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新教科版四年年级科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doc

  •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 文档编号:711594
  • 上传时间:2020-08-22
  • 格式:DOC
  • 页数:56
  • 大小:20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新教科版四年年级科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doc》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 新教 科版四 年年 科学 上册 集体 备课 教案 下载 _旧教材(2001版)_教科版(2024)_科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声音声音 【单元【单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4、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震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6、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就越大;物体振动的幅 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使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振动幅度的不同, 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2、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通过描述尺子伸出长度的不同,振动的

    2、快慢和发出声音的 高 低的情况,提高进行有根据的推测和科学操作能力。 4、通过分析柱状图,将不同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与其声音高低联 系起来,提高整理和分析数据能力。 5、能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说明理由。 6、在反复的观察中验证自己的假设,解决要研究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 1、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2、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的阐述自己的发现。 3. 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4、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5、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并愿意通过科学的方法去发现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科学技术是人类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2、了解科学与人类

    3、的健康密切相关。 3、科学技术与我们的身边的各种现象密切相关。 4、认识到科学技术影响我们的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单元【单元教学教学重点】重点】 通过描述尺子伸出长度的不同,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的 高低的 情况,提高进行有根据的推测和科学操作能力。 【单元【单元教学教学难点】难点】 通过分析柱状图,将不同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与其声音高低联系 起来,提高整理和分析数据能力。 【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8 课时 1.11.1听听声音听听声音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新教科版四年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听听声音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 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

    4、,但可以 感受它。 2. 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 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 与同伴交流。 2. 对声音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3. 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 的生活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用词语描述我们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学习准备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视频。 学生

    5、准备:用记录表记录并描绘听到的声音。 【学习流程学习流程】 一、导入一、导入 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事物发出的声音,将学生的注意力汇聚到声 音这个问题 二、聚焦二、聚焦 试着举例说一说你听到过的声音,用什么词语可以描述它。 三、探索三、探索 任务一: 观看视频描述你听到的交通工具的声音。 提示:对听到的声音进行记录,描述。 任务二: 描述你听到的动物发出的声音 任务三: 描述你听到的球类发出的声音。 任务四: 描述你听到的生活中的声音。 研讨: 1、讨论关于声音你知道些什么? 2、你还想知道什么? 四、拓展四、拓展 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音符的高低变化。 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 1.1

    6、 1.1 听听声音听听声音 周围有各种不同的声音, 声音: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 1.2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新教科版四年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状态,并记录 下来。 2. 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的阐述自己的发现。 2. 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

    7、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认识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学习准备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一面鼓,一把钢尺,一根固定在模板上的皮筋,一 个阴差几个豆子或细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物体产生声音时的状态。 【学习流程学习流程】 一、导入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聆听与记录了许多声音,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课。 提出问题:我们不时的听到各种声音,我们自己也能制造一些声音, 而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二、聚焦二、聚焦 找出一些发声物体,仔细观察它们在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是怎样的。 梳理问题: 学生认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提出自己的观点,想办法验证自己的 观点. 三、

    8、探索三、探索 任务一: 研究皮筋的发声,寻找皮筋发声的原因。 将皮筋的两端固定在木棍两端,轻轻弹拨皮筋,观察皮筋发生时的状 态。 提示: 仔细观察皮筋儿的运动状态。 任务二: 研究钢尺的发声,寻找钢尺发声的原因。 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另一端在桌面边缘用力压紧,弹拨钢尺,仔 细观察钢尺发声时,钢尺的运动状态。 提示:钢尺可以用一本硬皮书在桌面边缘压紧,防止钢尺和桌面边缘 撞击,影响我们的实验探究。 任务三: 研究敲鼓的发声,寻找鼓发声的原因。 敲击鼓面,仔细观察鼓面的振动发声。 提示:鼓面振动不是很明显,可以在鼓面上放一些黄豆或者沙粒,观 察其它物体在鼓面上的跳动,从而体现鼓面的振动。 任务四

