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完全梳理:小说阅读、诗歌阅读、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doc

  •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 文档编号:700292
  • 上传时间:2020-08-14
  • 格式:DOC
  • 页数:30
  • 大小:103.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完全梳理:小说阅读、诗歌阅读、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doc》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年高 语文 必考 考点 完全 梳理 小说 阅读 诗歌 散文 论述 文本 实用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1 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完全梳理 目录 Part01 小说阅读 Part02 诗歌鉴赏 Part03 散文阅读 Part04 论述类文本阅读 Part05 实用类文本阅读 Part01 小说阅读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 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 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一)小说的情节结构(一)小说的情节结构 1小说小说情节概括情节概括 1)基本格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 2)按时间:序幕、

    2、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高潮往往是矛盾冲突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 最 后一课 :上学路上上课之后上课经过宣布放学。 3)按空间(场面)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山神庙 复仇。 4)按线索:人、物、事、情等。 清兵卫与葫芦 ,弃葫芦痴葫芦玩葫芦卖葫芦(物线) 。 我的叔叔于勒 :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情线) 。 5)从某个角度概括示例: 枪口下的人格从主人公贝尔蒂的角度概括,俘敌护敌被俘 脱险赴死。 6)概括格式:小说以为线索(或“围绕着”) ,先写,再写,最后写 2小说结构特点小说结构特点 (1)单线结构 (2)双线结构 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鲁迅药

    3、 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失街亭 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最后一片常青藤叶 明暗双线的好处: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交叉推进,平行展开,相互呼应, 彼此映照) , 形成“悬念”, 使故事情节生动 (紧凑集中) , 跌宕有致 (引人入胜, 曲折紧张) ; 更好地塑造 人物形象;突出小说的主题。 (3)一波三折式结构(摇摆式结构) :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而往往会在发展或会在发展或 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更为摄人心魄的 魅魅力力。 (4)欧亨利式结尾(突转式结尾)

    4、 :指小说的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美国欧亨利最擅 长这种结构,故称“欧 亨利式”。作者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一真相又符合情理,结尾的突转增 加了小说情节的生动性。分析时,一要分析其结尾的出人意料出人意料,而要分析其结尾的合理性合理性(即分析前文的 铺垫、伏笔、暗示等) 。 (5)延迟式情节: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设置障碍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捉 迷藏式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体现小说的结构张力结构张力(使小说故事富有张力) ,比较典型的小说就是牲 畜林 。 (6)蒙太奇式。也叫“镜头组合式镜头组合式”,即运用电影蒙太奇组

    5、接法,把几个有内在联系的镜头或场面连 接起来,构成一个有机完整的结构。几个镜头的衔接,能造成一种意境,表达出作者的思想。 (7)横断面式。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立体的无限空间。 如半张纸 。 (8)意识流式。即按照心理时序心理时序而展开的意识流结构。它打破了时间这一恒常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 在超时间的空间里任意往来。如墙上的斑点 。 3小说结构技巧小说结构技巧 (1)悬念(吸引读者关注、引人入胜引人入胜、满足读者的心理期待) (2)照应(能使小说的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结构紧凑) (3)抑扬(使文势曲折多变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

    6、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 (4)铺垫(蓄积气势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构成伏笔和照应,使作品针线细密,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中) (5)突转(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收到意料之外、情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 龙点睛的作用) (6)对比(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突出主题)等。 (7)巧合(内容集中,矛盾更突出,冲突更激烈冲突更激烈,人物性格更鲜明) 4小说开头段的作用小说开头段的作用 (1)悬念式开头:概括开头段内容;指出作用:造成悬念,引出下文的,引起读者思考,激 发读者阅读兴趣;或者突出人物的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式开头:交代故事发生

    7、的环境(时间、地点、人物) ,渲染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 情,奠定的感情基调;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 5小说中间段的作用小说中间段的作用 呼应(承接)前文的情节,揭示前文的悬念;引出后文的情节,为下文写做铺垫(埋 下伏笔) ,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做铺垫;承上启下,由上文的过渡到下文的。表现了人物 的性格;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有利于表现的主题。 6小说结尾段的作用小说结尾段的作用 (1)出人意料式结尾: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突出人物形象;使平淡的 故事陡生波澜波澜,使行文富有变化,撞击读者心灵,具有震撼震撼人心的力量,耐人寻味;有利于表现的 主题;使主题主题更加丰富。 (

