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贵州省遵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遵义市 2020 年中 化学试题 解析 下载 _中考真题_中考专区_化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遵义市遵义市 2020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综合理科试题卷化学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综合理科试题卷化学 部分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1-35.5 K-39 Mn-55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0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 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 2B 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 )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 )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携带的
2、物品是 A. 纸巾 B. 鞭炮 C. 汽油 D. 酒精 【答案】A 【详解】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能携带易燃易爆物品,酒精、鞭炮和汽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故选 A。 2.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煤用于发电 B. 铜丝作导线 C. 氮气作保护气 D. 小苏打用于发酵 【答案】B 【详解】A、煤具有可燃性,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能用于发电,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B、铜丝用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氮气可作保护气,氮气做保护气利用了其 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D、小苏打用于发酵是因为小苏
3、打能够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选项错误,故选 B。 【点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在于表现方式不同:不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3.欲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 A. 加肥皂水 B. 静置沉淀 C. 加入明矾 D. 加热煮沸 【答案】D 【分析】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而软水是指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详解】A. 加肥皂水,是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B. 静置沉淀,除去大颗粒的不溶物,不符合题意; C. 加入明矾,除去悬浮的小颗粒不溶物,不符合题意;
4、D. 在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煮沸能减少硬水钙、镁化合物的含量。故选 D。 4.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取样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答案】A 【详解】A、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是粉末状固体,用药匙取用,选项 A正确; B、溶解固体药品应该在烧杯中进行,量筒不能作为溶解固体药品的容器,选项 B 不正确; C、过滤时要“一贴、两低、三靠”,图中漏斗的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选项 C 不正确; D、蒸发操作要在蒸发皿中进行,在蒸发液体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选项 D 不正确。故选 A。 5.1839 年虎门销烟采用的方法是:在海边挖池,放
5、入烟土,引入海水浸泡,投入石灰,石灰遇水沸腾,烟 土溶解。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有 22 CaO+H O=Ca(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该反应会放出热量 C. 由此反应推测氧化钙可干燥氯化氢气体 D. 此反应可制备氢氧化钙 【答案】C 【详解】A、化合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 属于化合反应,选项 A 正确; B、此处的“石灰”是生石灰,“石灰遇水沸腾”,就是说生石灰和水反应能使水沸腾,说明该反应会放出 热量,选项 B 正确; C、根据反应 22 CaO+H O=Ca(OH),氧化钙能吸收水分,可用来干燥某些气
6、体,但氧化钙不能干燥氯化氢 气体,因为氧化钙会和氯化氢气体发生化学反应,选项 C不正确; D、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该反应可制备氢氧化钙,选项 D 正确。故选 C。 6.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镁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 C.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g D. 镁原子易得到电子变Mg2+ 【答案】B 【详解】A、镁是“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错误; B、根据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其核外有 3个电子层,说法正确; C、根据镁的元素周期表信息,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单位是“1”,不是“g”,说法错误 D、根据镁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
7、数为 24,镁原子易失去 2个电子变为 Mg2+,说法错误。 故选:B。 7.醋酸(CH3COOH是食醋的成分之一,其水溶液中存在 H+和 CH3CO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醋酸属于氧化物 B. 醋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C. 醋酸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 D. 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C 【详解】A、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为氧元素,醋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说法错误; B、醋酸水溶液中存在 H+,能与氧化铁反应,能用于除铁锈,说法错误; C、醋酸水溶液中存在 H+,醋酸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说法正确; D、醋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 : (1 4)
8、 : (162)=24:4:32,可见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说 法错误; 故选:C。 8.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中,现象足以说明其结论的是 选 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一未知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该固体一定是碳酸 盐 B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一定是二氧 化碳 C 点燃某种塑料 无刺激性气味 该塑料一定是聚氯 乙烯 D 向一未知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加氯 化钡溶液 刚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 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存在 SO42-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详解】A、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单质
