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18南京市一中实验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pdf

  •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 文档编号:724905
  • 上传时间:2020-08-30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777.8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8南京市一中实验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pdf》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8 南京市 一中 实验 年级 语文 上册 期中 试卷 答案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1 / 14 20172018 学学年年度度第第一一学学期期期期中中学学情情分分析析样样题题 七七年年级级语语文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 6 页,共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 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一(27 分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 (8 分) (1)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2)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3)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4)不知何处吹芦管,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5)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 (6)月亮,是大诗人李

    2、白的好朋友。你看,“小时不识月,_”,月亮那么可爱;“_,随 君直到夜郎西”,月亮是传情达意的信使;“峨眉山月半轮秋,_”,月亮正陪着诗人一起远行呢!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8 分) 秋天的校园真美!一簇簇菊花正开得烂漫,白色的高贵,紫色的典雅,像一群穿着彩衣的仙女莅莅 临 人间。鸟儿们卖弄着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它们说好似的一齐掠过池塘,一霎霎 间,波光 ln ln 的水面漾出一圈圈美丽的涟漪。夜晚,绵绵秋雨如甘霖洒向校园,屋顶、树枝、长廊等都在朦胧的水气 里静默着。雨后的清晨,空气不再干 s,而是夹杂着桂花的香、柿子的甜,令人沉浸在清润的世界里, 陶醉不已。 (1)给加粗

    3、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 分) 莅莅 临_ 一霎霎 时_波光 ln ln_干 s_ (2)对于这段话的朗读,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一簇簇菊花正开得烂漫”一句中,“菊花”一词可以重读,强调这是秋天特有的花。 B“卖弄”指“炫耀”,因此,“鸟儿们卖弄着清脆创喉咙”一句应该带着活泼调皮语气读,表示对鸟儿们的 喜爱。 C“屋顶、树枝、长廊”三个词虽用顿号间隔,但在朗诵时可以快速连读,表示这些事物都笼罩在秋雨 里,安静而祥和。 D“令人沉浸在清润的世界里”一句的句内停顿可以是“令人/沉浸在清润的世界里”。 (3)请写一个句子,描绘你眼中的秋雨。 (要求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 ) (2

    4、 分) 小杰同学参加学校的“读论语”系列活动,请和他一起完成下列题目。 3走进校园,小杰在国旗广场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请你用正正楷楷字字 抄写下来。 (3 分)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4在诵读活动中,大家用论语中词语表达感受,其中使用不不当当 的一项是() (2 分) A某同学:我为当好领诵员,反复练习朗读,除了提高朗读水平,还有温温故故知知新新 的效果。 B某同学:同学们推选我当主持人,我就当当仁仁不不让让 了,我一定发挥处自己的最高水平。 C某同学:排练时,既要选诵读内容,又要考虑舞台效果,我常常不不耻耻下下问问 请教老师。 2 / 14 D王老先生:初一同学,小小年纪,就能背诵出十二章 ,真

    5、是后后生生可可畏畏 啊! 5德高望重的王老先生为同学做解读论语的讲座,小杰向王老先生问好,请根据情境补全对话。 (4 分) 小杰:_(用敬辞) 王老先生:我今年 76 啦!小杰,你父亲还曾是我的学生呢! 小杰:_(用谦辞) ,他说您是育才中学的骄傲。 王老先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希望若干年后,母校以你为荣。 小杰:谢谢您,我会努力的。 6参加了一天的活动,转眼到了放学时间,小杰不禁感叹:“_,不舍昼夜!”想到身边有这么多 值得学习的对象,他对自己说:“我要_,其不善者而改之,取长补短,完善自我。”(2 分) (二二) (38 分分) (一一)阅阅读读下下面面古古诗诗文文,完完成成 712

    6、题题。 (15 分) 【古诗阅读】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请描绘颔联所展现的情景。 (2 分) 8有人说诗中“客”“归”两词最能传递诗人的乡愁,请任选其中一词说说理由。 (3 分) 词: 理由:_ 【古文阅读】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 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7、乙乙】 文侯 与虞人期猎。是 是 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 之。魏于是乎始强。 (选自战国策魏策 ) 【注释】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员。焉之:到什么地方去。之:往,去, 到。焉:何,哪里。罢:通“疲”,文中指停止。 9下列每组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相委 而去委 曲求全B入门不顾 瞻前顾 后 C去后乃 至乃 兄乃翁D是 日,饮酒乐是 非不分 3 / 14 10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标一处) (2 分) (1)君与家君 期日中

