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6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三化学新课标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DOC 247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6989814
  • 上传时间:2023-08-26
  • 格式:DOC
  • 页数:264
  • 大小:4.6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三化学新课标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DOC 247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三化学新课标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DOC 247页 化学 新课 第一轮 复习 全套 教学 DOC 247
    资源描述:

    1、考点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考点聚焦掌握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元素等概念。掌握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金属、非金属的概念掌握氧化物、酸、碱、盐概念及相互关系。了解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知识梳理一、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1原子是 。思考:为什么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能否理解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2分子是 。思考:是否可理解为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3离子是 。4元素是 。元素存在形式 。思考: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吗?比较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同位素是 。同素异形体是 。比较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区别二、物质的分类1将物质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是依据

    2、所含物质种类是不是一种来区分的。 2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是依据组成纯净物的元素是不是一种来区分的。要重点理解单质和化合物两个概念。3将化合物分为有机物与无机物,是依据组成元素中是否含碳元素来区分的。一般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物(CO、CO2、H2CO3及碳酸盐除外),将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无机物。4将无机物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四类,其依据是物质组成和性质上的不同。氧化物是指由_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_元素的化合物(注意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是依据氧化物跟酸或碱反应的情况来区分的。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

    3、氧化物概念性质思考: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 酸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一是依据酸分子电离生成的H+个数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二是依据酸的组成元素中是否含氧元素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碱一般根据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有关酸、碱、盐的组成及判断见下表:另外,盐按形成特点可分为四类:强酸强碱盐:如 特点是 。强酸弱碱盐:如 特点是 。弱酸强碱盐:如 特点是 。弱酸弱碱盐:如 特点是 。思考: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试题枚举【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C酸

    4、酐都是酸性氧化物D酸性氧化物都不能跟酸反应解析 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如水、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氧化物就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所以A不正确。酸性氧化物也称为酸酐,但多数有机酸的酸酐却不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的结构简式为: ,是两分子乙酸脱一分子水的产物,它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所以C不正确。酸性氧化物一般不能和酸反应,但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和水:SiO2+4HF=SiF4+2H2OD选项也不正确。只有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的说法是正确的。答案 B 【例2】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5、。氟利昂(如CC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化学反应为: Cl+O3ClO+O2 ClO+OCl+O2 总反应:2O33O2在上述反应中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是 (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中间产物 D催化剂在叙述中O3和O2是 ( ) A同分异构体 B氧的同位素C同系物 D氧的同素异形体解析 由题中所给的有关的化学反应可知,在上述反应中,氯原子所起的作用是促进臭氧分子转化成氧气分子,而它本身在反应前后并未发生变化。根据催化剂的概念: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物质为催

    6、化剂。由此可知Cl的作用是起催化作用,所以Cl为催化剂,在第一问中,D选项为正确答案。O3和O2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故D选项为正确答案。答案 D考点2 物质的性质、变化与无机反应基本类型考点聚焦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理解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应用。理解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知识梳理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思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注意: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一定要抓住“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这个特点。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

    7、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或现象,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物质性质的描述在物质变化的基础上增加了“可以或不可以”、“能或不能”、“容易或不易(难)”等说法。四、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从宏观上看,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与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对比,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从微粒上看,构成原物质的粒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五、化学反应的分类按物种的变化分为: 从有无电子转移分为: 从热效应分为: 根据反应程度分为 从有无离

    8、子参加分为: 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定义形式举例思考:画出反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图。试题枚举【例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解析:选项A、B、D均涉及有关燃烧的知识,属于化学变化;“铁杵磨成针”只是发生了形变,属于物理变化。答案:C【例2】关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该反

    9、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20g解析:对一个概念作出判断应弄清它的含义,把握它的实质。B、C符合概念和反应规律,正确。A中由于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可以在多种物质类别间发生,如:碱和酸性氧化物,酸和碱性氧化物之间也都能生成盐和水。D中A、B各10g物质可能恰好反应完,也可能其中一种没有反应完,则生成物的总和应20g。答案:B、C。【例3】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用明矾净化水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

