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1年高考第一次联合摸底考试 生物试卷(提升篇试卷版+解析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百师联盟2021年高考第一次联合摸底考试 生物试卷(提升篇试卷版+解析版).docx》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百师联盟2021年高考第一次联合摸底考试 生物试卷提升篇,试卷版+解析版 联盟 2021 年高 第一次 联合 摸底 考试 生物试卷 提升 试卷 解析 下载 _模拟试题_高考专区_生物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 1 页 /共 25 页 百师联盟百师联盟 20212021 年高考联合摸底考(提升篇)年高考联合摸底考(提升篇) 生生 物物 第第 I 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40 分)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题 2 分,满分 40 分) 1下列有关 ADP 与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 ATP 的主要场所 B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是可逆反应 CATP 分子由 1 个腺嘌呤和 3 个磷酸基团组成 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 ATP 和 ADP 的相互转化 2下列关于胚胎移植生理学基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发情后的最初一段时间,母牛即使没有受
2、精,其生殖系统也处于受精后的生理状态 B早期胚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独立存在的,未与子宫建立实质性联系 C一般来说,同一物种的受体母畜对于具有外来抗原物质的胚胎并没有免疫排斥现象 D移植的胚胎,依靠自身储存的营养物质继续完成胚胎发育 3下列物质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所利用的碳源相同 C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与糖类在活细胞中的含量比脂质高有关 D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成 S 型菌,必须将其与活的 S 型菌混合,其转化的实质是基因突变 4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变
3、异不能发生在噬菌体中 B微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 D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逆转录酶与 DNA起进入细胞 5下列关于生物体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核酸与脂肪共有的元素为 C、H、0、N B细胞中存在的糖类并不都是能源物质 C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中都有核糖体 D细胞器之间都可以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6细胞中蛋白质的生理作用可以是 ( ) 第 2 页 /共 25 页 构成染色体 构成“膜结构”主要的能源物质 组成多数酶 组成各种激素 调节细胞代谢 组成维生素 储存能源 A B C D 7下图表示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过
4、程,孔蛋白为亲水通道,分子量较小的物质可自由通过。丙酮酸通过 内膜时,所需的能量不直接来源于 AT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粒体的内、外膜分别由二层单位膜组成 B丙酮酸通过外、内膜的方式均为易化扩散 C充足的氧气能有效促进丙酮酸进入线粒体 D线粒体膜间隙的 pH要比内膜内侧的基质高 8如图描述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相关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依次可代表分泌神经递质、激素、抗体的过程 C不能表示抗原对免疫系统的刺激 D炎热时机体维持体温不需要过程的参与 9为了筛选能产生阿拉伯胶(一种多糖)降解酶的苗株 SM01,应选用以下表中哪种培养基 ( ) 培养基
5、 阿拉伯胶 阿拉伯胶酶 NaNO3 牛肉膏 K2HPO4 MgSO4 KC1 FeSO4 甲 25 - - 3 1 1 05 001 乙 25 10-6 - - 1 1 05 001 第 3 页 /共 25 页 丙 - - 3 3 1 1 05 001 丁 25 - 3 - 1 1 05 001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细胞与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壁分离后在清水中复原的细胞,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BDNA 分子两条互补链中的碱基序列一般不相同 C蛋清煮熟后易被消化与蛋白质中肽键、氢键和二硫键的断裂有关 DDNA 与蛋白质复合物在真核细胞中存在而在原核生物中不存在
6、11将某植物(2N4)的一个根尖细胞放在含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 期, 然后将子代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分裂结束具有放射性的子细胞最少有 0个 B分裂结束具有放射性的子细胞最多有 4 个 C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带有标记的染色体最少为 0条 D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带有标记的染色体最多为 4 条 1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细胞干重中 C 含量达到 55.99%,所以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真核生物,分
7、解者都是原核生物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越多 代谢旺盛的细胞的核孔数目较多 A0 项 B1 项 C2 项 D3 项 【答案】C 13我国卫生部将猪流感病毒正式命名为甲型 H1N1 流感病毒,H 和 N 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两大类蛋白质 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质是在类脂层内合成的 第 4 页 /共 25 页 B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C甲型 H1N1 流感病毒一定含有 C、H、O、N、P 等化学元素 D利用高温等常规方法难以杀死甲型 H1N1 流感病毒 14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
