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触类旁通了解题材讲义.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7372184
  • 上传时间:2023-12-10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62.8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触类旁通了解题材讲义.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考 语文 一轮 基础 复习 触类旁通 了解 题材 讲义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触类旁通,了解题材讲义【诗歌12大题材】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山水田园诗、爱情闺怨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酬和赠答诗、即景(事)抒怀诗、干谒自荐诗、题画说理诗、哲理思辨诗【诗歌的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时光昜逝之感慨、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蔑视杈贵之高洁、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愤世嫉俗之绪一、送别抒怀诗诗歌内容常用意象常用手法表达情感君臣官场赠别、市井朋友相别、亲人伴侣送别柳、酒、月、水、长

    2、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烘托(3)以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情或反衬)。(4)想象(虚拟或虚实结合)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送人归东 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见日,尊酒慰离颜。【注】首联“戍”字,名词,堡楼。颔联“汉阳渡”系长江渡口(旧址属今武汉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门山”。“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答案 黄昏时分,梅花

    3、闲展芳姿,月色清凉,倒映在澄莹的溪水中。描绘了一幅清雅幽静的画面。天性高洁,保持本心,特立独行,不同流俗。二、羁旅思乡诗诗歌内容常用意象常用手法表达情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危楼、危栏等(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以乐景衬哀情。(3)对写法。(4)因梦寄情,虚实结合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孤苦。思亲怀人愁。羁旅他乡的幽怨。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对点训练】分析下面诗歌的思想感情。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白居易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

    4、为容苦,不及在家贫。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 应念末归人。答案:首联,写除夕夜,诗人在外生活窘迫,连酒也没有;因极度思念家乡,泪水把衣襟都沾湿了。从抒情角度来说,“思乡泪满巾”直抒胸臆。领联,作者知道家里生活也贫困,但是与之相比,在外更加艰辛,因为贫困之外,又加上了刻骨的思念。颈联,表现了作者人到老年,思乡之情更重了。尾联,不写自己思念家人,而是从家人思念自己的角度来写,这是曲笔,表现出一种浓浓的亲情,更强化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三、山水田园诗诗歌内容常用意象常用手法表达情感自然山川与田园风物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表

    5、现手法:白描、渲染、各种感官的综合运用、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观察角度的变化与顺序。抒情手法: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赞美山河,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倦官场,憎恶黑暗。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对现实不满,对怀才不遇的苦闷【对点训练】(2021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意难忘山家 清 吴伟业 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 衰翁健饭堪夸。把癭尊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喜去年,山田大熟,烂熳生涯。【注】癭尊,即癭樽,用瘿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

    6、片的叙事艺术。答案 写景艺术:由远及近,由外到内。从村坞、山家到室内,步移景换。意象丰密,色彩和谐。“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构成明净清幽之境。以动写静,动静结合。如“苔径逐篱斜”。叙事艺术:对比衬托。如“蓑翁”与“健饭”。铺陈写实。如“高话”以下,一一叙写山家生活。以农家话语写自适情态。如“汲水自浇瓜”。四、 爱情闺怨诗诗歌内容常见意象常用手法表达情感主要包括赠内诗和悼亡诗两类。以女性角度写的闺怨诗,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别离相思诗等眉锁、翠楼、碧纱、秋风、夜雨、泪如雨、雁声、月明、红妆对镜、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1)比兴。(2)烘托、衬托。(3)抑扬结合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孤苦幽

    7、寂的命运之悲。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可以看出作者有什么主张?遣悲怀元稹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注】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他的侄女谢道韫。黔娄:战国时齐国的一个贫士。答案: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征战的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战争,有利的地势和出色的将士,地利与人和兼备,最终以少胜多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同时劝谏统治者要力主抗金,不要满足于目前

    8、的战功,而要继续抵抗,凭借南宋的地理优势、抗金勇士和历史经验,一定可以击退侵略者。五、 咏史怀古诗诗歌内容常用意象常用手法表达情感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往往是借怀古来叹今或叹个人命运的坎坷含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词语(1)借景抒情(2)对比手法(3)化用典故(4)衬托。以悲景衬悲情,以乐景衬哀情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对点训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楼前 中唐王建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飞龙老马曾教舞,闻着音声总举头。放过勤政

    9、楼晚唐杜牧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注 千秋节:唐开元十七年八月,丞相表请每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为千秋节。此后,玄宗每年在勤政楼庆生,赏百匹飞龙舞马。飞龙,马厩名。士庶间互赠承露丝囊。金铺:钉在门上的兽面形的门环底座。 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答案】情感不同:王诗追忆飞龙舞马,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而感慨玄宗的骄侈佚乐,言外自见;杜诗借眼前金铺上的紫苔,抒发昔盛今衰的悲叹之情。写法不同:王诗运用细节描写,写出老马“总举头”这一习惯性动作,生动传神;杜诗运用拟人手法写紫苔“偏称意”,突出其任情滋蔓,寓情于景,营造荒凉氛围。六、 咏物言志诗

