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走向生态文明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2~2023学年).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4-1 走向生态文明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2~2023学年).docx》由用户(夜归人1)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1 走向生态文明 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22023学年 走向 生态 文明 教学 设计 高中地理 新人 选择性 必修 2022 2023 学年 下载 _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_人教版(2019)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4.1走向生态文明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生态文明进行讲解。首先介绍了不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主要从四个阶段着手介绍;其次介绍了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本节课的内容为本章后面的章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地理思维能力。教学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说明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过程2、结合实例,解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内涵,举例说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途径。3、联系实际,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教学重点1、 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过程2、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途径教学难点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
2、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并将其转化为自觉行动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和探究法; 归纳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教参学生准备:导学案,课本,笔记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作为贫困县的浙江安吉县,利用当地矿产资源优势,走上工业立县之路。大家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但山秃、气浊、水浑却成了安吉县的烦恼。1998年,安吉县开始整治污染企业和矿山,走上生态立县之路。如今的安吉,呈现一幅青山绿水、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安吉为什么要从工业立县转向生态立县?安吉这种发展模式的转变是个案还是一种时代潮流?【讲授新课】一、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1.人地关系概念:是指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特
3、点:人类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2.人地关系发展历程集渔猎时代(原始社会) :依附自然由于生产力低下并且发展缓慢,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把一切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归结为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作用。农业社会时期:半依附自然进入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使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人口开始迅速增长。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在这一时期,尽管技术水平制约了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升,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开始有了朴素
4、的科学认识。例如,在古代中国,逐步形成因地制宜主动适应和保护自然环境等思想。我国古代朴素的人地关系思想我国战国时的孟轲,在孟子公孙丑下中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天人相关论的核心思想是荀况在其著作天论中提出来的他写道:“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他主张,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工业社会时期:征服自然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大量的资源开发利用和废弃物排放,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资源、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乃至人类生存与发展已构成现实威胁。由此可见,不同社会阶段的生产方式、资源
5、基础、环境问题、人与自然关系都不尽相同。每一个新的社会阶段的出现,都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并伴随着人地关系的演变。人类社会发展史3.走向生态文明的现代社会向生态文明转变:需要改变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生态文明的意义:意味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既要开发利用自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活动:比较被动屋与主动屋被动屋,
6、也叫被动式房屋、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是集高舒适度、低能耗、经济性于一体的节能建筑。之所以称其为被动屋,是因为它不需要主动向外界索取能源,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空调和暖气,基本上依靠被动收集的热量就可以使屋内一年四季保持舒适的温度。在理想状态下,被动屋正常运作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合适的材料,只靠人体和室内电器余热,就能保持室温25左右,大幅降低冬季采暖与夏季制冷的能耗。 被动屋1991年源于德国法兰克福;作为低能耗和高舒适度的节能建筑,被动屋已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地开始推广。一般而言, 被动屋比普通建筑可节省高达90%的能耗,理论上可将采暖和供热能耗降低到零或接近零的水平。个人上网查阅资料,分
7、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和主动屋相比,被动屋主要有哪些减少能耗的途径?高性能玻璃、厚隔热层、石板地板与墙面等外围结构具有较高的保温隔热性能;连接点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减少热能损失;由于房屋气密性好,屋顶内侧安装了通风换气系统,室内废气可回收转换为热能,室外新鲜空气经过滤后进入室内,保证了室内空气质量;考虑窗户的朝向和大小、屋檐的宽度,以被动合理利用不同季节的太阳能。2.你还能举出其他体现生态文明的生产或生活方式的实例吗? 低碳出行、自备布袋购物、绿色社区建设、绿色学校建设、光伏公路建设等。二、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1.资源与环境安全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是生态文明的一种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