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联合体2021届新高三7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湖南省教育联合体2021届新高三7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教育联合体2021届新高三7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 教育 联合体 2021 新高 联考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湖南教育联合体 2020 年 7 月 2018 届新高三联考 语语 文文 试试 题题 时量: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一、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 ( (一一)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材料一:乡愁之“乡”是一个具有特定指向性的区域地理概念,因此乡愁之“愁”不 是无缘之愁,而是有根之愁。乡愁是基于特定的地理位置产生的,其承载着主体浓烈的情感 记忆,蕴含着主体对地理故乡的精神皈依。乡愁中的“乡”是对乡愁主体生活过的故乡的地 理泛称,是乡愁地点的代名词。 乡愁的“
2、愁”一方面指主体对故乡的记忆和怀念情感,另一方面指一种对故乡的情感 文化,包含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感。 乡愁的本质是个体关于情感认同的记忆,是个体在 不同成长阶段超越地域、空间等客观现实条件的不断反思和感怀。 乡愁的物质载体包括自然和田园景观、乡村公共空间、日常生产生活场景、农特产品 等。 这些承载和唤起主体情感的物质载体富有生动的内容情节和情怀, 与主体过去的日常生 活实践息息相关,因此即使主体离开故乡多年依然能对其产生情感驱动,慰藉游子的思乡、 精神失重等情绪。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愁社会价值,本质上就是从情感的角度引导社会各项资源向乡村 倾斜,乡愁价值功能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在社会发展过
3、渡中起着“纽带”和“导航”的重要作 用。 乡愁价值通过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理性疏导乡愁发生主体与社会发展间的矛盾,推进个 体与社会的追求统一,进一步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和高质量发展。 乡村作为乡愁载体是最值得利用和发掘的宝贵资源和财富,这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等关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政策不谋而合。乡愁生态价值的本质就是,以可持续 发展和绿色发展作为核心,坚持“用生态留住乡愁,用乡愁留住生态”的发展原则,在乡村 振兴的过程中通过引导作用使主体加深对故乡生态文明的认识,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平 衡现代化建设和生态环境间的矛盾。 (摘编自马蕾乡愁价值的激活: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愁理论价值研究) 材
4、料二:材料二: “乡愁”所表达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人们过年回乡骤然感觉到 年味逐渐消失,富有传统内涵的农村习俗也淡出农民的生活。与之相反的是大面积被搁置的 土地的荒凉。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乡村的历史悠久, 影响深远。 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 乡村文化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我国重要的本土文化。尽管受着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乡村 文化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乡村文明的价值包括载体性文化价值、 主体性需求价值和客体性生产价值, 它的载体性文化价值可以团结乡村振兴的多元主体力量。 无论是有形的乡村文明还是无形的乡村文明, 都是人民创造出来的, 而且反映了人民的利益、