    8、2)卒章显志式结尾:解释前文的悬念,显得合理自然合理自然,水到渠成。解释了的主题或创 作意图。 (3)戛然而止式结尾:通过留白(留下空白) ,让读者去想象,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 耐人寻味耐人寻味;为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再创造留下了空间。 (4)悲剧式结尾:与前文的美好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艺术感染力。能更好地塑造人 物的性格; 有利于表现的主题; 深化深化小说的主题; 结局令人感动 (惋惜) , 引发读者对 的思考,耐人寻味耐人寻味。 (5)喜剧式结尾:情感体验上,符合主人公(作者、读者)的理想愿望和情感追求,使读者产生阅 读的欣慰和愉悦感愉悦感;主题上,彰显人性(真

    9、善美、道德、法律、社会、人民、真理、宽容、智慧)的巨 大力量,反映人民(作者)对幸福美满幸福美满人生的向往;有利于表现的主题;深化小说的主题;表 达效果上: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6)首尾呼应式结尾:使小说内容完整,结构紧凑严谨紧凑严谨,强调的主题,加深读者印象,引起读 者共鸣。 7小说标题的作用小说标题的作用 (1)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往往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情境故事情境、渲染气氛,或者简洁、 醒目、形象、生动、富有诗意的作用。 (2)以物件(物象)为题:往往具有作为线索贯穿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画龙点睛、揭示的主题、 隐含多重含义、意蕴丰富、寄托作者的情感等

    10、作用。 (3)以形象特征为题:具有铺展情节,照应细节,与对比,讽刺,突出人物形象的某种 个性化特征、强化效果,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激发读者阅读兴趣阅读兴趣等作用。 (4)标题的意蕴探究:先点出标题所用的表达技巧(双关、比喻、拟人、反讽、引用等) ,再分析标 题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如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 。 8、小说情节的作用、小说情节的作用 (1)从情节方面说:点明题旨、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制造悬念、引出下文、做下铺垫、埋下伏笔、 照应前文、承上启下、推动情节、陡生波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卒章显志、深化主题、留下现象等。 (2)从人物方面说:表现人物心理、凸显人物性格、丰富人物形象等

    11、。 (3)从环境方面说:描写自然环境、暗示社会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4)从主题方面说:丰富、深化和突出主题等。 (5)从读者方面说:激发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留下想象空间等。 (二)小说的人物形象(二)小说的人物形象 1 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 (1)把握人物形象 概括情节情节,点明性格特征。 概括主人公对他人的举动举动、关系关系后,点明性格特征。 分析人物正面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细节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细节的描写以及侧面的其他人物、景物的描写后,点明 人物性格特征。 例如, 守财奴描写葛朗台想撬梳妆匣的金板与欧也妮展开争夺时手一摆一推的动作,读者会从这一 连

    12、串的下意识行为中,感受到葛朗台占有金子的疯狂; 祝福中,祥林嫂重复叙说“狼吃阿毛”的故事,读 者会从中感受到祥林嫂失去爱子的悲痛;祥林嫂的眼神变化更让人感受到她生活境况和精神状态的变化。 分析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后,点明人物性格特征。 如药的结尾描写坟场的自然环境,突出悲凉的气氛,烘托老妇人失去亲人的悲哀。 借用作者和文中其他人的评价其他人的评价,点明人物性格特征。 鉴赏人物形象,要注意直接(正面)描写直接(正面)描写(语言、行动、肖像、心理等)和间接(侧面)描写间接(侧面)描写(正 衬、反衬;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等) 。 例如药中夏瑜这个典型性格,就是通过

    13、描写华老栓、茶客、夏四奶奶等等人物的相关行动、情态、 语言,间接描写、塑造出来的。 (2)答题模式 概括人物形象概括人物形象(如: 是一个外貌特征+品格、性格特征+身份地位+的人,注意:形象特点大于性格特 点)+结合文本相关内容分析概括。结合文本相关内容分析概括。注意分点答题,每点尽量在一条横线内完成每点尽量在一条横线内完成。 2人物形象的作用人物形象的作用 (1)主要人物的作用。即赏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主要人物的作用。即赏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1)结构作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对情节的推进作用推进作用。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情节是否 发生了变化。 2)内容作用: A 对主题的作

