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 高中历史 选择性 必修 国家制度 社会 治理 第二 单元 官员 选拔 管理 下载 _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测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世纪以来,随着文官集团的日益崛起与膨胀,文官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致力于“防止职业文官阉割总统的政策”。据此可知美国()A行政机构独立性的增强B总统立法权力遭到侵夺C文官集团垄断政府权力D三权分立机制发展完善2刘仲谦,年38岁,男性,河南省开封县公民,应甲种公职候选人考试,经检及格。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
2、合行发给及格证书。这是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颁发的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及格证书及相关信息。它反映了()A文官选拔制度比较规范B选官采用甄别审查措施C官员文化素质相对落后D地方自治制度较为发达31854年,英国财政部两名官员在对英国政府的官吏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后,提出了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尖锐批评了当时英国官吏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多项改革建议。19世纪中后期,英国首先建立了文官制度。由此可知()该报告的发表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的最终确立工业革命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文官制度的建立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文官制度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ABCD4两汉时期盛行对人物的品评,在东汉时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
3、度。据后汉书许劭传载,许劭喜好审核评论乡里的人事,每月总是更换品评的话题对象,所以汝南地区民间有月旦评的说法。品评人物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基于A察举制度的实施B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推行C社会环境的宽松D分科考试选官制度建立5有学者统计,在公元1050年左右,宋代有科举出身背景的人数约占全国人口的0.035%,而至110年左右,这一比例上升至约0.1%。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A社会教育的发展极为缓慢B庶族地主的政治地位提高C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的功能D科举制扩大了政权统治基础6列宁曾说:资产阶级议会制国家的全部历史表明,资产阶级立宪国家的历史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明,更换部长意义极小,因为实际的管理工作掌
4、握在一支庞大的官吏队伍手中。下列属于这支“官吏队伍”的是()A首相B总统C常务次官D议会议长7从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到2005年公务员法颁布,再到公务员制度配套法规陆续出台,然后是考核、录用等配套试行规章逐步出台。这些表明当前我国()A公务员制度总体上处于法制化的深化阶段B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C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公务员法律体系已经建成8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之后又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A议会被政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B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
5、制改革的根本C改革目的是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D责任制内阁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919世纪初,英国新掌权者往往竭尽全力排除异己、安插亲信,把官职作为战利品“公开”“合法”地进行肥缺分赃。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深化B政党政治的发展C文官制度的确立D国王地位的下降10下列有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禁绝了任用私人的现象ABCD11以下是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以下图表,反映了清末中学堂课程内容有哪些特点课
6、程修身儒经外语历史代数生物理化经济体操合计课时54536112088310180添设西学课程科目设置全面经学仍占据重要地位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特征ABCD12北洋政府时期文官任用法草案文官考试法草案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等规定的文官制度,实际施行范围主要限于中央政府,有实力的军阀往往自行委任官吏。这表明A文官制度不符合近代中国的需要B军阀势力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列强C文官制度有效实施的前提是政治统一D文官制度自身存在巨大的局限性131883年美国国会颁布彭德尔顿法,正式建立了以考绩制为核心的常任文官制度。该法规定:通过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制,由法律保障其职位;文官在政治上须保持中立;不受党派控
7、制的文官委员会负责文官的考核。该法案()A使美国彻底摆脱了政党制B推动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C进一步完善了文官政治D旨在加强对文官的监督控制14清末,面对形势需要,清廷内部立宪呼声日益高涨。主张改革科举的荣禄、刘坤一等人受到赏识和提拔。1905年,清廷同意袁世凯等人“立停科举”“推广学校”的奏请。这说明()A新政急需新式人才B君主立宪是时代趋势C教育改革成为时代共识D西方教育思想影响深远15北洋政府文官普通考试分为行政职和技术职两大类,其中技术职又细分为商业、农业、林学、蚕业、化学、土木工、物理、机械、医学、电工、机织、地质、铁道、数学、染色、采矿、图案、金丁、制丝、邮电等30个专业。这一划分A
