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永远是党的生命线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群众路线永远是党的生命线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群众路线 永远 生命线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群众路线永远是党的生命线梁 宏很多人问 在中国革命的早期岁月,革命的先行者中很多拥有优越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和职业生涯,为什么会义无反顾地舍弃这些,冒着杀头危险投身革命洪流中?在革命事业的低谷,他们为什么还能保持那种昂扬的英雄主义?问题的答案与理想、信念有血肉关联,这恰恰是当今中国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 李大钊,38岁。彭湃,33岁。瞿秋白,36岁。方志敏,38岁。刘仁堪,34岁。赵一曼,31岁。这是他们从容赴死的年龄。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只因坚信“人生最高之理想,在于求达于真理”。因为这一信念,毛泽东10多个亲人献出了生命,2100万革命者慷慨捐躯。他们是理想的殉道者,
2、社会的探索者,主义的践行者,是伟大的爱国者,无畏的革命者,无私的牺牲者。“狱中婚照”1928年2月6日下午 周文雍 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流淌革命浪漫。在狱中,周文雍和陈铁军经受了“放飞机”、“坐老虎凳”、“插指心”等酷刑逼供,始终坚贞不屈。文雍几次昏厥,醒来后在牢房的墙壁上,蘸血写下一首不朽诗篇:“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驱为群裂。”彭湃:“农民运动大王”汕尾市海丰县人,出身大地主家庭的四少爷,家里有“鸦飞不过的田产”,为了信仰,放弃了奢华的生活,背叛了富裕的家庭,立志变革社会。1927年,彭湃领导创建起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府,他带领海陆丰农民率
3、先在中国开展土地革命,创建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彭湃的著作海丰农民运动是中共党史上第一部关于农民运动的专著。毛泽东称他是“农民运动大王”。为了革命牺牲奉献,彭湃母亲的三个儿子,包括彭湃,两个儿媳妇,一个17岁的侄子,都牺牲了,可以说是满门英烈。说起叶帅,毛泽东对叶剑英的两句评价可能太有名了:“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1935年7月,叶剑英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8月,党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开会,决定部队分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甘南。率领左路军的张国焘,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拒绝执行党中央的北上方针,并企图危害党中央。叶剑英识破了张国焘的阴谋,立即报
4、告毛泽东。党中央在巴西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迅速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北上,终于脱离险境。叶剑英在这个危急关头保护了党中央。毛泽东后来屡次称赞这是叶剑英在关键时刻为党为革命建立的一个大功。1935年9月9日,毛泽东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以故事为例:1949年12月25日,从白公馆“11.27大屠杀”侥幸脱险的重庆地下党员罗广斌心潮起伏,夜不能寐。他奋笔疾书,一周写下了近三万字的关于重庆地下党组织被破坏经过和狱中斗争情形的报告,并将之交给重庆党委。罗广斌是四川大军阀罗广文的弟弟,但他却选择了革命的道路。他的入党介绍人之一就是地下党员江竹筠。当罗因叛徒出卖被捕时,江竹筠马上通知狱中的党组织说:“此人
5、可靠。”考虑到罗广斌是罗广文弟弟的特殊关系,极有可以提前获释,在狱中的党组织尽量将重庆地下党组织被破坏经过和狱中斗争的各种事实集中告诉他,希望他出狱后将狱中同志的陈述和思考上报党组织。当时特务也确实下令将罗广斌一人押向台湾,其余政治犯在11月27日前全部“密裁”。所幸罗广斌策反看守杨钦典成功,带领15人逃出白公馆。当时罗一身伤病,体质极差,但狱中死难者血与泪的嘱托言犹在耳,他也顾不上休息,日夜不停地写作,写成了报告,交给党组织。整个报告分为挺进报被破坏、个别地下党领导的叛变和造成的损失、叛徒的破坏、狱中斗争、脱险经过、狱中意见等八部分,罗在报告一开始就写道:“下面的报告是根据集中营里(渣滓洞、
6、白公馆)所能得到的各种零星材料,经过部分同志讨论、研究而组织出来的”在整个报告的第七部分是狱中同志的意见,也就是后来影响极大的狱中同志提出的八条意见。那么这“狱中八条意见”究竟是哪些内容?且让我们看看在白公馆陈列的“狱中八条意见”的原文: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五、切勿轻视敌人;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八、惩办叛徒特务。“其实,在罗广斌看来,这是党内的事,特别是与党建有关的事,因此这份报告只对党内公开,并没有向社会公开。另外由于报告涉及一些在
