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考点10 文言文阅读.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语文:考点10 文言文阅读.doc》由用户(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考点10 文言文阅读 高中语文 考点 10 文言文 阅读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育星教育网整理审定育星教育网整理审定 为尽早满足新一年高考复习需要,我们整理审定了这套为尽早满足新一年高考复习需要,我们整理审定了这套2020 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含解析) 。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含解析) 。 因因 2020新高考卷、新高考卷、 2020北京卷、北京卷、 2020上海卷一直未显示于网络,实在难为无米之炊,故只好先行将上海卷一直未显示于网络,实在难为无米之炊,故只好先行将 整理好的上传到网站,供师生复习之用。整理好的上传到网站,供师生复习之用。 本汇编格式规范,校对准确,可以直接打印,试题、答案、解析依次展示,方便教学。本汇编只供本本汇编格式规范,校对准确,可以直接打印
2、,试题、答案、解析依次展示,方便教学。本汇编只供本 人教学使用,希望尊重我们的劳动,不随意外传。人教学使用,希望尊重我们的劳动,不随意外传。 考点考点 10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2020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佑二年,试礼部,主司 欧 阳修惊喜,殿试 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赠光禄丞。既 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 以安。徙知密州。司农 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
3、,谁敢不 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祐元年, 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 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 所恨。轼 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 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 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
4、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 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 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 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 子/且持
5、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 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 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 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 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
6、反 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 “乎” “于” “而” “之” “也” “矣” “焉” “耳” “则”这些关键词。 句子大意是:元祐三年,暂代知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地不能说话。苏 轼放宽他们的禁约, 使他们能尽量发挥。 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 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 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 其中, “士坐庭中”主谓宾都全,其后断开,且“噤未能言”的主语也是“士” ,承前省略,不能把“噤” 断到上句,排除 BC 项; “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中,主语是“巡铺内侍” ,中间不能断开,更不能将其断 到上句,排除 D 项。 故选 A。 2. 下列对
7、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 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 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 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 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 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
8、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 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 项, “由丞相主持”错。科举史上的殿试是由武则天首创的。宋朝正式成制,金、元、明、清四代 沿用。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因此应当是由皇帝主持。 故选 B。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 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 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 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 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
9、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 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 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 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 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 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 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 项, “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
10、备疫病”错,原文是“明年春乃裒羡缗得二千,复 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可见“同时”表述错误, “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 备疫病”应当是第二年春天的事。 故选 C。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答案】 (1)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2)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
11、个字 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 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 (1) 减粜,减价出售;常平米,常平仓的米;分坊,到各街道;活者,救活的人。 (2)浑涵,博大深沉;雄视, 称雄;鲜,少。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 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
12、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 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十岁时,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听到古 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嘉祐二年(1057) ,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见到苏轼 的文章很惊喜,参加殿试考中了乙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 “我要避开他, 好让他出人头地。 ”苏洵去世后,朝廷追赠他为光禄丞。苏轼服丧期满,回到朝廷,任命他为判官告院, 王安石创立施行新法,苏轼上书评论新法的弊病。新的政令一天天下达,苏轼在杭州任上总是利用
