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届江西省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

  •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 文档编号:740634
  • 上传时间:2020-09-12
  • 格式:DOC
  • 页数:22
  • 大小:1.9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届江西省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江西省 名校 高三上 学期 第一次 联考 生物试题 解析
    资源描述:

    1、20212021 届高三第一次江西名校联考届高三第一次江西名校联考 生物生物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有 RNA 和蛋白质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B. 镁元素与绿色植物中的糖类等有机物的合成有关 C. 植物细胞膜上含有的脂质种类比动物细胞膜上多 D. 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在某些氨基酸的侧链基团上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详解】A、小分子物质,例如水分子也能通过核孔,A错误; B、镁元素参与叶绿素的合成,与绿色植物中的糖类等有机物的合成有关,B正确; C、植物细

    2、胞膜上只含有磷脂,动物细胞膜上除了磷脂外,还有胆固醇,C错误; D、氨基酸的侧链基团上不含铁元素,D错误。故选 B 2.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均有 ATP 合成 B. 细胞中的囊泡均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形成 C. 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被硅尘破坏导致硅肺的形成 D. 蓝藻细胞核中 的 RNA可与蛋白质结合组成核糖体 【答案】C 【分析】1、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 上紧密联系,使细胞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原核生物没有具膜结构的其他复杂的细胞器;2、生物膜的主要 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蛋

    3、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膜的功能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有 关。 【详解】A叶绿体基质中没有 ATP 合成,A错误; B细胞中的囊泡也可由细胞膜形成,B错误; C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被硅尘破坏导致硅肺的形成,C 正确; D蓝藻没有细胞核,D错误。故选 C。 3. HIV病毒由两条相同的线状正链 RNA 构成其基因组,具有囊膜。HIV囊膜蛋白 gp120 与宿主细胞膜上受 体 CD4 结合后通过囊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的方式,使病毒进入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养基培养 HIV时,HIV首先利用其中的脱氧核苷酸逆转录合成 DNA B. 控制 CD4 合成的基因主要存在于 T细胞

    4、中,因此 HIV 主要侵染 T细胞 C. CD4与 gpl20 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D. HIV 囊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不需要载体蛋白,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答案】D 【分析】1、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 疾病,HIV 侵入人体,攻击的主要对象是 T 淋巴细胞,病毒在寄主细胞内能逆转录形成病毒 DNA并整合到 染色体的 DNA 上,并能随寄主细胞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且不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所识别大量的 T淋巴 细胞的死亡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相继严重缺陷,各种病原体乘虚而入; 2、HIV病毒的结构:HIV是 R

    5、NA 病毒,由 RNA 和蛋白质外壳组成,HIV 没有细胞结构,必需寄生在 T细 胞中才能生存; 【详解】A、病毒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A错误; B、控制 CD4合成的基因主要在 T 细胞中表达,B错误; C、CD4与 gp120 的结合体现了病毒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C错误; D、HIV囊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属于胞吞,不需要载体蛋白,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D正确。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病毒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以及对有关知识的理解。 4. 植物细胞可以吸收蔗糖分子,转运机制如下图所示,生物实验中常用蔗糖溶液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 象的观察。下列有关叙述,

    6、不正确的是( ) A. 质子泵同时具有载体蛋白和 ATP 水解酶的功能 B. H+-蔗糖转运蛋白协同运输 H+和蔗糖的方式相同 C. 若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进行实验,可能观察到质壁分离但不复原的现象 D. 若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进行实验,可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的现象 【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植物细胞利用 ATP 酶和质子泵把细胞内的 H+泵出,可见细胞内的 H+泵出需要消耗能 量,需要载体,为主动运输,“H+-蔗糖载体”能够依靠 H+浓度差把 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可见该植物细 胞在蔗糖溶液中,可以吸收外界溶液的蔗糖,会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详解】A质子泵同时具有载体蛋白和

    7、ATP 水解酶的功能,A正确; B H+-蔗糖转运蛋白协同运输 H+和蔗糖的方式不同, 转运 H+的方式协助扩散, 转运蔗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错误; C若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进行实验,植物细胞失水,可能观察到质壁分离但不复原的现象,C正确; D若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进行实验,植物细胞能吸收蔗糖,可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的现象,D 正确。故选 B。 5.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所有生物实验都应设计对照组,且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B. 在观察细胞中 DNA和 RNA 的分布的实验中,甲基绿和吡罗红应混合使用 C. 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呈正方形、排列紧