    9、: 研究音叉的发声,观察音叉振动发声的现象。 观察音叉振动发出声音,当音叉振动停止时,声音也会随之消失 提示:音叉的振动不容易观察,可以用其它的方法帮助证明音叉的振 动,如在音叉侧面粘贴小球,或将音叉浸入水中,观察振动现象。 研讨: 1、 完成了以上这些实验后,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 同学们肯定认为声音是靠物体振动产生的, 因为皮筋的震动产生声 音,钢尺、敲鼓、音叉都是振动产生声音,这些也可以作为证据支 持我们的观点。 应用: 那利用振动产生声音的这个观点,我们猜测一下竖笛是靠什么振动 产生声音的呢?让我们拿出一支竖笛,感受一下它是怎样振动产生的 声音? 四、拓展四、拓展 教师可以引导

    10、学生,研究我们人类自己是如何发出声音的,提出问 题:我们每人身上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振动发出声音的器官,猜猜它 在哪里? 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 1.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音叉 振动 皮筋 振动 钢尺 振动 小鼓 振动 1.31.3声音是怎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样传播的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新教科版四年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 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 2. 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 播情况进行比较。 科学态度

    11、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是人类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认识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学习准备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音叉、一个水槽、木质米尺、棉线、记录表、 土电话材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 【学习流程学习流程】 一、导入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振动产生声音的过程,声音是怎样传播出来的 呢? 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听见了鼓声,鼓声是怎样从一个地方 到达另一个地方的,让同学们说一说,看看你们是怎样认为的。 二、聚焦二、聚焦 在教

    12、室里任何地方都可以听到鼓声,房间里空荡荡的,似乎除了空 气,没有其他的了。会不会是空气传播的声音呢? 三、探索三、探索 任务一: 如果是空气传播的声音,那将空气去除掉,会有怎样的现象发生呢? 接下来做这样的探究活动:玻璃罩内放置一个闹钟,如果将玻璃罩内 的空气抽出,声音还能完整的传播出来吗?究竟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又如何来解释现象呢?让我们一起来做这个实验。 总结: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任务二: 同学们可以做这样的活动,将耳朵贴在桌面的一端,其他同学在另一 端轻轻的抓挠桌面。比较一下耳朵贴桌面与不贴桌面有什么不同。你 会发现,贴在桌面上,抓挠桌面的声音被放大了很多倍。利用相同的 道理,我们还可以

    13、做另一个实验。利用米尺研究固体传播声音将米尺 一端贴紧耳朵,另一端用手轻轻碰触,我们发现耳朵可以听到清晰的 声音,但其他人听不到。 任务三: 声音可以在气体与固体中传播,那它能不能在液体中传播呢?利用下 面这个活动找到答案。敲击音叉,将音叉浸入到水中,人耳贴紧水槽, 可以清晰的听到声音。说明水可以传播声音。 研讨: 声音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总结: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宇航员 在宇宙中需要借助电子通讯设备联系。 四、拓展四、拓展 制作土电话,描绘声音传播的路径:纸杯内的空气纸杯棉线 另一端纸杯杯内空气人耳。 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 13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

    14、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传播 1. 41.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新教科版四年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震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 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 2. 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理解人耳各部分作用。 【学习准

    15、备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人耳的模型,鼓膜的演示材料,杯子,塑料薄膜, 实验或细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人耳的结构与功能。 【学习流程学习流程】 一、一、 导入导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声音是怎样传播出来的。声音传播到我们人 的耳朵后,我们是怎样听见这些声音的呢? 二、聚焦二、聚焦 人耳是人体最重要的听觉器官,它包含哪些结构呢? 三、探索三、探索 任务一: 仔细观察耳的结构图和模型,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结构图中 清晰的标注了外耳、中耳、内耳的各个部分,再让我们看一看耳结构 的模型,你能否将这些名称与耳的各部分相对应。 任务二: 人的头部两侧都长着耳朵,实际我们看到的外面这部分叫做耳郭,

