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烛之武退秦师》上课用ppt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汀枫
  • 文档编号:698164
  • 上传时间:2020-08-14
  • 格式:PPT
  • 页数:47
  • 大小:2.16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烛之武退秦师》上课用ppt课件.ppt》由用户(汀枫)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烛之武退秦师 武退秦师 上课 ppt 课件
    资源描述:

    1、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左传 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 裁。如裁。如春秋春秋、左传左传、资治资治 通鉴通鉴等。等。 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 裁。如裁。如国语国语、战国策战国策等。等。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 裁。如裁。如史记史记、汉书汉书等。等。 编年体编年体 国别体国别体 纪传体纪传体 你知道吗?你知道吗? 中国古代史书的体例中国古代史书的体例 积累语文小知识积累语文小知识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春秋 最大的编年体史书最大的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史记

    2、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汉书 第一部诗歌总集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诗经 第一部词典第一部词典 尔雅尔雅 第一部神话集第一部神话集 山海经山海经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论语论语 左传左传简介简介 左传左传是我国是我国第一部第一部叙事详叙事详 细的细的编年体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鲁历史著作,相传为鲁 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为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左传 和和公羊传公羊传、谷梁传谷梁传都是都是 为解说为解说春秋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而作,所以它们 又被称为又被称为“春秋三传”“春秋三传”。左传左传 是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的简称,又名 左氏春秋左氏春秋。 左传左

    3、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240 多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多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 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 左传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 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 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 历代散文的典范。历代散文的典范。 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 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 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 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 出兵

    4、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 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 “盟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 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 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 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 合也就必然了。 释释“秦晋之好秦晋之好” 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 被迫流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 秦国等诸侯国。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 礼相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君说如果 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重耳到了楚国,受到优 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

    5、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九十 里。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 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是历史上 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当由此 而出。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 就是晋文公。 春春 秋秋 时时 期期 形形 势势 图图 秦秦 晋晋 围围 郑郑 形形 势势 图图 氾南氾南 郑郑 秦秦 晋晋 函函 陵陵 氾氾 南南 秦秦 晋晋 围围 郑郑 形形 势势 图图 秦军氾秦军氾( )( )南南 无能为无能为( )也矣也矣 共共( )其乏困其乏困 秦伯秦伯说说( )( ) 夫夫( )晋晋, ,何厌之有何厌之有 微夫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人之力不及此

    6、wi f gng yu fn f zhu 若不若不阙阙( )秦秦 qu 夜缒夜缒( )而出而出 zh 失其所与(失其所与( ), ,不知(不知( ) y 字词注音 氾氾南南 佚佚之狐之狐 缒缒而出而出 共共其乏困其乏困 朝朝济而夕设版焉济而夕设版焉 阙阙秦秦 秦伯秦伯说说 逢逢孙孙 fn y zhu gng zho qu yu png 秦秦晋晋出兵攻打郑国的原因?出兵攻打郑国的原因? 1.1.以其无礼于晋以其无礼于晋 2.2.郑贰于楚郑贰于楚 (晋文公逃亡时郑(晋文公逃亡时郑 国没有以应有的礼国没有以应有的礼 遇接待他)遇接待他) (郑从属于晋的同(郑从属于晋的同 时又从属于楚)时又从属于楚)

    7、 1.1.秦晋的友好关系秦晋的友好关系 2.2.扩张争霸的野心扩张争霸的野心 晋晋 国国 秦秦 国国 (秦晋之好秦晋之好) 公元前公元前630年年 郑郑 新郑新郑 秦秦 晋晋 晋 军 秦 军 烛之武说服秦君的四点理由:烛之武说服秦君的四点理由: 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 邻?邻之厚,君之薄也。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 乏困,君亦无所害。乏困,君亦无所害。 四、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四、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8、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三、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三、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 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亡郑亡郑 无利,有小害无利,有小害 对秦对秦 舍郑舍郑 无害,有小利无害,有小利 对秦对秦 亡郑亡郑 将有大害将有大害 对秦对秦 分 析 利 弊 , 层 层 深 入 分 析 利 弊 , 层 层 深 入 (表面)(表面) (深入)(深入) 点拨: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点拨: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 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9、(郑既知亡矣)。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 也)。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整体把握 秦晋围郑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临危受命 说退秦师说退秦师 晋师撤离晋师撤离 坦言知亡,避其锐气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亡郑无益于秦亡郑无益于秦 存郑无害于秦存郑无害于秦 亡郑有害于秦亡