    10、迹解析: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甘油稀释后仍具有吸湿性,可做护肤品,该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明矾溶于水后,发生反应:Al3+ + 3H2O Al(OH)3 + 3H+ 产生氢氧化铝胶体,从而可净化水。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的原因是过程中发生了 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H2O ,产生了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的缘故。烧菜用过的铁锅,由于在潮湿的环境中发生了电化腐蚀,Fe最终被氧化成Fe2O3nH2O而出现红棕色斑迹,后三者都是化学变化过程。答案:A考点3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聚焦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能进行离子方程式的

    11、书写及正误判断。能应用离子反应判断离子在溶液中以能否大量共存。知识梳理一、电解质的有关概念1.电解质导电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根据 ,可以判断是否为电解质。(1)离子化合物在熔化状态时都能导电,因此都是电解质。有些离子化合物因难溶于水而使其水溶液难导电,如BaSO4、AgCl等。(2)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可电离的为电解质,相反为非电解质。如HCl、H2SO4、HNO3等,在液态时虽不导电,但水溶液能导电,是电解质。(3)有些化合物如SO2、SO3、NH3、PCl3等,其水溶液也可导电,但它们却是非电解质,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并不能电离出离子,只是与水发生反应产生电解质而引起导电。(4)氯水、铁、石墨

    12、等尽管能导电,但既不是电解质,又不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是指 。弱电解质是指 。 强酸:HCl、H2SO4、HNO3、HBr、HI、HClO4 强电解质 强碱:NaOH、KOH、Ba(OH)2 大多数盐(含难溶盐):NaCl、CaSO4、KNO3、BaSO4、AgCl 弱酸:HF、HClO、H2SO3、H2CO3、H3PO4、CH3COOH、 弱电解质 弱碱:NH3H2O、Cu(OH)2、Fe(OH)3、 少数盐:Pb(CH3COO)2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二、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 。1.离子反应的类型及其发生的条件(1)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又叫离子互换反应,其反应条件是:产

    13、生深沉、产生气体或产生难电离的物质如:BaSO4H2SO4BaSO42H2ONa2CO32HCl2NaClCO22H2ONH4ClNaOHNH3H2ONaCl这些反应的共同特点是:反应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因此离子互换反应一般是朝着溶液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但有少数例外,如:CaCO3CO2H2OCa(HCO3)2此反应能够进行的原因,是因为生成了难电离的H2CO3与CaCO3反应可生成更难电离的HCO3-化合物。(2)氧化还原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2.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应注意的问题(1)离子反应是在溶液或熔融状态时进行反应的,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反应方程

    14、式,亦即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加的反应,不能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如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混合加热,虽然也有离子和离子反应,但不能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只能写化学方程式。(2)单质、氧化物、气体在溶液中的反应一律写化学式;弱电解质如弱酸(HF、H2S、HClO、H2CO3等)、弱碱(如NH3H2O)和中强酸(如H2SO3、H3PO4)等难电离的物质必须写化学式;难溶于水的物质如CaCO3、BaSO3、FeS、PbS、BaSO4、Fe(OH)3等必须写化学式。(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写。如NaHCO3溶液和稀硫酸反应:HCO3-H+CO2H2O(4)对于微溶物的处

    15、理有三种情况:在生成物里有微溶物析出时,微溶物用化学式表示。如Na2SO4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2Ag+ SO42- Ag2SO4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稀溶液)时,应写成离子的形式。如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Ca2+2OH-CaCO3H2O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浊液或固态时,应写化学式。如在石灰乳中加入Na2CO3溶液:Ca(OH)2CO32-CaCO32OH-(5)操作顺序或反应物相对量不同时离子方程式不同。如:少量烧碱滴入Ca(HCO3)2溶液此时碳酸氢钙过量中,有:Ca2+HCO3OH-CaCO3H2O少量Ca(HCO3)2溶液滴入烧碱溶液此时氢氧化钠过量中,有:

    16、Ca2+HCO32OH-CaCO3CO32-2H2O3.检查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的几个原则必须满足三个守恒原则元素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电荷守恒:方程式左右两边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电子守恒(价守恒):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2)正确把握与“量”有关的反应原则某物质若其阴、阳离子都参加了反应,且都反应完全,则方程式中,该物质阴、阳离子个数比应与化学式中组成一致,如Ba(OH)2与H2SO4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注意:在H+、OH-、H2O之前的化学计量数2是不可能省去。若反应物之间由于量比

    17、不同可发生反应时,必须结合量比书写。如Ca(OH)2与NaHCO3反应,有两种情况:若Ca(OH)2过量:Ca2+OH-HCO3-CaCO3H2O若NaHCO3过量:Ca2+2OH-2HCO3-CaCO32H2OCO32-(3)注意反应条件的原则溶液酸碱性条件:有些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存在形态不同,如反应产物有碳酸盐时,则CO32-与HCO3-取决于溶液碱性强弱,强碱溶液中写CO32-,弱碱溶液中(如CO2过量时)写HCO3-。温度条件:NH4Cl与NaOH溶液反应时,只有在浓溶液且加热条件下,才可写成NH3,否则写成NH3H2O。浓度条件:如BaCl2溶液与稀的NaHCO3溶液不发生反应,而Ba

    18、Cl2溶液与浓的NaHCO3反应,生成BaCO3,其离子方程式为:Ba2+2HCO3-BaCO3H2OCO2注意实验操作条件:如Na2CO3溶液与稀盐酸之间的反应,若将少量的HCl往多量Na2CO3溶液中滴加时:先发生:CO32-H+HCO3-;后发生:H+HCO3-CO2H2O;若将少量Na2CO3往多量HCl中滴加时:CO32-2H+CO2H2O。(4)必须遵循依据客观实验事实的原则只有电解质参加的且具备电离条件的反应,才可写出离子方程式。三、判断溶液中离子共存的规律1.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便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1) 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

    19、a2+与CO32-、Ag+与Br-、Ca2+与SO42-等不能大量共存。(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S2-、HS-、HSO3-、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 (3)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H+与CH3COO-、CO32-、S2-、SO32-等生成弱酸;OH-与NH4+、Cu2+、Fe3+等生成弱碱或沉淀;H+与OH-生成水,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4)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如Fe3+、NO3-、ClO-、MnO4-等)与还原性离子(如S2-、I-、Fe2+、SO32-等)因在溶液中(特别是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20、5)形成配合物:如Fe3+与SCN-反应生成配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2.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肯定无有色离子。如Cu2+(蓝色)、Fe3+(棕黄色)、Fe2+(浅绿色)、MnO4-(紫红色)等都有颜色,若无色溶液则说明这些离子不存在。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起反应的离子。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起反应的离子与水反应的离子,如O2-、N3-、P3-等在水溶液中不存在。试题枚举【例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NaHS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SOOHSOH2OB少量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CO2OHHCOCFe与盐酸反应产生H2:2Fe6H2Fe33H2

    21、D氨水和醋酸溶液混合NH3H2OCH3COOHNHCH3COOH2O解析: 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应注意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应该用化学式表示的(气体、沉淀、水、弱酸、弱碱、氧化物、单质等)是否写对,应该删掉的离子是否删去;是否配平,电子转移是否合理据此检查各选项,A、D正确B错,因少量的CO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应生成CO正确的写法为:CO22OHCOH2OC错因不符合客观实际,应生成Fe2正确的写法为:Fe2HFe2H2答案: AD【例2.】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强酸溶液里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AMnO,K,Na,SO BNa,K,HCO,ClCMg2,NH,Cl,NO DBa2,

    22、K,S2,SO解析:对于离子能否共存问题: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看同组离子是否发生反应(复分解或氧化还原),二看是否满足题干要求有颜色离子:Fe3,Fe2,Cu2,MnO强酸性(或强碱性),说明溶液中除离子组内各离子外,还应有H或(OH),典型的氧化性离子(如Fe3,MnO,Cr2O等)和典型的还原性离子(如Fe2,S2,I,SO等)在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据以上分析得此题正确选项为C答案:C【例3】(1)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中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题目要求Na