    16、那 耳郭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用一张纸折成喇叭的形状,模拟耳郭的 作用。 任务三: 声音的振动通过耳道进入内部,到达了鼓膜这里,鼓膜是怎样接收到 声音的呢?让我们看两个模拟实验,让同学们明白鼓膜的工作原理了。 首先将塑料薄膜套在杯子上面,发出声音,我们发现薄膜会振动,在 上面撒一些细沙,细沙在薄膜上跳动。然后做鼓膜振动演示实验二, 发现鼓膜振动的原理。 总结: 通过实验的研究,我们认识了耳郭和鼓膜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耳郭呢,就像一个声音收集器,可以收集到更多的空气中的振动, 鼓膜就像一个精密的接收装置,能接收大小强弱不同的振动,从而告 诉大脑不同的声音。 四、拓展四、拓展 听诊器也具有收声的作

    17、用,通过听诊头上的薄膜振动,来收集声音 传送到我们的耳中。这就是听诊器的原理。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材料自 制一个听诊器。 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 1.4 1.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震动, 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 1.51.5声音的强与弱声音的强与弱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新教科版四年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声音的强与弱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就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 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使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振动幅度

    18、的不同,把 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与我们的身边的各种现象密切相关。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振动幅度与音量大小之间的关系。 【学习准备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 1 把钢尺、 固定好的皮筋、 1 面鼓和一些黄豆或细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振动幅度与声音大小之间的关系。 【学习流程学习流程】 一、导入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我们是怎样听见这些声音的。我们听到的声 音在音量上有强有弱,

    19、这节课我们学习声音的强弱。 二、聚焦二、聚焦 声音为什么会有强弱变化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三、探索三、探索 任务一: 利用钢尺的振动,研究声音的强弱变化。 记录钢尺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任务二: 用不同的力量拨皮筋,当皮筋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它振动的幅度 有什么变化。 记录皮筋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任务三: 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当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它振动的幅度 有什么变化。 提示:鼓面上放一些轻质小球,如细沙或黄豆等物体。 总结: 通过实验的研究,物体振动的幅度

    20、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 越小,声音越弱。 四、拓展四、拓展 还有哪些事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说一说生 活中的事例,并利用音叉弹开小球的实验进行验证。 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 1.5.声音的强与弱 音量:声音的强弱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就越大;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 1.61.6声音的高与低声音的高与低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新教科版四年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声音的高与低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 音越低。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

    21、标 通过描述尺子伸出长度的不同,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的 高低的 情况,提高进行有根据的推测和科学操作能力。 通过分析柱状图,将不同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与其声音高低联系 起来,提高整理和分析数据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科学技术影响我们的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振动频率快慢与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 【学习准备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铝片琴、口琴、钢尺、竖笛等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 【学习流程学习流程】 一、导入一、导入 上节课我

    22、们共同探究了声音的强与弱。声音不仅在强弱上有区别, 在声音音调上也有区别,这节课我们学习声音的高与低。 二、聚焦二、聚焦 声音为什么会有声调的高低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三、探索三、探索 任务一: 敲击铝片琴,观察铝片琴各个铝片的长度与音调高低的关系。 铝片越长,发出的音调就越低,铝片越短,发出的音调就越高。 任务二: 观察口琴各个金属簧片的长度与声音音调高低的关系。 较短的簧片发出的声音较高,较长的簧片发出的声音比较低。 任务三: 不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变化?发出的 声音有什么变化? 提示:用柱状图或图表的形式表示声音高低的变化与钢尺振动长度之 间的关系。 总结:

    23、 通过实验的研究,物体发出的音调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物体振动 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四、拓展四、拓展 推测其它有规律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低将怎样变化。 推测纸盒中声调高与低的变化,解决问题。 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 1.6 声音的高与低 音高:声音的高低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1.7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新教科版四年上册第一单元第七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物体长短、粗细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短而细的