    10、郑有害于秦 分析利弊分析利弊 层层深入层层深入 头脑清醒头脑清醒 “霸主”“霸主” 理智判断理智判断 深明大义深明大义 “志士”“志士” 知难而上知难而上 “勇士”“勇士” 机智善辩机智善辩 “辩士”“辩士” 慧眼识才慧眼识才 “伯乐”“伯乐” 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 烛之武烛之武 佚之狐佚之狐 晋文公晋文公 烛 之 武 退 秦 师 烛 之 武 退 秦 师 秦晋围郑秦晋围郑 (起因)(起因) 烛之武烛之武 说服秦伯说服秦伯 (经过)(经过) 秦晋退师秦晋退师 (结果)(结果) 理由(无理于晋;贰于楚)理由(无理于晋;贰于楚) 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结构图解结构图解 灭郑无益灭郑无益 于秦于

    11、秦 (争取结盟)(争取结盟) 晋有野心晋有野心 (离间)(离间) 越国以鄙远越国以鄙远困难困难 亡郑以陪邻亡郑以陪邻失策失策 建议建议: :舍郑以为东道主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共其乏困 于 秦 有 益 于 秦 有 益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何厌之有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举例论证)(举例论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推理论证)(推理论证) 不 可 靠 不 可 靠 秦伯说秦伯说, ,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戌之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戌之, ,乃还乃还 子犯请击之子犯请击之 晋文公

    12、晋文公不可不可 因人之力而敝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不仁 失其所与失其所与不知不知 以乱易整以乱易整不武不武 吾其还也吾其还也 词语解释 1、且、且贰贰于楚也。于楚也。 贰贰: 2、晋、晋军军函陵,秦军氾南。函陵,秦军氾南。 军军: 3、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辞辞: 4、若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若若: 5、越国以、越国以鄙鄙远,君知其难也。远,君知其难也。 鄙鄙: 6、焉用亡郑以焉用亡郑以陪陪邻?邻? 陪陪: 7 7、行李行李之往来。之往来。 行李行李: 从属二主从属二主 驻扎驻扎 推辞推辞 假如假如 把把当作边邑当作边邑 增加增加 出使的

    13、人出使的人 8 8、共共其乏困。其乏困。 共共: 9 9、且君尝为晋君、且君尝为晋君赐赐矣。矣。 赐赐: 10、朝、朝济济而夕设版焉。而夕设版焉。 济济: 11、又欲、又欲肆肆其西封。其西封。 肆肆: 1212、阙阙秦以利晋。秦以利晋。 阙阙: 1313、秦伯、秦伯说说。 说说: 1414、微夫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人之力不及此。 微微: 夫夫: 通“供”,供给通“供”,供给 恩惠恩惠 渡河渡河 延伸、扩张延伸、扩张 侵损、削减侵损、削减 通“悦”,高兴通“悦”,高兴 (如果)没有(如果)没有 那那 1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

    14、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 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境,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境, 您知道那是困难的。您知道那是困难的。 3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已经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已经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 部的疆界。部的疆界。 4 4、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削减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考虑这件削减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考虑这件 事。事。 词句翻译 1 1、通假字、通假字 已已

