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最新高中文言文练习汇总1-8(学生版).docx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696420
  • 上传时间:2020-08-13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330.2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最新高中文言文练习汇总1-8(学生版).doc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最新高中文言文练习汇总18学生版 新高 文言文 练习 汇总 学生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课文课文 1 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 一、诵读全文,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 )?人而不仁,如乐何?”(论 语 八佾) 2子曰:“朝闻道 ( ),夕死可矣。”(论语 里仁) 3子曰:“君子喻 ( )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里仁) 4子曰:“见贤 ( )思齐 ( )焉,见不贤而内 ( )自省 也。”(论语 里仁) 5子曰:“质 ( )胜 ( )文 ( )则野 ( ),文胜质则 史 ( )。文质彬彬 ( ),然后君子。”(论语 雍也)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 ( )毅 ( ),任重而道远。仁以 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 ),不亦远乎?”(论语 泰伯) 7子曰:

    2、“譬如为山 ( ),未成一篑 ( ),止,吾止也。譬 如平地 ( ),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 子罕) 8子曰:“知 ( )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子 罕) 9子贡问曰:“有一言 ( )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 恕 21 ( )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卫灵公) 10 子曰: “小子 22 ( )何莫学夫 诗 ? 诗 可以兴 23 ( ), 可以观 24 ( ),可以群 25 ( ),可以怨 26 ( )。迩 27 ( ) 之事 28 ( )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论语 阳货 ) 1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 29 ( )于事

    3、而慎于言, 就有道 30 ( )而正 31 ( )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学而) 12颜渊问仁。子曰:“克 32 ( )己复 33 ( )礼为仁。一日克己 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34 (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 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 35 ( ),请事 36 ( )斯语矣。”(论语 颜 渊) 二、基础梳理 1通假字 例句 本字及意义 知 者不惑 2古今异义词 例句 古义 今义 譬如平地 平坦的地面 小子 何莫学夫诗 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 3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义或用法 (1)喻 君子喻 于义 喻 之

    4、以理 不足以喻 其美(警世通言) (2)恕 其“ 恕”乎 故今具道所以, 冀君实或见恕 也( 答司马谏议书 ) (3)敏 敏 于事而慎于言 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矣 敏 而好学,不耻下问 4词类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朝 闻道,夕 死可矣 见贤 思齐 焉 见不贤而内 自省也 就有道而正 焉 迩之事 父 5特殊句式 例句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仁以为己任 敏于事而慎于言 人而不仁,如礼何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文化常识 (1)论语 ,儒家经典之一,是关于_(作者)言行的记录。这个语录集至战国前 期成书。全书共 20 篇 492 章,以语

    5、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 张、 伦理思想、 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 与 _ 并称“四书”,再加上_ _ _ _ _ ,总称为“四书五经”。 (2)君子 喻于义,小人 喻于利 “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性的通称,指 _的人。而后“君子”一词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指_的人。 “小人”是与“君子”相对的一个概念,在先秦典籍中多指_的人;同时,它还 是个谦词,可用来称呼自己。后来被赋予道德含义后,指_的人。 三、典句翻译 1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_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_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_

    6、四、名句默写 1 论语十二章中,反映“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_,_”。 2 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_,_”。 3在 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刚强的原因是 “_”。 4在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就不要 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_,_”。 5在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 还要求君子“_”,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一、赏析悦读 在中国古代, 诵读 论语 是读书人的必修课, 不只是因为这部书的思想内涵博大精深,

    7、 也因为它不同凡俗的语言艺术。 有的语言和缓自然, 体现了立人之心。 如孔子在回答子贡“终 身之言”时说“其恕乎”, “其”是“大概”的意思, 属于揣度语气, 不同于“必恕 乎”;孔子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有与子贡探讨的意味,显示出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的性 格特点。有的语言不事雕琢,表现了挚诚之情。如谈论什么是“好学”时,用的几乎是家常 语,“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慎于言”“就有道”,短短几句话从物质讲到 精神, 从技说到道, 没有一丝矫揉造作。 有的语言斩钉截铁, 表现了不移之志。 如“朝闻道, 夕死可矣”, 运用夸张手法表现自己对“道”的执着追求; 又如“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8、止, 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运用比喻修辞表达积极进取的精神;再如“士 不可以不弘毅”“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否定词的单用或连用表现了不容置疑的理性判断。有的语言一针见血,颇有戳心 之痛。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 而内自省也”,对比之中高下立现,鄙陋者难免汗颜。整部论语语言干练、精警、生动, 无怪乎传承两千多年而不朽。 二、活用素材 素材点击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 的道理等多方面。 论语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反映了孔子的