    24、物体 发出的声音高,长而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能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说明理由。 在反复的观察中验证自己的假设,解决要研究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并愿意通过科学的方法去发现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琴弦的粗细、长短,会影响声音的高低。 【学习准备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带琴弦的乐器。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琴弦不同状态的对比,总结规律。 【学习流程学习流程】 一、导入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声音的高

    25、与低。在生活中如何让物体发出高低 不同的声音呢,这节课我们学习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二、聚焦二、聚焦 像二胡、吉他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弦的音 高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三、探索三、探索 任务一: 利用实验验证弦的粗细不同,影响声音的高低。 任务二: 利用实验验证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影响声音的高低。 任务三: 利用实验验证改变弦的长度,影响声音的高低。 总结: 琴弦的不同状态影响声音的高低。 四、板书设计四、板书设计 1.7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物体长短、粗细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就不同, 短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长而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1.81.8制作我的小乐器制

    26、作我的小乐器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新教科版四年上册第一单元第八课制作我的小乐器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在乐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需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小乐器的制作过程,并将科学和技术技 相结合。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制作小乐器的过程,将科学和技术相结合。 【学习准备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带琴弦类的乐器材料,敲击类的乐器

    27、材料,吹奏类 的乐器材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制作方案,调整过程,总结经验。 【学习流程学习流程】 一、导入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大家掌握了改变声 音高低的一些方法,这节课我们学习制作我的小乐器。 我们研究了乐器的发音秘密,知道了乐器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道理, 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个简单的小乐器吧。 二、聚焦二、聚焦 我们研究了乐器的发音秘密,知道了乐器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道 理,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个简单的小乐器吧。 三、探索三、探索 任务一: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制作弹拨类的乐器,选用不同型号的鱼线作为 琴弦,将鱼线在洞洞板上按粗细顺序依次排列固定好。调整琴

    28、弦的松 紧,使它们发出有规律有顺序的声音。 任务二: 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敲击类的乐器,可以选择规格相同的碗, 调整碗的振动快慢,使它能达到实验效果。 任务三: 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吹奏类的乐器,可以选择吸管进行实验, 使它能达到实验效果。 总结:在班级内展示自己制作的小乐器,与同学进行交流,发现小 乐器的优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板书设计四、板书设计 1.8 1.8 制作我的小乐器制作我的小乐器 1 1、 准备准备 2 2、 制作制作 3 3、 改进和完成改进和完成 第二第二单元单元 呼吸与消化呼吸与消化 【单元【单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 1 呼吸 是人体的重要活动,

    29、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 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 2.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3 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 使氧气进入血液, 同时排出二氧 化碳,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 4 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 以吸进更多地氧气。 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6 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 糖类、 脂肪、 维生素、 无机盐和水。 7.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 的食物。 科学探究目标 . 1 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并进行数据分析。 2.依据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

    30、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进行分析。 . 3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淀粉和蛋白质。 4 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 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营养的类别 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 . 5 通过阅读资料的方式,获取有用的信息,并通过自己的分析以及 集体的研讨,形成认识。 6 有效处理营养需求量与食物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处理后的信息科 学地搭配菜品。 科学态度目标 1 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2.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 3.在对食物的记录与分类活动中细致地进行思考、筛分。 4.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积极参与集体的研究讨论活动, 并表述自 己

    31、的想法。 5 能够认真仔细地观察和实事求是地描述牙齿的结构和运动特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 意识到呼吸系统健康与空气质量关系密切,具有保护环境的意 识。 2 认识到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食物并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养料 与能量。 3.认识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与能量, 健 康生活可以保护消化器官。 4 体会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科学知识可以指导人们科学饮 食。 【单元【单元教学教学重点】重点】 通过阅读资料的方式,获取有用的信息,并通过自己的分析以及 集体的研讨,形成认识。 【单元【单元教学教学难点】难点】 有效处理营养需求量与食物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处理后的信息