    8、(2)魏于是乎始强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 分) 吾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12甲乙两文的主题,都和一个“_”字有关。甲文中,表现友人“知错能改”的一个动作是“_”;乙 文中,“天雨”二字所起的作用是_。 (3 分) (二二)阅阅读读散散步步一一文文,完完成成 1316 题题。 (12 分) 散步 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没去哪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

    9、不住,在清明将要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 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 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 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 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

    10、样。我 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 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扣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 ,妻 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 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

    11、的加起来,就 是整个世界。 13本文从“主要事件”的角度来拟题,请你换个角度,重新给本文拟一个题目,并且说说你的理由。 (3 分) 我拟题的角度:_ 我拟定的题目:_ 我拟题的理由:_ 14第节写景的语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 15 阅读第节,揣摩母亲改变主意时的心理活动,井把它写下来。 (3 分) 4 / 14 16品味文中画线句子,说说它的表现力。 (3 分)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三三)阅阅读读藤藤野野先先生生 ,完完成成 1719 题题(11 分)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

    12、实 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 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 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门学问的著作。起初 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 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 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

    13、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 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 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 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 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

    14、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 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 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 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 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

    15、,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 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 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吗,“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7从“藤野先生”的角度简要概括选文中的四件事。 (4 分) 18按要求品味文中画线句子。 (4 分)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 演每个教师的历史。” (1)“历史”在文中是什么意思?(2 分) (2)回忆恩师藤野先

    16、生,为什么写他令人笑话的“历史”呢?(2 分) 5 / 14 19请联系全文,说说鲁迅告别藤野先生“弃医从文”的动因。 (3 分) 三三(35 分分) 20阅读某学生习作片段,按照要求进行修改。 (5 分) 粗粗心心的的妈妈妈妈 说起我妈妈,她真是一个粗心大王。她的包里永远乱七八糟,什么书啊,面巾纸啊,化装品啊, 你想找什么都找不到。每次爸爸批评她,她都说记住了,但从不改正。这不,又是一个星期一的早晨, 妈妈上班比较早,我还在吃早饭,她就准备出门了。 “钥匙找不到了!快快快!帮我找找钥匙!快快快!”只听见妈妈站在门口边喊边跺脚,就像小鹿 在林间跳跃。听见这话,我翻了个白眼,继续喝着牛奶。爸爸二

    17、话没说走进了卧室,不一会就拿着一串 钥匙出来,他无奈地说:“不是就在你大衣口袋里吗?和你说多少次了,钥匙放包里,不要乱放。”妈 妈捏着钥匙小心翼翼地放在背包里,满不在乎地说:“好好,我记住了。”“你记住才有鬼!”我在,心里 暗暗地说。 果然,放学回来,我看到妈妈在门口狼狈地站着,菜和肉放了一地,她钥匙又找不到了。 (1)第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_”改为“_”。 (1 分) (2)第句修辞使用不当,应改为“_”。 (2 分) (3)第句中有两处用词与人物特点不相符,应改为“_”。 (可适当删增或重写此句) (2 分) 21请以“真的谢谢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30 分) 要求: (1)文章

    18、不少于 550 字。 (2)叙事过程要完整,人物特征要明显。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6 / 14 答答案案 20172018 学学年年度度第第一一学学期期期期中中学学情情分分析析样样题题 七七年年级级语语文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 6 页,共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 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一(27 分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 (8 分) (1)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2)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3)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4)

    19、不知何处吹芦管,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5)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 (6)月亮,是大诗人李白的好朋友。你看,“小时不识月,_”,月亮那么可爱;“_,随 君直到夜郎西”,月亮是传情达意的信使;“峨眉山月半轮秋,_”,月亮正陪着诗人一起远行呢! 【答案】枯藤老树昏鸦;落花时节又逢君;遥怜故园菊;一夜征人尽望乡;谈笑有鸿儒;呼作白 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影入平羌江水流 【解析】直接填写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字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诵读能力。考生 注意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8 分) 秋天的校园真美!一簇簇菊花正开得烂漫,白色的高贵,

