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同步学案 答案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6课 戊戌变法同步学案 答案版.docx》由用户(风feng866)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6课 戊戌变法 同步学案 答案版 同步 答案 下载 _九年级上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 资源描述:
-
1、第6课 戊戌变法学习目标课标要求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史事,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必备知识(1)知道公车上书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了解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2)理解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理解变法运动的局限性,感悟追求中国梦过程的曲折,并初步了解“四个自信”,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制度自信核心素养唯物史观: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分析戊戌变法发生的原因,探究变法的实质时空观念:利用时间轴,整理戊戌变法的发展脉络,全面客观掌握历史事件史料实证:制作百日维新中关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措施的表格,思考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历史解释:理解
2、“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概念,全面理解戊戌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家国情怀:感受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导学基础导学公车上书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重公车上书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宣传活动维新派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百日维新开始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史称“戊
3、戌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主要内容(1)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2)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3)文化教育上: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军事上: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结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等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读图学史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谭嗣同殉难图重点突破重点突破1 核心概念公车上
4、书:汉代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上京,后以“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签订马关条约,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康有为联合在北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这次上书冲破了清政府“士人干政”的禁令,提出了维新改良的政治纲领,是维新改良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的起点。典型例题 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上述事件是( A )A. 公车上书B. 戊戌变法C. 太平天国运动D. 辛亥革命2 重点问题戊戌变法的意义和失败
5、原因(1)意义:爱国性: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进步性: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启蒙性:使民众了解了资产阶级思想,认识到封建思想的弊端,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2)失败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领导变法的维新派力量相对弱小。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只把希望寄托于并不完全掌握实权的光绪帝身上。变法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急于求成。守旧势力过于强大。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阻挠和破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不希望中
6、国改革成功。典型例题 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B )A. 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B. 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C. 顽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D. 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3 综合探究材料一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
7、1898年)光绪下旨:“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富强之计,首在鼓励人才,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行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实用者,允宜悬赏以为之功,或量其才能,试以实职,给予特赏以昭激励。”人民网资料材料三 百日维新时期,光绪皇帝提倡废除八股取士制度,主张培育多元应用人才,使百姓对科举制的印象产生颠覆性的变化,将百姓对教育理念由文学转换到政治、语言、经济等多方面的学习上,人们的人才培育思维开始解放;维新派主张女子同等教育,将现代社会思想中男女平权的思维意识形成提早了很长一个阶段;京师大学堂的建立为近代中国的教育思维提供了更加宽泛的传播方向,让更多的学堂和家长意识到重视子女教育的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