    23、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呈中性,也即要求写出的离子方程式属于下列反应 2NaHSO4 + Ba(OH)2 = 2H2O + Na2SO4 + BaSO4。则离子方程式为:2H+ + SO42- + Ba2+ + 2OH- = BaSO4 + 2H2O 。若向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B(OH)2,则有 Ba2+ + SO42- = BaSO4 答案:2H+ + SO42- + Ba2+ + 2OH- = BaSO4 + 2H2O Ba2+ + SO42- = BaSO4 考点4 热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能量变化考点聚焦1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化学键变化的关系;2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与反应

    24、物及生成物能量的关系;知识梳理 、 、 一起被称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讨论从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的角度出发,解释为什么化学反应中有能量的变化?化学键的 和 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断开化学键要 能量,而形成化学键则要 能量,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释放能量则取决于 。当反应物的总能量 (填高或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的最后结果就为吸收能量;反之,当反应物的总能量 (填高或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的最后结果就为放出能量。二、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 的变化 或 。在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

    25、成物质总能量。在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质总能量。讨论1.有的反应吸热、有的放热,是不是客观世界的总能量也发生相应的增减? 2.举例说明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各有哪些?3.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化学能除了转变为热能,还可以转变为电能,那么请问: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中的化学能才能转变为电能呢?又是如何转化的?4、 叫做中和热。试题枚举【例1】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 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解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

    26、化吸热或放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质总能量时为放热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为吸热反应。值得注意的是:总能量是指所有反应物或所有生成物,而不是其中某些反应物或某些生成物,所以A、B是不正确的;而有的放热反应在开始时也是需要加热的,例如炭的燃烧。答案:C【例2】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D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解析:A组见上一题目分析,有些化合反应也是吸热反应,例如炭和二氧化碳化合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故B不正确,催化剂是用来改变化学

    27、反应速率的,它不能改变反应物和生成自身的能量,故不影响反应热,像合成氨、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都是放热反应,故C也是不对的。CO2和CaO的化合反应与CaCO3的分解反应是相反过程,故D正确。 答案D【例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Ba(OH)28H2O晶体和NH4Cl混合搅拌B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C锌放入稀硫酸中D焦炭和水蒸气高温下反应解析: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答案:AC【变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结果是放热还是吸热 D.吸热反应在

    28、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反应答案:C【例4】在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反应中,若断裂1mol H - H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裂1mol Cl- Cl键要吸收243KJ的能量,断裂1molHCl键要吸收432KJ的能量,则在氯气中充分燃烧1mol H2 的能量变化是 。解析: 在氯气中充分燃烧1mol H2 时,要先破坏1mol的HH键和1mol的ClCl键,此过程是需要吸收679kJ的能量;在氯气中充分燃烧1mol H2 时会形成2molHCl,放出864KJ的能量,吸收和放出能量相抵,仍会放出185KJ的能量。答案:185kJ【变式】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C(s)+

    29、O2(g)CO2(g)( 放热Q1 kJ ) 途径:先制水煤气 C(s)+H2O(g) = CO(g)+H2(g)(吸热Q2 kJ) 再燃烧水煤气(共放热Q3 kJ) 2CO(g)+O2(g)2CO2(g) 2H2(g)+O2(g) 2H2O(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两种途径放热:途径放出的热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放出的热量。 (2)Q1、Q2、Q3的数学关系式是_。 (3)由于制取水煤气反应里,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_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为_ 。(4)简述煤通过途径作为燃料的意义: 答案(1)等

    30、于 (2)Q1 = Q3 Q2 (3)低于 吸收 高温 (4) 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不仅在燃烧时可以大大减少SO2和烟尘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而且燃烧效率高,也便于输送 。考点5 氧化还原化学反应考点聚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从多个角度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会比较与判断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能配平化学方程式能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进行有关计算知识梳理一、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 (包括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特征是反应前后 ;判断某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反应前后 是否发生了变化这

