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梳理.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梳理.doc》由用户(alice)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统编 高中政治 必修 政治 法治 知识点 总结 梳理 下载 _必修3 政治与法治_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_政治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人教社人教社 思想政治思想政治 必修必修 3 3 政治与法治政治与法治 20201919 版版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课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框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一一.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3.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二二.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三种方案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三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中国工人阶级 2
2、.中国共产党 第二框第二框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 强起来强起来 一一. .建立新中国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人民站起来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作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4.社会主义的艰苦探索 二二. .实行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走向民富国强 1.开启 2.作用 3.目的 4.意义 三三. .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踏上新征程 1.历史定位 2.历史意义 3.历史进程 4.历史结论 第二课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第一框第一框 始终坚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
3、中心 一一. .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 1.性质 2.立场 3.宗旨 4.维护人民利益 二二. .党的执政理念党的执政理念 1.检验标准 2.人民中心 3.执政理念 4.预期成就 第二框第二框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一、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一、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进 1.内容 2.关系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 真务实真务实 1.原因 2.内容 三、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内涵 2.原因 3.内容 4.要求 第三课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一框第一框 坚持
4、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 一一. .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1.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因 2.党的领导方式 3.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 二二.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要求 2.意义 第二框第二框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一一.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2.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3.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二二.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内容 2.关系 3.目的 综合探究一综合探究一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
5、中国共产党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 第四课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框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 一、我国的国体一、我国的国体 1.内容 2.地位 3.性质 4.特点 二、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二、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民主的含义 2.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3.人民民主的体现 第二框第二框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一、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一、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1.人民民主专政 2.发扬民主 3.坚持专政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的可靠保障 1.内容 2.原因 第五课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一框第一框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1.产生 2.地位 3.权利 4.义务 第二框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我国的根本政治 制度制度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 2.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 二、人民代
7、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1.优势 2.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六课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一框第一框 中国共产党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商制度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1.我国的民主党派 2.我国的政党制度 3.新型的政党关系与政党制度形式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性质 2.组成 3.主题 4.职能 5.作用 6.6.要求要求 第二框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民族格局的
8、特点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我国的结构形式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1.新型民族关系 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1.原因 2.内容 第三框第三框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基层群众自治 2.村委会 3.居委会 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1.发展基层民主 2.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综合探究二综合探究二 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在党的领导下实现
9、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 第七课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一框第一框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1.法律的产生 2.法律的功能 3.法律的发展 4.中国法治发展的历程 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1.法学思想创新发展的原因 2.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3.法的实质 4.法的职能 5.我国当代的法的性质 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1.原因 2.成就 第二框第二框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一、全面
10、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1.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因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第八课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建设 第一框第一框 法治国家法治国家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一、法治国家的内涵 1.内涵 2.要求 二、建设法治国家二、建设法治国家 1.内涵 2.要求 3.意义 第二框第二框 法法治政府治政府 一、法治政府的内涵一、法治政府的内涵 1.职能科学的政府 2.权责法定的政府 3.执法严明的政府 4.公
11、开公正的政府 5.廉洁高效的政府 6.守法诚信的政府 二、建设法治政府二、建设法治政府 1.要求 2.意义 第三框第三框 法治社会法治社会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1.内涵 2.内容 二、建设法治社会二、建设法治社会 1.过程 2.要求 3.意义 第九课第九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一框第一框 科学立法科学立法 一、科学立法的内涵一、科学立法的内涵 1.内涵 2.标准 二、推进科学立法二、推进科学立法 1.要做到依法立法 2.要充分发扬民主 3.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第二框第二框 严格执法严格执法 一、严格一、严格执法的内涵执法的内涵 1.内
12、涵 2.主体 3.意义 二、推进严格执法二、推进严格执法 1.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2.坚持规范执法 3.坚持公正执法 4.坚持文明执法 第三框第三框 公正司法公正司法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1.内涵 2.要求 3.作用 4.内容 二、推进公正司法二、推进公正司法 1.确保审批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2.真实公正 3.司法为民 4.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第四框第四框 全民守法全民守法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1.内涵 2.要求 二、推进全民守法二、推进全民守法 1.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2.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综合探究三综合探究三 坚持三者有
13、机统一坚持三者有机统一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课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框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一一.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原因: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 正常进程。 (2)结果: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 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1)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
14、国有多重矛盾, 它们相互交织。 (2)内容: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1)决定因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2)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 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二二.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三种方案 (1)第一种方案 代表: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 主张:极力维护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半封建 的道路。 结果: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它的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 (2)第二种方案 代表:以某些
15、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 主张: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结果: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 中国无法实现。 (3)第三种方案 代表: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 主张: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 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结果: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意义: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和希望。 (3)前景: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 唯一正确的选择
16、。 (4)结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三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中国工人阶级 (1)产生 条件:中国在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其社 会结构和阶级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2)出现:随着官办和外国人开办的工业企业的创建,中国出现了最早的 近代产业工人。 (3)特点 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但集中分布在大城市,有利于组织成为阶级力 量。 他们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之下,富有斗争 精神,具有革命性。 他们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 中国产业工人成为一支日趋重要的社会力量。
17、 2.中国共产党 (1)成立的背景 思想指导: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 义。 阶级基础:1919 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 命的领导力量。 斗争需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对外国侵 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所进行的斗争,存在两个根本性的弱点:一是没有 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二是没 有广泛第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 运动。 (2)理想目标: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 想和最终目标。 (3)历史使命: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18、复兴的历史使命。 (4)理论成就: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 案。 (5)主要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 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6)重大成就: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 1949 年 10 月 1 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 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 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7)历史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 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 史真理
19、。 第二框第二框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一一. .建立新中国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人民站起来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 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创造了政治前提。 教材 9“专家点评” 1.1840-1949 年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界 限,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2.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 专政的国家为政治目标。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 分,不能彻底解决土
20、地问题,最终遭到失败。 3.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作为思想武器,以建设人民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 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 即土地问题。 4.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作:1949-1952 年,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 革命、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过渡时期 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总路
21、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 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 (2)政治进步:1954 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这是我国在民主政 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3)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标志:到 1956 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 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 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 意义: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 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4.社会主义的艰苦探索 (1)原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
22、 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 苦的探索。 (2)成就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 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 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 历史经验,为此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二. .实行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走向民富国强 1.开启: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 期。 2.作用: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目的 (1)生产力: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
23、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 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社会主义: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 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党的建设: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4.意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 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 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 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三三. .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踏上新征程 1.历史定位
24、: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 教材 13“相关链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 结奋斗、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 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历史意义 (1)对中国: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 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