    8、密的细胞进行观察 D.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时,可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判断产生 CO2的多少 【答案】A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分布、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探究酵 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一些直接观察类的生物实验,例如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不用设置对照组,A错误; B在观察细胞中 DNA和 RNA 的分布的实验中,甲基绿和吡罗红应混合使用,B 正确; C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C正 确; 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9、时,可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判断产生 CO2的多少,D正确。 故选 A 。 6.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一般先通气,然后再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 B. 皮肤被锈铁钉扎伤后,为避免感染破伤风,应选择不透气的敷料 C. 乳酸菌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时,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 水稻根长期水淹会影响根细胞进行有氧呼吸,进而影响其对有机物的吸收 【答案】A 【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 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

    10、 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 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 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食要 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 【详解】A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一般先通气,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然后再在无氧环境中进 行发酵,A正确; B破伤风杆菌为厌氧菌,应选择透气的敷料抑制其繁殖,B错误; C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储存

    11、在乳酸中,C错误; D水稻根细胞吸收水和无机盐等,不吸收有机物,D 错误。故选 A。 7. 下图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对姐妹染色单体(a、b)的切面变化及运行图,表示 a、b 位 置的依次变化。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b上一般会存在相同基因 B. 时,染色体数目最清晰 C. 的变化,是纺锤丝牵拉的结果 D. 过程,DNA 含量加倍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表示前期;表示中期,此时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表示姐妹染色单体分 开后移向细胞两极。 【详解】A、 a、b 为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正常情况下,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含有相同基因,A 正 确; B、为有丝分裂

    12、中期,染色体数目最清晰,B正确; C、,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 2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C正确; D、时,染色体数量加倍,DNA 数量不变,D错误。故选 D。 8. 2019 年,武汉同济医院首次使用了由人的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获得的功能细胞来治疗半月板损伤。在充 分知情的情况下,受试者接受了膝骨关节腔内的干细胞注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未分化细胞群体 B. 在体内,细胞分化一般是稳定的,而且是不可逆的过程 C. 体外诱导干细胞分化的过程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D. 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法治疗半月板损伤可避免机体发生免疫排异

    13、反应 【答案】A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 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 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A、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它是分化了的细胞,但分化程度低,分化能力强,A错误; B、在体内,分化是稳定的,而且一般是不可逆的,一旦细胞沿一定方向分化,一般不会回到原先的状态, B正确; C、细胞的分化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C正确; D、 自体干细胞具有患者的遗传物质, 故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法治疗半月板损伤可避免机体发生免

    14、疫排异反应, D 正确。故选 A 9. 暴晒,污染、吸烟和肥胖等都是会对细胞造成氧化应激的因素,而氧化应激产生的自由基可直接作用于 端粒,影响端粒的长度,以加速细胞衰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衰老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了变化 B. 自由基攻击生物体内的 DNA,可能会引起基因突变 C. 癌细胞中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加而不断缩短 D. 在生活中可通过防晒、远离污染源等方式延缓衰老 【答案】C 【分析】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的时钟,是位于染色体两端名为端粒的结构,它会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当短 到一定程度时,端粒内侧正常的 DNA 序列会受到损伤,使细胞开始衰老,这是解题

    15、的关键,癌细胞具备无 限增殖的能力,可见其端粒不会缩短,据此答题。 【详解】A、衰老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了变化,A正确; B、自由基攻击生物体内的 DNA,使 DNA受到损伤,可能会引起基因突变,B 正确; C、根据题意推测,癌细胞中的端粒不会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缩短,C错误; D、在生活中可通过防晒、远离污染源等方式延缓衰老,D 正确。故选 C。 【点睛】本题结合情境考查细胞衰老和癌变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提高植物品种的纯合度一般应用自交,应用测交的前提条件是已知生物性状的显隐性 B. 正交和反交组合能用于判断基因的

    16、位置,不能用于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C. 种群内自由交配不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而杂交和自交均能改变基因频率 D. 基因型为 Aabb与 aaBb的个体杂交, 通过 F1表现型及比例能够判断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 组合定律 【答案】A 【分析】 (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植物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传粉。广义上讲,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交配均可称为自交。 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3)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来测 F1基因型的方法。 (4)正交与反交:对于雌雄异体的生物杂交,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为反交。 【详解】A、自交次数越多,