7、世的人,评价不好做,更使其无法公开。1963年,罗广斌和杨益言在创作影响了一代人的小说红岩时对此报告只字不提,由此可见罗广斌 的党性是很强的。”在报告中,对叛徒产生的原因,许多他们生活细节的回忆和分析构成了最多的一个内容。正是由于对腐化分子深入内心的剖析,由于他们的叛变引来自身血与泪的教训,从而使狱中的同志从人的最本质上总结出人的脆弱之所在,从而希望组织上在这些问题上避免再给腐化分子以机会。这种内心深处的剖析,使这“八条意见”产生了一种超载性,超载了时间和组织,直面每一个人。看看国民党 升官发财,行往他处;升官发财,行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门。横批:革命者来横批:革命者来
8、看看国民党 国民党也强调“纪律”“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看看国民党 建国大业影片中:蒋介石对蒋经国说了这么一句话“国民党的腐败已经深入骨国民党的腐败已经深入骨髓;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髓;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影院里的观众霎时一片哗然。“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其实,这句话是非常不准确的,应该改为“不反腐亡党也亡国”才切中要害。二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经国”,在死寂的沉默中,蒋介石突然劈头问道,“你说说看,我们为什么失败了?”蒋经国心里清楚,这个答案父亲最有发言权。从1927年在南京建国,到22年后国将败亡,中国四亿五千万人,父亲一直是一手遮天
9、。当然,蒋经国也是可以说出一二的但这能说吗?这问题不是他能够回答的。顿时,又一阵沉默。“主要原因”,沉默一会后,蒋介石一字一板地说道,“我以为:第一,党心不一。我党有史50余载,从来没有统一。党心不一,政令不行,互相拆台,拿大家以私小家。第二,干部腐化,共产党骂我们党腐败,不能说他们骂的都是错的。第三,对老百姓笼络不力。凡此三,岂有不败之理?”蒋介石说到这里,看了一下蒋经国,继续说道:“我们只有另辟路径,重新训练党的干部,统一党心,让党员能自觉地为党的事业工作,使他们能够严格执行纲纪,而且还能深入社会各阶层,组织基层群众。干部腐化,是因为没有监督的力量。今后,我们要以群众的力量来维护党纪,使每
10、一个党员都服从革命的领导,执行革命的政纲。铲除空洞不实、因循敷衍、麻木不仁的官僚作风,而代之以实事求是、急公尚义、严正不苟、是非分明、赏罚公允的新作风。”看看苏联共产党的情况 1991年8月24日,苏共被迫宣布解散。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苏联共产党不仅被国内外的反共势力搞垮,还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抛弃。而这后一点,是导致苏共亡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苏共覆亡的历史,证明了“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须垮台”的真理。触目惊心的反差:辉煌与凄凉 作为苏共掘墓人的叶利钦,1989年3月是以89.44%的压倒多数选票,也就是说,
11、他是在选区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拥护下,击败了苏共的正式候选人,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的。在他宣布退党后,又以压倒优势当选俄罗斯联邦总统。1991年的“819”事件是苏共力挽狂澜“避免自己走向灾难深渊的最后尝试”,可惜,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苏共未能得到人民、包括近2000万苏共党员的积极响应,军队也拒绝执行命令,甚至发生倒戈。事变失败后,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其财产被没收令人震惊的是,查封者不仅没有遇到任何有组织的反抗,在有关的历史档案中,也没有发现当时哪里有工人、职员、苏共党员们自发地集合起来,去保卫自己的区委、市委和州委,或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的记载。十月革命前夕,共产党曾骄傲地赢得了两个压倒多数:一个是
12、人民用选票把60%的苏维埃代表席位交给了尔什维克,另一个是在反动统治的支柱旧军队中,布尔什维克党也赢得了绝大多数的支持。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这两个全俄最大城市的每5名士兵中,就有4名拥护布尔什维克党。还有中国观众熟悉的列宁在一九一八,也真实地再现了党的领袖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关系:列宁遇刺后,发疯的人群几乎要把刺客撕成碎片;忍饥挨饿的工人焦灼不安地等待着列宁病情公告。再就是粮食部长瞿鲁巴因饥饿而晕倒在人民委员会会议上,自己手中有几千万普特粮食,但他却没有留下一口填自己的肚子这些过目难忘的画面,同73年之后年富力强的戈尔巴乔夫黯然离去时人们所表现出的惊人冷漠,反差多么鲜明!苏共创业时的辉煌和谢幕时的