13、新法中 对百姓有利的内容造福百姓,百姓们因此生活安定。调任密州。司农下令实施新法,不按时施行的人按违 反国家制度判罪。苏轼对提举官说: “违反制度的判罚,如果是出自朝廷,谁敢不听从?如今命令出自司 农,这是擅自制定律法。 ”提举官害怕地说: “请您先不要追究这件事。 ”不久,朝廷知道这个法令危害百 姓利益,于是下令废除了它。元祐元年,轼以七品官身份入朝在延和殿侍奉皇帝,就赐给他银印红绶,升 迁为中书舍人。元祐三年,暂代知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地不能说话。苏轼 放宽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 诬陷为罪状,苏轼把
14、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元佑四年,因积累了一些议论政事的话,被当权的人所恨。苏 轼怕不被他们所容忍,请求调到外地,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 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 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 很多。苏轼说: “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常要多些。 ”于是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又 拿出自己囊中黄金五十两,建造治病场所,渐渐积贮钱粮来防备疫病。徽宗即位,又经历三次大赦,于是 提举玉局观,恢复朝奉郎的官职。苏轼从元祐以来,从
15、未因每年考核政绩请求升迁。所以官职就停留在这 里。建中靖国元年,在常州去世。苏轼师从父亲苏洵学习写文章,从来得之于天资。 (苏轼)曾经自己说: “写文章如同行云流水,本来就没有一定的格式,仅是常要在该说的地方就说,该停的地方就停。 ”即使 是嬉笑怒骂的话,都可以写成文章诵读。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有文章以来,也属 少有。 (2020全国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进士及第,历秘书省著作郎。政和间,天下争言瑞应,廷臣辄笺表贺, 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上即草后批:“可中书舍人。”未几,自秘 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
16、中丞。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 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时上方乡神仙之事,蔡京引方士 王仔昔以妖术见,朝臣戚里寅 缘关通。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 ;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已而再疏京罪,上曰:“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宁节,俟过此,当为卿罢京。”京伺知之,大惧,其子攸 日夕侍禁中 ,泣拜恳祈。上为迁安中翰林学士,又迁承旨。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金人 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 将郭药师同知府事。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
17、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靖康初,言者论其 缔合王黼、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 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内徙道州,寻放自便。绍兴初,复左中 大夫。子辟章知泉州,迎安中往,未几卒,年五十九。安中为文丰润敏拔,尤工四六之制 。徽宗尝宴睿谟 殿,命安中赋诗百韵以纪其事。诗成,赏叹不已,令大书于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赐之。其见重如此。 (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 )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
18、/按 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B.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 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C.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 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D.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 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 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
19、当的成分,句 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民讼诸府”意思是民向官府诉讼, “诸府”是诸是之于的意思,府是官府,其后断开, “不胜”是忍 受不住,说明“考掠”的情况,二者不能断开,据此排除 BD; “即出民”中, “民”是“出”的宾语,其 后断开,排除 C。 故选 A。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士,又称方术士,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活动的人。 B. 保任,意思是担保或担保者,文中特指因向朝廷推荐人才而负担保责任。 C. 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 D. 四六之制,即骈文,因在发展中逐渐成为
20、相对整齐的四六句式而由此称。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能力。 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 官职的变迁、 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 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 的含义作答。 C 项, “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错误,应是“封建帝王所居宫苑” 。 故选 C。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安中进士出身,具有敏捷才思。他随众向朝廷表贺瑞应,徽宗称他为奇才,又出题专门考查, 随即任命他为中书舍人,不久
21、又擢升为御史中丞。 B. 王安中弹劾蔡京,得到皇上采纳。蔡京投皇上所好,引荐道术之士,扰乱朝廷,他陈奏蔡京之罪, 要求惩治,蔡京恐惧,其子蔡攸也哭请皇上宽恕。 C. 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靖 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 D. 王安中诗文兼擅。受到皇上器重。他极有文采,为文厚实脱俗,曾受命赋诗百韵以纪盛宴,徽宗 高度赞扬,下令书于大殿屏风,将副本赐给侍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 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
22、八类信息的筛选,做题时要在原文中 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C 项, “他自请燕山府任职”错误,原文是“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 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 ,可见只是自请前行,并非“自请燕山府任职” 。 故选 C。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答案】 (1)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 (2)药师蛮横暴戾, 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
23、加骄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 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 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1)关键词:僭上:越分冒用尊者的仪制或宫室、器物等。蠹:蛀蚀,危害。悚然:害怕的样子。 (2)关键词:跋扈:专横暴戾。第,只管。曲意:委曲己意而奉承别人。 【参考译文】 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考中进士,历任秘书省著作郎。政和年间,天下人争相议论祥瑞,朝廷 大臣动辄上表称贺,徽宗看了王安中的上表,称他为奇才。后来有一天,徽宗特地拿出三封诏令让他草拟, 安中马上写成,皇上
24、就在他的草稿后批道: “可任中书舍人。 ”不久,从秘书少监授任中书舍人,提升为御 史中丞。开封巡逻的士卒晚上捉拿盗贼,盗贼逃走,有个百姓受惊出门与士卒相遇,士卒把他当作盗贼绑 起来;百姓到开封府申诉,受不住惨酷的拷打,于是被屈伏罪。安中审察后得知实情,审理冤屈,立即放 走这个百姓,让官吏抵罪。当时皇上正向往神仙之事,蔡京向皇上引见方士王仔昔,朝廷大臣及外戚们都 结交关照他。安中上疏请求从今召用山野道士,应当责令引见人担保,并且陈述蔡京欺君僭上、祸国害民 的几件事。皇上惊觉地采纳了他的意见。不久再次上疏指责蔡京的罪行,皇上说: “本来打算马上实行你 的上奏请求,因为接近天宁节,等过了此节,一定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