    9、世界观。孔子对鬼神持怀 疑态度, 其伦理思想核心是“仁”, 常指人的主观的自觉精神, 其政治哲学主要是德治主义, 强调道德教化,而贬低行政命令和刑罚的作用。 论语中有关教育和学习的论述非常丰富, 其中讲述了许多学习心得。同时,还记载了孔子对于学习和思考关系的论述。 运用角度 精彩运用 文段一: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在这里,“道”即真理。真理可以照亮整个人类前行的 道路,世人为此沉迷于真理,献身于真理,不足为奇。但真理的海洋无边无际,我们应当如 何对待真理呢?首先,我们应该坚持求知,探求真理。众所周知,苏洵乃唐宋八大家之一, 但他 29 岁之前才学平庸,并无过人之处,自 29 岁时幡然醒

    10、悟之后,便发奋“读尽天下书, 识遍天下字”,终成一代大家,真是大器晚成。对于真理,无论我们何时去探索,只要坚持 格物致知,终将有所收获。 文段二: 孔子曰: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重“义”者, 能超越个人狭隘的“利”的诉求, 实乃君子之风也, 似有高山仰止之叹。 孔子说: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千百年来, 人们往往把“义”和“利”对立起来,认为二者乃非此即彼的关系,如同两条平行线,永远 不可能有交集。可事实却完全与之不同,我们应当大声说:“义利兼得,有何不可?” “义”和“利”不是对立关系。虽然孔子视富贵如浮云、若粪土,然而他也说过“富与 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11、不处也”的话,他并没有否认“利”,只是瞧不起“见 利忘义”的小人而已。墨子说:“义,利也。”易经中说:“利者,义之和。”由是观 之,二者是完全可以相容的。 课文课文 2 报任安书报任安书(节选节选 一、诵读全文,用一、诵读全文,用“/”断句,并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断句,并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第 1 段)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 )不可胜记唯倜傥 ( )非常 之人称 ( )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 ( )而作春秋屈原放 逐乃赋 ( )离骚左丘失明厥 ( )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 )不韦迁 ( )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 ( )圣贤发愤 ( )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 )不得

    12、通其道 ( )故述往事思 ( )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 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 ( )空文以自见 (第 2 段)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 ( )旧闻 考之行事稽 ( )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 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 ( )天人之际通 ( )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 ( )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 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 ( )大都 则仆偿前辱之责 ( )虽万被戮 ( )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 难为俗人言也 二、基础梳理 1通假字 例句 本字及意义 古者富贵而名摩 灭 大底 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网罗天下放失 旧闻

    13、则仆偿前辱之责 2古今异义词 例句 古义 今义 唯倜傥非常 之人称焉 形容词,属性词,异乎寻常的, 特殊的;副词,十分,极 大底圣贤发愤 之所为作也 决心努力 3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义或用法 (1)通 不得通 其道 通 古今之变 通 邑大都 六艺经传皆通 习之(师说) (2)厥 厥 有国语 思厥 先祖父(六国论) 4词类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思垂 空文以自见 故述往事,思 来者 5特殊句式 例句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韩非囚秦 6文化常识 上计轩辕 ,下至于兹 轩辕,即_,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相传

    14、黄帝的 先祖是有熊氏。由于有熊氏的人们崇尚土德,土是黄色的,母亲附宝给他起名叫黄帝。又因 他长在姬水,居住在轩辕之丘,就以姬为姓,轩辕为号,故后人称黄帝为_。 答案 黄帝 轩辕氏 三、典句翻译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译文:_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译文:_ 3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译文:_ 四、名句默写 1 在 报任安书 中, 司马迁说自己写作 史记 的目的是“_, _,_”。 2 报任安书中描写古代“圣贤”历尽磨难,强志不屈,献身著述的句子是“古者富贵而 名 摩 灭 , 不 可 胜 记 , _ 。 盖 文 王

