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doc》由用户(风feng866)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统编 语文 年级 下册 第一 单元 综合素质 评价 下载 _八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和运用(共5 小题,计17 分)1. 经典诗文默写。【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6 分)(1)_,胡为乎中露? (式微)(2) _,君子好逑。 (关雎)(3)蒹葭苍苍,_。 (蒹葭)(4) _,悠悠我心。 (子衿)(5)坐观垂钓者,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6)_,双手搂定宝塔山。 (贺敬之回延安)(7)桃花源记中从穿着角度描写桃花源中人的句子是:_,_。(8) 2023河北改编 中华古诗文,佳作如林,我们会发现许多与“劳动”相关的古诗文,如柳宗元的“_,_”,寄寓了发现美景的欣喜。 阅
2、读下面的语段,完成2、3 小题。(4 分)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鲁迅记忆里那蒙着jio 洁月色的社戏,贺敬之心中那永不变味的糜子、油馍和米酒,刘成章笔下那气势磅礴、粗犷豪放的安塞腰鼓,吴伯箫文字里那静m的、暖融融的灯笼,无一不是民俗风情画卷中色彩浓重的一笔。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并理解民俗的多样和价值。2. 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 分)(1)贺敬之心中那永不变味的糜(A. mi B. m)子、油馍和米酒。 ( )(2)刘成章笔下那气势磅礴、粗犷(A. kung B. gung)豪放的安塞腰鼓。 (
3、)3. 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 分)(1)jio _ 洁 (2)静m_4. 2023重庆潼南区期中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3 分)“书”原是记录的意思;大约那所谓“书”只是指当时留存着的一些古代的档案而言;那些档案恐怕还是一件件的,并未结集成书。成书也许是在汉人手里。那时候这些档案留存着的更少了,也更古了,更稀罕了;汉人便将它们编辑起来,改称尚书。“尚”,“上”也;尚书据说就是“上古帝王的书”。“书”上加一“尚”字,无疑的是表示着尊信的意味。 (有改动)(1)请根据选段及原著内容,说说尚书内容的由来。(1 分)(2)尚书记言也记事,记言和记事的主要区别是
4、什么?请根据经典常谈中的尚书第三的内容简要概括。(2 分)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 分)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等。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_,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_。春节期间,全国各地会举行各种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的庆贺新春活动。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纳福祈年等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固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1)请指出第句中画线短语的结构类型,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 分)_(2)请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在第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1 分)A. 文化底蕴
5、 B. 文化内涵_(3)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_二、综合性学习(7 分)6. 2023宝鸡一模 三秦大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留有无数历史遗迹。从西安市区经209 省道去往阎良区的途中,有一座明代时期修建的古桥栎阳桥,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了,它得名于战国时秦国在这附近建立的国都栎阳城。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参与下面的活动,一起寻访栎阳古桥吧!材料一:栎阳桥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北屯街道与临潼区栎阳街道交界的清河上,是阎新公路上一座重要的桥梁。据临潼县志载:“县北五十里清河上栎阳桥,明总督武志望倡建。”这是一座用青石条修筑而成的双拱桥,坚固耐用,桥身宽7.
6、 5 米,长30 米,高8 米。栎阳古桥两旁的栏杆上,雕刻有精美的图案,石柱顶端的造型,如一颗颗硕大的桃子。但是,由于年久失修,桥面磨损严重,两边栏杆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后来,阎良区人民政府在市文物局的支持下,对古桥进行了整修,更换了两侧的栏杆,修饰了桥身,古桥又重放异彩。材料二:【活动一:文字导航】如果你的同学小秦要来游览古桥,请你根据材料二图的位置信息写一段文字,帮助他准确定位。(2分)【活动二:巧拟对联】为了适应交通发展的需求,保护文物古迹,陕西省公路局在栎阳古桥上游150米处又建了一座新桥。小秦在游览完古桥和新桥后,拟写了一副对联,但是他不小心把下联的顺序打乱了,请你运用对联知识重新组
