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doc》由用户(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新教 三年级 上册 科学 第二 单元 教案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下载 _三年级上册_教科版(2024)_科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二单元教案单元教案 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感受空气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是一种真实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 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物质。 2.经历感受空气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观察记录 的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3.经历实验探究,体会空气的各种特征,并且知道 人们对空气这些特征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空气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 认识空气的各种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自封口塑料袋、塑料杯、碗、哨子、气球、教学视 频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2、】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题 1.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空气吗?空气的特征 有哪些?它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汇报。 3.教师指导学生填写空气特征与作用的气泡图。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传递空气。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游戏过程。 (2)学生参照教学课件与教材做空气的传递游戏。 (3)教师提问:从这个实验可以知道空气有什么特 征? (4)学生观察实验汇报。 2.感受空气的其它特性。 (1)实验前,明晰实验方案。 学生参照随堂学的第 3 题, 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 明晰实验方法。 一是生活中,有哪些和空气有关的物品? 二是在使用这些物品时可
3、以感受到空气的哪些特 征? (2)实验中,学生自主观察记录。 教师展示感受空气的教学课件,并提问:根据教学 课件中的实验操作,你能总结出空气的哪些特征?学 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很软、很轻,空 气有弹性、会流动。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比较和认识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类型物体的相同与 不同。 1.教师提出问题:空气、石头、水相比较,有哪些相 同的特征呢? 2.学生根据经验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3.总结:它们都有质量,都能占据空间。 四、拓展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怎样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
4、?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感受空气感受空气 把空气装入塑料袋空气能占据空间 抱一抱装满空气的塑料袋很轻、很软 吹哨子会流动 用手捏一捏、拍一拍充满空气的气球压缩的空 气有弹性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 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 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 影响。 由于空气无法直接进行观察, 所以学生需要借 助其他媒介进行间接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才可能 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空气特征的认识活动。空气这部分 内容较以前有了更加充分的设计。“学生是科学学习 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 的探究欲,
5、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活动的过 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活动,不一定要按部 就班地严肃地进行。根据儿童“好玩”的心理特点, 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在充分明确活动规则和要 求后,让学生自主地亲历探究。 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能占据空间,并知道空气是一种真实的 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 的物质。 2.经历验证空气能占据空间的实验,培养细致、认 真观察记录的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 概念。 3.经历实验探究,体会借助身边的事物观察看不见、 摸不着的空气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空气是真实存
6、在的一种物质, 它能占据空间。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水、透明塑料杯、纸、水槽、打气筒、锥子、教学 课件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直接把纸放在水里,提问学生看到什么现象? 2.学生汇报:纸会被浸湿。 3.学生观察现象,并根据经验做出解释。(教师板书 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 (2)学生参照随堂学部分,明晰实验过程,掌握实验 要求:杯子要竖直扣入水中。 2.实验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 教师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 把杯子
7、慢慢地竖 直倒扣在水里。 (2)教师提问学生:纸还会被浸湿吗? (3)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汇报结果。 (4)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 (5)教师提问学生:水会进入杯子吗? (6)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汇报结果。 (7) 用打气筒连着球针, 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 些空气。 (8)教师提问学生:杯子里的水会有什么变化? (9)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汇报结果。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将水杯竖直向下压入水中,杯中的空间会 被空气占据。将杯子扎破,水会赶走空气,占据空间。 从扎破的小孔中向杯子里充气,空气又会赶走水,重 新占据杯子里的空间。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三、深入
8、研讨,建构认识 1.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 (1) 教师提问: 根据前陎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空气和水 都能占据空间,那它们之间占据空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呢? (2)学生观察实验,交流后汇报。 2.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运用 到了空气能占据空间的原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汇 报。 3.总结:水和空气都能占据空间,它们之间占据空间 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都用到了空气 能占据空间的原理,例如:充气玩具、充气床,充气 模型等。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小挑战:怎样做才能让空气将水挤出来?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教学反思】
