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共26张PPT)-(部)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x

  • 上传人(卖家):QXX
  • 文档编号:7351016
  • 上传时间:2023-12-02
  • 格式:PPTX
  • 页数:26
  • 大小:45.6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共26张PPT)-(部)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x》由用户(QX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语文 23 孟子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ppt 课件 26 统编 年级 上册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新新课课导导入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即“王道”,“得道”即施行仁政,“失道”指不施行仁政,即违背道义。那么,“得道”与“失道”的结果会有怎样的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这篇文章,从中体会孟子“仁政”思想的精髓。23 23 孟子三章孟子三章文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素养目标素养目标1.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及孟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及孟子及其思想。及其思想。2.2.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积累文言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积累文言词语。词语。3.3.理解理解“人和人和”的含义,并从中的含义,并从中获得教益。获得教益。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2、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主张实行“仁政”,推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作品基本信息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孟子作为孟子言行的汇编,集中反映了他作为先秦儒家主要代表的基本思想,是中国思想史和儒学史上重要的典籍。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中庸大学论语合称“四书”。“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诵读指导诵读课文时,注意读对字音,把握节奏,留意停顿、诵读课文时,注意读对字音,把握节奏,留意停顿、重音、语气。重音、语气

    3、。结合注释,反复诵读。结合注释,反复诵读。诵读指导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f)/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y)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疏通文意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三里之城三里之城,七里

    4、之,七里之郭郭,环环而而攻之攻之而而不胜。不胜。夫夫环而攻之,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环而攻之,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是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也。也。方圆三里的内城外城 围连词,前一个“而”表修饰关系,后一个“而”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却”。句首发语词,无实意这 译文: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比如一座)方圆三译文: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这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

    5、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疏通文意 城城非不高也,非不高也,池池非不深也,非不深也,兵革兵革非不非不坚利坚利也也,米粟米粟非不多也,非不多也,委委而而去去之之,是是地利不如地利不如人和也。人和也。故故曰,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兵器装备并不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兵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

    6、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城墙护城河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精良弃城而逃这是连词,因此,所以。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粮食疏通文意得得道道者者多助,失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寡助。寡助助。寡助之之至至,亲戚畔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之。多助之至,天下下顺顺之。之。以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

    7、所畔,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战必胜矣矣。译文: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译文: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

    8、能胜利。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少到极点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同“叛”,背叛归顺凭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文言知识积累1.通假字亲戚畔之 畔:2.词类活用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同“叛”,背叛。名词作状语,包围起来。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名词用作动词,限制。文言知识积累3.古今异义七里之郭 “郭”古义:今义:姓氏池非不深也 “池”古义:今义:池塘委而去之“委”古义:今义:委任 “去”古义:今义:到去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古义:今义:地域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是”古义:今义:判断

    9、动词,是亲戚畔之 “亲戚”古义: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护城河离开内外亲属这界限,限制外城 放弃文言知识积累4.一词多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寡助之至天下顺之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指小城代词,代指城池的到代词,代指施行仁政的君主文言知识积累4.一词多义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然而不胜者委而去之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修饰,不译词组“然而”,可是连词,表顺承,不译文言知识积累5.判断句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者,也”,判断原因,译为:是因为。译文: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整体感知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其中最

    10、重要的要素是什么?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请找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是分析讨论为了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提出的?先用攻城失利的例子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后用守城失利的例子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攻城方守城方(得天时)(占地利)环而攻之而不胜天时不如地利守城方城高、池深兵革精米粟多(占地利)弃城而逃地利不如人和分析讨论文中提出“人和”是决定胜败的最重要的条件,其原因何在?因为“人和”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帮助越多,力量越大,战斗力越强,胜利自然在握,失去“人和”,众叛亲离,哪还有什么力量,哪还有什么

    11、战斗力,那么失败是必然的。君主如何才能达到“人和”?只有君主施行仁政,帮助他的人才会多,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这就达到了“人和”。分析讨论战战争争域民域民固国固国威天下威天下治治国国得得道道者者多多助助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结结论论类类推推失失道道者者寡寡助助从反面强从反面强调调“人和人和”的重要性的重要性问题探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思考:这三句有什么作用?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作用:作用:增强文章的语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增强文章的语势

    12、,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强调:强调:地利不足恃,只有地利不足恃,只有“人和人和”才可以才可以“域民域民”“”“固国固国”“”“威天威天下下”。三句是三句是按照治国的逻辑顺序排列按照治国的逻辑顺序排列的,是的,是递进关系递进关系,前者是后者,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环环相扣,所以不能颠倒。的必要条件,环环相扣,所以不能颠倒。问题探究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对比论证运用战例,分别从攻和守的角度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将“得道者多助”与“失道者寡助”进行对比,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与“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进行对比,强调了“得道

    13、”的重要性。举例论证文章主旨借讨论战争一事高度强调“人和”的核心思想,具体来说,就是阐明了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即能不能推行仁政),因此推行仁政、赢得民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板书设计论证得道者多助,天下顺之失道者寡助,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结论战争攻方得天时而不胜守方得地利而不胜治国域民固国威天下施行“仁政”写作特色1.1.层层深入,逻辑性强。作者从战争的角度出发,思路从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使文章极具说服力。写作特色2.2.语言简练,善用排比;骈散结合,节奏感强。文章多次运用文章多次运用排比排比,不仅增强了

    14、文章气势,而且增强了,不仅增强了文章气势,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例如文章的说服力。例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四个双重否定句构成的排比这四个双重否定句构成的排比句式,意在说明防御者占有极为有利的条件,结果他们仍句式,意在说明防御者占有极为有利的条件,结果他们仍不得不不得不“委而去之委而去之”,这就有力地说明了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文中还运用了一些文中还运用了一些骈句(对偶)骈句(对偶),例如,例如“天时不如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句等,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很好地表达了中心思想。式整齐,音韵和谐,很好地表达了中心思想。谢谢观看谢谢观看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共26张PPT)-(部)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35101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