    20、紫色的典雅,像一群穿着彩衣的仙女莅莅 临 人间。鸟儿们卖弄着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它们说好似的一齐掠过池塘,一霎霎 间,波光 ln ln 的水面漾出一圈圈美丽的涟漪。夜晚,绵绵秋雨如甘霖洒向校园,屋顶、树枝、长廊等都在朦胧的水气 里静默着。雨后的清晨,空气不再干 s,而是夹杂着桂花的香、柿子的甜,令人沉浸在清润的世界里, 陶醉不已。 (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 分) 莅莅 临_ 一霎霎 时_波光 ln ln_干 s_ 【答案】lsh粼粼涩 【解析】此类题考查对常见字字音字形的辨识能力,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 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

    21、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 (2)对于这段话的朗读,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7 / 14 A“一簇簇菊花正开得烂漫”一句中,“菊花”一词可以重读,强调这是秋天特有的花。 B“卖弄”指“炫耀”,因此,“鸟儿们卖弄着清脆创喉咙”一句应该带着活泼调皮语气读,表示对鸟儿们的 喜爱。 C“屋顶、树枝、长廊”三个词虽用顿号间隔,但在朗诵时可以快速连读,表示这些事物都笼罩在秋雨 里,安静而祥和。 D“令人沉浸在清润的世界里”一句的句内停顿可以是“令人/沉浸在清润的世界里”。 【答案】B 【解析】 “重读” , “停顿”是初一阶段孩子掌握的重点,在做题时,要注意联系情境,分析此句段 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3)

    22、请写一个句子,描绘你眼中的秋雨。 (要求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 ) (2 分) 【答案】秋雨,悄然无声的飘落着,像是无数蚕娘吐出的银丝,密密地斜织着, 【解析】此题考查比喻手法的理解与运用解答此题,首先要熟悉该修辞的特点及常用用法,然 后选取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展开联想作答。 小杰同学参加学校的“读论语”系列活动,请和他一起完成下列题目。 3走进校园,小杰在国旗广场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请你用正正楷楷字字 抄写下来。 (3 分)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答案】略 【解析】专项书写题的考查,要求学生书写态度要认真,字体要规范。 4在诵读活动中,大家用论语中词语表达感受,其中使用不不当当 的一项是()

    23、(2 分) A某同学:我为当好领诵员,反复练习朗读,除了提高朗读水平,还有温温故故知知新新 的效果。 B某同学:同学们推选我当主持人,我就当当仁仁不不让让 了,我一定发挥处自己的最高水平。 C某同学:排练时,既要选诵读内容,又要考虑舞台效果,我常常不不耻耻下下问问 请教老师。 D王老先生:初一同学,小小年纪,就能背诵出十二章 ,真是后后生生可可畏畏 啊! 【答案】C(不耻下问是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的意思) 【解析】此题要求考生能掌握成语的基本含义,尤其是课内出现的成语,更要掌握它的用法。 5德高望重的王老先生为同学做解读论语的讲座,小杰向王老先生问好,请根据情境补全对话。 (4 分) 小杰

    24、:_(用敬辞) 8 / 14 王老先生:我今年 76 啦!小杰,你父亲还曾是我的学生呢! 小杰:_(用谦辞) ,他说您是育才中学的骄傲。 王老先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希望若干年后,母校以你为荣。 小杰:谢谢您,我会努力的。 【答案】 (1)王先生您好,您今年高寿? (2)家父非常记挂您 【解析】敬辞、谦辞是我们初一上半个学期的学习重点,不仅要能够区分,更要会灵活运用。 6参加了一天的活动,转眼到了放学时间,小杰不禁感叹:“_,不舍昼夜!”想到身边有这么多 值得学习的对象,他对自己说:“我要_,其不善者而改之,取长补短,完善自我。”(2 分) 【答案】逝者如斯夫择其善者而从之 【解析】本题考

    25、查学生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熟练的背诵并准确的默写,不出现错别字对于 一些理解性的背诵默写的诗句要理解原句,还要知道句子的象征意义,延伸意义,知道用于哪种意境 之中 (二二) (38 分分) (一一)阅阅读读下下面面古古诗诗文文,完完成成 712 题题。 (15 分) 【古诗阅读】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请描绘颔联所展现的情景。 (2 分) 【答案】湖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和风吹来,恰好把帆儿高悬,船一路顺风行去。 【解析】这是一道描绘画面题,只要读懂意思,结合自己的语言还原画面即可。要注意语