    10、诗歌内容题目特征常用手法表达情感单纯咏物、托物言志、托物喻理、托物讽世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1)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侧面烘托。(2)修辞手法上:比喻、象征、拟人、对比。(3)抒情方法:托物言志表达作者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的理想抱负。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或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作答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注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

    11、,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注姑射:神话中的山名,神仙所居之处 “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答案 黄昏时分,梅花闲展芳姿,月色清凉,倒映在澄莹的溪水中。描绘了一幅清雅幽静的画面。天性高洁,保持本心,特立独行,不同流俗。七、 边塞征战诗诗歌内容常见意象常用手法表达情感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金鼓、旌旗、羌笛、战马、梅花落折杨柳关山

    12、月、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1)修辞方面: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2)人物形象塑造:侧面烘托、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对雄奇瑰丽、奇异独特边塞风光的赞美。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对和平安宁、和睦友好的向往【对点训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喜迁莺晋师胜淝上李纲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庄,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

    13、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注】晋师胜淝上: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前秦的苻坚以百万之师犯晋,东晋谢安指挥八千军士在淝水抗击,并大获全胜。李纲: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周雅:诗经中赞颂周宣王战功的诗篇。通读全词,可以看出作者有什么主张?答案: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征战的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战争,有利的地势和出色的将士,地利与人和兼备,最终以少胜多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同时劝谏统治者要力主抗金,不要满足于目前的战功,而要继续抵抗,凭借南宋的地理优势、抗金勇士和历史经验,一定可以击退侵略者。八、 酬和赠答诗诗歌内容题目特征常用手法表达情感一般为通过答诗

    14、的形式,对酬和对象在诗中提到的话题进行相应的的关切,或寄托劝勉鼓励之情,或仅是朋友间情趣的表达。从题目上来看,有“酬”“和”“赠”“次韵”“答”等字眼。或表谢意(舍婉拒),或表深情,或表干谒,或表心志。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对对方的感情。比喻。用比喻或象征的手法,委婉表达自己的意图。想象。想象对方的生活情景,表达对对方的思念之情。古人以诗交友,以诗言志,因此常常把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手段;朋友之间常常互相唱和,此谓“酬唱”。有所感受,有所表达,有所思念时,也常常赠诗给亲友,以明其情志,此所谓题赠诗。长辈对晚辈或上级对下级的题、赠表示对晚辈或下级的关怀、奖励、勉励。同窗好友、亲人之问互赠互题,以共勉共

    15、历或奇托友情、亲情。【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再次韵寄子由 黄庭坚想见苏耽携手仙,青山桑柘冒寒烟。麒麟堕地思千里,虎豹憎人上九天。风雨极知鸡自晓,雪霜宁与菌争年。何时确论倾樽酒,医得儒生自圣颠?注 本诗创作于元丰四年(1081),黄庭坚外任吉州太和县令。前一年,苏轼遭“乌台诗案”之祸,谪居黄州。苏辙也受到牵连,被贬至筠州。黄庭坚的兄长黄大临与苏辙甚为友善,因而赠诗劝慰。黄庭坚步黄大临的诗韵写了几首诗,此诗即其中的一篇。次韵,和诗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子由,苏辙的字。苏耽,传说中汉末的仙人。自圣颠,把自己当成是圣人的癫狂病。 诗歌尾联应如何理解?请从诗歌的艺术

    16、手法和思想情感等方面简要说明。答案 尾联意为:何时才能跟您樽酒相倾,认真地研究一下,用什么方法医治我们自大的癫狂病?尾联运用反语,苏辙和自己胸怀壮志,诗人却说有自大的癫狂病,这是运用反语将愤懑化为谐谑,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两人不被执政者理解和重视的愤懑之情。尾联以问作结,言尽而情长,诗人问何时能与苏辙相对而饮,表达了诗人对两人相逢的期待和与友人相隔一方的感伤。【增分策略】酬赠诗鉴赏6法 1.了解背景诗人的生活环境会影响其思想感情,时代风貌会影响诗人的情感,创作背景对理解思想情感也至关重要,这些必然会在诗作中直接或间接地流露出来。了解诗人朋友交往的缘由,能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特别注意原诗

    17、后面的注释。 2.分析标题诗歌的题目,有的有标志词“酬”“和”“赠”“次韵”“答”,有的词带有一定的情感,如“怀”“思”“送”“寄”“答”等词,这些词往往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3.领悟情语(1)直接找出显性“情语”,关注诗歌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如喜、乐、愁、怨等。(2)细心寻找隐性“情语”,即传达感情时较间接、含蓄的词语,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又”“惟”“空”“可”“岂”等。需要引起注意。(3)明确“情语”出现的位置。直接“情语”多出现在标题、开头、结尾处,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出现在中间及小序中;隐性“情语”一般在写景叙事绘人的文字中和诗的中间位置,有时也会出现在注释中。必须盯紧这些

