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下册教案集-人教版(DOC 63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初三化学下册教案集-人教版(DOC 63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化学下册教案集-人教版DOC 63页 初三化学 下册 教案集 人教版 DOC 63 下载 _九年级下册_人教版_化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能力培养: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品质: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科学方法: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重点: 1、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难点 :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2、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看录相、上网查资料等了解人类发现金属、认识金属、使用金属的历史,利用学生的生活背景,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金属制品。 在教师指导下观看录像、有目的的查阅资料,展示他们收集到的金属制品,如:铜钱、硬币、纪念章等。 设置背景,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突出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分别取出铁丝、铜丝、铝丝。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用力试试是否可以弯曲、折断;用小刀割一下;用铁锤锤一下;用酒精灯加热;用电池、小灯泡测试它们的导电性。 培
3、养学生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人交往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讨论,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 让每组的学生代表说出实验和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补充。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正确表达实验结论和分析结果的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和部分重要金属的特性。 阅读课文第23页。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 和归纳能力。利用课件给出讨论题: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3、为什么灯炮里的灯丝用钨
4、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会出现什么情况?4、为什么有的铁制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代表陈述讨论、交流结果,其他同学作补充。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密切的联系,得出“物质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这一重要结论。 使学生学会将生活现象与学科学习有机结合的科学方法、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问:结合你在生活中看到的其他现象回答: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 思考、查资料、讨论及总结,独立或集体回答问题。思考后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存量、
5、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求实态度。提问:1、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金属是不是纯金属?2、什么是合金?常见的合金有哪些?3、合金与纯金属有什么不同呢?学生阅读课文第45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总结出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低的特性。 学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观察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互相刻划、比较硬度,比较焊锡,锡、铝的熔化温度。 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合金的定义、合金与金属的区别等知识。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钛和钛合金等21
6、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学生阅读课文第6页。 激发学生兴趣和学好化学的决心,培养学生把知识用于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责任感。【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 课题1 金属材料一、 物理性质: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好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2、 特性:二、性质决定用途三、合金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生铁含碳2%-4.3% ,钢含碳0.03%-2%。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8-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于氧气的反应。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
7、换反应解释生活中的有关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性顺序表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判断。 重点、难点:1、从实验出发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判断反应能否发生。教学方法:实验发现、讨论。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金属的用途不仅与物理性质有关,还与化学性质有关。学生阅读:书P9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常温能反应,以镁、铝为代表。 2、高温下与氧气反应,以铁、铜为代表。3、高温下也布反应,以金为代表。讲解:上述反应大致反映出金属的活动性:镁、铝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有没有更全面地反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呢? 活动与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提示学生观察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放热差
8、异、产生氢气的快慢情况等。学生活动:1、完成探究,填写表格。 2、得到结论:活动性顺序为:镁锌铁。教师板书: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讲解:置换反应的概念要点。AB + C AC + B第二课时提问思考:除了金属与酸的反应,还有什么事实能证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讲解:我们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曾见过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类似的反应还有吗?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教师演示: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学生活动:观察上述实验的现象、记录、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1) 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Al +CuSO4 现象:白红(2) 铜丝插入
9、硝酸银溶液中 Cu +AgNO3 现象:红白(3) 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Al+ Al2(SO4)3 无现象教师讲解:经过许多类似的探究过程,人们归纳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请同学们务必牢记! 板书: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内容: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 H)Cu Hg Ag Pt Au学生阅读:书,P13教师讲解:判定置换反应能否发生的要点P13。课堂练习:书,P14 4 5、6 课堂小结:本节要点布置作业:书P14 3,6课后记:本节内容容量大,化学方程式多,学生理解不难但熟练应用,还需一段时间的练习,让他们多多练习。对于金属顺序表可以采取课前抽查背诵
10、的方式来加强学生记忆。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杂质的计算。3、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防锈的方法。 4、认识到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重点、难点:1、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杂质的计算。教学方法:实验、 讨论。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大量使用的金属是从哪里来的呢? 讲解:除少数不活泼的金属Au 、Ag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从化合态的金属制出金属单质就是金属的冶炼,从化合态的金属制出金属单质就是金属的冶
11、炼。 板书:一、铁的冶炼:教师演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学生观察:现象是红色粉末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酒精灯上方有蓝色火焰板书:相关化学方程式。1C+ Fe2O3 高温 Fe + 3CO2(炼铁的原理) 2。Ca(OH)2 + CO2 = CaCO3 + H2O 3 2CO + O2 点燃 2CO2工业冶炼铁 课本17,要注意原料、设备、原理什么什么。讲解:实际生产中,所用的原料和产物一般都有杂质,在计算用料和产量时,应考虑杂质问题板书讲解: 1。1000t含铁80的赤铁矿石含氧化铁多少吨?2800吨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铁多少吨?3用566吨铁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4,用1000t含铁