    26、言的流 畅优美。 8有人说诗中“客”“归”两词最能传递诗人的乡愁,请任选其中一词说说理由。 (3 分) 词: 理由:_ 【答案】 “归” ,诗人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大雁稍家信,可见诗人对家 乡的思念之情。 9 / 14 【解析】这是一道炼字题,要求考生通过一字解析出与情感之间的关联,要求从内容等方面回答。 答题时,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 【古文阅读】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 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7、;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乙】 文侯 与虞人期猎。是 是 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 之。魏于是乎始强。 (选自战国策魏策 ) 【注释】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员。焉之:到什么地方去。之:往,去, 到。焉:何,哪里。罢:通“疲”,文中指停止。 9下列每组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相委 而去委 曲求全B入门不顾 瞻前顾 后 C去后乃 至乃 兄乃翁D是 日,饮酒乐是 非不分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含义

    28、的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虚词 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尤 其是课内文言文中的内容,学习时注意识记、积累。 10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标一处) (2 分) (1)君与家君 期日中(2)魏于是乎始强 【答案】 (1)君与家君/ 期日中(2)魏/于是乎始强 【解析】掌握句子停顿的规律, 并弄清楚句子的成分是做“句子停顿题”的前提。这两句话都体 现了主谓句之间要停顿的规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 分) 吾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答案】我与小官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在这里

    29、)很快乐, (但)怎么能不去 赴约 呢?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含义的理解和把握。翻译时,应抓住关键字词,逐字逐句翻译, 10 / 14 注意相关的特殊句式。 12甲乙两文的主题,都和一个“_”字有关。甲文中,表现友人“知错能改”的一个动作是“_”;乙 文中,“天雨”二字所起的作用是_。 (3 分) 【答案】信 ; 引; 表现文侯克服困难,履行诺言的品质。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和人物性格的把握,要求能通过文本对主要信息进行筛选概括。 译文:魏文侯与管理山林的一个小官约好了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又下 起雨来,文侯准备去赴约。左右官员们说: “ 今天您喝了酒,天又

    30、下雨,您还要到哪里去? ” 文 侯说: “ 我与小官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在这里)很快乐, (但)怎么能不去赴约呢? ” 文侯于 是前往,亲自停止了宴席。魏国于是开始(变得)更加强盛(了) 。 (二二)阅阅读读散散步步一一文文,完完成成 1316 题题。 (12 分) 散步 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没去哪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要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 春天总算来

    31、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 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 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 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 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

    32、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 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扣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 ,妻 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 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 是整个世界。 13本文从“主要事件

    33、”的角度来拟题,请你换个角度,重新给本文拟一个题目,并且说说你的理由。 (3 分) 我拟题的角度:_ 我拟定的题目:_ 11 / 14 我拟题的理由:_ 【答案】从人物的角度 三代人 作者通过取祖孙三代一家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地展示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解析】此为课内阅读,要求孩子在了解掌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之上,从不同角度分析出文章的主 要人物、中心事件、主旨情感等方面。在答题时,抓住其中一个方面即可。 14第节写景的语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 【答案】突出初春蓬勃旺盛的生机,渲染了一家人散步时的欢乐温馨的气氛,

    34、表现了我对生命的 热爱,衬托了我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的生命将会获得新的活力而喜悦的心情。 【解析】这道题为景物描写的作用。在掌握知识点的前提下,考察对文本的分析和把握能力。 15 阅读第节,揣摩母亲改变主意时的心理活动,井把它写下来。 (3 分) 【答案】大路虽然好走,可孙子觉得没有趣味,不能扫他的兴。儿子很孝顺,处处为我考虑,我 也不能让他为难。小路看起来也很美啊,不如就走小路吧,走不过去的地方让儿子背我就行。 【解析】揣摩人物心理,要求用第一人称。其次,要能够把握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找准情感基 调,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答题。 16品味文中画线句子,说说它的表现力。 (3 分) 到了一

    35、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答案】运用了动作描写,蹲和背两个动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和妻子对儿子的关爱和对母亲 的孝顺,与上文相呼应,体现出一家三代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解析】此为赏析题,在按照答题步骤的前提下,要能够把握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文章的主 旨情感。 (三三)阅阅读读藤藤野野先先生生 ,完完成成 1719 题题(11 分)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实 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 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

    36、作藤野严九郎”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 12 / 14 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门学问的著作。起初 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 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 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

