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咏物言志主题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诗歌鉴赏:咏物言志主题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docx》由用户(QX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鉴赏:咏物言志主题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诗歌 鉴赏 言志 主题 2024 年中 语文 二轮 专题 下载 _二轮专题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中考诗歌鉴赏咏物言志主题【笔记区】一、定义咏物诗,通常以某一客观事“物”为集中描写对象,抓住其特征着意描摹,通过咏物明志或咏物喻理,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有的讽喻现实,有的书写个人身世,品格和志向。二、 常见意象1、 植物岁寒三友:松、竹、梅高洁坚贞、不随俗流、坚忍不拔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高洁兰花高洁、君子之德 落红(落花)无私奉献杨柳离情别恨;摇摆不定;春天的美好2、动物: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蝉悲凉;高洁杜鹃哀怨、凄恻、思归3、其它 石灰不畏困难、坚贞不屈 风自由、奉献常见意象速记口诀: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
2、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三、 表达技巧1、抒情方式: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怀2、表现手法: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衬托(正衬、反衬)、虚实结合、对比、象征、渲染、烘托等。3、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双关、借代、夸张、对偶、反问等。四、鉴赏总结1、咏物诗的鉴赏思路: 艺术手法 物的特点寄托作者的情与志2、咏物诗鉴赏步骤:(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声色形味、 活动心理、品质特点、所处环境等)。(2)体悟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志(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物与情志的相似点)。(3)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衬托等),总结诗人要借此物抒发什么感情,表
3、达什么志向。五、思想内容1、从主题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类:借物抒情(以诗歌所咏之物自喻,反映自己不幸的遭遇,表达自己的感慨、愤懑或理想愿望)托物言志(即诗歌所描绘的物象只是作者抒情的载体,作者借以表达人生态度、生活理想、或批判丑恶的态度,或表达作者的观点)直写物事(无寄托、单纯赞美事物)2、 常见的思想内容表达诗人清高孤傲的人格,坚持理想,绝不趋势媚俗,不向恶势力曲屈服的坚定意志。抒发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表达愤慨之情或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或愿望:或远离尘世(污浊的官场),追求闲适的田园生活;或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讽刺社会上丑恶的人性或现象。【例题一】(长沙市实验
4、教育集团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东栏梨花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诗的第一句从颜色的角度写,用“淡白”、“深青”写梨花和柳叶,言梨花以盛开,柳已老。 B、第二句从视觉角度写,以柳絮纷飞、梨花满城言春将去,夏将至,简洁地写出了暮春的景物特点。 C.此诗最后一句诗人抒发感叹“人生看得几清明”,意思是人生他看得几次清明? 更增添喜悦的气氛。 D、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却涵蕴极深,引人深思。2.这首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梨花哪些特点? 第一句中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3分) 3.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此诗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
5、想感情?(3 分) 【答案】1. C 解析:喜悦不准确,应该是感慨和无奈。2. 写出了梨花颜色淡白、花开繁茂的特点;第一句写“柳深青”由春光易逝,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3.此诗流露出作者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例题二】(雅礼教育集团期末考试初三年级语文试卷)卜算子兰宋 曹组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注】迟日:指和煦的春日。著意:特意。1.这首宋词是咏空谷幽兰之词,词一二句写了 、 等意象,上阙营造了兰花生长之地 的环境气氛。(4分)
6、2.试分析此词最后两句“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什么感情?(4分) 【答案】1.松竹翠萝 幽径 寒冷幽静2.先抑后扬;前句写闻不到花香,不经意间忽然闻到花香。前后有个落差,表达诗人对兰花清幽花香的喜爱。 【例题三】(春季初三稻田中学入学试卷语文试卷)寒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郑思肖: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隐居吴下,终身不仕,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后。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诗歌第一句写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奇斗艳,
7、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B.诗歌第二句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是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这里的“趣”是秋日赏菊的趣味。C.诗歌第三句写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落地,这句写出了菊花贪恋枝头,害怕被秋风吹落。D.诗歌第四句中的“北风”既指秋风,又被作者隐喻为来自北方的蒙古统治者。E.本诗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又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2.这首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请结合诗歌的最后两句分析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1.CD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