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核心考点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共151张PPT).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高考语文核心考点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共151张PPT).ppt》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年高考语文核心考点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共151张PPT 2021 年高 语文 核心 考点 专题 复习 课件 文言文 阅读 151 PPT 下载 _热门考点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专题编写思路导图 考纲要求 2019 年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部分所列“理解”的 5 个考点和 “分析综合”的 3 个考点,主要针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规定如下: 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 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
2、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卷分析 题 号 年 度 卷 别 题干及考点 题 干 考 点 第10题 2019 全国新课标卷、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 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 断句 2018 2017 第11题 2019 全国新课标卷、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 确的一项是 文化 知识 2018 2017 第12题 2019 全国新课标卷、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分析 综合 2018 2017 第13题 2019 全国新课标卷、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 译成现代汉语 翻译 2018 2017 选选 文文 选选 篇篇 体体 裁裁 2019 卷 史记屈原贾生
3、列传 史传 卷 史记商君列传 史传 卷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史传 2018 卷 晋书鲁芝传 史传 卷 后汉书王涣传 史传 卷 宋史范纯礼传 史传 2017 卷 宋书谢弘微传 史传 卷 后汉书赵憙传 史传 卷 宋史许将传 史传 备考指导 1 1题型稳中有变。分析综合题、翻译题,自 2009 年一直沿用至今,没 有变化。2014 年起全国新课标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部分试题有了微调,删去 2013 年及以前的信息筛选题,增设了断句题,而且是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 2014 年及以前均设有一道考查文言实词的单选题,至 2015 年后替换为一道 文化知识题,仍是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2016 年与 2017 年各
4、题题型及其针 对的考点保持一致。2018 年全国新课标卷、第 10 题仍旧是断句题。 2018考试说明题型示例出现了实词考查单选题,说明这个考点依然要重 点复习。 2 2“内”“外”兼顾,以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为主。选文是课本外的, 但答案却能在课本内找到。断句题、翻译题,甚至分析综合题,皆体现出这 一特点。 3 3始终坚持“浅易”原则。“浅易”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选文基 本上出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2007 年至 2018 年,全国卷中宋史 选文 9 篇、 明史选文 6 篇、 旧唐书选文 2 篇、 新唐书选文 1 篇、 北 史选文 2 篇、 宋书选文 3 篇、 后汉书选文 3 篇、 新
5、五代史选文 1 篇、 晋书选文 1 篇);第二,文章用词均为常用词;第三,文章均采用常 见句式;第四,文章可在脱离写作背景的情况下读懂;第五,文章是典范的 文言文作品。 4 4特别关注点。要特别注意 2018 年考试大纲在“古诗 文阅读”中沿用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这一考 点。2018 年全国新课标卷、卷、卷古代文化知识题都契合 了这一考点,使 2017 年、2018 年考卷中的“古代文化知识”试题 在考试大纲中得到正式确认。 5 5考点全覆盖。要提醒关注的是,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虽然只 有 4 道小题,但是对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点的覆盖仍然是全 方位的。不单独设虚词题、筛选信息题等,似
6、乎遗漏了某些考点, 但实际上这些考点在断句题、文化知识题、分析综合题和翻译题 的考查中都有所体现。 学案学案 1 整体阅读指导整体阅读指导 知识清单 _ 一、文言传记阅读三要点 阅读文言人物传记类文本时,可以根据传人记事的特点从以下三点入手解读: 第一点 厘清脉络,锁定时间节点 人物传记有基本的规范:开头对传主作简单介绍,如姓名、字号、籍贯、官职 升迁,有时还交代其祖上的情况;中间是生平履历和主要事迹、任职地点及变动、 主要政绩、成就、特长、性格特点,一般从其读书、习武、进入仕途写起,围绕官职 变迁介绍其相应的功业事迹,反映人物的道德品质; 结尾交代人物的结局,传主生前 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
7、厘清文章脉络,抓住表现人物经历节点(时间节点)的词语比较关键,此类词语主 要有以下三种: 第二点 辨析褒贬,明晓“春秋笔法” 人物传记以事实说话,事迹中蕴含了对人物的评价往往以 道德评价为主,常常一字寓褒贬,即“春秋笔法” 。 概括分析题中,常常对传主的形象特点进行概括和评价,因此,明 晓春秋笔法,更有助于理解文章,利于答题。 第三点 依据选项,扫清阅读障碍 分析综合题的四个选项(三正一误),基本上按行文的先后顺序 设置,即每个选项对应的是文章的一个层次。 阅读中遇到“难解”或 “不解”之处可先读分析综合题的四个选项,在原文中找到对应内 容,通过一一比对,既可以理解一些难懂的字词,快速疏通文意