    15、,通,通 “矣矣”, 了。了。 共共,通,通 “供供”, 供给、供应。供给、供应。 厌厌,通,通 “餍餍”, 满足。满足。 说说,通,通“悦悦”, 高兴。高兴。 知知,通,通 “智智”, 明智,聪明。明智,聪明。 (1)今老矣,无 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3)夫晋,何厌 之有 (4)秦伯说,与 郑人盟 (5)失其所与, 不知 古汉语常识 3 3、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1)东道主 (2)行李 (3)乏困 (4)夫人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古义:

    16、出使的人。例:行李之往来。古义:出使的人。例:行李之往来。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共其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共其乏困。 今义:疲劳。今义:疲劳。 古义:那人。例:微夫人之力不及古义:那人。例:微夫人之力不及 此。此。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2 2、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越国以鄙远 邻之厚,君之薄也 即东封郑 若不阙秦 阙秦以利晋 因人之力而敝之 共其乏困 退退,使动用法,使,使动用法,使撤兵。撤兵。 军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亡亡,使动用

    17、法,使,使动用法,使灭亡。灭亡。 鄙鄙,名词意动,把,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当作边邑; 远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厚,薄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 变薄弱。变薄弱。 东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封,名词名词 意动用法,使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成为疆界。 阙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削弱。 利利,名词使动用法,使,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获利。 敝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 西。西。 4 4、特殊句式、特殊句式 1 1、判断句、

    18、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 (“也”表示判断)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否定判断) 2 2、省略句、省略句 (1)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3)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 3、宾语前置、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有”的宾语“何厌”前置, “之”作为标志。 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4 4、状语后置、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 (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 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重要实词例释 1 1、贰、贰 “二”的大写。 (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19、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左传 隐公元年隐公元年) ) 副职。 (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中国说) ) 不专一。 ( (例:贰则疑惑。例:贰则疑惑。荀子荀子 解蔽解蔽) ) 离心,背叛。 (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左传) ) 再,重复。 ( (例:不迁怒,不贰过。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论语 雍也雍也) ) 从属二主。 (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 2、鄙、鄙 边远的地方。 ( (例:蜀之鄙有二僧。例:蜀之鄙有二僧。为学为学) ) 庸俗,鄙陋。

    20、( (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左传 庄公十年庄公十年) ) 看不起,轻视。 ( (例:我皆有礼,夫犹鄙我。例: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左传左传 昭公十六年昭公十六年) ) 3 3、许、许 准许。 ( (同现代汉语同现代汉语) ) 答应,听从。 ( (例:“许之。”、“许君焦、暇例:“许之。”、“许君焦、暇”)”) 赞同。 ( (例:杂然相许。例:杂然相许。愚公移山愚公移山) ) 约数。 ( (例:潭中鱼可百许头。例: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小石潭记) ) 表处所。 ( (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陶渊明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 ) 4 4、阙、

    21、阙 qu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qu 城楼 。 qu 皇宫,引申为朝廷。 qu 通“缺”。 ju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 5、微、微 细小,轻微。 ( (同现义同现义) ) 衰败,国势衰微。 卑贱。 ( (例:参始微时,与萧何善。例: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史记史记) ) 幽微,精妙。 (例:微言大义(例:微言大义) ) 隐蔽,不显露。 (例:见微知著(例:见微知著) ) 如果没有。 (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岳阳楼记) ) 6 6、敝、敝 坏,破旧。 ( (例:使史更敝衣草屦。方苞例:使史更敝衣草屦。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左忠毅公逸事) ) 谦词,敝人 。

    22、疲惫。 ( (例: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例: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资治通鉴资治通鉴) ) 损害,衰败。 ( (例: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例: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 重要虚词例释 1 1、而、而 今急而求子 ( (才,连词,表顺承才,连词,表顺承) ) 夜缒而出 ( (表修饰,连词表修饰,连词) ) 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 (表顺承,连词表顺承,连词) ) 朝济而夕设版焉。 ( (表转折,连词表转折,连词) ) 2 2、以、以 以其无礼于晋 ( (因为,连词因为,连词) ) 敢以烦执事 ( (拿,用,介词拿,用,介词) ) 越国以鄙远 ( (表目的,连词表目的,连词) ) 焉用亡郑以陪邻? ( (表