    14、用: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典型性,考虑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 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 B 对社会生活的作用: 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社会意义, 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 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2)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 对主要人物起陪衬陪衬作用。贯穿全文的线索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 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真实性真实性。比如祝福中的“我”。同主要人物一同揭

    15、示或凸显的主旨主旨。推 动情节情节发展。 (3)物象的作用。小说引入特别重要的物象,基本作用有: 突出人物人物性格,深化小说主题主题。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线索,兼有使结构更 加严谨的作用。衬托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象征意义。丰富丰富内容的作用。 3. 小说主人公的判断小说主人公的判断 贯穿情节始终的、着墨最多的、标题有所暗示的、最能表现主题的那个人物。 4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1)通过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动作、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突出人物的性 格特征。 (2)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或“心理活动”) ,直接揭示人物的情感(心理) ,突出人物

    16、的性 格特征。 (3)在主人公与(人、命运、疾病、战争)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4)通过典型环境(时代、社会、生活、法律、阶级、习俗等)的描写,塑造人物的典型性格。 (5)通过环境(此处特指主人公所在的景物环境、场景)来暗示主人公的心情。 (6)通过他人的态度、评价、反应,或者通过作者的介绍、评价来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 5、小说的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小说的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 1)圆形)圆形人物:人物:圆形人物性格较为复杂,住住都是多义与多变多义与多变的人物。现实中人类的多维性构成了小说 中“圆形人物”的创作基础。在那些深刻的文学作品里,更能打动我们的往往是那些具有复杂精神内涵的

    17、人物。如飘中的斯佳丽。 2)扁平人物:)扁平人物:也被称为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他们最单纯的形式,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而 被创造出来的。扁形人物的性格比较单一、突出、鲜明单一、突出、鲜明。“扁平人物”的单调虽然乏味,但在讽刺性小说 中,却常常能产生喜剧效果,起到讽刺讽刺的作用。如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 一般来说,圆形人物的艺术性要强于扁平人物,因为前者内涵更丰富,性格中的矛盾会产生足够的张 力。在人物众多的长篇小说中,往往采取主要人物为主要人物为“圆形人物圆形人物”,次要人物为,次要人物为“扁平人物扁平人物”的做法,两 种人物共同承担着阐释主题的任务。 (三)小说的环境描写(三)小说的环

    18、境描写 1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的作用: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的作用: (1)环境上: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等;渲染的气氛,奠定的基调。 (2)人物形象上:烘托人物的心情;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等;暗示人物 的命运。 (3)情节结构上: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作为情节发 展的线索;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开头的环境描写,引出下文 内容(为下文 作铺垫) , 与结尾相呼应;结尾的环境描写,与上文 内容相呼应,结构完整。 (4)主题上

    19、:揭示主题;深化主旨。 2 社会环境(社会背景、历史条件、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的作用:社会环境(社会背景、历史条件、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的作用: (1)展示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 (2)揭示形成人物性格的社会基础。 (3)揭示影响人物行动的因素。 (4)预示人物悲剧(或喜剧)的命运。 (5)揭示社会的本质特征,凸显小说的主题。 3、对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的简单梳理就是:、对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的简单梳理就是: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奠定全篇的基调; 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 导引人物出场,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人

    20、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 过渡和调整节奏,舒缓情绪; 作为象征,突出深化主题。 【注意】注意区【注意】注意区分分 “分析环境特点分析环境特点”和和“分析环境描写特点分析环境描写特点”的不同:的不同:“环境描写特点环境描写特点”是要求答描是要求答描 写环境的技巧和手法。写环境的技巧和手法。 (四)小说的表达技巧(四)小说的表达技巧 【模式】指【模式】指(指明所用技巧指明所用技巧)析析(结结合文句分析如何运用合文句分析如何运用)点点(点明表达效果点明表达效果) 。 1 叙事视角(即人称)叙事视角(即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抒胸臆,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读起

    21、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真实自然,但表现受限真实自然,但表现受限)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抒情自由灵活,便于感情交流,容易感染读者。 (亲亲 切抒情切抒情)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更能从多方面自 由叙述,更灵活自由地反映现实。 (客观灵活、但缺乏亲切客观灵活、但缺乏亲切) 2、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全知视角:更有利于全方位地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复杂关系。第三人称大多是全知视角第三人称大多是全知视角。 有限视角: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中的傻子视角、儿童视角和成人受限视角(没有写人物心理等) 。 比如: 尘