5、 价值和诉求。比如说,乡村的村容村貌、物质设施等有形文明是乡村人民遵循共识所建立起 来的。正因如此,乡村的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无形文明也是乡村人民约定俗成的。这些文 明都是人民共同建立的,因此,它们是乡村人民共同利益的反映和价值标准的集中体现。这 就是为什么人们“乡愁”情怀如此浓郁了。对“乡愁” ,我们应意识到乡村在现代化浪潮中 是无法被替代的,尽管城市化在不断地冲击着乡村的发展,但我认为这正是乡村振兴的存在 意义。 (摘编自钟晨 “乡愁”下的乡土情怀与乡村价值思考 材料三:乡愁包括乡“愁”和“乡”愁,前者凸显“愁”的语义,将焦点指向了关乎 故乡的现实问题;后者凸显“乡”的语义,落脚于故乡的范
6、畴问题。对于新型城镇化而言, 解决了乡“愁”和“乡”愁的问题,也就真正实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 “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包含了现实中 “望不见山、 看不见水” 的乡愁话语语境, “山” “水” 成为环境资源元素的隐喻而与乡愁直接关联, 这种预设使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 建首先关联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从外在形式看,解决乡愁中包含的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必须要求城镇建设规 划中优先考虑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就内在本质考量,实现与新型城镇化相匹 配的人口市民化在根本上还需要基于心理、情感驱动的文化融合推动,承载着心理与情感方 式的乡愁话语构建必须要满足文化的构
7、建需求。 因此,新型城镇化中 “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的深层意蕴在于推进市民社会参与、 身份认同,推进友好环境的建设与体验,以融合落实社会 福祉,改变城市居民、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三元结构,柔性化解环境污染、住房困难、半 城镇化等城市病影响,这是乡之“愁”的内在诉求。 无论生态文明还是城乡共荣指向的乡之“愁”,都是群体性问题,对于个体而言,乡愁 更多的是“乡”之愁。在这个维度下看,故乡首先是一个出生地, “山” “水”常在;这个故 乡又由出生地界定了群族,这个意义上“乡”愁因群体性意义与乡“愁”部分重叠。其次, 当故乡处于物质世界与人的关系视角之下,它是人的存在之乡,“乡”愁包含了对个体终
8、极 存在之乡的向往,这使乡愁成为了一个普适的范畴,它意味着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 具有与国家全面开放格局相融的匹配度。 (摘编自谭晖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 1.下列对材料中“乡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乡愁之“乡”是一个地理概念,指向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是乡愁主体的精神所皈依的故 乡范畴。 B.乡愁之“愁”是一-种情感记忆,指向了故乡的现实问题,包含对故乡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文 化认同感。 C.乡愁的本质是个体关于情感认同的记忆, 是个体在不同成长阶段就固定地理区域的不断反 思和感怀。 D.乡愁常附着在与主体曾经的日常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自然田园景观、 乡村公共
9、空间、 日常 生产生活场景等的上面。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对乡愁的生态价值进行积极引导,让人们更多的关注乡村的生态建设,能加快生态文明的 建设进程,对解决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有益。 B.乡村的村容村貌、 物质设施等有形文明和乡村的村规民约、 风俗习惯等无形文明都是人民 创造出来的,都反映了人民的利益、价值和诉求。 C. “乡愁” 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所以尽管人们每年都想尽办法回家过年,但作为物质 载体的乡村土地却仍然被大面积搁置荒凉。 D.乡愁具有普适的范畴,这意味着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与国家全面开放的格局有了 相融的匹配度。 3.
