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语文).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课程标准(语文).doc》由用户(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标准 语文 下载 _其它版本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 义义 务务 教教 育育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目 录录 第一部分前言 3 一、课程性质 3 二、课程基本理念 3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4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5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5 第一学段(12 年级) 5 第二学段(34 年级) 7 第三学段(56 年级) 8 第四学段(79 年级) 9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11 一、教学建议 11 二、评价建议 14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
2、的多种功能 15 (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15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15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15 (五)具体建议 15 三、教材编写建议 18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18 附录 1 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19 附录 2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23 附录 3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23 附录 4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23 附录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错误错误! 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前言前言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 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
3、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 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 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 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 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 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 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
4、华民族优 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 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性质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 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 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
5、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 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 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 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 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 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 染作用,注意课程内
6、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 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 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 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 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
7、际和 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 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 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
8、的传统,又具 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 体把握和熏陶感染; 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 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
9、同 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 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三三、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 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
10、实践,在实践 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3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 12 年级、34 年级、56 年级、79 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 ,体现语文课程的 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4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 、 “阅读” 、 “写作” (第一学段为“写话” ,第 二、第三学段为“习作” ) “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 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 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5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学、
11、评价、教材编写,以及课程资源的开 发与利用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总体目标与内容一、总体目标与内容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 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 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 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 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12、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 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 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 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 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 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 作品,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背诵优秀
13、诗文 240 篇 (段) 。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400 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 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 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 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二、学段目标与二、学段目标与内容内容 第一学段(第一学段(12 年级)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 1600 个左右,其中 800 个左右会写。 3掌握
14、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 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 字典。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 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
15、、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 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 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 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 少于 5 万字。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16、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 想法。 第二学段(第二学段(34 年级)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
17、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左右,其中 1600 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 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 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
18、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 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 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 。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40 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 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
19、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 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 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 得。 3能
20、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学段(第三学段(56 年级)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左右,其中 2500 个左右会 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 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21、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 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 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 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 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 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 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
22、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 秀诗文 60 篇(段) 。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 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 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 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 (四)口
23、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 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 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 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
24、学段(第四学段(79 年级)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 词典独立识字, 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500 个左右。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 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能 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 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