    17、纯合子 的 比例就越高,测交是与隐性纯合子交配,所以必须在已知性状显隐性 的情况下才能使用,A正确; B、正反交既能用于判断基因的位置,也能用于判断基因的显隐性,B错误; C、自由交配、自交、杂交均不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 错误; D、基因型为 Aabb与 aaBb 的个体杂交,不管这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都相 同,不能通过 F1表现型及比例能够判断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故选 A。 11. 豌豆、玉米、果蝇是遗传学的三大实验材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玉米雌雄同株异花,做杂交实验时无需去雄 B. 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做

    18、杂交实验时无需套袋 C.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是这三种生物作为遗传学三大实验材料的共同点之一 D. 要研究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问题时,在这三种生物中只能选择果蝇 【答案】B 【分析】1、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 (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 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 (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 (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 (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2、玉米具有明显、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后产生代数目多,结论更可靠使统计结果准确,既能自花传粉也 能异花传粉等优点,因此常用于做遗传实验的材料。 【详解】A玉米雌、雄花形成花序,

    19、雄花的花序只在植株顶端,雌花的花序只在叶腋,所以可以选择对雌、 雄花套袋而不用去雄,就可以防止花粉的干扰,A正确; B杂交实验中,母本要做去雄处理,会使豌豆花的花瓣松散,为防止外来花粉干扰,依然要做套袋处理, B错误; C有性杂交实验要统计显隐性性状的分离比来进行相关问题的判断,所以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是有性 杂交实验材料选择的一个必要要求,C正确; D玉米、豌豆都属于雌雄同株的植物,没有性染色体,果蝇是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D正确。 故选 B。 12. 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示意图,图丙中的 M、m表示相应的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 图甲为次级精母细胞或

    20、极体,图乙为初级卵母细胞 B. 图丙一定为次级卵母细胞,图丙中的 M,m不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C. 减数分裂被称为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图乙中染色体的行为为减数分裂所特有 D. 对一种生物来说,判断其减数分裂时期的主要依据是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分布 【答案】A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乙细胞同 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后期;图丙细胞着丝点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 裂后期。 【详解】A、 由题可知为甲乙丙三图来自同一个个体,且图乙不均等分裂,为雌性个体,所以图甲为极体、 图乙为初级卵母细胞、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A错误

    21、; B、 M、m为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且图丙不均等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 分裂后期,为次级卵母细胞,B正确; C、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同图乙源染色体分离是减数分裂所特有,C正确; D、在细胞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数目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故对一种生物来说,判断 其减数分裂时期的主要依据是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分布,D正确。故选 A。 13. 下列有关 DNA、RNA和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DNA 是生物界主要的遗传物质 B. 在细胞核中,DNA是遗传物质,而在细胞质中,RNA 是遗传物质 C. 利用细菌及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证明

    22、DNA是遗传物质,也可用于证明 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 对于以 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而对于 RNA 病毒来说,基因是 有遗传效应的 RNA 片段 【答案】B 【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核酸片段;RNA 是 DNA 通过转录产生的;DNA 和 RNA 统称为核酸。 【详解】A、大多数生物遗传物质是 DNA,故 DNA 是生物界主要的遗传物质,A 正确; B、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故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遗传物质都是 DNA,B 错误; C、赫尔希和蔡斯利用 T2噬菌体、细菌、同位素标记法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有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同 位

    23、素标记法证明了 DNA 是半保留复制,C正确;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 核酸,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所以,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所以,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RNA 片段,D正确。故选 B。 14. 2019年,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显性遗传病,并将该病命名为“卵子死亡”,表现为某些患者卵子取出 体外放置一段时间或受精后一段时间, 出现退化凋亡的现象。 该病的病因是细胞连接的蛋白家族成员 PANX1 基因存在突变,Pannexin(PANX)家族是形成细胞之间连接的重要离子通道。突变通过影响蛋白糖基化、 激活通道、加速 ATP 释放导

    24、致卵子死亡。这是目前发现的 PANX 家族成员首个异常的离子通道疾病。下列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能量供应异常可能是卵子死亡的直接原因之一 B. 该疾病的发病机理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方式 C. 显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高于其等位基因 D. 该疾病致病基因的发现,为女性不孕和试管婴儿反复失败提供了新的诊断和治疗思路 【答案】C 【分析】1、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途径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 状,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2、据题意可知,PANXl 发生突变后,影响蛋白糖基化、激活通道、加速 ATP 释放,导致卵子死亡。 【

    25、详解】A 突变会加速 ATP 释放,致卵子死亡,细胞能量供应异常可能是卵子死亡的直接原因之一,A 正确; B 该病为离子通道变异引起的疾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正确; C 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不一定高于隐性基因,基因频率的大小由自然选择决定,C错误; D 克服了卵子致死的因素,对于女性不孕的治疗、试管婴儿的成功都有一定帮助,D正确。故选 C。 15. 甲、乙是两种单基因遗传病,-5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3 个体的甲病致病基因来自-2,乙病致病基因来自-1 C.