10、下列诗句能表现出材料一第段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管。 B.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材料三第段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 5.“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请结合材料,从“乡愁”视 角就“美丽乡村”建设向有关部门提出三条建议。(6 分) ( (二二)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616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瑞雪瑞雪 曾宪涛 年三十儿下
11、午,回母亲那里过年。出门的时候,天已经阴晦了,车开到半路,便下起雪来。那 雪是飘洒下来的,很细,像盐末,漫天弥漫。 车开进小区, 一拐,迎面遇到一个骑小三轮车的老妇,头戴灰旧的毛线帽, 腰扎蓝色发白的围 裙。她看见我的车,急忙往路边拐。我停下车,打开车窗,探出头叫了声,李大。我们这儿叫 大娘都叫大,李大是我家老邻居了。 李大住一楼,无论冬夏她从不待在屋里。单元门口才是她的活动场所。路边摆满了她家的锅 碗瓢盆,支一个炉子,做饭吃饭全在外面,烧的是捡来的劈柴,墙边堆得满满的,还有几个 小板凳,一个别人家丢弃的旧沙发,一把破藤椅,闲来无事的邻居们都爱聚在这里闲聊。单 元门外被李大搞得脏乱差,有人受不
12、了,找社区居委会,在市里卫生检查的时候,居委会就找 人把那些破烂拉走了。不过没多久,又恢复了原样。 李大是从农村出来的,年轻时没有工作,后来在丈夫矿上干家属工转正,退休工资也有两千, 丈夫三千多,老两口生活还是可以的,却叫儿女给拖累了。 李大两儿两女,按一般人说来, 真是儿女双全,幸福美满。 可李大小儿子和小女儿都是两口子 双双下岗,丈夫的工资基本上都给了他们。大儿子已经退休了,有自己的工资,可是离了婚; 儿子虽跟着他,但基本上是李大给养着,他只负责自己的吃喝享乐。李大的孙子也结了婚, 还有了儿子,但小两口都没工作,过着过着就过不下去了。离婚那天,孩子放学后去谁那儿谁 都不要,可怜一个人背着书
13、包,坐在路边凉风里呜呜地哭。有邻居见了告诉李大,李大赶紧 过去把重孙儿领回了家。唯有大女儿让李大省心,在外地,但也只能顾上自己。 李大的丈夫脑梗瘫痪十多年了,除了刮风下雨雪,只要天气晴好,李大每天都把他抱到门外的 藤椅上,三顿饭都在外面喂他吃。 除了管着丈夫的吃喝拉撒之外,还要管着孙子重孙, 大儿子 也常来吃饭。 邻居都说李大真辛苦, 可李大不认为苦, 一家人有丈夫和她的工资能维持下去, 她就很满足。 可去年李大的丈夫去世了,李大哭得死去活来, 一会儿怨自己送医院晚了,一会 儿怨自己舍不得钱给丈夫治,说自己真傻,有老头子在才有钱在,老头子没了,今后的日子该 咋过?! 没有老头子伺候了,李大便弄
14、辆小三轮车,骑着到处捡破烂,小区里的垃圾桶,每天都要被李 大翻腾好几回。天热时垃圾桶散发着难闻的味道,见李大头伸进垃圾桶里,我心里就一阵酸 楚,真不知该说什么好。李大对我说,你妈有福,看您家孩子多好,多孝顺。我问母亲,李大 多大了?母亲说,八十四了,她老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今年该走了,又说她不 能走,走了重孙儿怎么办?上学钱谁给?母亲还告诉我,李大的小儿子,小女儿现在好了,不来 向她要钱了, 孙子也找了事干,凭她两千多块钱,再拾点儿破烂,养活自己和重孙儿不成问题。 雪比先前下得大了,已不是撒而是飘了。李大头上身上已飘满了雪花。她眯缝着眼,从车窗 里看见是我,叫着我的小名说,回家过
15、年来了?我打开车门,要下车,李大急忙摆手说,甭下 来,甭下来,下雪了。不知为什么,我竟有一种想拂去李大身上雪花的感觉。我还是下了车, 说,李大,下雪了还在外边,还不回家准备过年?李大说,有啥好准备的,就我跟重孙儿在家, 他们都不来了,这倒好,省心。 又不无夸耀说, 重孙儿在家学习呢,他可认真了,俺就这一个指 望了。老师见了我就夸他,叫俺好好培养,咋培养呢?我怕在家闹动静就出来了,年前都扔旧 东西,俺再各处看看。你快上车回家吧,你妈还等着你过年呢。你看你身上都是雪了。李大说 着伸手拂我身上的雪。 我眼睛有些潮湿,竟无话可说,只好上了车,冲李大摆摆手叫她先走。李大骑上三轮从我车 旁过去,又回头冲我
16、笑笑,下雪好,老话说,瑞雪兆丰年。 我从车窗注视着骑在三轮上的李大, 雪更大了,将她团团围住,远处, 近处,天地间!全是雪的 世界。 (选自北方文学)2019 年第 1 期,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大的生活过得朴素而节俭,帽子是旧的,沙发是别人丢弃的,烧的柴是捡来的。 B.李大羡慕“我”妈有福,说明李大其实还是盼望自家孩子能常回家,能更孝顺些。 C.李大对“我”夸耀重孙儿在家认真学习,话里饱含着对重孙儿将来能有出息的指望。 D.对于对方身上的雪,“我”只是想去拂,而李大是伸手拂去,说明了“我”的虚伪。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