    31、一特征。二、 从多个角度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基本概念概 念得失氧的角度化合价变化的角度电子转移的角度氧 化 剂在反应中失去氧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在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的物质还 原 剂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氧化产物还原剂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以后的对应产物还原剂中失去电子以后的对应产物还原产物氧 化 性氧化剂所具有的得到电子的能力还 原 性还原剂所具有的失去电子的能力判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及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时可抓住下表中的关系:反应物变化特点生成物还原剂失、高、氧-氧化反应氧化产物氧化剂得、低、还-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32、三、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比较与判断(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练 习下列微粒:H+、Cu2+、Ag+、Fe2+、Fe3+、Cl-、S2-、I-、MnO4-、ClO3-、NO3-、SO32-、S、Cl2、Na、H2;其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只有还原性的是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思考如果物质中某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 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 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态,该元素既有 又有 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则 性越强,价态越低,则 性越强。(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强还原剂(A)强氧化剂(B)弱氧化产物(a)弱还原产物(b)则氧化性:Ba,还原性:Ab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33、,则其对应的 产物的还原性则越 ;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 产物的氧化性则越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越靠前,其还原性就越 ,其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 。(4)根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渐 ,还原性逐渐 ;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渐 ,还原性逐渐 。(5)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氧化还原反应越容易进行(表现为反应所需条件越低),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 。不同的还原剂(或氧化剂)与同一氧化剂(或还原剂)反应时,条件越易或者氧化剂(或还原剂)被还原(或被氧化)的程度越大,则还原剂(或氧化剂)的还原性(或氧化性)就越

    34、 ;(6)其它条件一般溶液的酸性越强或温度越高,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 ,反之则越弱。注意: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决定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 ,与得失电子的 无关。如:Na、Mg、Al的还原性强弱依次为NaMgAl;浓HNO3、稀HNO3的氧化性强弱依次为:浓HNO3 稀HNO3;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四、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在中学化学中,常用作氧化剂的物质有: 、 、 、 、 、 等;常用作还原剂的物质有活泼的金属单质如 、 、 ,以及 、 、 等。(见人教版必修1第36页)五、 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1、双线桥分析法要点:双线桥从左指向

    35、右连接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线上标明电子得失、化合价升降、被氧化、被还原等内容(注意得失电子守恒)。2、单线桥分析法要点:单线桥是从还原剂中失去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到电子的元素;线上标明只标明电子的数目,不必写其它内容。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1、依据原则: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得电子的总数=元素失去电子的总数或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化合价降低的总数2、配平方法:一标二列三求四配五观六查具体地说,就是标出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列出化合价的升降情况、求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根据所求的最小公倍数配出化合价发生变化的物质的系数、用观察法配出所含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的物质的系数、用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检查所

    36、配结果是否正确。例: KMnO4+ HCl= KCl+ MnCl2+ Cl2+ H2O系数为:2、16、2、2、5、8七、能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进行有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比较典型的计算有: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垢量之比或质量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等。计算的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从试题的变化趋势来看,有一类题目已知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计算并确定产物。题目解答的方法思路是:首先根据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求出物质的量之比,分析判断可能的情况,然后再由得失电子数守恒列式求出化合价的变化,即可写出产物的

    37、分子式。试题枚举【例1】下列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3CuS8HNO3 3Cu(NO3)22NO3S4H2O B.3Cl26KOH 5KClKClO33H2O C.3H2O22KCrO22KOH 2K2CrO44H2OD.3CCl4K2Cr2O7 2CrO2Cl23COCl22KCl解析: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正确判别元素的化合价。答案:D【例2】对于反应IBr+H2OHBrHIO的说法正确的是( )A.IBr只作氧化剂 B.IBr只作还原剂 C.IBr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IBr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解析:解答这一题的关键是正确判别共价化合物IBr、HIO中I、Br元素的化合价。答案:D【变式】分析下列变化过程是氧化还是还原,再填空:Fe FeCl2 需加_剂,如_CuO Cu 需加_剂,如_HCl Cl2 是_反应,HCl是_剂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三化学新课标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DOC 247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98981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