7、合下联,使之与上联相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穿过云雾 时代新风 新桥 送上联:古桥历经风雨载千秋往事下联:_【活动三:介绍古桥】小秦准备了一些材料,打算写一篇介绍栎阳古桥的文章,请你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帮他完成下面的表格。(2分)说明方法材 料(1)_据临潼县志载:“县北五十里清河上栎阳桥,明总督武志望倡建。”列数字(2)_【活动四:保护古桥】栎阳古桥于2012年2月整修后,被列入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桥头,西安市人民政府还专门设立了文物保护碑。请你将“文物保护,你我有责”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1分)文物保护,你我有责三、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
8、计30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12分)材料一:汉服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是由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而成的整体衣冠系统,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夹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体现了锦绣中华、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汉服的形制以“四书五经”为中心,几千年来礼服严格遵循礼制,并未有太大变化,而百姓常服则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丰富。从黄帝到明代的四千多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信仰,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特色的服装体系。央视推出的节目衣尚中国,以服饰为题,聚焦服饰之美,力图通过艺术创意、年轻态的视觉营
9、造中国服饰的审美意境。传统审美需要我们发掘、理解、驾驭和弘扬。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衣尚中国不是简单的提倡复古,而是引领大家深入地欣赏中国的传统美学,形成新的审美表达。材料二:当下,“汉服”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之一。但有一些设计重其表而轻其里。汉服要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只有深入把握传统文化内涵,才能推进其创造性转化。中国服饰文化彰显着社会发展的印记,传达着特定时代的文化内涵。以唐宋为例,唐朝服饰的色彩浓艳,再以金银杂之。其装饰图案,鸟兽成双,花团锦簇,生趣盎然。“上襦下裙”是唐代女子的主要服饰,颜色以红色居多,常常使用红绿搭配。而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居于统治地位,人们的美学观念
10、也相应发生变化,服饰开始崇尚俭朴,后来,朴素和理性就成了宋朝服饰的主要特征。中国服饰文化在各种文学体裁中也被反映和表达出来。小说中人物的服饰,是人物生活层面的写照,是人物外观形态的表露,也是人物内心情感世界、性格特征的体现,更是作家感情的曲折反映。材料三:近几年,穿汉服从一种行为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时尚潮流。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汉服爱好者达500多万人。下面是关于汉服的两项调查统计结果。 7. 下列说法与材料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3分)A. 汉服是中国汉朝的一种服饰,是由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配饰等共同组合而成的整体衣冠系统。B. 汉服的形制以“四书五经”为中心,几千年来礼服并
11、未有太大变化,而百姓常服则越来越丰富。C. 唐朝服饰的色彩浓艳,颜色以红色居多,常常使用红绿搭配,宋朝服饰以朴素和理性为主要特征。D. 只要把文字、瑞兽等中国元素绣在服装上,就是继承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8. 阅读材料三,写出你从调查统计结果中得到的两条有意义的结论。(不能出现具体的数据) (4分)9.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说说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5 分)(二)2023怀化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 14 题。(18 分)艾叶又飘香余雪云那时候,日子过得穷,一年也就过这两个节:端午节、春节。说起来,那种对节日的期待和期盼呀,其实是潜藏于梦里梦外的,这让小小的我心里充满了各种
12、憧憬和盘算。当然,盘算最多的是吃,那个馋劲儿呀,都馋到梦里去了。最可恨的是,每每梦到吧唧吧唧吃得正香时,我总会被大人叫醒,或被野狗吠醒,反正没有一次能顺利地酣畅淋漓地吃个痛快,令人特别沮丧。不过,“初一糕、初二桃、初三粽、初四艾、初五划龙舟”,那来自乡野山村的童谣,我倒是记得牢牢的。日子也的确像童谣唱的,从五月初一至初五端午节,每天都有仪式感。比如做发糕,首先要磨好米浆,加糖、加发酵粉等候华丽蜕变。随之,奶奶开始做准备工作了,往锅里注入一大锅水,将蒸笼洗净垫上一块大布巾,架在大锅上,水烧开后倒入米浆盖好蒸笼,蒸笼的周围用毛巾包裹严实以免漏气,这样蒸40 分钟左右,发糕差不多熟了。这时奶奶会用手
13、扇一扇热气腾腾的蒸笼,然后打开蒸笼拿双筷子往发糕一戳,拔出筷子一看,筷子上没沾到东西就说明发糕熟了,再往发糕面上撒些芝麻点缀一下,发糕便一下子生动起来,像白雪公主的眼睛眨呀眨地向外张望。由于大人们白天都在忙其他的事情,所以,通常选在晚饭后蒸发糕。当天晚上,孩子们哪里也不去,就待在厨房里等,困了就躺在厨房的凳子上或坐在厨房的任意角落打盹儿,等吃到发糕时大概都晚上十点了。对闹腾一天的孩子们来说,这个时间除了嘴巴能动,我估计身上其余的功能都已经睡着了,当发糕被大口大口地吞进了肚子后,唯一能感觉到的是舌尖被烫得火辣辣的。这是初一。初二是吃桃子的习俗日,我至今不知道吃桃子的缘由。记得有一年端午节前,爷爷