    22、埃落定 爸爸爸 (傻子视角) , 红高粱 呼兰河传 (儿童视角) ,2017 全国 1天嚣 (成 人受限视角) 3 故事情节的叙述方式故事情节的叙述方式 (1)顺序:事件由头到尾依次叙述,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条理清晰条理清晰。 (2)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引人入胜;可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和结构的 单调,使叙述行文曲折有致。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严密、丰 富小说内容,使内容更充实充实。衬托中心人物,丰富情节,深化文章的主题。 (4)补叙:补充交代,使内容更充实,结构更完整完整;丰富了文章内容。 插叙与

    23、补叙的区别在于:插叙与补叙的区别在于: 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插叙有情节;补叙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性的话。 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 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五)小说的语言赏析(五)小说的语言赏析 1从词语使用及其效果、句式选用及其效果、修辞使用及其效果、整体语言风格四个方面分析语言。从词语使用及其效果、句式选用及其效果、修辞使用及其效果、整体语言风格四个方面分析语言。 2揭示内涵揭示内涵+分析人物塑造的个性化作用分析人物塑造的个性化作用+指出手法、句式

    24、特征指出手法、句式特征+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抒情效果、阅读效果。抒情效果、阅读效果。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 句式选择(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反问句感叹句等) 大量引用古诗词名句、典故(旁征博引, 典雅蕴藉) 使用方言,口语化,通俗易懂 叠字叠词,押韵音律和谐,朗朗上口 传神的动词、形容词的运用,准确生动 细节描写(动作、外貌、心理等) ,细腻传神 贬词褒用,褒词贬用,反语,反讽 语言风格:生动形象、平实质朴(贾平凹) 、通俗易懂(明白如话) 、使用方言、口语化(老舍、贾 平凹、赵树理) 、清新自然(沈从文) 、幽默风趣(钱钟书、梁实秋) 、富有文采(刘亮程) 、华美、绮丽浓 艳(张爱玲、

    25、毕淑敏) 、典雅庄重(丰子恺) 、闲适冲淡(周作人、林语堂) 、简洁凝练、含蓄蕴藉(李商隐) 、 豪放(奔放)不羁、沉郁顿挫、富有哲理(周国平) 、犀利深刻(鲁迅) 、调侃戏谑 (六)探究小说的主题(六)探究小说的主题 模式: 小说通过写 (什么年代、 什么时间、 哪类人、 什么事件或行为) , 表现了 (反映了、 揭示了) 问题(现象、事实) ,表达了作者对(什么人、什么精神、什么现象、什么行为)的(讴歌、同情、 感叹、感伤、讽刺、揭露、批判等) ,从而启发读者对思考(反思、反省、关注、重视等) (七)探究小说的人物形象(七)探究小说的人物形象 (1)情节的角度。情节就是人物性格的成长史,探

    26、究人物形象与情节密不可分。 (2)人物自身的角度。看看是否符合人物自身的性格逻辑。 (3)主题的角度。主题主要是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体现出来的。 (4)环境的角度。即人物所处的现实环境,看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5)真实性的角度。考虑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 (八)小说答题的五大要素(八)小说答题的五大要素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再加上主题和读者,即构成小说答题的五大要素。无论试题从哪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再加上主题和读者,即构成小说答题的五大要素。无论试题从哪 个角度命制,大体要归溯到这五大答题点。个角度命制,大体要归溯到这五大答题点。 比如,安徽高考卷

    27、蓑衣第 14 题:小说最后两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两个不同角度 谈谈你的看法。 (1)人物形象上,使小格的形象更加丰满。小格纯朴勤劳而又自尊敏感,结尾隐含着她对未来美好生 活的憧憬,显示出她乐观自信的一面。还可将小格的情感表现得更为充分,通过对蓑衣草的赞美,含蓄地 表现了小格对达子的佩服、信赖与朦胧的爱意。 (2)情节结构上,呼应前文且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结尾照应小说标题,并与前文的蓑衣的多处描 写和达子的编蓑衣的建议形成呼应,同时使读者心中对小格的未来充满想象。 (3)环境描写上,景物特点安谧温馨,与开篇的环境描写氛围一致,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 (4)思想内容上,所描绘的蓑衣