9、也能够与稀盐酸反 应生成氢气产生气泡,即向一未知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还可能是金属单质,选项错误; B、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说明该气体不支持燃烧,而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仅有二氧化 碳,氮气也不支持燃烧,即该气体还有可能是氮气,选项错误; C、聚乙烯塑料燃烧时也没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该塑料还有可能是聚乙烯塑料,选项错误; D、向一未知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银离子、碳酸根离子,再滴加氯化钡 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沉淀中含有钡离子,且该沉淀不溶于酸,则该沉淀为硫酸钡沉淀,从而说明原 未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选项正确,故选 D。 9.用一氧化碳
10、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Fe2O3转化为铁的具体过程是: 400500600680700-800 2334 Fe O Fe OFeO Fe 。已知铁的氧化物除 Fe2O3外,其余均为 黑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中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B. 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氧化铁是否完全转化为铁 C. 该实验中所有的化学反应里,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D. 当硬质玻璃管内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4%时,固体成分是 Fe3O4和 FeO 【答案】D 【分析】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详解】A、一氧化碳有毒,倒置漏斗的作用是点燃过量的
11、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故选项错误; B、随着反应的进行现象为:玻璃管中的粉末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通过实验现象不可以判断氧化铁是否完 全转化为铁,因为铁和四氧化三铁和氧化亚铁均为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C、该实验中所有的化学反应里,最后一步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其中氧气为单质,化合价 为 0价,生成物二氧化碳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 价,化合价发生变化,故选项错误; D、Fe2O3、Fe3O4和 FeO 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为 56 2 100%=70% 56 2+16 3 、 56 3 100%72.4% 56 3+16 4 、 56 100%77.8% 56+16 。随着反应的进
12、行,可知氧化铁反应生成四氧化 三铁,铁的质量分数变高,当全部是四氧化三铁时变为 72.4%,当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氧化亚铁时,铁的质 量分数变高,当全部是氧化亚铁时变为 77.8%。当硬质玻璃管内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4%时,可知 处在 72.4%和 77.8%之间,所以此时固体成分是 Fe3O4和 FeO,故选项正确。故选 D。 10.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化学探究活动。 实验一:相同条件下,将 10.00g 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中,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烧杯中物质质 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时间 水 饱和石灰 水 稀盐酸 浓硫酸 氢氧化钠溶 液 n 小时 8.14g 8.32g 8.62
13、g 11.16g 9.36g 2n 小时 5.74g 5.93g 6.67g 12.53g 8.45g 实验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浓硫酸敞口久置后浓度会变小 B. 实验二的溶液中溶质只有 Na2CO3 C. 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可能会变大 D. 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变化小于水的质量变化,原因之一是饱和石灰水吸收了空气中的 CO2 【答案】B 【详解】A、浓硫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其浓度会变小,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符合题意; B、从实验一知道,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小于水的质量变化,原因之一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 CO2,产生了 Na2CO3,溶液中加入 50g 7.3%的稀盐酸
14、后,溶液质量是 68.8g,则没有物质逸出,盐酸是和 先与溶液还没有变质的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盐酸的量不足,和 Na2CO3反应只能产生碳酸氢钠,而不能放 出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溶液的溶质还有氢氧化钠,符合题意; C、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可能会变大,因为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可能大于氯化氢的蒸发量,不符合题意; D、饱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变化小于水的 质量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7 个小题,每空个小题,每空 1分,共分,共 40分。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按要求作答。 )分。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按要求
15、作答。 ) 11.如图为某品牌奶粉标签的一部分。 (1)写出配料中一种盐的化学式:_。 (2)营养素参考值%是指营养素含量占每日膳食推荐的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该奶粉中营养素参考值% 最高的是_,缺乏该元素可能会导致的疾病是_。 (3)从均衡营养的角度分析,该奶粉中缺乏的营养素且属于有机物的是_。 (4)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天锌元素的最大摄入量为 15mg。如果某人每天食用此奶粉 50g,摄入的锌 元素质量为_mg。 【答案】 (1). CaCO3 (2). 钙 (3). 骨质疏松 (4). 维生素 (5). 1. 75 【解析】 【详解】 (1)盐是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碳
16、酸钙属于盐,故填:CaCO3。 (2)由表格可知钙营养素参考值%最大为 94%,缺乏该元素可能会导致的疾病是骨质疏松,故填:钙;骨 质疏松。 (3)均衡营养的角度分析,该奶粉中缺乏的营养素是维生素,故填:维生素。 (4)由表格可知每 100g奶粉锌元素 3.50mg,故 50g 奶粉,摄入的锌元素质量为 1.75mg,故填:1.75。 12.氧气是人类无法离开的物质。 (1)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取 O2。能说明空气中存在氧气的事例有_(写一点即可)。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 (3)高锰酸钾制取 O2时,常用_(
17、填仪器名称)提供热源;现制取 3瓶氧气,集气瓶容积为 250mL, 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至少为_g(通常氧气的密度约为 1.34g/L,结果精确到 0.1g) 。 (4)某些空气净化剂含超氧化钾,其净化原理为: 22232 4KO2CO2K CO3O。该方法一般不用于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因是_(写一点即可) 。 【答案】 (1). 动物可在空气中呼吸(或食物在空气中腐败等;合理即可) (2). BC 或 BE (3). 2 2222 2H O2 O H n O+O M (4). 酒精灯 (5). 9. 9 (6). 气体不纯 【解析】 【详解】 (1)人和动物可在空气中呼吸、食物在空气中腐败都说
18、明空气中有氧气,故填:动物可在空气中 呼吸(或食物在空气中腐败等;合理即可)。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 2222 2H O2 O H n O+O M ,该反应不需 要加热发生装置选 B,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 C 或 E,故选:BC 或 BE; 2 2222 2H O2 O H n O+O M 。 (3)高锰酸钾制取 O2时,常用酒精灯提供热源;现制取 3瓶氧气,集气瓶容积为 250mL,设需要高锰酸 钾的质量至少为 x,则 42422 2KMnOK MnOMnOO 31632 x3 0.25L 316x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