    15、 拘 而 演 周 易 ; _;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 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 说难 孤愤 ; 诗三百篇, _”。 3 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古代圣贤历经磨难、著述丰富总体评价的句子是“此人皆意有 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_,思垂空文以自见” 一、赏析悦读 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在自己生命遭受极端摧残之后写的。那是一个把人当作畜生的时代。 司马迁为李陵说了几句话,便横遭暴行,惨受宫刑。昨天还是国家大臣,今天便被阉割,毫 无尊严可讲。宫刑之后的司马迁,精神上的打击异常沉重,他忍辱负重,苟且偷生,饱尝了

    16、死亡一样的人生况味。当一个有尊严的人不再在乎尊严的时候,当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过着 一种耻辱生活的时候,他还要为人类著书立说,还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 言”, 这是多么凄惨又多么悲壮的行为啊! 什么叫知识分子?有人说, 那些为了人类的进步, 在黑暗中挣扎,不畏惧任何权势,哪怕是死亡的威胁,哪怕是精神的摧残,哪怕是人格的剥 夺,都义无反顾的人,才叫知识分子。他是人间真理和正义的化身,他把独立之意志、自由 之精神看作生命的本体,他把传播这种意志和精神作为责无旁贷的义务。这就是中国古代的 “圣人”,也就是今天所谓的知识分子。中国杰出的文人,像屈原、苏轼、李贽、谭嗣同、 鲁迅等等,都是这样

    17、。(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二、活用素材 素材点击 司马迁从小就继承父志要修一部史著,为此他刻苦学习古书。20 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 出发,到各地游历,搜集和积累了大量素材和历史资料。因为替李陵辩护,他获罪下狱。他 想到了接受死亡,甚至有自杀的念头。但为了完成著述,他毅然接受令人倍感耻辱的宫刑, 忍辱含垢,隐忍苟活,靠着心中的信念,坚持完成了史记 。 梦想,每个人都有,可是坚守梦想,为了梦想奋斗一生,从不放弃,即使再大的风浪也 坚守的有几人?司马迁算一个。 运用角度 精彩运用 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有了坚定的信念,司马迁虽身处逆境,但仍以刚毅之心、正 直之气来书写历史;有了坚定的信念,他

    18、才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 史照尘寰。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有了“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 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 览 ;韩非囚秦, 说难 孤愤”。这些豪杰志士之所以取得成功,固然与他们坚韧不拔的 精神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一种矢志不渝的信念,拥有一种永不言败的执着。 课文课文 3 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 一、诵读全文,用“/”给未加标点的段落断句,并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第 1 段)臣闻求木之长 ( )者,必固 ( )其根本 ( );欲流之远 者,必浚 ( )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

    19、望流之远,根不 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 ( ),臣虽下愚 ( ),知其不可,而况 于明哲 ( )乎! 人君当神器 ( )之重, 居域中 ( )之大, 将崇 ( ) 极天 ( )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 厚,情不胜 ( )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第 2 段)凡百 ( )元首, 承天景 ( )命, 莫不殷忧 ( )而道 ( ) 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 ( )实繁,能克 ( )终者盖 ( )寡。岂取 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 下 ( );既得志,则纵情 ( )以傲物 ( )。竭诚则吴越为

    20、一体,傲物 则骨肉 ( )为行路 ( )。虽董 ( )之以严刑,振 ( )之以威怒, 终苟 ( )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 宜深慎;奔车朽索 ( ),其可忽 ( )乎! (第 3 段)君人者诚 ( )能见可欲 ( )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 ( ) 则思知止以安 ( )人念高危则思谦冲 ( )而自牧 ( )惧满溢 ( ) 则思江海下 ( )百川乐 ( )盘游 ( )则思三驱以为 ( )度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 ( )终虑壅蔽 ( )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 ( )身 以黜恶 (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 )总 ( )此十思弘 (

    21、)兹九德简 ( )能 21 ( )而任之择 22 ( )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 23 ( )其惠信者效 24 ( )其 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 25 ( )不言而 化 26 (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 27 ( )职役 28 ( )聪明之耳目亏 29 ( ) 无为之大道哉 二、基础梳理 1通假字 例句 本字及意义 振 之以威怒 2古今异义词 例句 古义 今义 必固其根本 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主要的,重要的; 本来,从来;从头到尾,始终,全然;彻底 则纵情 以傲物 尽情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走路 3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义或用法 (1)本 必固其