    28、草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油绿、柔软、茂盛的蓑衣草象征新时期农民 美好的新生活,象征了小格与达子之间萌发的美好情感,象征了小格和达子身上具有的人性美,使小说主 题得到深化。通过对蓑衣草的赞美,体现出人们对传统事物的重新认识,表现了当时农村青年对美好生活 的渴望与追求。 (5)读者感受上,油绿、柔软、茂盛的蓑衣草,生机勃勃,使小说更具有画面感和意境美,给人留下 审美的空间与回味的余地。 Part02 诗歌鉴赏 (一)把握诗意(一)把握诗意 1、看标题、看标题 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和主旨 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感情 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 揭示作品的线索 表明诗歌的题材 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29、2015 年四川卷: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时间:夏日 事件:游山家 题材:山水田园诗 感情基调:闲适 愉悦 2、看意象、看意象 意象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的融合与表现,众多意象组成意境,其中也以一两个意象为主体。意象的 主要作用是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看注释、看注释 介绍疑难词语、地名;介绍写作背景;介绍相关诗句;介绍作者等 4、看句法、看句法 1)省略:简洁明快,留下想象 2)倒装:满足强调、对仗、平仄或押韵的需要 柳色春山映(柳色映春山) 香稻啄余鹦鹉粒(鹦鹉啄余香稻粒) 一夜飞度镜湖月(一月夜飞度镜湖 月)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 3)词类活用

    30、风软一江水, 云轻九子山: 形容词“软”“轻”的意动用法, 把眼见的动态的水和静态的山, 写得可触可托。 4)互文见义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当年我常常在岐王和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 5)典故 分为语典和事典,效果:含蓄、精炼、有文采、强调突出。 6)题材 (二)鉴赏诗歌形象(二)鉴赏诗歌形象 1鉴赏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鉴赏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1)明确形象:思想性格特征(两字词或四字词)人物身份(隐士、官员、文人、思妇、游子、征 夫、农夫、渔夫等) (注:人物形象包括性格、肖像、身份、地位、职业等,大于性格特

    31、征注:人物形象包括性格、肖像、身份、地位、职业等,大于性格特征) ; (2)结合诗作分点说明、概括; (3)概括形象的意义。 (分析诗人通过形象所寄寓的感情) 。 两种题型:概括型(性格+身份) 、简析型(先概括、再分析、后意义) 概括型举例: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性格)的高人逸士形象(身份) 。 2鉴赏事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 (1)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自然属性) ; (2)概括作者从哪些方面(不同感官) ,或运用什么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侧面烘托) , 写出了物象的什么特点; (3)指出象征意义,或作者借所写物象表达的思想感情(社会属性) 。 3鉴赏景物形象鉴赏

    32、景物形象 1)意象 意象内涵:表层意、深层意 意象作用:先描述意象 ,再分析作用(气氛基调、环境背景、表情达意、衬托人物、结构线索等) 2)意境 分析意境:先概述画面(一幅+修饰语+画面) ,再描绘景物及氛围特点,最 后分析情感。比如:描绘了一幅初秋(时间)边关(地点)阴沉凝重(景物特点)的夜景(画 面) ,表现诗人思乡苦战(情感)的心情。 意境特点: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翰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 空蒙迷茫、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清净悠闲、冷森幽僻、凄清冷落。 3)情景 感情色彩:乐景乐情、哀景哀情、乐景哀情、哀景乐情 情景距离:触

    33、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4)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奠定基调 营造意境,渲染气氛 引出人物,推动情节 揭示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 调整节奏,舒缓情绪 作为象征,突出主题 (三)鉴赏诗歌语言(三)鉴赏诗歌语言 1、炼字、炼字 1)知识点:解释该字在语境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理解,并简述其内容,指出其表 现手法;分析其在描物、造境、写人、抒情上的表达效果。 2)示例: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答:“背”指“相向”或“相背”(释义释义) 。“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内容内容) , 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

    34、(手法手法) ,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效果效果) 。 2、诗眼、诗眼 1)知识点:确定诗眼,梳理内容,表达情感,结构作用 2)示例:“郡僻官闲昼掩门”中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诗眼是“闲”(诗眼诗眼) 。“闲”为一篇之眼目,“郡僻”“昼掩门”对“闲”字做了进一步渲染, 后三联也均承此而来(内容、结构内容、结构) ,诗人有志改革反被诬告而获罪,被贬谪到商州,故一“闲”字,凝聚 着诗人的不满和惆怅以及苦闷和孤独(情感情感) 。 3、炼句、炼句 句式:省略句(简练含蓄) 、倒装句(满足强调、平仄、对仗、押韵等之需) 、意象组合、长短结合、 整散结合 风格:清新淡

