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部编高教版)中职历史 基础模块 中国历史 第二十八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教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部编高教版)中职历史 基础模块 中国历史 第二十八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教案).docx》由用户(奋斗的小小)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部编高教版 【2023部编高教版】中职历史 基础模块 中国历史 第二十八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教案 2023 高教 历史 基础 模块 第二 十八 建立
- 资源描述:
-
1、课 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课 时2课时班 级课 型新授课时 间教学目标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工作中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2、利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方法,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决定。3.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分析和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教 法1、讲授法。 2、讨
2、论法。通过广泛讨论,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解析能力。学 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学评价小组评价、 综合评价教 具白板、教学PPT教 学 过 程 及 主 要 教 学 内 容师 生 活 动导入新课教师展示课件材料: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但由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市场运行僵滞,流通渠道单一,供应仍显短缺。不少重要商品实行有计划的凭票证限量供应。改革开放初期,买电风扇要买票预约,买彩电得千方百计找“门路”,买自行车须托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商品匮乏的阴影下,只要一传出“涨价”的风声,各大商场立刻就会涌起抢购狂潮。彩电、冰箱、电风扇,不问好坏,一买而空,连粮
3、食和洗衣粉,都成袋成箱往家搬。人们实在是穷怕了!这种计划经济年代因商品短缺造成的特殊现象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期。材料二:新旧三大件。 民谣、顺口溜往往是一个时代民声的表达或一个地区特征的印记。在近来看形势、忆今昔的学习中,很多广州人感慨地提起“三件宝”顺口溜的前后变化。 广州传统三件宝: 陈皮老姜禾秆草;20世纪中期三件宝:司机医生猪肉佬;20世纪80年代三件宝:电视冰箱洗衣机;90年代新三宝:买楼买车买电脑。一、历史性的转折1背景自“文化大革命”结束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两年的徘徊期。出现“徘徊”期的原因:客观上:“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政治、经济、思想、组织混乱局
4、面一时难以解决。主观上:由于“左”的错误影响,党的指导思想没有根本改变,干扰着前进的方向;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因此,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教材“链接阅读”),实现了思想解放。2内容思想路线:“左”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政治路线: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为中心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合作探究一:归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时间背景内容意义1927大革命失败城市转移到农村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1948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农村转移到城市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1978
5、“文化大革命”结束,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3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过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先后在农村和城市展开。二、经济体制的改革课件展示票证的一系列图片。合作探究三:为什么当时要用这些票证?说明了什么问题?1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合作探究四:假如你是一名改革的策划者,你认为当时经济体制的改革应该首先从农村开始,还是从城市开始?首先,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
6、不会安定。(无农不稳)其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现实原因: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材料展示凤阳花鼓词的变化:明朝: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文化大革命”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改革开放后: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试行:先是在安徽、四川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推广:向全国推广,逐步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化:变革生产关系: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
7、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成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合作探究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人民公社制相比在本质上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何优越性? 本质上:都是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的农村经济体制。优越性: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示材料:材料一: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236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