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整本书阅读指导)温儒敏:《乡土中国》导读(部编(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17 (整本书阅读指导)温儒敏:《乡土中国》导读(部编(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本书阅读指导 乡土中国 部编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7 【整本书阅读指导】温儒敏:乡土中国导读 【部编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阅读 指导 温儒敏 乡土 中国 导读 统编 高中语文 下载 _必修 上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温儒敏: 乡土中国导读温儒敏: 乡土中国导读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把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列为“整本书阅读”单元,要求通读,估计有些同 学拿起这本书,翻几页,会觉得难,读不下去。以前课文是一篇一篇地教,现在要读整本书,又是 很少接触过的学术专著,感到难,属于“正常反应” 。 乡土中国的确有点难。这是社会学的经典论著,学术性强,即使这方面的专家,读起来也 要费一番心思的,何况我们中学生?书中所写的“乡土中国” ,对于当今许多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 说, 是那样遥远, 农村的学生也未见得就不感到陌生, 这也会造成阅读障碍。 经典阅读总会有困难, 却又是充满乐趣的。读书不能就易避难,不要总是读自己喜欢的、浅易的
2、、流行的读物,在低水平 圈子里打转。年轻时有意识让自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读一些可能超过自己能力的经典,是一 种挑战。应当激发自信,追求卓越,知难而上。 下面围绕乡土中国 ,讨论一下如何来读社会科学论著。 1.书的类型决定读法书的类型决定读法 选择某一本书,必须先确定是什么类型的书,希望从中得到什么,以及应当采取怎样的阅读姿 态与方法。像乡土中国这样的学术性论著,一般有两种读法。一种是专业阅读,目的性强,往 往要带着专业的问题去和书“对话” ,吸收或者质疑其中的观点。这是学术探究的读法。第二种是 普通的非专业的阅读,主要是充实知识,拓展眼界,提升素养。两种阅读并非截然区分,有交叉, 但各自的
3、阅读取向与方法有所不同。 教材中“整本书阅读”所要求我们的,主要是第二种读法,旨在初步接触社会科学论著,扩展 知识面,因此标准不宜定得太高,只要坚持读完,对书的内容及表达方式有大致了解,对社会科学 研究有些体验和印象,就可以了。如果还能探索一下阅读这类书的门径,甚至引发对某些问题的思 考探究,那就更好。 网络阅读容易碎片化,而整本书阅读可以“磨性子” ,祛除浮躁,培养毅力,涵养心智。老师 可以给一些阅读方法的建议,主要让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没有必要像单篇课文教学那样精雕细刻, 也没有必要布置很多“活动”和“任务” 。 阅读可以促进写作, 但读书又不能处处指向写作, 也不要老是想着考试, 那会败坏
4、读书的兴趣。 好的办法就是在老师指导下给自己设定一个大致的计划,打“歼灭战” ,集中一段课外时间读 完,即使在一些具体的论述上不是很懂,也不要紧,不必死抠,无须步步为营。 2.读书宜先“粗”后“细”读书宜先“粗”后“细” 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学科, 主要包括经济学、 政治学、 法学、 伦理学、 社会学、人类学等等。阅读社会科学论著,宜“粗读”与“细读”结合,先“粗”后“细” 。 第一步,先了解作者的意图,知道全书的主旨。可以看序跋,看出版介绍及相关评论,大致清 楚作者和写作背景,看他为何要做这项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提出了哪些基本观点。这是粗略的 “预读” ,做准备的。 费