    35、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 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等。 (四)(四)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1、答题模式、答题模式 1)点明手法。 (用什么) 2)结合诗句阐述这种手法的内容。 (怎么用) 3)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 (有何用) 2、表达技巧的基本知识、表达技巧的基本知识 (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简练含蓄) (形象生动) 排比、对偶、反复(有音乐美) 、反 问、设问、夸张(强调突出) 、 双关(含蓄幽默) 、顶真(连贯) 、互文(工整简洁) 、叠字(有音乐美

    36、) 、 通感(感觉互通) 、列锦(即名词组合、意象叠加)等。 (2)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突出强调) 、联想想象(丰富生动) 、象征(托物言志) 、渲染烘托(鲜明 突出) 、赋(铺叙)比兴、用典(含蓄蕴藉) 、以小见大(凝练突出) 、抑扬结合(摇曳多姿) 、虚实结合(拓 展意境) 、对面落笔(突出情感) 、借古讽今(含蓄蕴藉)等。 (3)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诗歌运用得最多的是抒情和描写: A、抒情方式、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景与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用于诗歌结尾) 事与情(理)-即事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怀古伤己、寓理

    37、于事 物与情(理)-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物抒怀 如:托物言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借物喻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借物抒怀(夕 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B、描写方式、描写方式 正侧结合(多面立体) 、虚实结合(拓展意境) 、动静结合(生动活泼) 、点面结合(详略结合) 、视 听结合(形神兼备) 、白描(简笔勾勒)细描(细节描写) 描写角度:感觉上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内容上分-物:形、声、色、态、味,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观察角度上分-远近结合、高低结合、俯仰结合等 示例:赏析这首诗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明

    38、月,多 栽红药待春还。 ) 答: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 ;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 内) ;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明月、待春归) 。 (4)结构方式:总领下文、开门见山、起承转合、层层递进,伏笔照应、铺垫张本、重章叠唱、卒章 显志等 注:表现手法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只指象征、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抑扬、虚实结 合、以小见大等手法,广义的包括修辞手法。高考卷一般使用狭义的概念。如需要,可按先如需要,可按先“狭狭”后后“广广”的的 步骤思考,即先考虑狭义的手法,再考虑修辞手法。步骤思考,即先考虑狭义的手法,再考虑修辞手法。 (五)鉴赏诗歌思想情感(

    39、五)鉴赏诗歌思想情感 1、诗歌的题材类别:、诗歌的题材类别: 羁旅思乡诗:羁旅愁苦、思乡念亲 对方着笔 送别怀人诗:依依惜别、安慰劝勉 想象别后 边塞征战诗:保家卫国、怨战思归 景物烘托 咏史怀古诗:借古讽今、伤今伤己 对比用典 咏物言志诗:言志寓理、咏物讽世 正侧结合 山水田园诗:乐山乐水、隐逸之乐 借景抒情 即事抒怀诗:寄情山水、壮志难酬 间接抒情 2、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看题目(确定题材) 、看时空(时空转换层次) 、看关键词(活用词、修辞词、情感词) 、看描述对象(主 体、客体) 、看意象(人、事、景、物) 3、分析诗歌情感的答题模式分析诗歌情感的答题模式 1)情感概

    40、括题 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情感基调。 “情感基调”多用表示情感的一至两个双音节词表示,如惆怅、孤独、欣慰、愤懑、激愤、悲愤、闲 适、恬淡等。“原因(或情境)”是指出于什么原因(或情境)而产生的这种情感,如陆游书愤表达 的是一种悲愤之情,这种情感是由报国无门而产生的。 2)情感分析题 先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3)情感评价探究题 第一步,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 阐述理由和原因。 (六)赏析整首诗或其中的佳句(六)赏析整首诗或其中的佳句 1、答题模式(结合诗歌的四大考点、答题模式(结合诗歌的四大考点形象、

    41、情感、语言、手法分析)形象、情感、语言、手法分析) 内容上:分析用怎样的形象(人、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形式上:从语言(炼字、句式、语言风格) 、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技巧等)等 方面具体分析。 2、示例:结合全诗,简要分示例: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的妙处。 (1)诗人借咏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表现了一种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形象情感形象情感) (2)借景抒情、视听结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 面映照着天光山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

