0.400.20)0.695 kg m/s 0.417 kg m/s 课后练习答案课后练习答案 1.1. 解析:用天平测滑块质量,用刻度尺测挡光片的宽度。运动时间是指挡光片通过光电门 的时间,由光电计时器计时,因此不需要秒表。 答案:C 2.2. 解析:导轨不水平,小车速度将受重力的影响,从而导致实验误差;挡光片倾斜会导致 10 挡光片宽度不等于挡光阶段小车通过的位移,使计算速度出现误差。 答案:A、B 3.3. 解析:(1)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 h (2)M 2gx2mx1 g 2h0(1)要找出碰撞中的不 变量,应测出两滑块及各自的速度。取向右方向为正,剪断细线后,A
15、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初速 度 vA 2ax2 2gx2, B 向左做平抛运动, 设桌面高度为 h, 则 h1 2gt 2, x 1vBt, 得 vB x1 g 2h。故要求出 vB,还应测出 h。 (2)若 mv 为不变量,碰前 MvAmvB0,碰后 MvAmvB0,故 MvAmvBMvA mvB,即 M 2gx2mx1 g 2h0。) 4.4. 解析:取向左方向为正,两滑块速度 v1 d t1 3.0010 2 0.32 m/s0.094 m/s,v2d t2 3.0010 2 0.21 m/s0.143 m/s. 烧断细线前 m1v1m2v20 烧断细线后 m1v1m2v2(0.1700.0
16、940.1100.143) kg m/s2.510 4 kg m/s, 在实 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m1v1m2v2m1v1m2v2。 答案:0.094 0.143 0 2.510 4 kg m/s 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两滑块质量与各自 速度的乘积之和为不变量 5.5. 解析:由纸带上点迹位置可知,前两段间隔均为 1.20 cm,最后两段间隔均为 0.80 cm, 故小车均做匀速运动,碰前速度 v1.2010 2 0.02 m/s0.60 m/s,碰后速度 v0.8010 2 0.02 m/s 0.40 m/s。mAv(mAmB)v,故 mAmB21。 答案:0.60 0.40 mAmB21
17、 6. (1)小车 A 碰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打在纸带上的点应该是间距均匀的,故计算小车碰前速度 应选 BC 段;CD 段上所打的点由稀变密;可见在 CD 段 A、B 两小车相互碰撞A、B 撞后一起 做匀速运动,所打出的点又应是间距均匀的故应选 DE 段计算碰后速度 (2)碰前 mAvA十 mBVB=0.420kgm/s 碰后 mAvA/十 mBvB=(mA十 mB)v=0417kgms 其中,vA=BC/t=105ms。 11 vA=vB= DE/t = 0695ms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碰撞前后两个小车的 mv 之和是相等的 答案 (1)BC DE (2)0420 0417
18、点评 此题是根据 1998 年上海高考题改编的,原题为验证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这里结 合所学内容将说法稍作变动此题的关键是选择纸带上的有效段, ”理解为杆么要选择这样的有 效段(匀速运动,打点应均匀) 7. 解析 (1)为了保证滑块 A、B 作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必须使气垫导轨水平,需要要用水平 仪加以调试。 (2)要求出 A、B 两滑块在卡销放开后的速度,需测出 A 至 C 的时间 t1和 B 至 D 的时间 t2, 并且要测量出两滑块到挡板的距离 L1和 L2,再由公式 v=s/t 求出其速度。 (3)设向左为正方向,根据所测数据求得两滑块的速度分别为 vA=L1/t,vB=L2/t。碰前
19、两物体 静止,v=0,速度与质量乘积之和为 0,碰后两滑块的速度与质量乘积为(M+m)L1/t1-ML2/t2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动量守恒定动量守恒定律律 16.2 动量和动量定理动量和动量定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理解动量的概念,知道动量的含义,知道动量是矢量。 2知道动量的变化也是矢量,会正确计算一维动量变化。 3理解动量定理的内容,会用动量定理进行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有关现象。 重点:重点: 动量的概念 难点:难点:一维动量变化。 【自主预习自主预习】 一、动量一、动量 (1)动量的定义: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记作pmv。动量是动力 学中反映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
20、状态量。在谈及动量时,必须明确是物体在哪个时刻或哪个 状态所具有的动量。在中学阶段,动量表达式中的速度一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2)动量的矢量性: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服从矢量运算法则。 (3)动量的单位:动量的单位由质量和速度的单位决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单位是千 克米/秒,符号为 kgm/s。 (4)动量的变化p: 动量是矢量,它的大小pmv,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因此,速度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动 量也发生变化。 设物体的初动量pmv,末动量pmv,则物体动量的变化 pppmvmv。 由于动量是矢量,因此,上式是矢量式。 二、冲量冲量 选修 3-5 12 (1)定义
21、: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 (2)冲量是描述力在某段时间内累积效果的物理量。其大小由力和作用时间共同决定,是过程 量,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关系,在计算时必须明确是哪一个力在哪一段时间上的冲量。 (3)关于IFt公式中t是力作用的时间,F必须是恒力。非恒力除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力可取 平均值以外,一般不能用此式表达。 三、动量定理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 (2)表达式:ppI或mvmvF(tt) (3)理解 它反映了物体所受冲量与其动量变化量两个矢量间的关系,式子中的“”包括大小相等 和方向相同(注意I合与初末动量无必然联系)
22、。 式子中的Ft应是总冲量,它可以是合力的冲量,也可以是各力冲量的矢量和,还可以是外 力在不同阶段冲量的矢量和。 动量定理具有普遍性,即不论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作用力不论是恒力还是变 力,几个力作用的时间不论是相同还是不同都适用。 动量定理反映了动量变化量与合外力冲量的因果关系:冲量是因,动量变化是果。 (4)应用动量定理定性分析有关现象 由 Fp t 可知: p 一定时,t 越小,F 越大;t 越大,F 越小。 p 越大,而 t 越小,F 越大。 p 越小,而 t 越大,F 越小。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一、动量一、动量 【例【例 1】一质量m0.2 kg 的皮球从高H0.8 m
23、处自由落下,与地面相碰后反弹的最大高度h 0.45 m。 试求: 球与地面相互作用前、 后时刻的动量以及球与地面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动量变化。 【例【例 2】 】 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越大 B物体的动量越大,其速度越大 C物体的动量越大,其动能越大 D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其动能可能不变 二、动量定理二、动量定理 13 【例【例 3】质量为 0.5 kg 的弹性小球,从 1.25 m 高处自由下落,与地板碰撞后回跳高度为 0.8 m, 设碰撞时间为 0.1 s,取g10 m/s2,求小球对地板的平均冲力。 【例【例 4】一个物体在运动的一段时间内,动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