    22、根本 人穷则反本 (屈原列传) 此之谓失其本 心(鱼我所欲也) 今存其本 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抑本 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 自言本 是京城女(琵琶行并序) (2)简 简 能而任之 衣冠简 朴古风存(游山西村) 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 易(活板) 书缺简 脱,礼坏乐崩(汉书) 4词类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则思江海下 百川 君 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貌 恭而不心 服 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安 思危 则思正身以黜恶 简能 而任之,择善 而从之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能克终 者盖寡 必固 其根本 则思正 身以黜恶 则思知止以安 人 乐 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忧 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5特殊句式 例

    23、句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6文化常识 (1)谏 太宗十思疏 “谏”是“_”的意思,一般用于下对上。_也可以称为“谏”,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谏”。“谏”在古代专用于对帝王、上级、尊长的劝告,规劝 其改正不当的言行。 “疏”,原本是“_”的意思。后来作为一种公文形式,成了古代官员向帝王进 言,以便使下情上达的进谏奏文。“疏”的用途较广,论谏、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都 可用“疏”。 (2)人君当神器 之重 神器:帝王的印玺,借指_。 (3)则思三驱 以为度 三驱: 语出 周易 比卦 “王用三驱”, 田猎时设

    24、网三面, 留一面不设, 指_。 三、典句翻译 1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译文:_ 句意通顺)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译文:_ 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得分点:傲物、骨肉、行路,句意通顺)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译文:_ 4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译文:_ 四、名句默写 1 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 _”。 2 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肯定人民力量的句子是“_, _;_,_”。 3 谏 太 宗 十 思 疏 中 , 魏 征 概 括 的 历 代 君 王 能 创 业 不 能 守 业 的 普 遍 规 律 是 “_,_”。 4 谏太宗十思疏

    25、中,魏征认为如果君王按照“十思”去做,便会人尽其才, “_,_,_, _”。 5 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对比手法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_,_”。 五、高考中的课文 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翻译。 君(指欧阳修的长子欧阳发)治官无 大小,不苟简 ,所创立 ,后人不能更。 (2015 年江苏卷第 8 题) 译文:_ 一、赏析悦读 魏征的这篇奏疏言辞恳切,意味深长。第一段,先从比喻入手,“臣闻求木之长者,必 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为什么要从比喻修辞入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 题。中国古代诗文的写作,特别讲究“婉转”,所谓“比兴言之而不质直言之,言情而不言

    26、理”。 从 诗经 开始就已经形成了这种创作手法。 这不仅使文章变得妙趣横生, 摇曳多姿, 还能给读者很多启迪,从中悟出道理。一般来说,自己悟出的道理,比别人直接告诉的要印 象深刻。 另外,从比喻修辞入手,也能给人一个“缓冲”的机会,是尊重对方的表现。直接提建 议,往往使对方尴尬,不好接受;委婉一点,给对方留点“面子”,效果往往很好。给皇帝 提意见更是如此。魏征讲的“根本”实际上是指国家的命脉;“流”和“源”的关系实际上 就是君和民的关系。作为一代明君的李世民一看就明白这其中的含义。 二、活用素材 素材点击 在这篇文章中,魏征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对这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安邦 治国的重要

    27、思想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其主题是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 努力积聚德义,具体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十个建议。魏征敢于直谏,在贞观年间先 后上疏二百余道,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对唐太宗开创千古称颂的“贞观之治”起 了重大作用。 运用角度 精彩运用 君子之心,闻过则喜,是面对理性的批评与喧嚣的舆论的坦然与大度,正如荀子所说: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不论是义正辞严,还是委婉规劝,只要是适当且正确的,只要是 我们犯下的错误,我们都应把说此言者作为审视自己、弥补不足的老师。由此,方能展现出 君子情怀,赢得众人的赞赏,也无愧于自己的内心。 君不见, 唐太宗不计前嫌, 重用魏征,

