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4灵隐题联教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4灵隐题联教案.docx》由用户(mrliu)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14 灵隐题联 教案 下载 _其它版本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14 灵隐题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打量、打扮、和尚、谈吐不凡”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复述这个故事 . 3.默读课文,体会文中方丈对于来访客人态度的前后变化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苏轼所题对联中 对于方丈前后态度变化的讽刺意味,学习使用与人交谈时表示谦虚和尊敬的词语,体会对联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之处。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中苏轼对于方丈态度前倨后恭的变化的讽刺 . 2.学习使用与人交谈时表示谦虚和尊敬的词语。 3.了解对联这种独特的汉字艺术形式。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出示
2、苏轼图片。 2.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没错,他就是本课的主人公,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简介苏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他的故事。 3.板书课题:灵隐题联。 4.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生答: 灵隐是什么意思?题联是什么意思?)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组织学生讨论。 3.交流汇报,教师点拨:“禅、尚”都是翘舌音,“曾、词”是平舌音 ;“量”上面的“日”和下面的“里”都要写得略扁平些;“茶”下面不是“余”,不要多写一横。 4.重点词语理解。 打量:仔细地察看。 怠慢:淡漠 ;不恭敬;套话,表示招待不周到。 攀谈:拉扯闲谈。 大吃一
3、惊: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名满天下: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面红耳赤: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5.组织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把字音读准确。 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写的是在什么地方,谁和谁的故事,结果怎么样? (灵隐寺内苏轼与方丈交谈,苏轼依据方丈的态度变化给出一副对联,让方丈羞愧的故事) 2.指名读课文第 1、 2 自然段。 (1)从第 1、 2 自然段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主要人物:苏轼;故事发生的时间:苏轼在杭州做官时;地点:灵隐寺) 来源 :163文库 ZXXK (2)灵隐寺有什么特点?(庭院清雅,花木繁盛)苏
4、轼喜欢这里吗?(喜欢)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从“心中舒畅、胜境” 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3)苏轼为什么不专心游玩,而要“前往方丈室求见”方丈?(因为苏轼喜欢访僧问禅,与人议论佛理,他觉得灵隐寺这样 一处胜境, 方丈必有学问,想去交流一番。)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对故事有了一个初步了解,那么苏轼为什么要题联呢?他与方丈交谈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呢?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引导学习课文第 39 自然段。 思 考:方丈在与苏轼交谈的过程中,态度发生了几次变化?(两次)分别是怎样的? (1)指名读课文第 3 4 自然段。 方丈对苏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