14、和奶奶到泉州看望伯公,从泉州带回的水蜜桃,个儿大皮薄,水分多,口感酸甜适宜。一个桃子估计有半斤多,吃上一个,小小的肚子一下子变得圆滚滚的。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桃子。初三是包粽子。粽叶是自家房前屋后的竹林里摘的,新鲜清甜。绑粽子的绳子是棕树叶,棕树叶要提前到山上去割取,晒干后备用。棕树的叶子像一把大大的蒲团扇子,用时要提前泡软,用锥子把棕树叶划拉成细条条。一把棕树叶大概可以绑五六斤粽子。那时候,粽子的馅儿比较单调,要么纯糯米加碱,要么糯米加黑豆,当时对大家来说已经算是人间美味了。包粽子是母亲的强项,母亲手很巧,包的粽子非常精致、结实,而且形状各异:像羊角,像荷包;有四角粽、三角粽、菱形粽。
15、然后将野生的薄荷头同粽子一起煮,整个厨房香气扑鼻。薄荷香、竹叶香、棕叶香、糯米香,还有柴火香,闭上眼睛,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厨房里还是在原始森林里。端午节前,母亲会买些彩线,找些碎布头儿给孩子做老虎、荷包、香囊之类的小玩意儿,再用五彩丝线卷边点缀,然后戴在孩子们身上(据民间传说,用五彩线系臂跟龙的文化习俗有关),这些小饰品有时也成了我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的资本。渐渐地,我也学会了做各种各样的小挂件。初四的早上,父亲会早早拿着镰刀去割午时草,什么菖蒲、艾叶、薄荷等。太阳升起来时,父亲已经把菖蒲和艾叶挂在门上了,满堂飘香,父母还不忘对孩子们说道:初四这天要起早,才会更聪明伶俐。其实,过节这几天,期待
16、、兴奋、嘴馋,根本不可能睡懒觉。五月初五端午节,按家乡的惯例,中午饭吃炒面、扁食、鸭蛋(取用中午12 点的古井水,放入午时草煮,据说这样煮的鸭蛋颜色橙黄鲜艳,有辟邪、祛湿气、祛风寒等功效)。炒面和扁食是莆田的特色食品。记得有一年端午,家里没钱买肉,只好包素馅儿的扁食,用紫菜、花生、豆腐、葱头剁成馅儿,没想到没有肉参与的扁食,居然特别好吃,成了我记忆里的风味美食,也成了我几十年抹不去的乡愁。吃好午饭,母亲会搬来大木桶倒入用午时草煮的水给孩子们沐浴,然后给孩子们换上新衣服。端午节有新衣服,在那个时候是很奢侈的事情,那是个什么都凭票的年代,买布是凭布票去买,然后请裁缝师傅到家里来做新衣服。孩子们添的
17、所谓新衣服,无非就是一件小碎花短袖衫,一条小短裤之类的。这对于小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高兴的事。接着,母亲还给孩子们的额头上都画个“王”字,腋下也涂抹些雄黄(这些都是民间习俗的传承,都与辟邪、辟疫说法相关),完成仪式后,孩子们便跟着村里的大孩子或大人去木兰溪边看龙舟比赛。雷雨刚过,木兰溪的水面比往常开阔了许多,水面激流飞跃,非常壮观,一年一度的龙舟大赛就在这里举行。竞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从柳荫深处的水面出击。鼓声像春天的雷电,冲破烟雾,劈开波涛,直奔远处夺标目的地。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小孩子呢,其实就是去看热闹的,享受着那种节日特有的快乐。 (有改动)10.
18、从文章的结构与内容来看,第段中的童谣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4 分)11. 下面的句子在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上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4 分)这时奶奶会用手扇一扇热气腾腾的蒸笼,然后打开蒸笼拿双筷子往发糕一戳,拔出筷子一看,筷子上没沾到东西就说明发糕熟了,再往发糕面上撒些芝麻点缀一下,发糕便一下子生动起来,像白雪公主的眼睛眨呀眨地向外张望。12. 有人认为,文中三处括号中的内容太啰唆,应该删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4 分)13. 文章标题为艾叶又飘香,作者却用大量笔墨写了与艾叶无关的内容,是否文不对题?请简要分析。(3分)14. 端午的习俗里藏有一些历史、文化的故事。除了上文所述,请再简要举
19、出一例。(3分)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行九。幼与诸兄从先外祖滋生公读书,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宾从辄满座。吾母脱簪珥,治酒浆,盘罍间未尝有俭色。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必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20、。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 ,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亦益是以严。(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有删改)【注释】归:出嫁,嫁。先府君:指作者已逝去的父亲。囊箧萧然:这里是“钱物都用空了”的意思。铨:作者蒋士铨自称。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戚党:亲族。少痊:病略微好转些。扑之:责打我。之,铨自指。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家益落 _(2)母即抱铨行一室中_(3)先府君苟有过_(4)听而后止_16.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 不以物喜B. 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予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