    26、 若-4 与-6 结婚,生育一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1/4 D. 统计多个患者家系,可以估算出甲乙两病在人类中的发病率 【答案】D 【分析】分析系谱图:从的 4、5 号患甲病而-7 号女儿正常,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相关 基因用 A、a 表示) ,且-4 和-5 的基因型为 Aa,-7 的基因型为 aa;由于-6 患乙病而的 4、5 号都 不患乙病,所以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又-5 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所以乙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 用 B、b 表示) 。 【详解】A 由分析可知:-4 和-5 患甲病,生了正常女儿 7号,故甲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a 表示);-1 和-2 都

    27、不患乙病,生了患乙病的儿子 3 号,-5 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那么乙病属于伴 X 隐性遗传病(B、b 表示) ,A 正确; B -3 两病兼发,由甲、乙病的类型可以推知其甲病的致病基因来自 I-2,其乙病的致病基因来自 I-1,B 正确; C -4 患甲病,有不患甲病的母亲,故其基因型为 AaXBXb,-6号患乙病,不患甲病,基因型为 aaXbY, 若-4 与-6 结婚,生育一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1/2 1/2=1/4,C正确; D发病率的估计要在人群中随机取样,不能只在患者家系中进行统计,D错误。故选 D。 16. 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

    28、色体变异 B. 能够诱导基因突变的环境因素有可能引起染色体变异 C.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分子水平的变异 D. 生物基本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答案】B 【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A、 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没有改变遗传物质,来源为环境因素,A 错误; B、 诱导基因突变的某些因素,如紫外线等,也能诱导染色体变异,B正确; C、 染色体变异不是分子水平的变异,C错误; D、 生物都可能

    29、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普遍性,D错误。故选 B。 17. 2019年,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下列有关杂交育种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集合两个或多个亲本的优良特性 B. 杂交育种的目的可能是获得纯种,也可能是获得杂合子以利用杂种优势 C. 与诱变育种相比,杂交育种的一般过程简单,操作不繁琐,育种时间较短 D. 若育种目标是为了获得隐性纯合子,则在育种时长上可能与单倍体育种相差不大 【答案】C 【分析】杂交育种: (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30、。 (2)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自交。 (3)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 (4)优缺点:方法简单,可预见强,但周期长。 (5)实例:水稻的育种。 【详解】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A正确; B、杂交育种的目的可能是获得纯种,也可能是获得杂合子以利用杂种优势,B正确; C、与诱变育种相比,杂交育种一般过程操作繁琐,育种时间较长,C错误; D、隐性纯合子在性状表现时就已经可以确定是纯合子,如果只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情况下,杂交育种用 时与单倍体育种基本相同,D 正确。故选 C。 18. 下列关于进化的叙述,不正确

    31、的是( ) A. 自然选择不是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唯一因素 B.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D.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答案】D 【分析】1、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 化。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 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

    32、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 基因突变、自然选择等都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A正确; B 捕食者会更多地捕食种群数量比较大的生物,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空间和资源,有利于物种数量 的增加,B正确; C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C正确; D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D错误。 故选 D。 19.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CO2能提高呼吸中枢的兴奋性,这属于神经调节 B. 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有 pH、渗透压和温度 C.

    33、组织细胞的内环境不一定是组织液,也可能是血浆或淋巴 D. 寒冷环境下,机体能维持体温是因为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答案】A 【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 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 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CO2能提高呼吸中枢的兴奋性,起调节作用的 CO2,属于体液调节,A错误; B、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有

    34、 pH、渗透压、温度,B 正确; C、组织细胞看其分布的位置,其内环境也会相应不同,如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C正确; D、体温稳定说明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正确。故选 A。 【分析】本题考查内环境及体温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方式的判断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结知识的记 忆、理解能力。 20. 下列有关信息传递过程的示意图,错误的是( ) A. 体液免疫中 T细胞 释放 淋巴因子 作用于 B细胞 B. 胰岛 B 细胞 释放 胰岛素 作用于 几乎全身细胞 C. 发育中的种子 产生 生长素 作用于 子房 D. 小肠粘膜 产生 促胰液素 作用于 胰岛 【答案】D 【分析】胰腺是个内外双分泌器官,胰岛细胞就