    28、即使魏征直言犯上, 屡逆龙鳞, 唐太宗毫无芥蒂, 而是将其看作是一面照出自己得失、对错的镜子,而正是他以此人为镜,方彰显出一代帝王 的度量与胸襟,才开创出“贞观之治”的盛世。无独有偶,武则天看遍骆宾王痛斥她罪过的 檄文后,不怒反笑,满眼都是爱才、惜才之意。她敢于承认错误,兴修水利,轻徭薄赋,使 百姓安居乐业,这哪里是一个小肚鸡肠之人所能达到的境界。魏征、骆宾王之于唐太宗、武 则天,是良师,是为他们辨明方向的罗盘,而恰恰是闻过则喜的治国之策,成就了他们的一 世英明。 课文课文 4 屈原列传屈原列传(节选节选) 一、诵读全文,用“/”断句,并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屈平疾 ( )王听 ( )之不聪 (

    29、 )也谗谄 ( )之蔽明 ( ) 也邪曲 ( )之害公也方正 ( )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 ( )而作离骚离骚 者犹离忧 ( )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 ( )则反 ( )本 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 ( )惨怛 ( )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 ( )直行 (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 ( )之可谓穷矣信 ( )而见 ( )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 ( ) 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 ( )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 事明 21 ( )道德之广崇 22 ( )治乱之条贯 23 ( )靡 24 ( )不毕 25 ( )见 26 ( )其文约 27 (

    30、 )其辞微 28 ( )其志洁其行廉 29 ( )其称 文 30 ( )小而其指 31 ( )极大举类 32 ( )迩 33 ( )而见义远其志洁故 其称 34 ( )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 35 ( )淖 36 ( )污泥之中蝉蜕 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37 ( )皭 38 ( )然泥 39 ( )而不滓 40 ( )者也推 41 ( )此志也虽 42 ( )与日月争光可也 二、基础梳理 1通假字 例句 本字及意义 “离骚”者,犹离 忧也 人穷则反 本 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称文小而其指 极大 自疏濯 淖污泥之中 皭然泥 而不滓者也 2古今异义词 例句 古义 今义 屈平正道

    31、直行 径直前行 3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义或用法 (1)靡 治乱之条贯,靡 不毕见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曹刿论战) 生之者甚少,而靡 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论 积贮疏) (2)称 其称 文小而其指极大 先帝称 之曰能(出师表) 相如每朝时,常称 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幸蒙大恩,赐号称 王(苏武传) (3)疏 自疏 濯淖污泥之中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 陈事(张衡传) 敢竭鄙怀,恭疏 短引(滕王阁序) 疏 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禹疏 九河(孟子 滕文公上) 4词类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屈平疾王听 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 也 方正 之不容也 明 道德之广崇 蝉 蜕

    32、于浊秽 5特殊句式 例句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离骚”者,犹离忧也 方正之不容也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蝉蜕于浊秽 以浮游尘埃之外 6文化常识 (1)屈原,名_,字_,_时期我国伟大的_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抒情长诗_ ,主要作品有天问 招魂 九歌 哀郢等,汉代的 刘向把它们合编成了楚辞 。 (2)列传,中国_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为以后历代纪传体 史书所沿用。一般用以记述帝王及诸侯以外的人的事迹。 (3)上称帝喾 ,下道齐桓 ,中述汤 、武 帝喾:号高辛氏,传为古代炎黄部落联盟首领,商族、周族都是他的后裔,“五帝”之一。 齐桓:齐桓公,春秋前期_国君。姜姓,名小白。他任用管

    33、仲改革内政、发展经济, 又在“尊王攘夷”的名义下“九合诸侯”,是“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个霸主。 汤:商朝的建立者。 武:周武王,_王朝的建立者。 三、典句翻译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文:_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译文:_ 四、名句默写 1 屈原列传中,以反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己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遭诽谤的句子是 “_,_,_?” 2 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文笔简约而含蓄精深的句子是“_, _”。 3 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描述的是平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极大;列举的是近事,但表达 的意思却很深远的句子是“_,_”。 4 屈原列传中,作者高度评价

    34、屈原光辉人格的句子是“_, _”。 5 屈原列传中,写屈原洁身自好且出淤泥而不染的句子是“_, _,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_”。 五、高考中的课文 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翻译。 贞(人名,谢贞)度 叔陵(人名,王叔陵)将有异志 ,因与卓(人名,阮卓)自疏 于叔陵,每有 宴游,辄辞 以疾,未尝参预。(2017 年山东卷第 13 题) 译文:_ 一、赏析悦读 司马迁以高度凝练、准确而形象的词语评价了离骚这篇传世名作。文章首先阐述了 屈原作离骚的原因,即“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并对“离骚”二字做了精妙的解释, “离骚者,犹离忧也”。接着以人之常情和屈原的遭遇类比,证明“屈平之作离骚 ,

