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深情意长访中国 (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资料).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泰戈尔深情意长访中国 (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资料).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资料 泰戈尔深情意长访中国 【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资料】 泰戈尔 深情 意长访 中国 部编版 三年级 上册 语文 资料 下载 _三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 泰戈尔情深意长访中国泰戈尔情深意长访中国 同情中国,谴责侵略者 印度诗人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13 年)。在中国新 文化运动时代,泰戈尔及其著作被大量介绍到中国,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 泰戈尔对中国人民始终怀着友好感情。1881 年,年仅 20 岁的泰戈尔对英帝 国主义向中国倾销鸦片并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的罪行给予了严厉谴责,他在婆 罗蒂杂志发表著名论文鸦片运往中国的死亡(又译在中国的死亡 贸易),文中说:“英国坐在亚洲最 大文明古国的胸脯上,把病菌似的毒品一点一滴注入她健全的肌体和灵魂, 推着他走向死亡。一方获取暴利,另一方损失惨重,如此残忍的强盗行径,真是 旷古未闻。”
2、 1916 年,泰戈尔在日本发表演讲,谴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山东的罪行。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多次发表公开信、谈话痛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且带 头慷慨解囊,发动募捐,不遗余力地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他曾无限深情地 说: “相信我的前世一定是中国人!”他还在自任校长的印度国际大学中特设中 国学院,专门培养中国留学生。 第一次到中国 1924 年 3 月 21 日,应中国大学者梁启超、蔡元培之邀,泰戈 尔率领由国际大学教授、梵文学者沈漠汉,国际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现代孟加拉 画派大画家南达拉波斯等一行 6 人组成的访华团,乘船离开加尔各答,开始中国 之行。 4 月 12 日一大早,徐志摩、瞿菊
3、农、郑振铎等人就汇聚上海汇山码头恭候 泰戈尔一行。上海文学研究会、上海青年会、江苏省教育会以及时事新报馆的代 表,还有日本驻华的新闻记者、旅沪的印度人也在码头等候。 一踏上中国的领土,这位诗人就情不自禁地说:“朋友们,我不知道什么缘 故,到中国便像回到故乡一样,我始终感觉,印度是中国极其亲近的亲属,中国 和印度是极老而又极亲爱的兄弟。” 为了让泰戈尔访问方便,东道主专门指派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深谙英语的 徐志摩担任其随行翻译。 4 月 14 日,徐志摩、瞿菊农陪同泰戈尔一行前往杭州。秀丽的湖光水色使 他留连忘返,他像孩子般欢呼:“美丽的西湖,美丽的杭州!要不是时间关 系,我真想在湖边买个小屋住
4、上几天” 4 月 15 日,泰戈尔在杭州灵隐寺演讲。西泠印社的艺术家们向泰戈尔赠送 一枚刻有“泰戈尔”三个字的印章,他感动不已。他对随行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 说:“在印度,小孩降临后有两件事最重要:第一要给他起个名字,第二要给他 少许饭吃。这样,这个孩子就和社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关系。我的名字译成中文叫 泰戈尔,我觉得我的生命是非与中国人的生命拼在一起不可了”泰戈尔 由此又想到请中国朋友为他起个中国名字,他向国学大师梁启超提出了这个愿 望。 4 月 18 日下午,上海文学研究会等团体的 1000 多名成员在商务印书馆俱乐 部举行正式欢迎会,欢迎泰戈尔一行。泰戈尔即席发表演讲。当晚,徐志摩陪同 泰戈尔
5、一行乘火车沿津浦线北上。 在南京,泰戈尔游览清凉山、莫愁湖等名胜后,向文化界人士作了一次精彩 的演讲。他说:“我此番来到中国,并非是旅行家为瞻仰风景而来;也并非是一 个传教者带些什么福音,只不过是为求道而来罢了,好像是个敬香者,来对中国 文化界敬礼的。我这次来华,就是为了一点看不见的情感:说远一点,我的 使命是在修补中国与印度两民族间中断千余年的桥梁;说近一点,我是想得到你 们中国青年真挚的同情。让我们大家努力吧。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印度人, 我们要不怕艰难,肩上扛着铲除误解的大锄,口袋里装满新鲜人道的种子,不问 天时是阴是雨是晴,清理一方泥土,播下一方生命,同时口唱着嘹亮的新歌,鼓 舞在黑暗中
6、的将要透露的萌芽。” 演讲完毕, 泰戈尔与青年学生一起散步聊天。 有一位学生问他有多大年纪时, 他风趣地回答说: “我很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年纪,因为一个人的老少不能拿年纪 做标准,我的心时刻同你们一样,所以我长久是一个少年。”他还笑着说:“我 已 64 岁了,但是你们不要猜想我是一个老年人呀!” 4 月 23 日,泰戈尔一行抵达北京。 在北京期间, 泰戈尔应邀于先农坛演讲。 当时的 晨报 是这样报道的: “午 后 2 时,即有无数男女学生驱车或步行入坛,络绎不绝,沿途非常拥挤。讲坛设 在先农坛内之东坛 (即一品茶点社社址) , 坛之四周布满听众, 有二三千之多。 泰氏用英语演说,约历一小时之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