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名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试卷版含答案+全解全析)01.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全国百强名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试卷版含答案+全解全析)01.doc》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百强名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 化学试题试卷版,含答案+全解全析01 全国 名校 2021 届高三 第一次 联合 调研 考试 化学试题 试卷 答案 全解全析 01 下载 _模拟试题_高考专区_化学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全国百强名校 2021 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卷 化化 学学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 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u 64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48 分)
2、分) 1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无关的是 A湿润的红色布条遇到氯气褪色 B棕黄色的 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变红褐色 C紫色酸性 KMnO4溶液通入乙烯气体后褪色 D浅黄色 Na2O2固体露置于空气中逐渐变为白色 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C用平行光照射 NaCl 溶液和 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向 H218O中投入 Na2O2固体:2Na2O2+2H218O=4Na+4OH
3、+18O2 B在碱性条件下,NH+4被氧气氧化成 NO3:NH+4+2O2+2OHNO3+3H2O C将酸性 KMnO4溶液和 H2C2O4溶液混合: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D等物质的量 Ba(OH)2与明矾加入足量水中:3Ba2+6OH+2Al3+3SO2 43BaSO4+2Al(OH)3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边充入 28g N2,右边 充入 8g CO 和 CO2的混合气体时,隔板处于如图所示位置(两侧温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右边 CO 和 CO2的分子数之比为 13 B右边 CO 的质量为
4、2.75g C若改变右边 CO 和 CO2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距离右端 1/6 处,保持温度不变,则前后两次充入 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之比为 53 D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 16 倍 5研究表明,通过碘循环系统(如图)可以吸收工业废气中的 SO2制备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A,同 时完成氢能源再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为硫酸 BI2在整个循环系统中做催化剂 C不断分离出 H2,有利于 HI的分解 D氢能燃烧热值高、资源丰富,无毒、无污染,储存、运输方便,属于新能源 6向含 a mol NaClO 的溶液通入 b mol SO2充分反应(不考虑二氧化硫与水之间的反应以及次氯酸的 分解)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 0ba/3 时:SO2+H2O+3ClO=SO2 4+2HClO+Cl B当 b=a 时,SO2+H2O+ClO=2H+Cl+SO2 4 C当 a/3ba 时,反应后溶液中 H+的物质的量:0n(H+)2b mol D当 0b”“”或“=”)。 欲提高 CH3OH 的平衡产率,可采取的措施除改变温度外,还有_(任写两种)。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均为 2L 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加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 衡。 容器 甲 乙 反应物起 始投入量 1mol CO2、 3mol H2 a mol CO2、b mol H2、c mol CH3OH(g) c mol
6、 H2O(g) (a、b、c 均不为零) 若甲容器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的 5/6,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要使平衡后乙 容器与甲容器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乙容器中 c 的取值 范围为_。 20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2O3,还含有 Fe2O3、FeO、SiO2)中。工业 上用铝土矿制备铝的某种化合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1)在滤液 A中加入漂白液,目的是氧化除铁,所得滤液 B 显酸性。 该过程中涉及某氧化还原反应如下,请完成:_Fe2+_ClO+( )_=_Fe(OH)3 +_C1+( )。 检验滤液 B 中是否还含有
7、铁元素的方法为:_(注明试剂、现象)。 将滤液 B中的铝元素以沉淀形式析出,可选用的最好试剂为_(填代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硫酸溶液 c氨水 d二氧化碳 由滤液 B制备氯化铝晶体涉及的操作为: 边滴加浓盐酸边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_ (填操作名称) 、 洗涤。 (2)SiO2和 NaOH 焙烧制备硅酸钠,可采用的装置为_(填代号)。 21主要用于高分子胶囊和印刷油墨的粘合剂的甲基两烯酸缩水油酯 GMA (即: )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所需试剂和条件已略去): 已知: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GMA 的分子式_;B 中的官能团名称:_;甘油的系 统命名:_。 (2)验证 D 中所含
8、官能团各类的实验设计中,所需试剂有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_。反应:_ _。 (4)M 是 H 的同分异构体。M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下述所有条件的 M 的所有可能的结构: _。 能发生银镜反应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能在一定条件下水解 (5)已知: 2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并结合此信息,以丙烯为原料,完善下列合成 有机物 C 的路线流程图:丙烯Br_。 答案答案 1.【答案】B 【解析】Fe3+在水溶液中呈棕黄色,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Fe3+水解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 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该反应为不是氧
9、化还原反应,颜色变化与氧化 还原无关,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答案】C 【解析】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 109107m 之间,即 1nm 100nm, 故 A 正确; B 光线透过胶体时, 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是胶体特有的性质, 故 B 正确; C 用 平行光照射 NaCl 溶液和 Fe(OH)3胶体时,Fe(OH)3胶体中会产生光亮的通路,产生丁达尔现象,NaCl 溶 液无此现象,故 C 错误;DFe(OH)3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 到净水目的,故 D 正确;故选 C。 3.【答案】A 【解析】Na2O2与水反
10、应时,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水中的氧元素不变价,O2分子中不含 18O,18O 应该在 OH中,故该离子方程式错误,故 A错误;NH+ 4被氧气氧化成 NO 3,1mol NH + 4失去 8mol 电子,则应有 2mol氧气参加反应,溶液呈碱性,用 2mol OH配平电荷守恒,最后元素守恒,右边加 3mol 水,故离子方程式正确,故 B 正确;酸性 KMnO4溶液将 H2C2O4氧化为 CO2,自身被还原为 Mn2+,根据 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元素守恒配平该离子方程式为 2MnO4+5H2C2O4+ 6H+2Mn2+10CO2+8H2O,故 C正确;假设 Ba(OH)2与明矾
11、均为 1mol,则反应的比例关系为 Ba2+2 OH+ 2 3 Al3+SO 2 4BaSO4+ 2 3 Al(OH)3,左右两边同时乘以 3 可得,3Ba2+6OH+2Al3+3SO 2 4 3BaSO4+2Al(OH) 3,故 D正确;故选 A。 4.【答案】D 【解析】在一个密闭容器中,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隔板稳定后,两边 容器内的压强相同,在等温等压的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左边 28g 氮气为 1mol,则 8g CO 和 CO2的混合气体为 0.25mol,平均摩尔质量为 32g/mol;A根据十字交叉法,右边 CO 和 CO2的分子数之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