8、,又为 解答分析综合题找到了信息比对区间,为准确解题找到了依据。 二、读懂传记五步骤 第一步 快速通读,厘清层次 初读后,应大致上厘清文本的层次。史传类文言文的行文思路有一定的 模式,在结构方面也相对稳定,大多按时间顺序记叙传主的一生。其一般结构 模式见上文“厘清脉络,锁定时间节点”。 第二步 勾画业绩,解读品性 史传主体部分,一般记叙传主一生中重要的事迹。这些事迹主要是为了 突出传主的功德,表现传主的某些品格。而命题者命制的分析综合题,恰恰就 是针对传主的生平事迹、功德品格的。因此,我们可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对这 些事迹及与事迹有关的内容做记号,加深印象。(怎样圈点勾画,全凭个人习 惯。如用单
9、斜线和双斜线在字句间切分事迹的层次,用问号标示疑难处,用叹 号标示关键处。还可在词句下用小三角、小圆圈、波浪线、直线勾画,标示 人名、时间、事件中心词以及直接或间接评价人物的关键词等。)在勾画传 主的事迹时,我们可以将分析综合题各选项看一看,相互比对,想一想: 各选项 分别是针对什么事迹设置的?从事迹中解读出的传主功德品格与自己的体 会是否一致?这种方法叫作“借题读文” 。 第三步 宏观着眼,微观品析 综观近些年全国新课标卷的史传类文言文阅读材料,所涉及的传主至少有两大共性: 第 一,具有正能量; 第二,具有立体感。 所谓立体感,就是人物的品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 宏观着眼,就是要把握传
10、主品性的多面性。微观品析,就是要分析某一事迹的细微之处,比如 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行事方式等,可以表现传主的哪一方面或哪几方面的品性(可 以重点研读分析综合题的分析部分,分析部分提到哪一方面,就重点比对原文对应的信息 区)。不放过细微之处,是准确答题的关键,因为分析综合题主要是在细微之处设误。 第四步 结合语境,正确断句 全国新课标卷断句题,一般是抽取文言文阅读文本中的局部语句作为命题材料。 有人可 能认为断句只需要理解局部语句即可,不需要着眼全篇,实则大谬。 断句不能仅仅只依据首尾 虚词、对话标志、句式等外在标志,还要依据断句处的上下文的意思乃至对文段整体意思的 理解。我们必须弄清楚
11、这句话涉及的事件的前因后果、人物关系及各自的立场观点等,这样 才有可能正确断句。 第五步 文化积累,集腋成裘 史传中,经常涉及古代文化知识。主要包括称谓字号、官职制度、科举教育、礼仪文化、 纪时纪年、民风民俗等。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积累,并学会迁移运用。我们不仅 要弄懂课文中出现过、 试题中考查过的古代文化知识,而且还应该触类旁通,联想扩展到与之 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 真题文本 _ 2019 全国新课标卷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 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 年少,颇
12、通诸子百家 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 议下,诸老先生不 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 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 礼乐 ,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 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 ,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 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 “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 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
13、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 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 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 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阅读指导 _ 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 第一步 快速通读,厘清层次 节选文段大体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14、节选文段按照文言人物传记的一般行文思路,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开头第一句,介绍传主姓名、籍 贯等基本情况; 第二层,中间主体部分,叙述传主生平主要事迹; 第三层,最后两句,交代传主去世及其原因。 第二步 勾画业绩,解读品性 节选文段叙述了和贾谊相关的哪几件重大事件?从中可以看出贾谊怎样的品格? 选文主体部分,主要叙述了以下几件事情: 崭露头角,受到吴廷尉赏识,被推荐给汉文帝,召为博士。(对应 12 题 A 项) 年少得志,才高于众,受汉文帝器重而破格升迁为太中大夫。(对应 12 题 A 项) 起草礼仪制度,主张变革秦朝法令,提议列侯就国,文帝认为其可以担任公卿之位。 (对应 12 题 B 项)
15、 受到权贵忌恨诋毁,遭到文帝疏远,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对应 12 题 B 项) 担任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被征召入朝,和汉文帝谈论鬼神之事,让文帝大为折服,改任其为梁怀王太 傅。(对应 12 题 C 项) 进谏劝阻封淮南厉王四子为侯,并上疏主张削弱地方诸侯势力,不被文帝采纳。(对应 12 题 D 项) 因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自伤为傅无状而死。(对应 12 题 D 项) 第三步 宏观着眼,微观品析 从全文看,贾谊具有哪些过人之处和优秀品格? 贾谊身上,具有一系列优秀品质:他才华横溢,见识超群,对于政事有独到高明的见解; 他热心政事,勇于革新,触动了权贵阶层利益,因而遭人忌恨诋毁; 他敢于劝谏,不畏强权
16、, 在遭谗言被贬谪后仍坚持自己削弱诸侯的主张; 他尽心竭力,责任心强,因为梁怀王堕马 死,伤心自责而死。 第四步 结合语境,正确断句 要求断句的语段涉及哪些人物?人物之间是何关系?人物行事的起因、经过和结 果是怎么样的? 要求断句的语段涉及贾谊、吴廷尉(河南守)两个人物。要特别注意的是,吴廷尉和 河南守指的是同一个人,根据后文 “河南守吴公乃征为廷尉” ,吴公此时担任的官职 是河南守,后来才被征召担任廷尉。吴公担任河南守,是贾谊籍贯洛阳所在地的地方官, 他发现了贾谊这个人才,因此才有后文吴公向朝廷举荐贾谊之事。 语段首先介绍的是贾谊的姓名、籍贯、年龄及才能名声,然后再交代吴公的官职, 以及他对