    32、科 学地搭配菜品。 【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8 课时 第 1 课 感受我们的呼吸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新教科版四年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感受我们的呼吸 学习学习目标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呼吸 是人体的重要活动,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对生 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 2.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科学探究目标: 1.开展呼吸体验活动,感受呼吸时身体各部分的变化。 2.进行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合作。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在体验活动中,保证研究的真实性。 2.在体验活动与模拟实验中,乐于参与集体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

    33、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氧气和二氧化碳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联系。 学习学习重点重点: 认识呼吸过程及呼吸器官 学习学习准备准备: 1.为学生准备:呼吸过程模拟装置、学生活动手册等。 2.教师准备:呼吸系统结构图、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学习学习流程流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 出示问题:你能说说这个同学在做什么吗? 二、聚焦 1:你能说一说你在水里游泳时憋气的感受吗? 教师追问:这是为什么呢? 2:能再说一说你对呼吸的了解吗? 关于呼吸你还知道什么? 3 你知道人体有哪些器官参与呼吸吗? 三、探索 1 出示图片:吸气时的图片 谈话:这个同学再给我们演示如何吸气,请大家按照他说的方式

    34、吸气 试一试。 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会进入你的肺。把手放在你的肋骨上, 感受胸的变化。 讲解: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 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2 感受呼气:将你的手放在肋骨上,慢慢呼气,感受胸又有什么变化? 讲解: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 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3 交流: 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与你原来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跟大家一起 说说吧。 4 模拟实验: 实验装置介绍: A、一个去底的塑料瓶子,将瓶底用气球套住代替身体的膈肌。 B、取一根吸管将吸管一端做成人字型代替人体的气管。 C、取两个气球与吸管人字形一端连接好

    35、代替人体的肺。 D、将装置密封好,代替人体的胸腔。 实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瓶底气球(膈肌)的变化,当我们向气球里 吹气时瓶底的气球向下放松,当我们将气球里的气吸出时瓶底的气球 收缩。 5 小结:我们发现: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四、拓展 1. 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承担着将氧气带入 体内,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作用 2.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物质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 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五、板书设计 1、感受我们的呼吸 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 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

    36、动。 第 2 课 呼吸与健康生活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新教科版四年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呼吸与健康生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 使氧气进入血液, 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 2.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 进更多地氧气。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 1.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并进行数据分析。 2.依据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进行分析。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2.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

    37、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认识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能帮助我们维持生命活动。 学习学习重点重点: 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学习学习准备准备: 1.为学生准备:计时器、学生活动手册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呼吸相关科普视频、教学课件等。 学习学习流程流程 一、导入 情景渲染: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呼吸,知道了一吸一呼为一次呼吸。我 们知道了人体的呼吸器官有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和肺。承担着将氧气带入体内,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作用 (出示图片)我们每天都处于不同运动状态,呼吸与我们的健康生活 是离不开的。 二、聚焦 问题:在运动状态下和平静状态下呼吸会有什么变化呢? 问题:不

    38、同状态下,呼吸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三、探索 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呼吸过程,知道我们无时无刻都进行着呼吸。呼 吸过程中我们吸入什么气体?呼出什么气体? 2:这个同学说的到底对不对呢? 3 出示:一般情况下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柱状图 教师分析:首先我们看到用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我们还能从图中看出来有多种气体。 强调要点:对比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多少。 4 为什么会吸入和呼出氧气和二氧化碳量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呢? 讲解: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 吸入的氧气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 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