8、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B表明北洋时期官僚机构膨胀C有利于提升施政的科学化D说明实践经验是考试的重点16宋仁宗时期,右司谏刘随说:“臣僚迁擢,多至尊官;皇族丝联,未登显位。”而知谏院范镇也叹息道:“祖宗后裔,岂无贤才?而一概废而不用,深可惜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A官僚政治较为成熟B宗法制正走向瓦解C皇亲贵胄势力衰微D社会实现公平公正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科举考试制度下,人们学而优则仕,读书、考试、做官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功名利禄等稀缺资源的获取,是以社会成员努力研习社会的主流文化知识为前提
9、的,这就促使人们争先恐后的读书学习。但明代以后,“八股取士”的推行使得科举逐步成为一种僵化模式,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创新精神。明末和清朝的科举,更是发展到几乎就是记背经义的考试,达到了“非圣人之言不言,非经中之语不用”的地步,考试题目主要摘自四书,答卷所论必须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成等书。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影响巨大,在独尊科举的时代,在校生员只有参加科举才能入仕,不然就几乎别无出路。这导致学校背离了其为社会培养各类实用性人才的作用,而完全听命于科举,对生员的科技、文化等全面教育流于形式。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清廷统治阶层开始认识到科举制改革的重要性,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科举
10、制改革被再次提上议程,但其各项措施尚未真正实施就宣告失败,八股文起死回生。1905年9月2日,清廷颁诏,谕令自次年起停止科举考试。科举制废除后,新式学堂的数量明显增加,有学者统计,1903年有新学堂769所,1904年为4476所,而1905年则猛增到8277所,1906年达到23862所。由于新式学堂的出现,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引进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渐成为他们学习的主要内容。知识分子的职业也由过去的科举一途向多种职业发展。知识分子与皇权日益疏远,对儒家经典和政治权力的迷恋也就逐渐淡化以致消除,并且逐步学会用新的价值观去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摘编自罗志田清季科举制改革的
11、社会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科举教育的特点及其成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教育的变化,并说明其历史意义。18材料一 苏轼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宋代)出于科举。”材料二:(1)指出材料二漫画对应的材料一苏轼所说的选官制度,简单列举每一选官制度的弊端。材料三 “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2)“一个时代的结束”指什么?“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又指什么?材料四 关于科举考试的功过是非,历来莫衷一是。唐太宗李世民“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12、矣。” ;历史学家钱穆国史大纲:“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唐代中叶以后,中国有两项很大的变迁,一项是南北经济文化的转移,另一项是社会上贵族门第的逐渐衰落;近代西方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相反的责难也很多,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李光耀更直言:科举使中国被摒弃于西方伟大科学工艺发明和工业革命的门外。康熙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的科举制。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
13、料一 中国古代从先秦上计律起,到清朝的六法考吏,考课之法一脉相承。汉时,已有单行法规上计律。“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上计由丞相府、御史府主持,考课之后,根据政绩,增秩、迁官、赐爵或降俸、贬职、免官,违法犯罪者依法治罪。晋律中规定了官员考核的内容包括:观风俗、协礼律、考度量、录囚徒理冤枉等。唐代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考课的具体法规,明确规定考核标准,即“四善二十七最”,“四善”即德、慎、公、勤,是考核官员的道德标准,“二十七最”是依官员职务性质不同而界定不同的要求。明代文官考核的最高主考官以及考核监督者都是皇帝,明代的统治者深知官员贪污腐败的危害,贪污者付有司治罪。摘编自张晋藩考课:中国古代职官
14、管理的重要制度等材料二 自从英国在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以来,官员考核也开始实行。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官员考核制度更贴近于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逐渐废除了“通才”的考核标准。1979年撒切尔夫人执政以后,主张建立公务员绩效评估制度,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减少政府干预,节省开支,大力削减公务员队伍,并建立专门的执行局独立于各个部门,与政务官分开办公。摘编自高净中英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英国官员考核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背景。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科举制完备于唐宋。唐武则天前后
15、,增加了五经、三经及学究一经,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唐代曾规定,“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或曾为官司科罚不得申送入”;宋代曾“犯刑责,不孝不悌、为害乡里”等不得应举。唐代科举考试并不糊名,应考者姓名对主司是公开的;宋代采取封弥制,亦称糊名法,是将试卷上的举人姓名、年甲、三代、乡贯等密封或去掉,代之以字号,以防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徇私作弊。王安石任宰相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等根据材料概括唐宋科举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对唐宋科举制发展进行解读。第 5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1A【详解】本题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451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