17、贾谊才能的赏识。 第五步 文化积累,集腋成裘 文中涉及哪些文化知识? 1.“廷尉”“博士”“太傅”等属于古代常见官职的名称,我们应该了 解其各自的职能。尤其是“博士”,要明白其不同于现在的学位;也要明白 秦汉时的“五经博士”与后来隋唐时作为主管教育以及最高学府的学官的 “博士”两者的区别。 2.“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种学术流派的总称,其中又以儒、道、 法三家影响最深远。 3.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 的总称。 4.前席: 古人席地而坐,前席指在自己的座席上往前移动,靠近对方,这是 亲近恭敬的表示。 5.“国”的意义随历史变迁而发展变化,在具体语境中所指不
18、一样,可以 指国都、都城,也可以指古代分封给诸侯的封地,后来基本上等同于现在的 “国家”。 真题体验 1 _ 题所在文本见本学案“真题文本”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 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 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 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 才/召置门下/甚幸
19、爱/ 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是常见格 式。“吴廷尉”指人,“河南守”为官名,“吴廷尉为河南守”意为“吴廷尉担任河 南守”,句意完整,排除 A、 D 两项。 “召置门下”意为“把他召到衙门任职”,故其 间不可断,排除 B 项。 答案: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 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 文 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 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
20、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 行统治管理。 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诸子 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三家是儒家、道家、法家,代表人物分别是 孔子、老子和韩非子。 答案:A。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 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 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 重新得到重用。文帝
21、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 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 谊。 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 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在文帝询问鬼神 之事时,贾谊只是被征召回京城拜见文帝,此时他的身份仍是长沙王太傅,并 没有“重新得到重用”。 答案: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译文:_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译文:_ 答
22、题思路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句(1)中的关键 词为“短”“纷乱”。 句(2)中的关键词为(第一个)“数”“稍”。 参 考答案: (1)于是说贾谊坏话道: “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 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 ” (2)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 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 参考译文 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贾谊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在郡中闻名。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 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他。 汉文帝刚即位时,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卓著,为全国第一, 而且和李斯同乡,又常向李斯学习行事,于是就征召他担任廷尉。吴
23、廷尉就推荐贾谊年轻有才,能精通诸子百家的 学问。汉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当时贾谊二十有余,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 论一些问题,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而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博士们因 此都认为(贾生)才能杰出,无与伦比。汉文帝也非常高兴,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 西汉建立到汉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定历法、变易服色、确立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 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汉文帝刚刚即位, 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实行。 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