13、凄凉,其原因,必须从她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变化中去寻找。斯大林时代“人民公仆”的蜕变 曾有人说,布尔什维克是靠三个口号上台的:和平、土地、面包。这三个口号加在一起,反映了参加二月革命的工农兵群众的基本的、也是迫切的要求,正是靠着群众的支持和信任,苏共所执掌的力量微弱的新政权才能在国内反革命势力和14国武装干涉的围剿中站稳脚跟、巩固阵地、发展壮大。也正是靠着这种支持和信任,苏共才能在世界资本主义的封锁中独立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而且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达到西方国家用了整整一个时代才实现的工业化。列宁十分注意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防止执政党脱离群众。1919年,在给动员上前线的共产党员的手册中有这样一句在俄罗
14、斯大地上广泛流传的话:“共产党员的称号要担负很多义务,但是只给他一项特权最先为革命而战。”1922年召开的俄共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特别作出规定,要求对党的干部“个人发财企图必须无情地加以制止”,绝不允许把入党看作向人民谋取地位、待遇的手段。但遗憾的是,斯大林没有完整地贯彻列宁的这些重要思想,而是把一些特殊形势下的临时性措施固定下来,并在有的方面走向极端。比如,革命胜利后列宁从尽快接管地方政权考虑,不得不采取干部委任制,而斯大林却把委任制作为任用干部的惟一方式。这种自上而下的任命制和变相任命制,不仅损害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而且,由于被选拔的干部只需对上负责,不用对下负责;只怕领导批评不怕群众反对,
15、必须使人们逐渐失去共产党掌权之初的那种“主人翁”感。再比如,列宁强调党的思想统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斯大林则把“思想统一”引申到不允许党员对党的具体政策有任何不同看法。其实,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就有苏共领导人提出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改革计划工作,使国民经济平衡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农村也出现要求把核算单位从生产队下放到作业组,并自负盈亏,使个人劳动和物质利益挂钩的提议。这些都是当时苏共从事经济工作和农村工作的基层干部反映的,也是符合生产发展要求的正确意见,令人痛心的是,提出的正确意见未被采纳,而提出意见的苏共干部,还因此获罪。还有,受当时环境的限制,列宁不能不较多强调民
16、主集中制中方面,这是必要的,但也带来隐患。列宁在晚年,已经有所察觉,他逝世前讲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也就是怎样防止“人民公仆”蜕变为“人民的主人”,如何加强对党和国家权力的监督。而斯大林却由权力高度集中,走向个人专断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这就是严重地窒息了民主空气,损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特别是在“大清洗”中,错整了苏联各民族大批的优秀儿女。这期间共有多少人被害,现在还不得而知,总之数字十分惊人,我这里有一组军队的数字,从19371938年,共处死35000名红军军官,其中80%为高级军官,包括5名元帅中的3名、15名集团军司令中的13名,85名方面军司令中的57名、195名师长中的110名、40
17、6名旅长中的220名及所有的军区司令员。使红军的指挥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这是卫国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大清洗不仅给苏联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很大危害,并且产生了社会上、道义上和心理上的严重后果。苏共在当时还使用了残酷的体罚和肉刑,大搞逼供信,殃及亲友,造成无数冤案和人人自危的社会气氛后来的苏联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不能说与“大清洗”的后遗症无关。而今天的民主派也正是通过不断渲染这段历史来吓唬老百姓,利用人们对回到“斯大林专制时代”的担心,和今天的俄共争夺选民。再就是特权、腐败使苏共渐失人心 1935年苏联政府邀请了拥护社会主义的、反对法西斯的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访问苏联,目
18、的是要利用他的影响,在国际上赞扬苏联的社会主义。罗兰访问后,在公开场合确定赞扬了苏联,但是,他对苏联的一些不正常现象,也有自己独立的看法,这些都写在他的莫斯科日记中。他对苏联的自由民主不足、专制专政过头、个人崇拜盛行,不但有所察觉,还感到厌恶和失望。高尔基是他的好友,他在日记中刻画了高尔基养尊处优、豪华奢侈,“过着一种封建领主式的生活,压根儿不把开支的事儿放在心上”。他描绘了在金碧辉煌的郊外大别墅里,为高尔基服务的秘书班子、医疗勤杂人员达四五十人之多,宴会隔三岔五不断,享尽佳肴美酒。与此成为强烈对比的是,罗兰写道:“人民则不得不处于依在为得到一快面包与一般空气(我想说的是住方)而艰难斗争的状况
19、之下。”罗兰在日记中还写道:“身为国家和民族卫士的伟大的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人,正在不顾一切地把自身变成一种特殊的阶级,并且比什么都严重的是,欲变成特权阶级。”“工资并不高但拥有权力的共产党员们享受到金钱以外的其他方面的特权(住房、食品、交通工具等等)。这些特权确保他们的舒适生活和特殊地位。更不用说,这些人总还拥有一些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并给自己亲朋带来方便的影响力。”这些精辟的看法,已被后来的历史所证实。但是,对于这本真实的日记,罗曼?罗兰本人却决定不能在发时发表。他在日记原稿扉页上规定:“在50年内都不得发表。这50年从1935年10月1日算起。”为什么这位拥护社会主义的正直作家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呢
