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高中语文精品课件PPT.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大学之道-高中语文精品课件PPT.pptx》由用户(汀枫)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高中语文 精品 课件 PPT 下载 _其他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 ,一帧礼记誉千秋一帧礼记誉千秋 部 编 版 高 中 语 文 选 必 上 册 第 二 单 元 大大 学学 之之 道道 礼记礼记 教 学 目 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 2.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3.文化传承与理解: 把握本文在治学目标和人生目标上的启示意义。 作 品 简 介 大学本出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 卷四十九篇,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经西汉戴圣汇编成书。在 流传过程中,经董仲舒、郑玄、孔颖达和宋代理学家如程颢、程颐等大儒的 推崇,礼记在儒家政教系统中的地位
2、日益提升。朱熹把大学中庸 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为论语孟子作集注,合成 四书章句集注。宋元以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 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 “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 与“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的“小学” 相对。大学之道,讲的就是大人之学、成人之学的基本原理。大学只有 两千一百多字,课文节选的两段是开篇部分,只占全文篇幅的十分之一左右, 但作为总纲,意义重大。 文本研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 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3、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 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 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在明明明德明德,在,在亲民亲民,在,在止止于至善。于至善。 注释: (1)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 治人的根本原则。 (2)明:动词,彰明。 (3)明德:美好的德性。 (4)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亲” 当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 旧立新
4、,去恶向善。 (5)止:至,到。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 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 爱抚民众,在于使自己达 到善的最高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定而后能静静;静而后能;静而后能安安;安而后能;安而后能 虑虑;虑而后能;虑而后能得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则近道矣。 注释: (1)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 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 (2)静:心不妄动。 (3)安:性情安和。 (4)虑:思虑精祥。 (5)得:处事合宜。 译文: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 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 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 情安和,性情安
5、和才能思虑精详, 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物都 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 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 学的宗旨了。 答案提示: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作为引领 学习的终极目标。只有坚定这样的目标,才能“定”“静”“安”“虑”,最终学有所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从方法论层面再次强调“三纲领”的重要 引领作用,同时提醒读者在具体操作层面也要注意先后顺序,引出下文,即“八条目”。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 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
6、道出了 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 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 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 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 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 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第一段重
7、点写了什么内容? 探 究 思 考 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案示例: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 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 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 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探 究 思 考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齐其家;欲齐其家;欲齐其家 者,先者,先修其身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先诚其意;欲诚 其意者,先其意者,先致其知致其知;致知在;致知在格物格物。物格而后。物格而后知至知至;知至而后意
8、诚;意诚而;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 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庶人,壹是壹是皆以修身为皆以修身为本本。 注释: (1)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 业繁荣。 (2)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 (3)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4)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5)庶人:普通百姓。 (6)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一概。本:本源、根本。 第二段第二段 译文:译文: 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
9、自己的国家。要 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 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 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 诚。要使意念真诚, 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 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 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 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 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 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 作为根本。 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
10、内容?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 探 究 思 考 “格物”: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致知”: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 “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 “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情感的偏向。 “修身”: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人的培养的最高 要求,它处在“八条目”的中枢地位。 “齐家”:是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 “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
11、“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 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 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 安人。 探 究 思 考 探 究 思 考 三纲领三纲领 明德明德 新民新民 止于至善止于至善 为 什 么 为 什 么 止、定、静 安、虑、得 八条目八条目 格物格物 致知致知 诚意诚意 正心正心 修身修身 齐家齐家 治国治国 平天下平天下 独善其身 兼济天下 内 修 内 修 外 修 外 修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 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 整体。 “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三
12、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探 究 思 考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 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 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 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 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探 究 思 考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小结小结 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强调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 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 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
13、所向往,个 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 者,人恒敬之。”不歧视他人,人不与之立异。在古代中国人看来, 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 拓 展 延 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 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 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社会风气,提升国人道德,凝聚 中华儿女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探究中华礼制变迁的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 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