    18、关键“部位”。4.揣摩景语(1)揣摩所写景物的特点,包括声、色、形、态、味、虚、实、时令方面的特点,进而把握情感:早春之景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生机,富有生命力,抒发喜悦、向上的情感;暮春之景衰败纷乱,抒发感伤、惋惜之情;秋冬给人凄凉萧瑟之感,抒发悲哀、惆怅之情。(2)善于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3)把握景与情之间的内在关系:一是情与景之间的一致性,即通常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二是情与景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5.推断典故把握典中情要注意“两面”情感:“一面”是作者对典故中的人、事的情感态度,“一面”是作者借

    19、此要表达的对现实、对自己的情感态度。6.辨析手法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能研读出比兴之外的深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和答元明黔南赠别黄庭坚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注】元明:黄大临,黄庭坚长兄,字元明。绍圣二年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长兄黄大临万里相送,二人分别后黄庭坚作此赠别诗。朝云:化用楚襄王梦见神女的故事,隐寓自己往日的抱负只如登天之梦,已经破灭。脊令:鸟名,即鹡鸰。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开篇正面写离别的哀痛,离家万里的边远之地,兄弟相对,情深谊长,忘

    20、记了是谪居异乡,自然界动物的哀啼悲鸣陡然使他从幻想中清醒过来,掀起感情的波澜。B.颔联诗人借典故抒发了自己抱负落空的苦闷,但求将来能兄弟相伴,晤言一室之内,畅享天伦之乐。C.尾联写自己归家遥遥无期,所以船走了很远还依依不舍频频回首,从今往后就只能借助经常写信来聊以自慰了。D.整首诗感情深笃,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遭受挫折之后,兄弟二人分手时离别哀伤之情,善用典故丰富了诗句的内涵,读来令人回味无穷。解析尾联从自身宕开,翻进一层,写兄长在回程归舟中,盼望兄弟早日归来。写法上从对方落笔,比单纯写自己的相思更富有情致。答案C2.本诗的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答案颈联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

    21、抒情)。“急雪”与“惊风”凸显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诗人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正反映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运用比喻。大雪纷飞中,借相互依傍的鹡鸰鸟,恓惶的鸿雁来比喻兄弟患难与共。(答出鹡鸰鸟或鸿雁其一即可)运用对比。“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为尾联的抒情做了铺垫。正因为颈联借“急雪”与“惊风”“脊令”“鸿雁”这些意象反衬兄弟离散的哀伤,才有了尾联对兄长的深深思念之情的抒发。九、 即景(事)抒怀诗诗歌内容题目特征常用手法表达情感就某事(如登高、遇友、被贬、遇赦、国事等)或眼中所见之景而发表议论、抒发感慨。诗歌中包含叙事或写景内容,重点在作者由所叙之事或所写之

    22、景而生发的感慨之情。即事抒怀偏重于叙事,即景抒怀偏重于写景,其重点都在“抒怀”。标题往往有“即事”“即景”“抒怀”等词(1)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叙事写景的表现手法有:虚实结合;衬托(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侧面描写的运用;白描与细节描写。(3)常用的抒情方法:直抒胸臆;展开想象,寄托情感;借景抒情,委婉抒情(1)寄情山水,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2)表现作者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情趣。(3)抒写政治上的失意和对世事的感慨。(4)对现实的愤慨、不满及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 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

    23、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答案“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十、 干谒自荐诗诗歌内容题目特征常用手法表达情感按照干谒的目的不同,或为求取科举而干谒,或为授官、往选而干谒,或为入幕出幕而干谒。(1)标题中往往含有“奉呈”“奉赠”“投赠”“献”“上”及显贵的官名(姓)等字眼。(2)诗风不同,意象不定。朱庆余的温婉含蓄,多生活类意象;孟浩然的恳切朴素,多阔大类意象(1)

    24、比喻。登龙门、折桂喻登第;落羽比喻落第;飞鸟、良马喻己;“凤池”即凤凰池,指禁苑、朝廷或中书省。(2)对比。孤鸿燕雀相比,衬托高洁之志;凤凰与蚂蚁相比,显示双方地位悬殊。(3)双关。干谒诗大都具有表里双层意蕴,其表层意蕴常取自比喻性的意象或描述性的意象;而里层意蕴则取自象征性的意象。(4)化用典故,比如借用贾谊、姜太公、周文王等旧事,表现自身处境,或表达渴望被任用之情;也可化用古人诗句、言语表达情感。(5)借景抒情。借四海升平之景表达对显贵的赞美。(1)对自己才华的自信。(2)积极入仕的急切心情。(3)对推荐者才干的赞美。(4)潇洒旷达、傲视权贵的态度。(5)贫贱骄人、悲愤难鸣的心情。(6)命