20、?从背景分析,尽管当时罗兰看到的苏联与他心目中的社会主义大不一样,而且有正义感的他曾给斯大林写信表示不相信布哈林等人有罪,并请求赦免。但是他在公开场合动保持沉默,不批评苏联,不发表日记。原因是苏联把一切对苏联的批评都认为是“反苏”,批评人都是“反苏反共分子”。罗兰不发表日记,可能与他不愿连累他的好友高尔基和罗兰自己的妻子,因为她父亲是俄罗斯人,在苏联有许多亲属,而这一顾虑又是与苏联当时的“肃反”有关。善良的罗兰是希望苏联会自己改正这些缺点,也许50年后能做到这一点,那时再发表,就不会被世界上的反苏分子利用他的书来反苏了。然而,尽管罗曼.罗兰采取了这些既保护自己、又爱护苏联的做法,但是,当过了限
21、期,1989年出版了这本日记以后,苏联于1991年解体了。苏联垮台:特权阶层是掘墓人 苏共自己打败了自己 第一,1991年8月25日之后,苏共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90余年)、众多党员(2000多万)、独掌政权(70年)的大党,犹如被拆除了地基的大夏轰然倒塌,迅速土崩瓦解,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政权交替之“顺利”出乎人的意料。第二,苏联剧变后的进程证明,最大的赢家不是黑市倒爷,也不是持不同政见者,而是过去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成员,他们摇身一变成了今天俄罗斯的新显贵。据俄国消息报报道,到1996年前苏联官员出身的人员,在总统周围占75%,政党领袖中占57.1%,地方精英中占32.2%,政府中占74.
22、3%,经济领域精英中占61%。美国一个专门研究俄罗斯问题小组的负责人弗兰克奇福德说:“苏联共产党是惟一一个在自己的葬礼上致富的政党。”第三,有学者指出,“苏共的垮台,是经济失败必然导致政治失败的一个例证”。的确,虽然苏联在短短一段时间中走过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用了一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一跃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尤其在军事上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但是苏共在经济上的确有很多失误,算不上成功。经济上是怎样失败的呢?让一群搞特权的蜕化变质分子带领人民群众去发展生产力,岂非痴人说梦?显然,并不是经济失败在先,而是权力异化在先,是苏共党内的很多干部党员背叛人民在先,这才是苏共搞不好生产力、政治
23、上不堪一击的症结所在。特权阶层的掘墓特权阶层的掘墓 苏联领导层的特权化,在斯大林时代就已大肆蔓延,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特别是其执政后期,一方面由于体制的僵化和干部队伍的终身制确立,另一方面由于党内外民主和群众监督机制的破坏、削弱以及腐朽思想对干部的侵蚀,“特权阶层”终于开始形成。据俄国学者估计,当时这个阶层大约有50-70万人,加上他们的家属,共有300万人之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5%。“特权阶层”的特权主要表现在:1、宅第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均有一处或几处别墅,少则花几十万卢布,多则上百万卢布。凡是名胜地、风景区、海滨、避暑胜地,几乎全部被大小官员的别墅所占据。2、特供权。各级党政机关
24、均有特设的内部商店、餐厅、冷库等供应网络,按照官职大小、地位高低享受特殊供应。手持特供证在特供商店能买到质优价廉的、普通公民望洋兴汉的种种主副食品和其他商品。3、特教权。凡是高级官员的女子,从幼儿园到大学均有培养他们的专门机构或保送入学的制度。高级军官的独生子则直接送军事院校培养。4、特继权。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几乎可以免费为自己的子女留下豪华住房和别墅,供他们终身享用。5、特卫权。高级领导人的别墅和私人住宅中的服务人员、警卫人员,每年开支达数百万卢布,甚至达到几千万卢布。6、特支权。位居金字塔顶端的官员在国家银行有“敞开户”,即户主可以不受限制随意提取款项的户头。受苏联的影响,东欧国家的情况
25、也一样。比如:罗马尼亚的党员人数最多全国平均每6人中就有一位党员。阿尔巴尼亚更左,光想打仗,每五个人就有一个碉堡。这里还有几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苏联在它只有20万党员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发展到200万党员时,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但发展到2000万党员时,却交出了政权。这20万、200万、2000万说明什么呢?并不是人多就能取胜,如果到一定阶段不在进步,失去了先进性,就要退出历史舞台。苏联及东欧执政党兴衰沉浮的经验教训,充分说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其实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告戒过古代的统治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忘”。这种思想今天仍然实用。一、党的群众路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