8、叙述中错误 的是( ) A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使 DNA和蛋白质分离 B用 32P 进行试验时,离心管的上清液中也能测到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时间过长 C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 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D若用 32P 对噬菌体双链 DNA 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 n 次,则含32P 的 DNA 应占子代 DNA 总数的 1 1 2n 15太湖蓝藻以微囊藻为主,其分泌的胞外多糖有利于微囊藻的聚集而促进水华的形成。下列有关分析正 确的是 A胞外多糖在微囊藻的叶绿体中合成 B太湖中所有的蓝藻构成一个种群 C影响水华产生的主要
9、环境因素有光照、水温和营养物质等 D水华产生后使太湖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提高 16科研工作者为研究不同生根剂对紫叶紫薇扦插的影响,研究了 2 种生根剂在不同浓度下处理不同时间 对扦插枝条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mgL -1NAA 浸泡 3h 处理会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B2 种生根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 CABT 组随溶液浓度升高,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促进作用增强 DNAA 组随溶液浓度升高,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抑制作用增强 17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序的细胞分化能够增加细胞的类型 B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分化
10、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改变的结果 C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第 5 页 /共 25 页 D从蛋白质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直接原因 18 PCR 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 DNA 片段的技术,下列有关 PCR 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 DNA 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 DNA 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C延伸过程中需要 DNA 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DPCR 与细胞内 DNA 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19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
11、 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 A111 B441 C231 D121 20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不考虑变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代中女孩患病率低于男孩 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图中个体共有 3 种基因型 C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2 个体可能不携带致病基因 D若该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2 和4 不可能为患病男孩 第第 II 卷卷 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60 分)分) 二、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本题本题共共 6 6 小题小题,满分,满分 6060 分分) 21 (10 分,除备注外每空 1
12、 分)适量的碘射入是保证人体正常甲状腺功能的必要条件。科研人员以体外 培养人体正常甲状腺细胞为模型,探讨碘过量对甲状腺细胞的损伤及其机制。 (1)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I-)的浓度比血浆高 2025倍,该细胞依靠_方式从血浆 中摄取碘。 (2)滤泡上皮细胞在内质网上的_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前体,继而在高尔基体上加工并浓缩形 第 6 页 /共 25 页 成分泌颗粒(含碘化甲状腺球蛋白) ,再以胞吐方式排放到腺泡腔内贮存。 (3)在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下,滤泡上皮细胞摄取碘化甲状腺球蛋白,成为胞吞小泡,小泡与细胞内 _融合,碘化甲状腺球蛋白被分解形成大量 T4 和少量 T3,即甲状腺激素,于细胞
13、基底部释放入 血液。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功能。 (4)体外培养甲状腺细胞,待细胞进入快速增殖期,分别加入浓度为 0、1、10、50mmol/L的 KI溶液处 理 24h。收集各组培养液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计算 LDH 漏出率。取各组培养的细胞,检测并分 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实验结果如下: KI(mmol/L) LDH 漏出率 G1期 S 期 G2M 期 凋亡率 0 34. 07% 60. 09% 32. 59% 1. 15% 9. 64% 1 37. 47% 59. 69% 34. 04% 6. 29% 10. 48% 10 37. 39% 60. 39% 35. 04%
14、6. 28% 10. 80% 50 43. 27% 72. 84% 18. 66% 8. 50% 14. 76% 注:分裂间期分为 G1期、S 期、G2期,其中 S 期为 DNA 分子复制期;M表示分裂期。 LDH是细胞内含有的酶,LDH 漏出率的测定结果说明_。 细胞周期是细胞正常生长的关键, 50mmol/L KI作用于甲状腺细胞 24h, 细胞周期会阻滞细胞于_ 期进行 DNA修复,如果无法修复,就会诱导细胞_。 (5)碘是维持甲状腺形态和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请结合上述信息以及所学知识谈一谈为什么建议人们 要适量摄入碘_(3 分) 。 22 (9 分,除备注外每空 1 分)胰高血糖素对小
15、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探究胰高血糖素的生理 作用,以小白鼠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 (1)实验原理:正常小白鼠的尿液中不含有还原性糖(葡萄糖) ,血糖含量_的小白鼠的尿液中 含有还原性糖(葡萄糖) ;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2)实验材料:生理状况相似的小白鼠 20只,胰高血糖素溶液,斐林试剂等。 (3)实验步骤:将小白鼠分成 2组,每组 10只,分别确定为甲组、乙组。将甲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 的胰高血糖素溶液,乙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均采用腹腔注射) 。 取两组试管共 20 只,一段时间后,分别对两组小白鼠取尿,分别加入对应的两组管中。各加入等量 的斐林试剂,水浴加