    35、是内分泌细胞,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而促胰液素是 作用于其外分泌细胞,分泌胰液,消化食物,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可作用 于胚芽鞘尖端下部细胞。 【详解】A 体液免疫中,T 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 B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A 正确; B 胰岛 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作用于几乎全身细胞,B正确; C 发育中的种子产生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C正确; D 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而不是胰岛,D错误。故选 D。 21.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一种 RNA病毒,外有包膜,这层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包膜 还含有病毒自身的糖蛋白,其中糖蛋白 S 可与人体细胞表面

    36、的 ACE2蛋白结合,从而使病毒识别并侵入宿 主细胞,研究表明吸烟会引起肺部细胞 ACE2 的表达显著增加,重度吸烟者比不吸烟者肺部细胞膜表面的 ACE2 多 5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冠病毒从宿主细胞释放时,宿主细胞的细胞膜面积不变 B. 与不抽烟的人相比,抽烟的人更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C. 初次感染新冠病毒时,相应的浆细胞只由 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D. 在抵抗新冠病毒的过程中,有体液免疫但没有细胞免疫参与 【答案】C 【分析】1、病毒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除了复制模板其他物质都有宿主 细胞提供。 2、对于入侵细胞内的病原体,首先靠细胞免疫将靶

    37、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此时体液免疫就又 能发挥作用,利用抗体清除病原体。 【详解】A、新冠病毒以胞吐的形式从宿主细胞释放时,宿主细胞的细胞膜面积会变小,A错误; B、重度吸烟者比不吸烟者肺部细胞膜表面 ACE2多 55%,抽烟的人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B错误; C、初次感染新冠病毒时,记忆细胞还未产生或不发挥作用,相应的浆细胞只由 B 细胞增殖分化而来,C正 确; D、病毒是胞内寄生,机体对其既有体液免疫也有细胞免疫,D错误。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免疫相关知识,意在考查信息获取的能力、对病毒的免疫等知识。 22. 拟南芥种子中有一种隐花色素 CRY1 是能够感受光的受体。为了研

    38、究脱落酸(ABA)与隐花色素 CRY1 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CRY1突变体(无法合成 CRY1)的种子,分别放在 MS 培养基和含有不同浓度 ABA 的 MS 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下图。 下列有关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体中的脱落酸常常合成于根冠、萎焉的叶片等部位 B. 由结果可知,脱落酸和 CRY1都会抑制种子的萌发 C. 虽然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但本实验中拟南芥种子要在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 D. CRYl 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可能是通过降低种子对 ABA的敏感性来实现的 【答案】B 【分析】图中显示两个自变量分别是添加不同浓度 A

    39、BA 的培养基和拟南芥种子的种类。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添加不同浓度的 ABA 的 MS 培养基与不添加 ABA 的 MS 培养基中种子的萌发率都有降低, 说明 ABA 能 够抑制种子的萌发率。 【详解】A、植物体中的脱落酸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焉的叶片等,A正确; BD、从图中可以看出,与不添加 ABA 的 MS 培养基中种子的萌发率相比,添加不同浓度的 ABA的 MS 培养 基种子发芽率都有降低,说明 ABA 能够抑制种子的萌发率;在添加相同浓度的 ABA 的 MS 培养基中,野生 型种子中含有 CRY1,其发芽率比 CRY1 突变体的发芽率要高,说明 CRY1 能够降低种子对 ABA 的敏感

    40、性,促 进种子萌发,B错误、D 正确; C、由于实验中 CRY1是能够感受光的受体,为保持无关变量一致且适宜,要将拟南芥种子置于适宜的光照 条件下培养,C正确。故选 B。 23. 科研小组对某生态系统中三个动物种群的 值(出生率/死亡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其中一 种动物为入侵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20112014年,种群 A的数量不断下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B. 2016年时种群 B的出生率比 2015 年时种群 B 的出生率更高 C. 2011-2012年,种群 C的数量呈 J 型增长,在 2015 年初达到 K值 D. 种群 C对当地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其最可能

    41、为外来入侵物种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动物 C从 2011 年到 2015年,1 时,表示种群数量在增长;2015 年到 2017年, =1,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动物 A、B从 2011年到 2016年,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下降;2016 年到 2017年,动物 A 数量不变,动物 B 数量增多。 【详解】A、20112014年,种群 A的 值小于 1,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年龄组成为衰退型,A正确; B、2016 年时,种群 B的出生率比死亡率高,2015年时,种群 B 的出生率比死亡率低,但两者的出生率大 小不能确定,B错误; C、20112012年,种群 C的 值大于 1且为定