    42、。山泉虽无名,却有映天照地、兴风作雨的奇观。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 (3)抑扬结合。三、四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 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 (4)铺垫。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做了铺垫。 (结构技巧结构技巧) Part03 散文阅读 散文相对于骈文而言,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格律的散体文章,包括 写人、记事、抒情类散文以及杂文、随笔、游记等。行文自由,不讲究音韵,不讲究对仗。散文主要分记记 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记叙散文又可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比如鲁迅的从

    43、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记事散文, 藤野先生 是写人散文。 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也包括一些借景抒情的写景散文。 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 议论散文:也称为说理散文,它以议论为主,借助某种形象说理,或直接的发表议论。其特点是议论、 抒情和描写相结合,近似于杂文。比如鲁迅的拿来主义 。 散文的特点就是形散神聚。“形散”体现在联想的广泛、时空的纵横等方面,“神聚”指意旨是统 一的。 2021 年备考,值得加大散文训练力度,尤以语言的内涵及语言的表达艺术为训练重点。建议:将全国 卷的窗子以外 我们的裁缝店 听朗诵 针挑土 灯火列为必做篇目。 (一)行文思路分析(一)行

    44、文思路分析 1、结构安排、结构安排 相承关系 承接关系、递进关系 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哲理的层层相递。 相并关系 并列关系、对照关系 文章材料之间是平行的,它们之间或并列或对照。 相属关系 总分关系、分总关系 先总说再分说,或者相反。 2、材料组织、材料组织 以时间为线索:鲁迅藤野先生的认识交往离别怀念 以空间为线索:朱自清欧游杂记的移步换景 以逻辑为线索:贾平凹入川小记的对小吃的印象、对成都人的印象 以事物为线索:萧乾的鼓声的鼓声 以情感为线索:归有光项脊轩志的悲喜情 以双线为线索:郁达夫故都的秋物线清静、情线悲凉 (二)理解词句含义(二)理解词句含义 1、分析词语含义、

    45、分析词语含义 散文中重要词语包括:表现文章主旨、反映深层含义、反映具体语言环境、具有临时指代意义、有特 殊用法的词语。理解词语含义包括:弄清词语的语境义,分析词语对表达思想感情、对表现景物意境、对 表现人物形象等方面的作用等。 2、分析句子含意、分析句子含意 散文中的重要句子包括含蓄句、技巧句、结构复杂句、文眼句、行文思路句等。 答题模式:这句话用了手法手法(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等;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 ,写出了的内容(表层含意表层含意) ,突出某一景象或人物的特点或者强调 上文的内容(深层含意深层含意) ;表达了作者的态度、感情或者揭示了的道理或者点

    46、明了文章的主旨 (警策含意警策含意) (三)鉴赏表达技巧(三)鉴赏表达技巧 1、答题模板:方法内容效果、答题模板:方法内容效果 2、修辞手法、修辞手法 散文常用的修辞手法有九种: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分为明喻(甲像乙) 、暗喻(甲是乙) 、借喻、 博喻等,有突出事物特征、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 (2)比拟: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 ,比拟比比喻 更加生动形象,因为它直接具备了人或物的动作状态等。 (3)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可用部分代替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特征代替人 等。借代可

    47、使语言生动形象,含蓄简练。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 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在形式上,结构 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使表达更集中、凝练而又比照鲜明。 (6)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而构成。一 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7)反复: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深 刻印象。 (8)设问:自问自答,启

    48、发读者思考。用在开头可引出下文,用在中间可承上启下,用在结尾可深化 主题。 (9)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语气强烈,感情强化。 3、表现手法、表现手法 (1)象征(托物言志)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任务或事理,托物言志,以表达真挚 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从而收到含而不露的艺术效果。 (2)抑扬:所谓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对象,而起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前文的抑,是 为了反衬后文的扬。反之就叫欲抑先扬。表达效果:欲擒故纵,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设置悬念,形成 波澜。 (3)白描:不设喻,少修饰,不用华丽的辞藻,以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它 往往寥寥几笔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 (4)虚实结合:是指的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情感。有者为实, 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 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虚实结合,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 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5)对比衬托:对比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完全梳理:小说阅读、诗歌阅读、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0029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