12、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说明:重点让学生理解纯净物与含杂质物质间的转化计算,并注意规范的解题格式:利用纯度公式先将不纯的转化为纯净后计算,最后再转化不纯的。课堂练习:同步训练P32:1,2。9。10第二课时:金属资源的保护课前训练:再次抽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讲解过度:一方面,我们不断地冶炼金属,另一方面,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如何保护金属资源呢?一、金属资源的保护: 1、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活动与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探究方法:详见书P19。探究结果:铁锈蚀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等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结果应用:防止铁锈
13、蚀的原理:破坏铁锈蚀的条件防止铁锈蚀做法:a、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b、 在铁制品表面涂保护层:涂油、油漆、电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c、 把铁制品制成合金。2、金属资源保护: 途径一,防止金属的腐蚀; 途径二,金属的回收和利用; 途径三,有计划合理地开采; 途径四,寻找金属代用品。课堂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杂质的计算,了解金属的和防护办法。 课堂练习:同步训练P32的所有练习,作业:书P22习题5,其余写在书上。课后记:学生对含杂质的计算掌握的不是很好,同时解题的格式没有注意规范,还需进一步练习。课题1 溶液的形成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溶解现象; 了解溶解在
14、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一般应用;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的一般特点;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形成辩证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二、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溶解现象2.物质溶解于水时形成溶液的温度变化的实验方案设计及实验探究 三、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四、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指出下列物质的颜色1、硫酸铜溶液 2、澄清的石灰水 3、高锰酸钾溶液 4、硫酸亚铁溶液 5、稀盐酸 6、稀硫酸二、 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互动1 :设问:溶液是怎样形成的呢?实验:91、蔗糖、食盐溶解于水加入水中的少许物质蔗糖食盐现 象刚加入水时沉淀
15、沉淀搅拌后混浊混浊静置一会儿澄清澄清结 论物质都消失在水中得到一种澄清的混合物互动2:提问:为什么物质会消失在水中?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学课本有关内容后归纳小结。小结:由于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水中形成了混合物。互动3: 提问:上述实验过程中,混合物中最少有几种物质?归纳 :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点拔:溶液的特征 互动4提问:溶液有哪些成分组成呢?小结: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提示: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液中溶质可由多种,但溶剂只有一种。互动5实验92溶 剂溶 质现 象分 析水碘水高锰酸钾汽油碘汽油高锰酸钾归纳:互动6 演示实验93溶 剂溶 质振
16、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结 论互动7 实验94试管内加入的物质现 象把液体倒掉后的试管是否干净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水和植物油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归纳: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2、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详见练习题同步训练P35 四、总结反思1、小结:本节课学习了溶液的形成,组成和乳化现象2、启示:从生活中走进化学,从化学中走入社会。第2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单独提问1.什么是溶液?溶液具有什么特征?2.溶液是由什么组成的?3.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食盐水 碘酒 硫酸铜溶液二、合作交流,共
17、同探究互动1实验:用烧杯、温度计、玻璃棒等仪器来探究NaCl 、NH4NO3、NaOH溶于水的形成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交流: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见下表 水中加入的溶质NaClNH4NO3NaOH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0C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0C溶解现象结论归纳:互动2提问:为什么溶质溶解于水时,形成的溶液温度会发生变化呢? 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有关内容后小结:小结:溶解时发生了两种变化: 点拔:互动3 :学生自学课本提供的资料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祥见练习题同步训练 四、总结反思1、小结: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了溶液的作用和溶解过程的实质2、启示:知识源于实践,理论必须经过实践来检验课题2、溶解度一
18、、教学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间转化关系(2).了解固体物质和气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3).认识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二、教学重点、难点1、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的途径与方法。2、建立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会查阅溶解度曲线。三、教学方法:实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四、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问:一杯水能溶解多少NaCl呢?物质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互动1:实验: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的烧杯中加入NaCl,交流:详见下表 操作加入5g NaCl搅拌再加入
19、5g NaCl搅拌再加入5g NaCl搅拌现象结论互动2 :实验: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 交流:详见下表 操作加入5gKNO3再加入5gKNO3再加入5gKNO3加热再加入5gKNO3冷却现象结论归纳: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提示学生划书P34指 出:一定温度、一定溶剂、一种溶质、能否再溶解。互动3 实验:小结:饱和溶液必须在两个前提下才有确定意义一定温度、一定溶剂、一种溶质互动4 讨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小结:互动5:讨论:饱和溶液降温或蒸发溶剂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小结:从溶液中得到固体物质的方法结晶具体方法有 归纳:海水晒盐的过程:课本P35 三、应用迁移
20、、巩固提高 详见练习题同步训练 四、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弄清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了它们相互转换的方法,直到了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结晶五、课外练习课本P40,1,2第2课时 溶解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问:1、什么叫做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2、怎样判断某一溶液的状态是饱和状态?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如何转换?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互动1 :讨论: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讲解: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符号:“S”点拔: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强调:溶解度
21、概念中的“三定一态” 讨论:200C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这句话如何理解?归纳:在200C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此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溶剂质量100克,溶质质量36克,溶液质量136克判断:食盐的溶解度是36,这个说法对不对?为什么?练习:课本P41、2、3互动2提问:怎样表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讲解: 溶解性表示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定性概念表示。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提问: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怎样?提示:学生自学课本相关资料小结: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详见下表 溶解度(200C)克0.010.011110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