    35、 盖自怨生也”。然后从内容、语言、思想等方面对离骚做出评价,认为它兼具国风 和小雅的特点,内容广博,涉及明德、治乱,语言简约含蓄,体现了屈原高洁美好的志 向,总体成就可与日月同辉。全文看似在评论离骚 ,实则是在评价屈原其人,是议论,却 也是抒情。 二、活用素材 素材点击 屈原遭受奸臣谗毁,被楚王流放之时,内心也是相当郁闷激愤。正如司马迁所说:“信 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但是,屈原的高洁之处,在于他无论遭受什么样的打击与 迫害,他总能执着地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与操守。面对怀王的昏聩,面对朝中小人的欺诈、诬 陷,屈原并没有“随其流而扬其波”,而是以“良心”为秤,将自己“身之察察”付之于滚 滚的

    36、江水,用良心哺育了我泱泱中华。所以司马迁深情地赞美道:“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 光可也。” 运用角度 精彩运用 坚守良知,就是要在各种欲望诱惑面前断然地拒绝。朱自清宁可饿死,也决不领美国的 救济粮的骨气,面对美国的强权势力,他始终保持着一个真正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情 操。 坚守良知,就是要敢于在事实面前伸张正义。面对着约 600 万犹太人的亡灵,勃兰特跪 倒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 他用良知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有这样做的人下跪。 坚守 良知,就是要敢于在恶势力面前岿然不动。面对着朝中小人的百般刁难和诬陷,屈原纵身一 跳,将生命交付于纯洁的江水,他用自己的良知与兴风作浪的小人奋力抗争。 课

    37、文课文 5 答司马谏议书答司马谏议书 一、诵读全文,用“/”给未加标点的段落断句,并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第 1 段)某启:昨日蒙 ( )教,窃 ( )以为与君实游处 ( )相好 之日久, 而议事每 ( )不合, 所操之术 ( )多异故也。 虽欲强聒 ( ), 终必不蒙见察 ( ),故略上报 ( ),不复一一自辨 ( )。重念蒙君实 视遇 ( )厚,于反覆 ( )不宜卤莽,故今具 ( )道所以 ( ),冀 ( )君实或见 ( )恕也。 (第 2 段)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 ( )实 (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 得矣。今君实所以 ( )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 ( ) 天下怨谤也

    38、。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 ( )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 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辟 ( )邪说, 难 ( )壬人 ( ), 不为拒谏。 至于怨诽之多, 则固 ( ) 前 ( )知其如此也。 (第 3 段)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 ( )国事同俗 ( )自媚于 众为善上乃 ( )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 ( )之则众何 为而不汹汹然 ( )盘庚之迁胥怨 ( )者民也非特 ( )朝廷士大夫而已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 )度 ( )义 ( )而后动是 ( )而不见可 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 ( )斯民则某

    39、知罪矣如曰 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 )守前所为 ( )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 ) (第 4 段)无由会晤,不任 ( )区区 ( )向往 ( )之至! 二、基础梳理 1通假字 例句 本字及意义 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2古今异义词 例句 古义 今义 故略上报 向上级报告 于反覆 不宜卤莽 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 不任区区 向往之至 形容词,(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3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义或用法 (1)蒙 某启:昨日蒙 教 素蟫灰丝时蒙 卷轴(黄生借书说) 寻蒙 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2)难 辟邪说,难 壬人 蜀道之难,难 于上青天(蜀道难) 奉命于危难 之间(出师表) (3)见 终必不蒙见 察 冀君实或见 恕也 是而不见 可悔故也 (4)度 议法度 而修之于朝廷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 度 义而后动 4词类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 斯民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 事 5特殊句式 例句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终必不蒙见察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以谓受命于人主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至于怨诽之多 6文化常识 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写给司马光的一封回信,文中多处使用书信用语,请找出并指出 其用法或含义。 序号 书信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最新高中文言文练习汇总1-8(学生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9642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