9、【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本来觉得空气和水这两种物 质都是常见的,孩子们不难理解,上完才觉得其实没 那么简单。特别是对空气的研究,虽然空气就在我们 周围,但是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对三年级的孩子 来说是既陌生又难以理解的。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是在认识了空气后对这个 物质的进一步研究,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学生通过 具体形象的事物, 自己去探究, 亲自动手实验,去体会、 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集体讨论、交流、开 展探究活动,最后得出结论“空气能占据空间”,从 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质疑、探究、自主学习精神和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实验 来证明空气能占据空间。 在整堂课中
10、学生对动手做实验这一环节充满了浓 厚的兴趣。但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对科学课中的 观察、实验记录都没有良好的习惯,所以很多学生觉 得实验很好玩,但是做完了以后什么都没记录下来, 对实验的目的不明确,这是我备课的一个失误,以后 要多加考虑。 3.压缩空气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压缩空气现象,并知道空气的 体积是可以压缩和扩张的。 2.经历空气和水体积的压缩与扩张实验,培养细致、 认真观察记录的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 学概念。 3.经历实验探究,体会空气和水特征的差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空气不同于水,是可以被压 缩和扩张的。 【教学
11、准备】【教学准备】 水、注射器、透明塑料杯、橙子皮、教学视频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展示教学课件“给瘪篮球充气”,提问学生看 到什么现象? 2.学生汇报:篮球鼓了起来。 3.教师提问学生:篮球能一直鼓下去吗?一直给篮球 充气会怎么样? 4.学生讨论回答。 5.教师提问学生:空气能被压缩吗?(板书课题) 6.学生观察现象,并根据经验做出解释。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 (2)学生参照随堂学部分,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 明晰实验过程。 一是
12、实验中如何确保实验的公平性; 二是从哪些方陎展开细致认真的观察。 2.实验中,围绕随堂学部分展开实验、观察。 (1)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实验,并思考:在观察水和空 气被压缩和扩张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2)学生做好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压缩和扩张空气,感觉到用的力度较小, 并且能观察到空气的体积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压缩和 扩张水,感觉到即使用很大的力度,也观察不到水的 体积有变化。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教师提出问题,空气和水在被压缩和扩张过程中, 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完成改变空气与水体积 的实验,能感受按压、拉伸注射
13、器时,手受到的力。 2.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知道压缩空气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一说手受到的力与空气体积改变之间的关系。 3.总结,空气的体积被改变时,会产生弹力。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制作空气压缩枪。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压缩空气压缩空气 水不能被压缩或扩张 空气能被压缩或扩张产生弹力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这一课,教师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 主导,训练为主线,发展为主题”的教学思想。从实 施的情况来看,主要目标的落实做得不错。在整个教 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玩“注射器”,形成师生间、生生 间的互动的过程, 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的探索热情, 使学
14、生在玩中发现许多的“亮点”。学生从中体验到 了学习科学的乐趣,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在新 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引下,我们教师应重新认识自己在 课堂中的角色,敢于向传统的教育方法挑战,用新的 内容、新的方法和新的手段培养创新型人才。 4.空气有质量吗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是有质量的,并知道如何设计实验证实 空气有质量。 2.经历证实空气有质量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观 察记录的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3.经历实验探究,体会实验的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空气是有质量的,掌握证实 空气有质量的实验操作。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简易
15、天平、皮球、小塑料桶,打气筒、豆子、教学 课件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学生: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有没 有质量呢? 2.学生汇报猜想:空气有质量。 3.教师提问:我们如何证实我们的猜想呢? 4.学生讨论回答。(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 (2)学生参照随堂学部分,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 明晰实验过程。 一是实验中如何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二是从哪些方陎展开细致认真的观察。 2.实验中,围绕随堂学展开观察。 (1)学生按照要
16、求自主开展实验。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天平左端放入充好气的皮球后,需要在右 端放上若干豆子才能让天平保持平衡。继续往皮球中 冲入 10 筒空气后, 天平向左端倾斜, 此时需要继续在 右端放入豆子才能让天平恢复平衡。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空气是有质量的。 (1)教师提出问题:根据前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我 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2)学生观察实验,相互交流实验现象。 (3)学生说一说:实验中将皮球打入 10 筒空气,天 平倾斜了,说明皮球比充气前更重了,增加的重量就 是充入的 10 筒空气。因此证实了空气是有质量的。 (
17、4)总结,教师告诉学生空气是有质量的。 2.认识到 10 筒空气有多重。 (1)教师提出问题:前陎的实验中,天平是怎样再次 恢复平衡的。 (2)学生观察实验,相互交流实验现象。 (3)学生说一说:实验中,在天平倾斜后,我们在天 平右端再次放入若干豆子,天平两端质量相等,天平 恢复了平衡。 (4) 总结, 教师告诉学生第二次放入的豆子质量等于 充入的 10 筒空气。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将皮球里的空气放出一部分后,再将皮球 放入小桶中,观察实验现象。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空气有质量吗空气有质量吗 第一步:充气的气球=第一次加入的若干豆子 第二步:充入的
18、10 筒空气=第二次加入的若干豆 子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在本教学设计中,学生的思考和设计渗透于教学 活动的每个环节中,让学生操作、观察、交流讨论、 汇报、教师评、实验验证。重视过程性评价,使学生 学会反思,学会评价自己和别人。 老师适时的鼓励,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得到充分的珍视,孩子的心智之花灿烂开放,个性得 到尽情张扬,给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宽松环 境。尽可能在最大限度上促进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 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达到了 提高学生整体科学素养的目的。 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的质量相对很轻,并且空气的质量是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