    23、目的,连词表目的,连词)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把,介词把,介词) ) 3 3、焉、焉 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语气词,表陈述) 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疑问副词,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疑问副词,怎么能) 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疑问代词,哪里)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代词,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 (兼词,于此)(兼词,于此) 4 4、之、之 唯君图之 (代词,指阙秦以利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子犯请击之 (代词,代秦军)(代词,代秦军)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助词“的”)(助词“的”) 臣之壮也 (用在主谓之间

    24、取消句子独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性)性) 5 5、其、其 君知其难也 (他的,代词)(他的,代词) 吾其还也 (表祈使的语气副词)(表祈使的语气副词) 以其无礼 (郑国,代词)(郑国,代词) 知知 识识 点点 检检 测测 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 确的一项是(确的一项是( ) A.A.晋晋军军函陵(军:军队)函陵(军:军队) B.B.贰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C.是是寡人之过也(是:这)寡人之过也(是:这) D.D.亡郑以亡郑以陪陪邻(陪:增加)邻(陪:增加) A 2.2.下列句子中下列句子中“之之”的用法不同的用法不同 于其

    25、他三个选项的一项是于其他三个选项的一项是 ( ) A.A.因人之力而敝因人之力而敝之之 B.B.子犯请击子犯请击之之 C.C.行李行李之之往来,工其乏困往来,工其乏困 D.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之 C 3.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不同于其他三个选项的一项是(不同于其他三个选项的一项是( ) A.A.夜夜缒而出,见秦伯缒而出,见秦伯 B.B.朝朝济而夕设版焉济而夕设版焉 C.C.既既东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D.越国以越国以鄙鄙远,君知其难也远,君知其难也 D 4.4.比较下列每组句子加点的字的意义比较下列每组句子

    26、加点的字的意义 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焉用亡郑以陪邻 既东封郑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又欲肆其西封 A. .与相同,与相同与相同,与相同 B. .与相同,与不同与相同,与不同 C. .与不同,与相同与不同,与相同 D. .与不同,与不同与不同,与不同 D 5.5.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线的字的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线的字的 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无能为也已无能为也已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郑既知亡矣郑既知亡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焉用亡郑以陪邻 A.A.“已已

    27、”和和“矣矣”相同,两个相同,两个“焉焉”不不 同同 B.B.“已已”和和“矣矣”相同,两个相同,两个“焉焉” 也相同也相同 C.C.“已已”和和“矣矣”不同,两个不同,两个“焉焉” 相同相同 D.D.“已已”和和“矣矣”不同,两个不同,两个“焉焉” 也不同也不同 A 7.7.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A、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话,不仅撤了兵,、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话,不仅撤了兵, 而且和郑国订立盟约,派兵驻守郑国都城。而且和郑国订立盟约,派兵驻守郑国都城。 B B、秦退兵后,晋臣子犯请求晋文公赶快攻、秦退兵后,晋臣子犯请求晋文公赶快攻 打郑国,但晋文公认为不可。打郑国,但晋文公认为不可。 C C、晋文公认为,没有秦穆公的力量他是不、晋文公认为,没有秦穆公的力量他是不 能回国为君的,借人之力反而去蒙蔽欺骗能回国为君的,借人之力反而去蒙蔽欺骗 人家是不讲仁义的。人家是不讲仁义的。 D D、晋文公还认为,丧失了人家所给与的恩、晋文公还认为,丧失了人家所给与的恩 赐是不明智的,用分裂代替和好,这也不赐是不明智的,用分裂代替和好,这也不 算是武勇。算是武勇。 A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烛之武退秦师》上课用ppt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9816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