5、孝通在乡土中国后记中把这本书的背景、写作经历,以及写书的目的,说得很清楚了。 原来费孝通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所从事的学术工作,是从“实地的社区研究” ,到“社会结构的分 析” , 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乡土中国 就是这种研究的结果。 后记比较长, 叙述了社会学的学科史, 涉及的流派众多,名词术语不少,我们不必感到畏难和紧张,大致了解其学术源流就行。费孝通梳 理学术史,是为了说明他的研究是在跟进当时社会学研究重视个案切入(即所谓聚焦于某个群体的 “社区研究” ) 的 “趋势” , 目标是 “在一定时空坐落中去描画出一地方人民所赖以生活的社会结构” , 进而进行比较研究。这种研究的意义,是从农村来观察
6、中国社会及文化,加深对“国情”的认识。 除了看出版介绍、读序跋,还应当看看目录。社科类著作的目录,一般都比较明晰,主要的观 点往往会出现在章节的标题或目录中。看一遍乡土中国的目录,可能对其中有些名词或者问题 不怎么懂得,也可以有些是感兴趣的,回头再想想后记中交代的研究背景,我们对这本书的主旨, 便有粗略的了解了。 接着,就要浏览全书,不求深入,但求有整体感觉。既然是“粗读” ,那就可以采取跳读的方 法,把全书快速过一遍。 每个章节的开头或者结尾可多留意,那里往往会提出观点;看到那些阐述观点或者定义概念的 句子,可能比较重要,顺手就圈划下来;其他部分则可以一目数行, “扫描”过去,大致的意思能
7、懂,就往下读,别停留。 这样蹦蹦跶跶读完全书, “第一印象”有了,某些疑点和兴趣点呈现了,阅读的期待自然也发 生了。 “粗读”是必要的头道“工序” ,为整个阅读做准备的。如同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先看看地图, 确定方位,有什么景点或者生活设施心里有数,游览的计划也就慢慢形成了。 3.要紧的是“抓概念”要紧的是“抓概念” “粗读”之后,就进入了“细读” ,主要是分析性阅读,在整个阅读中占大头的,要花更多的 精力。不能像读小说那样“放松随性” ,社科论著的阅读要有些计划和步骤,多动脑筋,多一些理 性思考。 “细读”时最要紧的,是“抓概念” 。在科学研究中,把某些现象或者事物所体现的本质特点 抽象出来,
8、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说法” (往往是某一个词句) ,这就是概念。 比如, 乡土中国中就有“乡土社会” “差序格局” “礼治秩序” “无为政治”等等概念, “细 读”时要作为重点去“抓” 。 “抓概念”就是抓观点、抓重点、抓关键,特别是那些核心概念,抓住了才能纲举目张,把握 全书的主要内容和学术创见,理解其研究的价值。 问题是,概念怎么去“抓”?像乡土中国的后记、目录中都提到一些核心概念,要留心记 下,把它们“抓住” 。社会科学论著一般都附有“内容简介” ,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前面也会有“摘要” 和“关键词” ,其中都会标示出核心概念,方便我们去“抓” 。更重要的,是要在正文的阅读中时时 留意概念。
9、碰到概念,就要停留一下,琢磨这么几点:这些概念是在哪些部分、什么“语境”中提 出的,其内涵如何,属于一般概念还是核心概念,以及如何围绕概念展开论析,等等。 一般来说,论著的绪论、每一章(或者论文)的开头、结尾要特别留意,这些地方往往会提出 概念,要先“抓住” ,然后再到正文中去寻找和琢磨前面说的那几个问题。凡是提出概念或者定义 的句子,有画龙点睛作用的,要顺手圈划下来。读完全书,回头再看那些圈划和琢磨过的概念,可 以把它们排列在一起,这就如同有了一张阅读的“线路图” 。语文课经常提醒“抓住关键词” ,对社 科论著的阅读来说, “抓关键” “抓概念”是必备的能力。真正学会如何“抓关键” “抓概念
10、”并不 容易,这里提供的也只能是一些基本的操作办法。只有多读,阅读速度快了,语感强了,归纳提取 信息的能力强了,会一目数行跳跃检索了, “抓概念”的经验也就逐步形成了。 “抓概念”的“抓” ,还带有辨识内涵的意思。要多想想,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其所产生的 上下文是什么,是借用过来的,还是作者自己在研究中提炼的。这也是“细读”的重点。有时候要 前后来回读几遍,反复琢磨,概念的“来路”和内涵才明白。 乡土中国并非一开篇就提出“差序格局”这个核心概念,而是先用三章的篇幅做许多“垫 底” 。 费孝通先讨论乡下人如何划分“群己” “人我”的界限,结合分析古代传统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发现中国人是以“己”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