    25、运多舛、出身寒微、无所依托的苦闷。【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注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答案D【解析】内容情感词:

    26、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形象特点词: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对应第七、八句“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男子汉接受恩惠必须有相应的理由,我平生不会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这是作者对待恩惠的态度。但是“受恩必报”从诗句中无法体现出来,属于无中生有。(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满分解构】精准审题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限制答题区间);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明确了答题方向)规范答题答题思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考查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作答此题,需要结合颈联中两个具

    27、体场景,联系全诗分析其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的作用。答题角度:思维步骤具体内容分析明确两个场景颈联的两个场景,一是雨中垂钓引发乡思,一是秋夜中风吹木叶声阵阵传来。情感表达作用这两个场景将诗人孤高耿介的情怀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给读者以直观感受。结构安排作用诗人在直抒胸臆中穿插场景描写,可以使诗歌的节奏得以舒缓,使诗歌显得委婉从容。【满分答案】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十一、 题画说理诗题画诗,是指画家或鉴赏者根据绘画的内容所感而作之诗,即赏画者对绘画题材、内容、思想的评定,是

    28、对作品格调的艺术总结。狭义的题画诗就是把诗题在画面上,是绘画章法的一部分;广义的内涵,将品评画作之诗和题于画面之诗统称为题画诗。题画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画与诗歌联姻的产物,把无声的画和有声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达到“诗画一体”的艺术境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因画而流传,画因诗而永存。诗歌内容题目特征常用手法表达情感画家生平际遇的描叙,对画作的鉴赏与品评,对绘画理论的阐释,对不同画家画作的比较、论析。(1)自题画诗,是指画家写于自己面卷上的诗;他题画诗则是指诗人或画家为别人的画所题的诗。(2)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画内容为题目,或以画家及画作内容

    29、、题某画等为题日形式。(1)化静为动所滑化静为动就是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2)变无为有(虚实结合)题画诗恰好弥补了绘画的不足,题画诗不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3)借题发挥大部分的题画诗还是作者借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借题发挥。借画味志,使画面更具生命力。(1)表达对作画者高超技艺的赞赏;(2)表达对画中所画景物的喜爱;(3)借画抒发个人的志向【对点训练】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闻发画面以外的意趣或情感,请加以阐释。题画李唐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人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答案:自诗人的画作貌似容易,但凝结

    30、了自己的心血,却无人欣赏。表达了对自己的艺术作品和才华无人赏识的感慨和愤愤不平;另一方面,时人只爱派墨重彩、大富大贵的牡丹,而不留心这淡墨山水,也讽刺(反讽)了当时人们醉心于声色犬马、贪图荣华富贵的社会风气。另外也夫现诗人不迎合世俗的清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名句,请你选定一个角度(例如内容、哲理、写法等)作一点赏析。答案内容角度:写江中鸭子。鸭子下水,说明水温已经上升,告知春天已到。哲理角度:鸭子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

    31、中。这句诗在赞美“先知”的鸭子中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积极思索。写法角度:这句诗将艺术美和人生哲理融合而成为一体,不仅提升了诗的境界,而且也引发人们对人生的积极思索。(2)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是怎样写出画中之景的?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哪儿?答案诗的前三句写了六样景物:竹子和竹外开放的桃花、江水和江水上浮游的鸭子、布满地面的蒌蒿和新出芽的芦苇,分别是地面景、江上景和岸边景。这首诗的高妙之处正在于以这些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表达了诗人对惠崇画作的欣赏、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看画中之景时的喜悦、高兴之情)(意思对即可)十

    32、二、 哲理思辨诗诗歌内容题材特征常用手法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1)作者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如观书有感。(2)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如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即事说理、借景说理、托物说理,或在抒情和议论中寄寓或阐明道理。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2)运用比喻、类比、对比、象征等手法,表达作者的哲思。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借助形象思维和比兴手法。如“正入万山圈子里

    33、,一山放出一山拦”。【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引水行(李群玉)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注】南方山区用长竹筒节节相连,把泉水从高山洞口引到需要灌溉或饮用的地方。请从感官角度简要分析“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的表达效果。答案 运用听觉描写。在这绵延十多里的地带里,清幽的暗流在隐隐作声。行人走在下面,如听天籁,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十里山行,竹筒蜿蜒,泉流不断,似是有意与行人相伴。“十里暗流声不断”,不只是写竹筒流泉,而且写出了诗人在十里山行途中时时侧耳倾听竹筒流泉的琤琤清韵的情景:“行人头上过潺湲”,更生动地抒写了诗人耳闻目接之际那种新奇、喜悦的感受第 16 页 共 1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触类旁通了解题材讲义.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37218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