17、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小说采用了顺叙与插叙相结合的记叙顺序,写了“我回母亲那里过年,见到邻居李大,回 忆李大一生坎坷经历的故事。 B.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以叙述为主,中间穿插李大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突出了人 物的性格特点。 C.李大的邻居嫌弃单元门外脏乱差,居委会找人拉走了破烂这一情节,体现了他们的冷漠和 缺乏同情心,表达了对他们的批判。 D.本文语言平实质朴,温和地叙述了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的人生经历,真实表达了人与人之 间的情感。 8.小说多次提到“雪” ,请问其作用是什么?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分) 9.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我”还是“李大”?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18、(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 分分) ) ( (一一)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2020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崔挺,字双根,博陵安平人也。六世祖赞,魏尚书仆射。五世祖洪,晋吏部 尚书。父郁,濮阳 太守。挺幼居丧尽礼。少敦学业,多所览究,推人爱士,州阁亲附焉。每四时与乡人父老书 相存慰, 辞旨款备,得者荣之。 家徒壁立,兄弟怡然。 手不释卷。 时谷籴踊贵, 乡人或有瞻者, 遗挺,辞让而受,仍亦散之贫困,不为畜积,故乡邑更钦叹焉。举秀才,射策高第,拜中书博 士 ,转中书侍郎。以工书,受敕于长安书文明太
19、后父燕宣王碑,赐爵泰昌子。转登闻令,迁 典属国下大夫。 太和十八年,大将军、宋王刘昶南镇彭城,诏假立义将军;为昶府长史,以疾辞免,乃以王 肃为长史。其被寄遇如此。后除昭武将军、光州刺史,威恩并著,风化大行。十九年,车驾 幸兖州,召挺赴行在所。及见,引谕优厚。又问挺治边之略,高祖甚悦,顾谓侍臣曰“拥旄 者悉皆如此, 吾何忧哉。 ” 复还州。 及散骑常侍张彝兼侍中巡行风俗, 见挺政化之美,谓挺曰: “彝受使省方, 采察谣讼, 入境观政, 实愧清使之名。 ” 时以犯罪配边者多有逃越,遂立重制, 一人犯罪道亡,合门充役。挺上书,以为周书父子罪不相及。辞甚雅切,高祖纳之。先 是,州内少铁,器用皆求之他境
20、,挺表复铁官,公私有赖。诸州中正,本在论人,高祖乃遥授 挺本州大中正。 掖县有人年逾九十板舆造州自称少曾充使林邑得一美玉方尺四寸甚有光彩藏 之海岛垂六十岁忻逢明治,今愿奉之。挺曰:“吾虽德谢古人,未能以玉为宝。 ”遣船随取, 光润果然。竟不肯受,仍表进京都。 世宗即位,累表乞还。景明初见代,老幼泣涕追随,缣帛赠送,挺悉不纳。 景明四年卒,赠辅国将军、幽州刺史。 (节选自魏书崔挺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液县有人/年逾九十/板舆造州/自称少曾充使/林邑得一美玉/方尺四寸/甚有光彩/藏之海 岛/垂六十岁/ B 掖县有人/年逾九十/板舆造州/
21、自称少曾充使林邑/得一美玉/方尺四寸/甚有光彩/藏之海 岛/垂六十岁/ C 掖县/有人年逾九十/板舆造州/自称少曾充使/林邑得一美玉/方尺四寸/甚有光彩/藏之海 岛/垂六十岁/ D.掖县/有人年逾九十/板舆造州/自称少曾充使林邑/得一美玉/方尺四寸/甚有光彩/藏之海 岛/垂六十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吏部, 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天下官员的任免、 考课、 升降、 勋封、 调动等事务。 B.博士,古为官名。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 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 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太和,是中国封建王朝用
22、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可以不止一个,换年号称 “改元” 。 D.拥旄,“旄”指的是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古代武官持旄节专制一方,“拥旄借指统率军 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崔挺出身名门,恪守礼仪。他的先人担任过不同朝代的中央或地方的官员,他在幼年服丧 期间能完全遵守一切礼节。 B.崔挺重视学业,博学多才。他阅览研究过的书很多,被举荐为秀才,在射策中得了好名次; 又因擅长书法,替太后的父亲撰写碑文。 c.崔挺富有谋略,长于治理。 皇帝非常满意崔挺处理边疆事务的方略; 张彝巡视官风民俗时, 也深深叹服崔挺的美政。 D.崔挺品格高洁,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