    39、化碳。 5:我们知道人的呼吸是进行气体交换,在生活中我们呼吸快慢是变化 的,都有哪些活动会影响我们的呼吸快慢呢? 介绍过程:首先,我们静止时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作为比较的基础, 为了更准确请大家至少测量 3 次。 6 结合生活经验,你能说说有哪些活动会影响呼吸次数? 做有可能改变呼吸次数的活动,并测量固定时间内的呼吸次数。 (测量 3 次) 7 班级分析数据 8 结论:运动可以增加呼吸次数。 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满足 身体所需氧气。 四、拓展 1.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很多器官共同完成的。呼吸次数的改变带动着 心跳次数的改变,增加身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40、2.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 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 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这就是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 原因。 3. 如果呼吸功能弱,我们身体的一些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经常参加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五、板书设计 2、呼吸与健康生活 使氧气进入血液, 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 “中转站” 。 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 第 3 课 测量肺活量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新教科版四年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测量肺活量 学习学习目标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41、.肺活量是人体一次尽力吸气后, 再尽力呼出的气体的量, 是人体发育 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2.经常锻炼身体,可以提升身体的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会用简易的方法测量肺活量, 能获取合理的数据, 对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 2.能够对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 1.在探究活动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乐于 与人合作交流。 2.能够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呼吸系统健康与空气质量关系密切,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学习重点重点: 会用简单器材测量肺活量,知道肺活量是人体身体健康发育的一 个重要指标

    42、 学习学习准备准备: 1.为学生准备: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气球、哨子、秒表、学生活动手册 2.教师准备:班级肺活量统计表、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 订) 检测肺活量中的数据、教学课件。 学习学习流程流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呼吸与健康生活之间的关系,知道呼吸状态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身体健康,你们知道呼吸的好坏我们用什么来衡量吗? 二、聚焦 出示图片: 给出定义: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三、探索 1:你能说说用气球怎么来比较肺活量的大小吗? 提示: 深吸一口气,吹鼓气球,比较气球大小。肺活量大的,气球吹得 大 2:通过上

    43、面的方法我们能比较出来肺活量的大小,你能准确的获得肺 活量数据吗? 3 出示肺活量袋。师介绍使用方法: A、展开测量袋 B.将吸管喝肺活量袋组装在一起 C.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体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注意一定是一口气 D 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然后将测量袋 往里卷(充气的方向) ,直至卷不进去为止。 E 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单位为毫升)即为测得的肺活量。 组织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4 出示: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 中有关肺活量的数 据:请同学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对比。 5:你对自己现在的肺活量满意吗? 6 讲解如何提升自己肺活量数值:

    44、运动可以增强呼吸功能, 经常参加爱 体育锻炼可以提升自己的肺活量,今后要多参加体育锻炼。 四、板书设计 3、测量肺活量 .肺活量是人体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的量,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提升身体的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第 4 课 一天的食物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新教科版四年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一天的食物 学习学习目标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我们一天要吃多样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2.食物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 科学探究目标: 1.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 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进行 整理和描述。 2.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 科学态

    45、度目标: 1.在对食物的记录与分类活动中细致地进行思考、筛分。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积极参与集体的研究讨论活动, 并表述自己的 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认识到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食物并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养料与能 量。 学习学习重点:重点: 一天要吃多样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学习学习准备准备: 1.为学生准备:进行食物记录的卡片纸、学生活动手册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学习学习流程流程 一、导入 除了呼吸之外,要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就是从 外界获得能力,这就是饮食。食物能够给我们提供维持生命的能量。 二、聚焦 出示图片:我们一天吃了很多

    46、的食物 1:你能说一说这一天你都吃了那些食物吗? 2:每天吃的食物有什么特点? 3:为什么要吃这么多食物呢? 4:你知道食物都能给我们提供那些营养吗? 三、探索 1 出示饮食图片:你能说一说这些食物中都包含了哪些食材吗? 教师强调食物中隐藏的食材:其实这些食物中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材 料外,我们在烹调这些食物时还使用了植物油、盐、味精、在炒饭里 面还有大虾,这些都是上面这几类食物中包含的食材。 2 出示老师一天的饮食情况图片 问题:大家看这是老师一天的食物,你能说说老师这一天都吃了哪些 食物吗? 3 组织学生与同学交流自己一天的饮食情况 提出要求: A.写一写:把自己一天中所吃的食物名称分别写在卡片上,每张卡片 只记录一种食物。 B.说一说:同学之间说一说都自己一天都吃了那些食物。 C 摆一摆:按照早、午、晚餐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新教科版四年年级科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1159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