    42、值,说明种群 C 数量呈 J 型增长,之后仍在增加,在 2015 年初达到 K值,C正确; D、种群 C对当地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其最可能为外来入侵物种,D正确。故选 B。 24. 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 A. 是指由草流入兔的能量 B. 图中/的比值代表草到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C. 是草的同化量中流入分解者中的能量的一部分 D. 草与兔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而兔与狐之间是双向的 【答案】C 【分析】由图示可知,和包含了粪便量,故分别代表兔的摄入量和狐的摄入量。是兔子粪便量中的 能量,没被兔同化,还属于草的同化量中流入分解者

    43、中的能量的一部分。是兔子遗体中的能量,属于兔 的同化量中流入分解者中的能量的一部分。 【详解】A、 是指由兔的摄入量,A错误; B、 图中代表狐的摄入量与兔的摄入量的比值,B错误; C、是兔子粪便量中的能量,没被兔同化,还属于草的同化量中流入分解者中的能量的一部分,C正确; D、 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错误。 故选 C。 25. “一山闽赣雨同风,前出武夷造化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中存在不同的森林群落,是我国东南地区最杰 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也是大量古老孑遗植物、中国特有植物的避难所,为江西第一个文化与自然双 遗产地。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的

    44、重要特征 B. 可以利用样方法调查武夷山中某区域乔木的物种数目 C.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 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 【答案】D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 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取样器取样法。 【详解】A、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的重要特征,A正确; B、可利用样方法调查武夷山中某区域乔木的物种数目,B正确;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

    45、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正确; D、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代表禁止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适度利用对生态系统是有利的,D错误。 故选 D。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一)必考题: 26. 甲、乙为两种生活习性不同的植物,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适宜的条件下,分别进行实验探究光照强度对植 物甲和乙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请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分析: (1)B点时,植物甲呼吸作用产生的 ATP 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光合作用 产生的 ATP 量。 (2)两个实验中,甲、乙植物所处环境的温度是否应相同?判断并说明理由: _。 (3)甲、乙植物光饱和点不同的内

    46、因有_。 (任答 2点) (4)该组成员进一步实验,测量数据发现:植物甲单片叶片的光饱和点约为 400 mol 光子 m-2s-1,而植株 甲整体测得的光饱和点则明显更高。请分析原因:_。 (5)该小组继续对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进行分析,发现,植物乙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比甲叶 片更少,叶绿素 b的含量比甲叶片更多。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结论(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即可) : _ 。 【答案】 (1). 小于 (2). 不一定相同(“不相同”) ,因为甲、乙植物生活习性不同,适宜它们生长 的最适温度不一定相同 (3). 光合色素的含量不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数量不同或酶活性不同 (4). 当外部光

    47、照强度达到单叶光饱和点以上时,植株内部叶片的光照强度仍在光饱和点以下,中、下层叶片能 利用群体中的透射光和反射光。植株整体对光能的利用更充分,光饱和点增大 (5). 实验思路:取等量 甲、乙叶片,用无水乙醇提取其中的光合色素,利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观察并比较其中蓝绿色和黄绿色 两种色素带的宽度 【分析】图中曲线甲所代表的是植物甲为阳生植物,补偿点及饱和点时的光照强度较高;曲线乙表示植物 乙为阴生植物,C 是其饱和点。 【详解】 (1)B 点时,植物甲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由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大 部分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 ATP 中,故植物甲呼吸作用产生的

    48、 ATP 量小于于光合作用产 生的 ATP 的量。 (2)由于甲、乙植物生活习性不同,故两个实验中,甲、乙植物适宜它们生长的最适温度不一定相同。 (3)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因可有光合色素的含量不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数量不同或酶活性不同等。 (4)对植物整体而言,当外部光照强度达到单片叶的光饱和点以上时,植株内部叶片的光照强度仍在光饱 和点以下,中、下层叶片能利用群体中的透射光和反射光。植株整体对光能的利用更充分,光饱和点就会 增大。 (5)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教材实验,可设计如下实验,实验思路:取等量甲、乙叶片,用无水乙醇提取其 中的光合色素,利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观察并比较其中蓝绿色和黄绿色两种色素带的宽度即可。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的获取、以及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分 析图表,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届江西省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4063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