    37、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 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 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 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 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 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

    38、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 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 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 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 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

    39、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 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吗,“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7从“藤野先生”的角度简要概括选文中的四件事。 (4 分) 【答案】给鲁迅修改讲义;纠正鲁迅的解剖图;关心鲁迅的解剖实习;向鲁迅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的情况。 【解析】概括题型是最为简单的,但是要注意文中的要求。这道题要从“藤野先生”的角度进行 概括,因此主语不能出错。 18按要求品味文中画线句子。 (4 分)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 演每个

    40、教师的历史。” (1)“历史”在文中是什么意思?(2 分) 【答案】教授过去发生的一些不好的令人笑话的事情,有调侃的意味。 13 / 14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语句含义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时,要结合文学名著的语言环境理解。 (2)回忆恩师藤野先生,为什么写他令人笑话的“历史”呢?(2 分) 【答案】欲扬先抑的手法,写藤野先生不在意外表和后文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藤野先生的简朴、 治学严谨的形象。 【解析】在回答作用题时,要求考生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回答,在解析文本的同时,弄清楚 上下文之间的关联,以及文章的主旨情感。当然,不能忘记检查一下,是否有表现手法在其中哟。 19请联系全文,说说鲁迅告别

    41、藤野先生“弃医从文”的动因。 (3 分) 【答案】在课堂上看电影时,看到中国人那种麻木、不觉醒的精神状态,他认为学医只能医其身 体上的痛苦,而不能医其心灵上的疾病,只有拿起笔写文章,才能唤醒国人的不觉醒的意识。体现了 鲁迅极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解析】这道题不仅是结合选段,更要求对全文有一定的把握。对于名著,考生在看的时候就要 注意到人物的变化及原因,人物的经历、人物形象等,这样在考场上才能胸有成竹。 三三(35 分分) 20阅读某学生习作片段,按照要求进行修改。 (5 分) 粗粗心心的的妈妈妈妈 说起我妈妈,她真是一个粗心大王。她的包里永远乱七八糟,什么书啊,面巾纸啊,化装品啊, 你

    42、想找什么都找不到。每次爸爸批评她,她都说记住了,但从不改正。这不,又是一个星期一的早晨, 妈妈上班比较早,我还在吃早饭,她就准备出门了。 “钥匙找不到了!快快快!帮我找找钥匙!快快快!”只听见妈妈站在门口边喊边跺脚,就像小鹿 在林间跳跃。听见这话,我翻了个白眼,继续喝着牛奶。爸爸二话没说走进了卧室,不一会就拿着一串 钥匙出来,他无奈地说:“不是就在你大衣口袋里吗?和你说多少次了,钥匙放包里,不要乱放。”妈 妈捏着钥匙小心翼翼地放在背包里,满不在乎地说:“好好,我记住了。”“你记住才有鬼!”我在,心里 暗暗地说。 果然,放学回来,我看到妈妈在门口狼狈地站着,菜和肉放了一地,她钥匙又找不到了。 (

    43、1)第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_”改为“_”。 (1 分) (2)第句修辞使用不当,应改为“_”。 (2 分) (3)第句中有两处用词与人物特点不相符,应改为“_”。 (可适当删增或重写此句) (2 分) 【答案】装-妆 像热锅上的蚂蚁 妈妈抓起钥匙扔进背包 14 / 14 【解析】此题为小作文修改,但实际上考察的还是一些语病标点等常规问题,考生在做题时注意 抓住句子的主干,注意一些病句的常规错误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即可。 21请以“真的谢谢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30 分) 要求: (1)文章不少于 550 字。 (2)叙事过程要完整,人物特征要明显。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解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从题目上来看,我们能抓住几个限定词。首先是“真的” ,要能够体现出情感的真 挚, “你”告诉我们是第二人称,第二人称在叙事时,仿佛是面对面交流,情感更加充分。 而题目中的情感次“感谢” ,则是我们要抓住的重点。 “感谢”说明了文章主人公的情感态度,所以这 篇文章实际上,就是写这个人(物) “做”了一件事之后,主人公的真挚感谢。 接下来,再解析要求部分,对于字数、文章体裁等细节部分都进行了限定,尤其要注意,文章的叙事 过程要求完整,要能够体现出人物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叙事上着重把握人物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8南京市一中实验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24905.html
    副主任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