16、热观察两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4)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第 7 页 /共 25 页 _(3 分) 。 _(3 分) 。 (5)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_,因变量 是_,对照组可用等量的生理盐水来进行实验。 23 (13 分,除备注外每空 1 分)水稻属禾本科,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追求粮食的高 产,大量化肥农药等被施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存在较大问题,农业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鸭 有旺盛的杂食性却不喜食禾本科植株,利用此特点,我国多地采用稻鸭共作的生态农业模式。 (1)水田中的稻、鸭等生物及阳光、土壤等成分共同构成了一个_。写出
17、稻鸭共作田里可能存 在的一条食物链_(2 分) 。 (2) 为研究稻鸭共作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农田生态的影响, 科研人员进行了稻单作和稻鸭共作的比较试验。 水稻单作按常规生产方式使用化肥、杀虫杀菌剂。稻鸭共作每公顷投放 300只 20d 龄的麻鸭,共育 75 天。 只在稻鸭共作之前和之后施用化肥和农药。最终统计经济效益如下表(单位:元/hm2) 。 处理 主要支出 主要收入 生产资料费 人工费 稻米 稻田鸭 净收益 化肥 农药 鸭苗 饲料 施肥 管护 稻单作 1566.8 1147.5 - - 2250 750 55672.7 - 49958.4 稻鸭共 作 1302.5 306.5 699.0
18、6154.2 750 1425 85113.0 18029.6 92505.4 从生态系统结构的角度分析,稻单作模式下的_,生态系统的_低。 据表可知,与稻单作模式相比,稻鸭共作模式稻米产量增加,推测鸭在稻鸭共作中的作用包括 _(2 分) (至少答出两点) 。除此之外,鸭也能增加农民收入。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稻鸭共作模 式的优点是_(2 分) ,此种模式遵循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最终实现了_效益的 双赢。 (3)CH4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稻田是 CH4最大的人为排放源。在厌氧条件下,土壤中 有机物在产甲烷杆菌等微生物作用下被逐步分解形成 CH4。研究表明,稻鸭共作使稻田的 CH4
19、排放量明显 降低,请你从产甲烷杆菌代谢类型的角度思考,解释稻鸭共作降低 CH4排放量的原因_(3 分) 。 24 (8 分,除备注外每空 1 分)研究人员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为材料进行脊髓反射实验,参与 该反射活动的结构示意图如下。用硫酸分别刺激左、右后肢中趾的皮肤,左、右后肢均收缩。 第 8 页 /共 25 页 回答下列问题。 (1)将蛙的脑去除是为了避免神经系统的_调节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2)受刺激部位兴奋时,细胞膜对_(填“Na+”或“K+”)的通透性增加,与相邻未兴奋部 位之间由于_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将兴奋沿神经向前传导。该实验结果说明 A 神经和 B 神经
20、中_(填序号) 只含有传入神经 只含有传出神经 既含有传入神经,又含有传出神经 无法确定 (3)环切脊蛙左后肢中趾的皮肤后,用硫酸刺激左后肢中趾,左、右后肢均不收缩,说明该反射的感受 器位于_内。 (4)可卡因是一种麻醉剂,作用于 B 神经时,对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麻醉顺序不同。为研究麻醉顺序, 进行了分组实验,结果见表。 组别 麻醉部位 处理方法 左后肢 右后肢 甲 右后肢的 B神经 立即刺激左后肢中趾的皮肤 收缩 收缩 乙 右后肢的 B神经 立即刺激右后肢中趾的皮肤 不收缩 不收缩 丙 右后肢的 B神经 间隔一段时间后,刺激左后肢中趾的皮肤 收缩 不收缩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3 分) 。
21、 25 (10 分,除备注外每空 1 分)研究者常应用单体与缺体分析进行植株基因定位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 植株体细胞内含有 2n条染色体,该植株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缺少一条(即染色体数为 2n-1)称为单 体,植株体细胞中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即染色体数为 2n-2)称为缺体。回答下列问题: (1)欲判断某植株是否为单体,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处于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则观察的最佳时期是 _;形成单体或缺体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_变异。 (2)理论上讲;单体植株自交子代中应具有 1/4 的缺体,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分析,其原因是单体植株 减数分裂时能产生_(2 分)的两种雌配子和两种雄配子,自交时 _
22、(2 分)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由该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植株 第 9 页 /共 25 页 占子代的 1/4,且体细胞中缺失了一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 2n-2,即子代中会出现 1/4 的缺体。 (3)某研究者在培育上述野生型植株过程中偶然发现一株显性纯合突变体(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 ,为确 定该突变基因位于哪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提供各种野生型单体植株进行实验设计请补充完善下列实验 设计思路并得出结论: 实验思路:将该突变体植株_(2 分)杂交得到 F1,让 F1中单体植株自交得到 F2,用 光学显微镜观察 F2中野生型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实验结论:当_(2 分)时,可确定突变基因位于该杂
23、交组合亲本中野生型单体植株缺 失的染色体所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 26 (10 分,除备注外每空 1 分)为了分离和纯化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科研人员利用被石油污染过的土 壤进行如图 A 所示的实验。 (1)配制好的培养基灭菌通常可以使用_法。步骤与步骤中培养基成分的最大区别是 _(2 分) 。 (2)同学甲进行过程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 B 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 _; 推测同学甲用此方法接种时出现图 B 结果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 在接种前, 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2 分) 。 (3)同学乙也按照同学甲的接种方法进行了过程的操作: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